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载:《董氏历代源流考》的考证

2015-9-5 12: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527| 评论数: 0

 1、《董氏历代源流考》全文

    《董氏历代源流考》全文如下(其中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松溪宗谱并存于南雄的新谱中谱序没有的部分):
    吾家出自颛顼后,飂叔安之裔孙。曰董父能豢龙,以事虞帝,帝嘉之,赐董氏,曰豢龙。其后,遂以为氏。三代以来,其名世也远矣,皎然为天下所共尊!周兴以后,星列斗布,合而复裂,裂而复合。至春秋,安于臣事简子,秦末董公三老者,汉祖兴,项羽弑义帝,公劝帝诛羽,必为义帝发丧,由是天下翕然从之。厥后,永以孝感天帝。至武帝时,仲舒公以天人策进封江都王相,生子曰纶,纶生翚,翚为侍御史。翚生宣,字少平,光武时为洛阳令。宣生吉,吉生舂,为卢江太守。舂生黯,以至孝称,召拜郎中不起。黯生宗鼎,鼎生燮。燮生(椿,椿生卓,献帝时为相。卓生)承,授衣带诏;承生和,为益州刺史。和生允,蜀汉为侍郎,延熙中守尚书令,孔明谓后主曰:“允忠亮死节之臣也。”允生昭,拜司徒,谥定侯。昭生挺,挺生二子,长曰顾,生久道,为员外郎。道生初旭,旭生奉,居庐山,仙医也。奉生浚,浚生京,白连社逸士也。京生休征,休征生柏仁,善画。仁生龙,龙生滨谷,授业河汾,升扬州刺史。谷生复古,隋时为刑部尚书。古生普,(普后无传矣。)挺次子曰瞻,瞻生舜宾,宾生初晨,晨生敷,敷生源,源生弇,弇生休羡,羡生伯元,元生豹,豹生应谷,谷生复初。初生三子:长曰晋,字混成,世居河东虞乡万岁里,少以明经上第,唐德宗贞元年间拜相,爵升陇西开国郡公;次子申,字络成,吏部侍郎,谥恭惠;幼曰三,从许旌阳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宋万里崇祀(庙享)。世系昭昭若此,为其后者能无纂集之思乎?是故文学,若而人才略、若而人忠良、若而人相业、若而人孝廉甲第、若而人恶,搜旧谱所载,以垂诸后。文学如下:帷三策仲舒,才略如劝帝发丧;三老忠良,如蜀汉死节之允相业,如李荐之晋丁榜之槐;孝廉甲宣,若和若黯若永,亦仍罗而致之。此岂夸吾董氏哉。将使后之人展卷以览前徽,奋发而思缵(zuan),绪缵仲舒之下,惟三策则文学留矣。缵三老之勋,帝发丧,则才略茂矣。
      缵蜀汉死节之允,则忠良优矣;缵李荐之晋丁榜之槐,则相业成矣。且缵宣与和,黯与永,则孝廉甲第全矣!若是乎前有作,后有述,行见听可彰盛,可传无穷之声!闻不必去吾董氏矣,岂独光于晋公哉。此予倦倦纂修之意也矣。
       赐进士状元及第、廷封第一大魁天下、累官吏部侍郎、升尚书、拜参政知事、权左仆射、大礼使代太子拜南郊,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加赠太师。
       司徒合公七世孙德元  谨撰
2、《董氏历代源流考》的缺陷
  2.1,《董氏历代源流考》主要唐朝之前的世系
    古往今来,凡书皆有序。作序者向读者表达著书的意图、评价和宗旨。汉代孔安国曾说:“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朱师辙《清史述闻·卷十六·丛录二》)。
家谱写序,主要概述该姓的历史渊源和繁衍生息的经过。文字要求尽量优美,叙述内容绝对真实。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高度概括,浓墨记述。行文简朴、流畅、叙论结合。序文可长可短,一般在言简意赅的同时,还要对该姓做出适当赞扬,以使其后人感到荣耀。
序言好比家谱的窗口,原谱序言置于新修谱书的附录为宜。通过序言,我们不仅了解家谱的编写背景、意图、经过,而且了解家谱的内容梗概。序言开始,把家谱与正史对比说明修谱的重要性,教育子孙后人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加强宗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在序言里对谱书作一个提要式的概述,让读者未读全书,即知谱书的梗概,同时,指出谱书的特点、质量,实事求是评述,肯定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为下一次编修提供参考。
