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2991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超级版主

广西族谱文化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转载]千年古祠——李氏师祐公祠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6:5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文章转自《李氏族谱网》

  李氏师祐公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双车上宅村,地处县境西北部,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城区一百三十公里,距县城仅十六公里,在万乡河上游的鱼米之乡地域内。
  师祐公祠座西朝东,是一幢高大的砖木结构建筑物。正前方是龙水镇内山青水秀的五台山,系师祐公从洗马塘移居龙水双车时价买的龙脉风水宝地。铜公等先祖的坟茔就安葬于此山之中。五台山脚至上宅村一带平坦狭长,是一片种植水稻和养殖禾花鱼(古时皇上贡品)的好桑田。祠堂西边是乔木成林的土山丘;南边依次是双车上宅、中宅、下宅三个村庄,全部是师祐公后裔居住;北边是全州县城通往龙水、大西江镇、湖南省新宁县的省道——全大公路,每天车辆穿梭往来,交通十分方便。
  师祐公祠堂长三十九米,宽十一米,占地面积约四百三十平方米,由门楼、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整座房屋层次分明,结构牢固。外墙用青砖和三合泥砌成,屋内由二十二根直径约四十厘米的红色圆柱支撑桁架,门楼和前堂屋顶是近年修复的平顶混凝土结构,中堂和后堂屋顶均为大青瓦覆盖。祠堂内干干净净,长年累月,无一蛛网。
  门楼高一丈六寸,顶部前缘镶嵌着“李氏师祐公祠”碑刻,碑刻两边是双龙戏珠硷塑。门楼深九尺,立有二根红色圆柱,祠堂木大门高九尺,宽九尺,分两扇对开,门中间是铁栓大锁。
  走进大门是前堂,前堂深两丈一尺,宽三丈三尺,高一丈六寸,内立六根红色圆柱支撑桁架。前堂中间是天井,两边是走廊。天井长一丈八尺,宽一丈二寸。
  走过前堂到中堂,中堂深四丈六尺,宽三丈三尺,高二丈二尺六寸。由八根红色圆柱支撑桁架,桁架纵向雕有双龙,作腾云驾雾状,栩栩如生。
  中堂和后堂之间由天井和走廊相连接。天井长一丈二尺,宽一丈二寸。中间有可供跪拜的四级混凝土台阶。两边走廊各有半圆顶耳门两扇。四扇门上方分别刻有“木本”、“水源”、“美堂”、“福禄”艺术体字样。北边走廊的墙壁上镶嵌有清朝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冬月重修祠堂捐资碑刻数块,铭刻着各房系捐款名录。
  从中堂迈过天井四级混凝土台阶便进入后堂,后堂是祭祀祖先灵位的神堂,高两丈六尺,深四丈,宽三丈三尺。内立六根红色圆柱支撑屋顶桁架。神堂后墙中间处是神龛,宽九尺,高九尺,深六尺。神龛下部是神台,先祖师祐公夫妇圣像端祥安然坐立在神台中间,两边是各房系先祖灵牌位,神龛前缘两侧立着两根直径约三寸的红色圆柱支撑顶棚,顶棚覆盖着绿色琉璃瓦,神龛前缘和两侧悬挂着红色垂帘。神堂后墙两侧和南墙上立着历代维修祠堂和雕塑师祐公夫妇圣像捐款碑刻名录。神龛前悬挂着师祐公四十一代嫡孙国盛题的“厚德流光”木匾。
  李氏师祐公祠堂约始建于宋元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我族唯一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幸存至今的祠堂。长期以来,每当逢年过节、清明、中元,祠内香火终日缭绕,后嗣子孙虔诚祭祀,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正所谓:
  师祐公祠历千年,神龛宝殿貌依然。
  先祖庇祐恩泽远,后嗣祭祀久绵延。
  师祐公四十一代嫡孙 世森敬撰
  二〇一一年仲月吉日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6-1 11:11, Processed in 0.065280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