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雷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古琴的故事(一) 蔡邕与焦尾琴

2013-5-8 12: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18| 评论数: 0

     蔡邕与焦尾琴,东汉末年,有一个音乐家,名叫蔡邕,他不仅善于弹奏古琴和谱写琴曲,而且对古琴的制作也有研究。自己会雕制七弦琴。 

     有一年春天,蔡邕路过江苏苏州市。他在江边徘徊,欣赏沿江的风光。兴致来了,便拿出古琴弹奏几曲。周围许多人都来听他弹奏。 

     突然,他停止了弹奏,朝着江边的一堆正在燃烧的火边走去。原来有一个人在那里点火烧开水。蔡邕发现这个人把一块梧桐木是一块难得的上等的好木头。  他猛地一步跑上前去,从火堆里抽出这块刚烧着的梧桐木,三下五除二地把火熄灭了。烧开水的人和周围的行人都不知道蔡邕为什么要抽出这根木头。蔡邕说:“这根木头不要烧了,卖给我吧”?人们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蔡邕说:“这块木头是一根上等的好木料,烧了可惜!你说个价钱卖给我吧!我有用处。”  烧开水的人感到奇怪,他看不出这木头有什么异样,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好木料,反而认为蔡邕有些呆气,就说:“你既然看中了这块木头,我就送给你吧!” 

     蔡邕如获至宝,喜出望外。还是付了钱给烧开水的人。 蔡邕把这块烧焦了一端的木块带回家中,高兴地把他的心爱的女儿蔡文姬叫过来:“爸爸今日买了一块好木料,可以做一张上等的好琴。” 

    蔡邕亲自动手,将这块木头精雕细刻一番,做了一张古琴。经过精心的设计,他将烧焦了的一端作古琴的琴尾。做好之后一看,这张琴造型十分雅致,颇有风格,不同一般。蔡邕把这张琴叫“焦尾琴”。弹奏起来,音质很优美,别有神韵。消息传开,焦尾琴很快成了当时有名的琴。蔡邕视为千金难买的宝物,再三嘱咐的女儿不要随便动这张琴,免得损坏。 后来人们照蔡邕的方法制作这种琴,都被称为“焦尾琴”。焦尾琴便成了独具一格的一种类型的好琴。 古琴的式样很多,但制造的原理一致,制造的方法和构造型式也基本上相同。声音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唐代之前,弹琴的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琴。后来,弹琴的人多了,便有了专业的制琴人。街市上还有古琴出售,这样也就出现了制琴的专家。制琴的专家对琴的制作在选材、造型、昕制、上漆等各项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隋文帝的儿子杨秀在四川当官时,据说他自己就会制作古琴,而且做的古琴很有影响,数量也较多。唐代一位宰相李勉也很热衷于制琴,制的琴有自己的特点,风转一时。 

    在民间,制琴专家也很多,唐代制琴最有名的是四川的雷氏。雷氏是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有名。雷威为了制琴,经常冒着风雪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好材料。他凭听觉来选材,树木被风吹得发响,他可以从响声中找到好木料。他造琴的材料都是自己亲手选好的。雷氏家族除了雷威制琴外,还有雷霄、雷俨、雷珏、雷文、雷会、雷迟等。雷氏造的琴被称为“雷我琴”。他们都在自己制作的琴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他们制的琴被认为是“精妙无比,弹之者众”。当时四川还有一位制琴名手叫郭谅。江南当时也有制琴的名手如沈镣和张越。雷霄与郭谅齐名,他们制作的琴音质虚鸣而响亮。 

    有了制琴专家之后,制琴人都会互相竞争,使自己制的琴质量更高,名声更大。所以,在制琴的材料选择方面,逐渐讲究起来,要用上等的好料。 

    据传,古琴虽然用桐木制作,但是桐木必须保存多年,使水分都干透。这样,琴的声音才激扬优美。上面谈到的蔡邕听到火烧的那块梧桐木的声响,断定是好料,他就是听出了这块木料是保存了多年,干透了的。