家谱同其他著作一样也有序,分三类:一是自序,即作者或编著者写的;二是他序,即请他人写的。找名人为族谱写序,是为了提高该姓氏的知名度;三是代序,即用一篇文章代替。宋代欧阳修、苏洵既自编家谱,又为自编家谱作序。他序的也很多,为了提高家谱的荣誉和地位,不少家谱往往请名人、政界要人作序。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张居正,清代的赵翼、张廷玉、丘逢甲,民国的汤寿潜、段祺瑞、徐世昌等就为他人家谱作序。
   然而,纵观该《董氏历代源流考》,沿袭姓氏的颛顼黄帝,并从春秋后的主要董氏名人作了一些罗列,赞美董氏先祖的伟绩! 明万历十年二十一世孙御董裕《本源考》:“尝读参知政事公德元所为攀公状谓,仲舒之孙春守庐江,子孙家焉,六世至黯以孝行称。”?但是,到唐朝董晋之后,就再没有叙述论及?也没有写自己的迁徙祖,以及本支系的迁徙祖的概括,如何历经困苦,姓氏繁衍分布,都没有一点论述。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论及古代的不惜笔墨,论及本支系如何迁徙繁衍与祖宗的概况没有一词溢美之词。难道记住先祖,忘却迁徙祖?一般谱序先把历代的名人加以赞美,就进入到“某某,吾迁徙祖也或吾族之祖也”的叙述,然后对迁徙祖以来的先祖进行赞美。可是,该《董氏历代源流考》开始就是“吾家出自颛顼后,飂叔安之裔孙。”最好,却是“岂独光于晋公哉。此予倦倦纂修之意也矣。”,论及董氏名人不仅仅是董晋,为何连唐末自河中游宦江南,值李氏乱,自己的先祖董合迁徙,到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国乡里,这些一句话都不说,近的内容没有一句,远古的叙说不厌其详?相传,高宗皇帝在殿试揭榜之日亲自接见了董德元(1096-1163),策试放官准则,德元对曰:“治国治民,学问故为重要,然最为重要者雄才也。吾与王佐(王宣子)同列第一,但政治魄力,应尊王佐为首”。高宗大悦,任德元左承事郎佥书镇南军判官。德元因一心进取功名,有意依附秦桧,被一再提拔。先入朝为秘书省秘书郎,改吴、益王府教授,擢大常博士,历礼部员外郎,转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转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升尚书,拜参知政事权基仆射。董德元成了秦桧的得力助手,以致当时朝廷对其上辈十人给予封赠,六子孙荫补,给流坑家族带来了极高的政治声望。其科名最高、仕宦最尊、爵位最崇,是流坑历代众多官宦不可相比的,为何能够让朝廷封赐先祖,却不着一词呢?这本身是不符合常理的。#p#分页标题#e#
 
   2.2,对董晋兄弟的记载,与历史相矛盾
 
《新唐书。董晋传》:“晋初许之,已而悉罢不用。以财赋委孟叔度,叔度为人佻侻,军中恶之。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十九·碑志六》中的《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公讳溪,字惟深,丞相赠太师陇西恭惠公第二子。(陇西公,董晋也。生四子:全道、全全素、全铭。溪,即全也。)……泉溪记载董晋的“谥恭惠”,而流坑记载的却是晋申三中董申的“谥恭惠”;海口的却记载“董申“谥二乂”,一世:吏部侍郎,讳申,字维坤,行二,谥二乂公,配王氏赠番国夫人,寿七十二,三子:全福、全讬、全桢;二世:申长子,异神,讳全福,谥号:银港神。”   
《董氏历代源流考》:“长曰晋,字混成,世居河少东,以明经上策历官显爵,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及拜相爵升陇西开国郡公;次曰申,字洛成,吏部侍郎,谥恭惠;幼曰三,从许旌阳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宋万里崇祀(庙享)”。《董氏历代源流考》,有意去掉董晋的谥号不写,却写董申的谥号与董晋的一样?李代桃僵,有意混淆?
     《董氏历代源流考》破绽颇多:颠倒董晋与董申的“恭惠”谥号;把董全祯人称白马将军,属于董申的第三个儿子,排行三,却作为董申的弟弟:三?把全祯的哥哥全福,与蛟大战,在银港河边山岗上立庙祭祀,,帝下旨谥曰:银港威烈神。也列在全祯的名下。把全福的事迹列为其弟弟白马将军全祯,却不写全祯,变成董三,并列为董申的弟弟?董申季子董全祯,唐天佑二年(905年) 进士 ,授官殿中御史,死后封端公。
     许旌阳斩蛟有功,许旌阳斩蛟在东晋时期,天师许逊“许真君”,又称许旌阳。董公,名光,晋朝人。东晋末年(距今1538年)与师兄许真君拜吴猛为师学道。既然是董晋时期,就不可能是唐朝年间,唐朝有个董三,也不会跑到东晋去啊?
