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马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深圳马氏后裔到槎城北门马氏祠堂寻根问祖传客家亲情

2013-7-20 08: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206| 评论数: 0

核心提示:

      海内同族人,天涯若比邻。世界客属第23 届恳亲大会将在河源市举行,槎城掀起了一股寻根问祖的热潮。这不,前日上午,槎城北门马氏祠堂锣鼓喧天,热闹异常。来自深圳龙岗的40 多名马氏后裔在这里举行了热闹而又简朴的寻根祭祖仪式。马氏二十三世孙马锦荣感动地说,多年的寻根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槎城北门马氏十七世孙马联翰老人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马氏后人或个人、或集体来槎城北门马氏宗祠寻根问祖。他相信,河源举办世界客属第23 届恳亲大会,必将促进河源和各地马氏族人之间的交流,加强联系,进而提升河源的知名度。



马联翰说,“诗书世泽忠孝家声”的祖宗遗训一直为马氏后人谨记。

因做官落户槎城

      槎城北门马氏宗祠建于明朝年间,一座三栋,坐南朝北,祠堂内花岗石方形座柱,巨木檐,雕龙画凤,青砖大瓦式木架构建筑。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门口的红纸黑字 “诗书世泽,忠孝家声”的对联,让马氏宗祠与周围的老民居相比,有着很浓厚的官宦人家气息。

      其实,槎城北门马氏之所以落户河源,与马氏始祖马九宵曾是河源知县有着莫大的关联。马联翰老人讲,槎城北门马氏始世祖马九宵在元顺帝至正二年丙子科中试举人,后选授河源县知县,历任七年,视百姓如父母,政策宽和。以后元朝灭亡,马九宵弃官守节,尽忠而死。

      马九宵作为河源一代名宦载入了河源县志。父亲弃官尽节而死后,马九宵的儿子马志德守父墓遂占籍河源。以后,马氏便在河源安家落户。据槎城北门马氏族谱记载,如今马氏宗族在河源已逾三百多年,已传二十五世。今年78 岁的马联翰老人目前是槎城北门马氏族里辈份最高的人。

宗族余脉落户广西

      由于做官,马氏落户河源县槎城北门,同样,由于做官,两支槎城北门马氏宗族余脉又分别落户在广西桂林、广西浔州。

      马联翰老人讲,落户槎城的第三代马氏族人马骥,自幼聪慧好学,通晓经史诸文。明英宗年间,被派往广西桂林灌阳当知县。他居官清慎,政绩显著。其父亲死后奔丧时,当地百姓感其德政,联名倡议在当地设立马氏宗祠,这一事被载入了桂林府志。以后这一脉马氏就留在了广西桂林市。

      马氏第五代族人马昇与李焘同为河源县明朝进士。他中进士后被派往福建延平府建宁县任知县,后转升广西浔州府知府。他居官严明,爱民若子,两袖清风,以后落籍广西浔州。

结庐守孝事迹感人

      槎城有名的“孝子里”就是因为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 年)神宗皇帝下诏表彰河源上城马叔康而树立石树坊得名的。如今槎城鳄湖公园的影壁还记载着马叔康守孝道的事迹。因为孝道,马叔康两次受到朝廷的表彰。

      马联翰老人讲,马叔康生于明朝嘉靖元年,天资聪敏,八岁开始读书,十三岁博通经史,十五岁参加县里科举考试。十六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安葬完父亲后,马叔康乃“结革为庐于墓侧”,穿麻衣守孝。三年期满后,碰巧祖父又丧,他“葬其祖父白田四方围”,承重(长子顶替父守孝叫承重)结庐守孝三年。服释三年后,母亲又丧,他把父母合葬在金竹岗,第三次 “结庐于墓侧”,又守孝三年。这样,马叔康为亲守孝,历时九年。

      明万历五年,朝廷下诏,“访忠臣孝子之士咸表彰之”。广东监察御史调查,确认马叔康为孝子,上奏朝廷。朝廷再次派内侍太监两名来河源调查核实。于是,朝廷旌其家为“孝子庐”(旧址在上城环金里),建造石牌楼留作纪念。清顺治五年,朝廷下诏,命礼部调查各地士大夫,“有益风化者立祀表彰”。第二年春,朝廷批准马叔康灵牌祀乡贤祀,永为后人尊敬。

      时光匆匆,岁月一晃而过。映照鳞次栉比的居民新房,如今的马氏祠堂虽不再有,旧时的繁盛,当年的人物,经过多年的风流云散,人事或已不在,可马氏宗祠依然勾起不少族人的眷恋。遗存下来的气息,传统里走来的族人依然生生不息,祖宗遗训也世代相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0 12:10, Processed in 0.05310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