    唐代初期遗留下来的一张雷氏琴,木头已经枯朽了,差不多已经不起指头的按抚。可是,它的声音却还非常清脆。还有一张保存下来的张越琴,传说是用古墓里破旧的杉木棺材板制成的,琴声非常刚劲挺拔。有一个和尚保存一张琴,是用碧珠做琴微,纹石做琴轸,琴轸是较正琴弦音高的轴。制作的规格和音韵都达到了高妙的水平。琴腹有李阳冰写的篆书数十个字,大概意思是说这张弦的来历:在南溟岛上得到一段木材,名叫伽陀罗,木纹象银末,坚硬如石,叫人制成了这张琴。篆书写得古老苍劲。伽陀罗是一种稀有的木材。 

    传说伏羲氏制琴十分讲究。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不是梧桐树就不会在树上栖落,于是认为梧桐是非常优良的木材。他制琴的时候,叫人把梧桐砍来,要选择三丈三尺高的,然后截成三段。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地人三才。选木料时,他先取来一段,敲一敲,如果声音太清,认为木质过轻了,不要;再取另一段,敲一敲,声音要是太浊了,认为木质过重了,又不要;最后,再取来不轻不重的一段,用手指弹一弹,声音清浊相当,轻重也适宜,便把这木材送进流水中,泡浸七十二天,然后,取出来阴干,再请高级的匠人制成古琴。 

    伏羲制琴的传说说明后来人对作琴的材料已十分讲究了。要求材料具备轻、松、脆、滑等特点。 

    古琴的琴面一般是用桐木做的,梓木为底。用木头做琴轸,涂上漆,用金属做琴微。据说最好的琴弦是用冰蚕的丝做的,叫做冰弦。 

    琴身用梧桐木制成后,涂上了漆,时间久了,漆面发生断裂,这叫断纹。断纹的形状有多种多样的。有的象蛇腹上的花纹,叫做蛇腹纹;有的象流水一般,还有的象牛毛、梅花、冰纹,等等。断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漆木、灰、胎的制作而引起的。有人认为古琴越是古旧就越好,越珍贵。所以有的人故意将新琴的表面搞成旧样,以便出售。古旧的年代多少,有经验的人可以从漆纹断裂的情况来断定。 

    古琴的材料要讲究。制成后的古琴则更要讲究爱护。古琴不能受潮,也不能曝晒,受潮和曝晒都会使琴身变形,琴的声音也变坏。古人说琴有六忌:忌大寒,忌大暑,忌大风,忌大雨,忌迅雷,忌大雪。 

    古琴的式样很多。 
    历代名琴有十四武:伏羲式、神农式、黄帝式、虞舜式、孔子式、师旷式、俞伯牙式、钟子期式、闵子式、师曹式、王刚式、秦钰式、汉绮式。 历代沿用下来的有仲尼式、联珠式、落珠式、落霞式、蕉叶式。 

#p#分页标题#e#

    古人珍爱古琴,把它称作“雅乐”。认为这种“雅乐”是属于有道德的君子所有,经常携带,常不离身,最为亲密。这种乐器可以修身养性,使人心地纯洁,养成高尚的情操;还可经防止邪恶的东西侵蚀人的心灵。

    古琴这种雅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它不象钟鼓一类乐器那样,使用时要排列起来,悬挂起来,讲究场面。古琴的大小适中,一个人可以携带一张,跋山涉水,都无影响。可以在通都大邑演奏,也可以到深山幽谷,穷乡僻壤去演奏。古琴的声音柔和,最大的声响不会使人感到嘈杂,最小的音响也不使人听不到。它的声音同人的气息很适应,容易使人接受。弹奏得好的琴声可以感天动地,可以以娱乐来进行道德教育,有裨于政治身心。古人很重视古琴的价值,认为弹琴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娱乐。于是,在制作古琴时,有意识地让琴制的长短尺码来象征着天地六合等,说明古琴的高尚,是天经地义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3-29 17:39, Processed in 0.03848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