     3,宋朝欧阳氏掀起家谱的复兴
  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谱牒,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者大多靠战功升迁而上,基本上没有固定显赫的家族,贵贱变化、更替很快。人们忙于争权夺利,住居无定所。生活不太平,也无暇修家谱,论门第。所以,唐代后期至五代十国时候,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五代衰乱,家谱就荡然无存。
3.1,战乱中丧佚谱牒是普遍现象
     后唐时豆卢革说,朝廷选官,据以考查世系的“文书不完”(《新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五代时,豆卢革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崇韬回答说:“经乱失谱牒。曾听先父说:去汾阳王已经四代。”(《旧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韬传)可见在战乱中丧佚谱牒是普遍现象。
   3.2,五代后谱牒衰绝
   从北宋以后,许多学者曾经一再谈到过谱牒衰绝的这个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苏洵:《苏氏族谱谱例》,《嘉佑集》卷十三);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二)。他们说的谱牒衰绝的过程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3.3,五代后,家族世系混乱
     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情况就完全变了。例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这种情况均见《宋史》本传)。
由于没有了谱牒的记载,家族的世系脉络只能靠口耳相传,时间一久,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子孙,在世的人相互间是什么血缘关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笔糊涂账,即使那些确实出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的人们,也搞不清自己的来历了。这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的意思。(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第258页;程颐:《伊川先生语》,《二程集》第179页。)
3.4,欧阳修修《新唐书》因谱牒匮乏,朝廷“京师诏修百官家乘”  
欧阳修修谱的原因,是因为主持修订《新唐书》,感觉谱牒十分匮乏,也就十分重视谱牒。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中设置了《宗室世系》、《宰相世系》,用以记录李姓皇族的世系和唐代369名宰相的世系。可是,自家的族人却不知或不清楚本族的世系。这样的背景下,嘉祐间(1056~1063),京师诏修百官家乘,司马光、欧阳氏首开修谱之风,才有了不同于平时应付式的即苏洵等人的“苏氏谱引”。欧阳修曾与宋祁两个先后主持也参与了撰写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3.5,先有《欧阳氏谱图》,后成《苏氏族谱》
修定《新唐书》后,又编修自家的谱《欧阳氏谱图》。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表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欧苏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苏洵在谱引基础上也作了真正的《苏氏族谱》。从很多资料证实,苏洵是在欧阳修完成《欧阳氏谱图》,才到苏洵完成《苏氏族谱》,不可能《苏氏族谱》早于《欧阳氏谱图》。
人们说苏洵于至和二年(1055年)开始编《苏氏族谱》的苏氏谱引 ,也有的说苏洵于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也修成《苏氏族谱》。此时,苏洵还不是正式的修谱。原因有五:一是当时还仅仅为“各述祖宗本末”以应付“进朕省览”的需要;二是,当时苏洵还没有成名,还在应试及第之前。却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洵才与其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三是欧阳修主持修订《新唐书》,感觉谱牒十分匮乏,也就十分重视谱牒。可是,自家的族人却不知或不清楚本族的世系,在嘉佑年间(1056年9月~1063年)编修了《欧阳氏谱图》,希望本族子孙能够承祖先家传遗德,光宗耀祖;苏洵也修成《苏氏族谱》。在欧阳修、苏洵的带动下,许多士大夫纷纷编写本族家谱。族谱自南宋以后,内容迅速扩大。第四是:为何说是在欧阳修、苏洵的带动下,也确实证实苏洵之前至和年间(1054--1055)不是修《苏氏族谱》,而是为了应付朝廷省览的“苏氏谱引”,列明自己的祖宗本末而已。是在考取功名后,“嘉祐间(1056~1063),京师诏修百官家乘,司马光、欧阳氏首开修谱之风”,不可能是苏洵首开修谱之风。第五是:欧苏谱例是对北宋欧阳修和苏洵所创立的修谱体例的合称。是指在这两人修谱后形成的谱例。证明修谱在以欧阳修为先导。#p#分页标题#e#
