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雷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雷”姓有什么来历

2013-5-29 12: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072| 评论数: 0

问题:

┊ ┊


谜友
[神]

“雷”姓有什么来历 0分

标签:来历
回答:3   浏览:2769   提问时间:2007-06-20 09:57

0条评论...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雷  姓

雷 :排名: 88
由来: 源于古诸候名的姓.方雷是炎帝神农姓的九世孙,因为战功被黄帝封在方山(现在的河南是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他的子孙用国作为姓,就是复姓方雷姓,后来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姓,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姓,这是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姓,有许多是羌族人。唐代,山越首领、潮州人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先后领导闽南、粤东山越人民反抗唐朝的残暴统治,斗争持续了40多年。唐代还有制琴能手雷威,四川人,世称他所制的琴为雷琴,曾参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他的后代继承他的事业,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两百余年,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清代咸丰时刑部侍郎雷以咸,曾创办厘金(一种商业税),后来成为清政府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近现代,雷姓更是人才济济,既有科学家、文人、学者,又有军政界的高级官员和英模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一、寻根溯祖
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2、郡望 :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就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雷姓典故
*雨露滋润禾稼壮;田畴沃腴稻菽香1。 注释:1本联为雷姓“雷”字的析字联。上联嵌“雨”字,下联“田”字,合而“雷”字。
*学精易理2;忠播睢阳3。 注释:2元代学者雷德润,建安人。德润及其子雷机、雷杭俱精于《易》理,史称“雷门易”, 3唐张巡偏将雷万春守睢阳(商丘),抗安禄山。万春立城上,面部遭伏驽击中六矢,万春不动。万春强毅用命,敌大惊。后遭难。
*一门父子皆英烈4;半千贪官尽服诛5。 注释:4宋代勇士雷三益,清流人。景炎初,文天祥入汀,开府集兵,三益同丙、戊、庚三子应召,父子英烈,皆没于军。 5金代翰林修撰雷渊,浑源人。字希颜,一字季默。至于进士。为东不录事。兴定末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都邑,所至有威誉。至蔡州杖杀贪官污吏五百人,时号“雷半千”。
*乐器掷池惊天地6;风雪采松胜桐琴7。注释:6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精通琵。安禄山攻入长安,被掠至洛阳。在凝碧池宴上,安禄山命众乐师奏乐,雷掷乐器于池,以示抗拒,被杀。王维有诗咏之。 7宋代琴师雷威,晓音律,遇大风雪,独往峨眉山酣饮,披蓑戴笠入松林中,听其声连廷悠扬者,伐以为琴,妙过于桐。
*包拯雄风千年颂8;雷锋精神万代传9。 注释:8指现代著名的“包公”雷经天,广西南宁人。参加过南昌、广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 9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湖南长沙人。荣立地二、三等功各一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胶漆坚牢,何如友谊切实10; 斗牛光彩,遥知剑气冲霄11。 注释:10东汉郡功曹雷义,字仲公,顺帝时,以让友陈重,刺史不听。义遂佯狂披发,走不应命。时语曰:“胶漆自得坚,不如雷与陈。” 11晋代丰城令雷焕,豫章人。通纬象。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张华问焕:“是何祥?”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雷姓家谱目录
11548【上海青浦】雷氏统宗谱□□卷。(清)雷补南续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木刻本 一册上海松江县博。 注:此谱始修於清乾隆三十四年雷鸣夏。
11549【上海青浦】雷氏统宗谱□□卷。 (清)雷国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木刻本 一册上海松江县博。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三十四年雷鸣夏。
11550【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清刻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11551【浙江松阳】冯翊郡氏宗谱四卷 (民国)雷玉进主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江西临川胡遂生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大东坝乡牛角墟村 浙江松阳县板桥乡後塘村
11552【浙江遂昌】雷氏宗谱一卷。 钞本。 浙江遂昌县妙高镇东峰村
11553【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雷镇基篇编。 清光绪十三年(1887)亦山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注:该族散居太湖、桐城等地。
11554【福建】晉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卷。 钞本。 厦门大学历史系
11555【福建】晉江斗山雷氏族谱□□卷。 据晉江雷氏钞本传钞 一册。 福建图
11556【河南商城】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民国三十二年(1943)石刻本。 河南商城县档(缺四卷)
11557【湖北靳春】雷氏宗谱十卷。(清)雷显文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冯翎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11558【湖北】雷氏家谱□□卷。 清咸丰十年(1860)木刻本。 湖北神农架林区方志办
11559【湖南】雷氏家谱□□卷, (清)雷惠霖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敦睦堂活字本。 南京博。 注:书口作《雷氏续修宗谱》。该族散居祁阳、常 宁等地。
11560【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卷。 (民国)雷興纂。 民国三十二年(1943)荣隆印刷部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11561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明)雷金声纂修。 明万历九年(1581)刻本。 山东图
家乘谱牒
上海:雷氏统宗谱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湖北:雷氏宗谱十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雷氏历史名人
1雷义 2雷斅 3雷海青 4雷发达 5雷焕 6雷震
人物简介:
1雷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时时代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2雷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其中有的制药法,至今仍被沿用。
3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支解示众。
4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也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200余年。有许多成果,如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通称为"样式雷"。
5雷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6雷震:(1897-1979) 浙江长兴人。字儆寰。1916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院,复入大学院,专攻宪法。同年冬归国。历任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法制局编审,考试院编译,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委员、书记长、常委,教育部总务司司长,1935年当选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三十年代先且创办行健中学、学艺中学、长安学校,又与人创办《中国新论》杂志,1937年编印《非常时期丛书》。抗日战争时,任军委政治部设计委员,国民参政会秘书、副秘书长,中央监委。后台湾负责编《自由中国》半月刊,任“国策顾问”等职。1954年12月,因发表读者《抢救教育危机》,被开除国民党党籍。1960年筹组反对党“中国民主党”。同年9月,以涉嫌叛乱及《自由中国》有助中国共产党之宣传,被台湾警备司令部拘捕,判刊十年,病逝于台北。著有《雷震回忆录》、《雷震论文集》等,译有《西洋史学进化概论》。

