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宋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贵港青塘宋氏祠堂

2014-8-7 19: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361| 评论数: 34

摘要: 桥圩镇青塘村的宋氏祠堂,又称“老宋屋”,是清代乾隆年间一支宋氏客家族群由粤东紫金县迁徙至贵县的祖屋,这一脉迁贵的宋氏客家族群至今已开枝散叶,人口三千多人。老宋屋也成为贵港南部地区宋氏客家人每年清明节祭 ...

 桥圩镇青塘村的宋氏祠堂,又称“老宋屋”,是清代乾隆年间一支宋氏客家族群由粤东紫金县迁徙至贵县的祖屋,这一脉迁贵的宋氏客家族群至今已开枝散叶,人口三千多人。老宋屋也成为贵港南部地区宋氏客家人每年清明节祭祖朝拜的圣地。

落籍青塘的这支粤东宋姓客家人,延续“耕读持家”的客家人传统,以读书进仕途为家族荣耀。在迁入贵县前,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宋瀚中廪生(即秀才),宋瀚虽是区区一个秀才身份,但却被三位朝廷命官题字留额:一位是礼部郎中叶树德,第二位是员外张茁,第三位是主事赵明英,这三位朝廷命官(均为清廷正六品官职)为宋瀚这一地方乡绅名贤共同题“德馨俎豆”,“德馨俎豆”一词源出“万家香火,百世德馨,千秋俎豆,万姓讴歌”,可见这位宋瀚先生实乃青塘宋氏客家族人的最早最巨的骄傲!

在入贵早期,又有宋氏族裔高中科举: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宋湘考取乾隆壬子科乡试第一名(解元),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宋湘又被赐进士出身,以赐进士身份进入清廷中央部门——翰林院,任编修。宋湘即是宋瀚的侄孙,为让先祖之功德荣誉能代代相传,宋湘这位嘉庆朝的翰林院编修在一块樟木牌匾上手书“德馨俎豆”并悬挂于宋氏祠堂正中,以激励宋氏后代子孙。至今,这块弥足珍贵的樟木匾额仍完好无损地悬挂在老宋屋祠堂内,成为宋氏祠堂这处外观极为普通简陋的乡村祠堂里最为耀眼的一件珍物。

除了“德馨俎豆”匾额之外,宋氏祠堂内还悬挂着四对木质对联(贵港市志仅记录其中两对),对联木材古式,字体雅致,对联所体现的内容更是极具历史文化内涵,完整地记录了这支粤东客家族群的渊源与功名。1993年出版的《贵港市志》在祠堂一节,专门收录了宋氏祠堂:

宋氏祠堂,位于贵港市东南面35公里的桥圩镇西南方5公里的青塘村老宋屋内。建筑为一间两进砖墙青瓦顶房,宽4米,深8米,高6.5米。房内粉壁,中间有天井。后厅神台顶上,一横挂樟木牌匾一块,匾长237厘米,高95厘米,厚3厘米,青底红字,红边,上书“德馨俎豆”四字,行书,字径50厘米。左右侧各两行细字,楷书,字径2厘米。右边是“礼部祠祭司郎中叶树德员外张茁主事赵明英为顺治乙未年代行廪生崇记镇邑乡贤宋瀚立,左边是“乾隆壬子科解元嘉庆已未科赐进士出身钦命翰林院编修四川、贵州正考官又侄孙湘书”。神台下是大古“寿” 字,篆体,高60厘米,宽40厘米。两边墙上有木板对联,板呈黄色,宽乱2米,长2.5米,刻字刀锋轻巧,字显刚劲有力,字体行书,黑色,字径8厘米。两对联分别是:“国宾肇其编竹书香垂复,乡贤开泰赋梅德泽光前”,“铁石梅花太平宰相,山川香草古艳文章”。祠堂已有200多年历史,对考证本地乡间民俗有某些价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3 21:51, Processed in 0.031256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