    欧苏修谱形成“欧苏谱例”后,士大夫纷纷编写本族家谱。
  4,《董氏登科题名录序》
    4.1,董傪不是修谱
欧阳修修谱的原因,是因为主持修订《新唐书》,感觉谱牒十分匮乏,也就十分重视谱牒。可是,自家的族人却不知或不清楚本族的世系。这样的背景下,嘉祐间(1056~1063),京师诏修百官家乘,司马光、欧阳氏首开修谱之风,才有了不同于平时应付式的即苏洵等人的“苏氏谱引”。欧阳修曾与宋祁两个先后主持也参与了撰写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苏洵在谱引基础上也作了真正的《苏氏族谱》,但是,如至和元年(1054)四月一日董傪,也在此时期作《董氏登科题名录序》记载……P1020711.JPG“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申(后人改“伸”字)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子: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国乡里,贼不敢犯。赖以为继者甚众。至伯祖文广,乃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吏,东游金陵,值李氏败乱,乃叹曰……”这也一样如苏洵的“苏氏谱引”不是《苏氏族谱》一样,《董氏登科题名录序》也相当于“董氏谱引”,不属于修谱。
    从提名录,属于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的立传,是最初级的形式“家传”;也是符合。天禧五年(公元1022年),真宗谱诏要求官员“各述祖宗本末,以进朕省览”,官吏修本族谱引,需要上报朝廷。而欧阳修因主持修订《新唐书》,感觉谱牒匮乏,于是,嘉祐间(1056~1063),京师诏修百官家乘,司马光、欧阳氏首开修谱之风。可见,《董氏登科题名录序》在1056年前,属于谱引。
    4.2,《董氏登科题名录序》早于海口的“胡夫人墓志铭”
    1987年5月,江西德兴海口乡流口村,出土一座北宋墓葬,内有卒于北宋元佑六年(1091)“胡夫人墓志铭”墓葬。胡氏为德兴海口董莘之妻;崇宁二年 (1103)进士,通议大夫董攸之母。
    碑文记载:“叙曰:悲夫!人之云亡,形归于土,而精无所不之也。人子于其父母,于归土者,惧其朽,而卜吉兆以藏之;无所不之者,惧其涣,而为家庙以享之。兹其情之自致,天之无解者乎?适墓则哀,入庙则钦。性天不泯,触处咸真,况于其父母宗祖乎?故五父之衢,圣有深优。一芰不荐,思其所嗜,若敖足悲矣。宋仁宗时((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尝诏太子少傅以上立家庙。吾祖进太子太保者二,赠太傅者一,太保者二,少师如太保之数,是宜有庙。庙非制也,易庙以祠,从朱子议也。祠凡再毁,毁而复建。墓有祠墓,有家墓。家墓守以家,祠墓祠守之,异人杨、曾、廖氏所卜与黄山四兆是也。若浮潭、若金鸡山、若云水院前,虽系家墓,亦以祠守,以三公者为祠重也。其他详董氏家志中。呜呼!董自迁徙迄今,世几变矣。元季盗起,仙陇几掘,祠何有哉?赖里中有德者存之。祠嗣以建,建益钜严,此吾祖积德所留也。然数仙陇外,谱失其墓,墓失其守者何可胜道,是可怆矣!能无惧乎?!无添尔祖,聿修劂德。嗣吾祖者能世其忠厚,益思振涤,以启后人,则吾知免矣。国初仅一祠,祠仅一祭。今四时皆祭,祭主宗子。祠有道原,有宗原,有彰义,有报功,又有各小宗祠。非为修也,情之自致,礼以义起也。仪品祝戒,祭田坟禁,凡有裨祠墓者,义得附载,以于示守,且示劝云”。
     董攸的先祖是谁?按照世代数推算其先祖,与董申的十一世裔孙年龄基本一致。结合墓碑叙述盗墓的形象,“元季盗起,仙陇几掘,祠何有哉……谱失其墓,墓失其守者何可胜道,是可怆矣!能无惧乎?!”?是否也在后面重新修墓碑,以致“以三公者为祠重也。其他详董氏家志中”。这三公是谁,墓碑没有记载。是全福、全衽、全桢?还是其他先祖呢?“吾祖进太子太保者二,赠太傅者一,太保者二,少师如太保之数……,以三公者为祠重也”。这个墓碑没有直接列明三公名字,与一般的歌功颂德先祖的英明是有不同的;晋,赠太傅,符合碑文的“赠太傅者一”;也无法得出晋、申、三;下文论及谥号、许旌阳、董申进士与全祯去世几个方面,得出《董氏历代源流考》中的晋、申、三记载的错误,同样该碑文不可能是晋申三。而全素,太子舍人,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这墓碑的太保,古三公之一,有时也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是否是指全素呢?或者这碑文就是指董莘的先祖在北宋前有三个大官呢?还是按照董德元名义的谱序,在之后再重新修墓呢?疑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海口崇宁二年 (1103)进士通议大夫董攸,到董槐1262年去世,相距159年,苏洵于宋仁宗至和年间( 1054年~1056年)才修成《苏氏族谱》,没有记载宗谱,那么说明董槐的大修谱应该包括了海口部分。