回答:2007-06-20 10:05

#p#分页标题#e#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

0条评论...


其它回答 共2条回答


鬼姑娘850321
[学者]

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姓氏分布
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反都有发展,已散播至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就有许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既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潳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的临桂、灵川、湖南的城步、广东的博罗、海丰、云浮等县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郡望堂号
堂号: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郡望: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就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姓氏家谱
上海:雷氏统宗谱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湖北:雷氏宗谱十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历史名人
雷 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时时代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姓氏分布
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反都有发展,已散播至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就有许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既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潳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的临桂、灵川、湖南的城步、广东的博罗、海丰、云浮等县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郡望堂号
堂号: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郡望: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就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姓氏家谱
上海:雷氏统宗谱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湖北:雷氏宗谱十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历史名人
雷 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时时代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雷 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至今仍被沿用。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支解示众。
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也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200余年。有许多成果,如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通称为"样式雷"。
雷 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雷 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至今仍被沿用。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支解示众。
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也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200余年。有许多成果,如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通称为"样式雷"。
雷 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回答:2007-06-20 10:28

0条评论...


kyf5680
[学长]

#p#分页标题#e#

关于雷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聚集地(迁徙分布)
  
    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反都有发展,已散播至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就有许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既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潳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的临桂、灵川、湖南的城步、广东的博罗、海丰、云浮等县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堂号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家乘谱牒
    上海:雷氏统宗谱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湖北:雷氏宗谱十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历史名人
    雷 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时时代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雷 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此书7种。其中有的制药法,至今仍被沿用。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支解示众。
    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也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200余年。有许多成果,如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通称为"样式雷"。
    雷 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回答:2007-06-20 13:04

0条评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6 04:45, Processed in 0.03895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