     浙江永康宗谱法莲村房记载:“第一世:连公之子,行千一,讳申,又讳京叔,字青然。号朴斋,宋太祖时为兵侍;第二世,万字行,行万一、讳万一,字子甫,号义芝,又号万一居士,宋真宗景德山同平章事;行万二、讳万二,字子盟;行万三、讳万三,字子成;第三世,尚字行……”。只是,谱加上时间就乱了。但道出:“连---申(青然,应该是“清然”)---万字行---尚字行-----”
4.3,董槐在董傪,《董氏登科题名录序》基础上的修谱完善
 以董合始排列,则为:董合---桢----文肇----淳---傪。董傪,庆历二年(壬午,1042)进士,至和元年(1054)作《董氏登科题名录序》:“唐末之代,连申(后人改“伸”字)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
一般记载先祖,《董氏登科题名录序》概莫例外。连申父子应该是董傪记载流坑的最早的先祖。审阅董傪该文,连申最早,到第五代合,显然漏了两代人的名字。因此我认为扩源之后是省略号的意思。即“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申(后人改“伸”字)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即习惯的开始以连伸父子记载,之后才是到第五代的合。#p#分页标题#e#
那么,董傪为何没有记载,且漏掉的两世代的名字是董槐补上去的,还是流坑后裔在董槐修谱时候,才加上“万一”和“上一”,变成万一、万二;尚一、尚二、尚三?结合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应该是无法考证的。只有后人才加上。
  这样,董槐修谱时候,这连申开始,到第五代合,漏的两代人的名字,也就补上。董槐在董傪的《董氏登科题名录序》基础上,作《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后万一夫妇葬寺右凤形。尚一娶吴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仲一名全,迁饶州德兴海口。仲二名含,迁宜黄北源,转迁临川,复迁乐平、徽州及上峰等处皆分处焉,由是尚一葬北源陈家坑搏凤形,吴氏葬梅杨坑。仲五名合於(於五季开平,此处疑衢州董春依据明万历十年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仲孙合徙流坑”与《董氏新谱序》:“仲五名合於五季开平,初迁流坑”而添加),初迁流坑。”(此为:衢州董氏宗谱董春再现董槐《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而保存在《扩源源流考序》该部分,应该属于董槐的原本。而松溪与佛山的,仅仅在《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载:“然今日之流坑,惟让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迁居于此。三传至合公,始而盛焉!夫地之胜者,族大支繁,世不绝官。”应该为缩写版。) 
也就是:连--申---万一、万二----尚一(生全、含)、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合)----全(徙鄱阳)、含(居临川)、合(徙庐陵)。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与《董氏仕官记录跋》:“……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在宜黄崇三都。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之。尚一生全、含。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庐陵今乐安派。三派之分如指筑掌……”的尚二记载有差异。但两处记载董让皆没有后裔仲三,仲三记载在谊派系。把谊、让派系结合对比考证:连--申---万一、万二;谊---进(承恩,生中,字清照)、达(字承惠)---万三---尚四、尚五(生仲三,讳金)。谊、让的一起统计:让的派系有尚一、尚二、尚三;谊的派系有尚四、尚五;而尚一(生仲一名全、仲二名含)、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名合);尚四(后嗣无记载)、尚五(生仲三,讳金)。   
董槐之后,资料很少见到修谱的内容,有咸淳五年(1269)是在董槐去世(1262)之后的第七年,出现简短的属于十四世孙原道作的《董氏谱跋》。
4.4,嘉靖期间,董开尧对连申的改变
 董傪《董氏登科题名录序》:“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唐贞元间,丞相晋封陇西郡公,故董姓者郡自陇西,陇西本河中人,唐末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传生清然。清然生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墟墓,在宜黄崇三都者。三子尚一、尚二、尚三。尚一之子长曰全、徙饶之鄱阳,今德兴海口派;次曰含,仍居临川,今宜黄北源派;尚三讳伸,一子:合,徙吉之庐陵,今乐安流坑派。合子桢(原文:浈),豪杰自任,斗集义勇,保固乡里,盗不敢犯。四子文广、文肇、文晃、文亨……(静轩开尧识)”;同时,二十二代孙静轩开尧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氏仕官记录跋》:“……晋裔(后人改成“玄”)孙清然,避居临川扩(源)。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在宜黄崇三都。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之。尚一生全、含。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庐陵今乐安派。三派之分如指筑掌……”
 至于到嘉靖董开尧为何把连申变成伸?连申变成连伸,且成为董合的爷爷与父亲,这不再是连申到董合是五世代,而是三世代了。与董傪的《董氏登科题名录序》记载的不一致。这源于发现的《董氏历代源流考》,有很大的关系的。
    5,董申的考证
     5.1新旧唐书记载董晋有关的“申”
   首先是唐德宗时期,贞元五年(789年),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因另一宰相窦参正得宠于唐德宗,大权独揽,窦参专政。参讽晋奏其侄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唐德宗的猜忌,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唐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心感到惶恐,上疏辞职,贞元九年(793年),董晋被起用为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东都留守。正赶上汴州(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重,他的儿子兴风作乱。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初六日,德宗又任命董晋同平章事、兼宣武(今河南开封)军副节度使,初七日,宣武节度使李万荣死,唐德宗以董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宋亳颍等州观察使。
   该故事见于旧唐书《董晋传》:“窦参骄满既甚,帝渐恶之。八年,参讽晋奏其侄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帝正色曰:“岂不是窦参遣卿奏也?”晋不敢隐。因问参过失,晋具奏之。旬日,参贬官,晋忧惧,累上表辞位。九年夏,改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与新唐书《董晋传》:“贞元五年,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晋谢,具道所以然。帝即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本来,“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这是窦申当时官职为事中,是窦参的侄子。就让董晋上奏,提拔窦申为吏部侍郎。德宗大怒:“岂不是窦参遣卿奏也?”(那不是窦参遣派你请奏的吗?)。
旧唐书“参讽晋奏其侄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在省略前后连贯的语义之下,可以变成:“参讽晋奏其侄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就成为:窦参讥讽董晋,奏与作事中的的侄子给窦,让其提拔侄子申为吏部侍郎。结合新唐书“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我们把参变成参奏。变成:“参变成参董晋一本,说董晋想提拔董晋的侄子申为吏部侍郎”。#p#分页标题#e#
如此推断,是不是董德元名义的《董氏历代源流考》:“次子申,字络成,吏部侍郎。”的来源呢?或者就变成与董氏宗谱有关联呢?或者本来,董氏有一个董申呢?这仅仅是无法证实推测,属于无法考究。
5.2,宋董冲撰《威烈祠》;《德兴县志》有董申
     再考究的海口的董氏,以董申为第一代,把董申作为端公的父亲。德兴海口董姓尊奉始祖董申季子董全祯:唐天佑二年(905年) 进士 ,授官殿中御史,死后封端公。他是唐末名将,任殿中御史兼八砦将首,胯下一匹白战马,人称白马将军。乡里父老于藕池上立庙,以端公为神,春秋祭祀,绵绵不绝。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送子到德兴任县令职,便特意前来海口拜访好友董钺。会友期间,拜祭了海口董氏前贤。时逢乡人为端公修造祠庙,因仰端公英名,东坡祭拜之余,欣然提笔挥毫题名“威烈祠”,并作《董端公庙》诗祀之。全祯的哥哥全福,与蛟大战,在银港河边山岗上立庙祭祀,帝下旨谥曰:银港威烈神。
     《德兴县志》民国八年版《选举志》中记载是“太和元年:董申”。依据《中国铜都德兴网》2010年8月10日官方网发布的《殿中御使董全祯》:董申唐会昌三年(843)吏部侍郎。《德兴县志。艺文志》录有宋代董冲撰《威烈祠》刻文,记朱温篡唐时牺牲的唐将董全桢将军,在公元905年后战死。
      至于,董冲,一时查不出具体记载。仅仅在新注《资治通鉴》序即《资治通鉴的序原文》:“……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监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繁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先君笃史学,淳祐癸卯始患鼻衄,读史不暂置,灑血渍书,遗跡故在。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註解多矣。章怀註范史.裴松之註陈寿史.虽间有音释,其实广異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冲(老体字:衝),吾无取焉。徐无党註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他未之及也。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於蜀史炤,冯時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異。公休於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之教诏,刘、范诸公羣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一愿学焉乙巳,先君卒,尽瘁家蠱,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改废也。宝祐丙辰,出身进士科,始得……” 
   5.3连申父子世系的最早记载考证
    史上记载:汪藻(1079~1154)  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陈姓部》记载宋朝汪藻《御赐陈康伯金线谱序》:“吏部尚书左仆射进封福国公陈康伯请于朝而作家谱,上赐诰以褒之,命吏臣汪藻以叙之”。
1984年5月出土于德兴市海口小浮溪村酉200米的黄坛山麓,有汪藻为董鸿撰文的《宋故通直郎致仕董君墓志铭》:
     龙图阁直学士、左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德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汪藻撰。 
   君讳鸿,字子渐,姓董氏。五季之乱,士大夫皆保敦之黄墩。乱定稍出,散居其旁数百里间。宋兴,涵濡百余年,子孙相承为闻家数十族,董氏其一也。董氏之祖居饶之德兴,六世而生长者,森森有厚德,为间里所宗。年八十余而终,今显漠阁待制程滴志其墓。君少敦庞有长者风,而刻意问学。时吴兴朱临以经专门,学者不远干里受业,君从之。数岁,得书、礼之学而归。董氏三世一子,长者老而传君,不能去家卒学,乃筑台疏沼其家之旁,专以娱亲为事。长者段,君年几七十。昊孺慕悲哀礼无违者,人以为难。自以家累千金,惧子孙为豪右所琳,无日不训以学,子孙皆孝嫉。退然如不能言见者,知其为君家久.退‘君肉次恢伟与人无秋毫隐。自奉极清约,不妄费一钱。人以缓急投,君必倾倒救之。岁饥,裁粟价予人,不待劝分而出,百余里赖之全活至不可胜计。性喜书画,集古今人名迹数十囊,胜日临明窗净几攀仿自适。以伪尝君者,必能辨之。于医药、地里(理)之书尤邃。闻人疾苦寨裳,走其门释青囊经数千言,秘而不出。晚留心释氏,闻僧怀古语而得法焉。子时敏,令乌程、东阳、通守赣郡。欲御君之官,皆谢不往。曰:吾平生守坟墓,今老矣,乃从汝曹远宦耶。用子恩,累封通直郎.年及眉寿,强健不少衰.两子替筋侍侧,里人荣之。君既闻道,益清瘦,屏羡去欲偷然与世相忘。虽遇疾旬日,起居如平时。一旦隐几而逝,春秋八十有一。属犷之后,若有话言与人接者,曰:吾生西土矣。人以为得法之证。绍兴六年三月三十日,葬君浮溪黄坛之原,距其家十余里。妻余氏,先君卒,赠孺人。子时成、时中、时显、时用、时举、时敏。时中,武义郎。时敏,朝请郎,通判虔州。女三人。为张林、余极、弓晰博,皆名族。孙男女,若曾孙,合三十七人。而子之及君葬者,时用、时敏而已。余尝观汉以货豪者,率比千户封,君而无爵秩也,有爵秩者,莫贵二千石,然月不过得粟百八十解,不得名其田也。君岁赢万钟,官至八品,寿八十余,居乡称善人。而时敏方以材进,且大君之门,视古无愧矣。藻与君灌动连,知君非一日,乃叙而铭之。
      明初徽州籍学者程敏政编纂的《新安文献志》一书,以广收博采徽州一郡乡邦文献而著称。《四库提要》称:“是书于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凡有关于新安者,悉采录之。……征引繁博,条理淹贯,凡徽州一郡之典故,汇萃极为赅备,遗文轶事,咸得藉以考见大凡。故自明以来,推为钜制。”程瑀(1087~1152),字伯㝢,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六年(1116),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钦宗时除左右正言。高宗绍兴元年(1131),提点江东刑狱。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四年,知抚州。历知严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海口宗谱对董鸿记载,注明详于《程瑀墓志》。从汪藻《宋故通直郎致仕董君墓志铭》可知:董鸿,绍兴六年(1136)三月三十日,春秋八十有一,葬君浮溪黄坛之原。娶妻余氏,六子三女,子时成、时中、时显、时用、时举、时敏。时中。那么,董鸿(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绍兴六年1136)。董氏之祖居饶之德兴,六世而生长者。可从下文证实,汪藻不以董申为第一世,而是以大市始祖(全福之孙)为第一世。#p#分页标题#e#
   从安徽无为新建董村(原下昆山)世系:1,讳申,字维坤,行二,谥二乂公;2,二世:讳全福,申长子,谥号:银港神;3,七従谦,讳廉,字従简:4,八承事,讳套,字万机,行八,全福之孙(大市始祖);5,二说书,讳彦冲,字伯和,;6,青,又讳德彰,字梅臣,行五;7,仲可,又讳挨,字尚节;8,五长者,讳森,生一子:鸿,详于程瑀墓志;9:中奉大夫,讳鸿,字子渐,事蹟详于墓志,寿八十一隐几而逝人以为得法之正,生七子:时成、时中、时行、  时显、 时用、  时举、时敏;10,一文学,讳时成,字彦美,鸿长子,配余氏,二子:知赏、知达;,11,二五公,彦美次子,讳知达,字伯享,行二十五,宋政和由德兴海口客于池宣逐占籍泾县田中都中村家焉,配王氏,  继娶杨氏生一子:六一公。“十一世祖董叔度,元佑丙寅年(公元1086年) 迁居龙溪杜村;十一世祖董子祥,北宋元佑庚午年(1090年) 迁居游汀;十一世祖董邦祥,绍圣甲申年(1104年)迁江州;十五世祖董成祖,淳熙己已年(1189年)迁星源居婺源;十七世祖董盛父淳熙(1174年-1189年)淳佑年迁太平府”。
   宋史没有记载董冲;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宋神宗赵顼,英宗长子,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以英宗在位还是其后的神宗赐编年一书名《资治通鉴》来计算董冲,那最早的1063年都比董傪写序晚了时间。
董傪至和元年(1054)作《董氏登科题名录序》;汪藻(1079~1154)  ,董德元(1096-1163),董槐(?----1262)。从汪藻的在世时间,与董傪、德元、董槐对比,则应该确定,董傪的“连、申”父子,应该比董冲、汪藻等写董氏要早。那可以知道:最早确定连申父子的关系是董傪。
问题是现在海口以董申为第一世代。至于宋代董冲撰《威烈祠》有没有记载董申?依然有待继续查证,考证。端公死亡时间是确定无疑了,不论如何,端公的父亲不会是董晋的弟弟,而是端公的父亲与董晋的孙子基本是同一时期人。至于,《德兴县志》把董申列为端公的父亲,且为进士,那也需要细细考证,是否考于宗谱。
6,《董氏历代源流考》出炉于元末
6.1,海口的宗谱与董申关系
由于海口的端公父亲的名字是董申,海口宗谱以及安徽下昆山,单独列董申为第一世:“江西省德兴市海口村董氏派迁图:吏部侍郎董申,字维坤,行二,谥二乂公,始迁海口下市井头。配王氏赠番国夫人,寿七十二,三子:全福、全讬、全桢;二世:申长子,异神,讳全福,谥号:银港神;……”
6.2尚公友善购买宗谱
     非但如此,《旧谱事略  》序文:“吾宗家谱,当元初兵燹之余,惟罗坑一帙仅存而已。后经诸老成增修考订,续所未有,载所未备。前列《登科记》、《衣冠图》视旧加详。元至顺癸酉,嗣孙有庆令弟天泰持以谒吴文正公,因请序之。又得虞文靖公《秋祀堂记》及揭翰林、刘申斋诸名公序、跋,议欲刊梓以传。后以祠堂未建弗果,遂家传写之。暨丙申乱,族众避难流徙于外,谱牒亡散几尽。癸卯春(元顺宗至正廿三年公元1363年癸卯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乃令良玉携归珍藏之。乙已(元至正乙已年1365年)复土,即以献之养性史。养性从新考订,缮写成编。及祠堂成,即议刊刻。值征书催逼,有志弗就。友善荷祖宗之佑,虽亦玷名仕版,幸获归老田里。顾瞻松楸,俯仰桑梓,慨想宗党归乡以来,生齿之蕃,既倍于前,昭穆之伦,恐紊于后。辄不自揆,遂与桂林侄将《登科记》、《衣冠图》逐一参互考订,从新增广。刊刻板行,散归各房收受。务要珍惜,毋致损失,聊卒前人之志而已。继自今以往,瓜瓞绵绵,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辑之,请自十世代以后依例增修。庶几垂裕无穷,传之永久云”。这个谱序,仅仅交代尚公(董友善)买来的宗谱,此后董有庆与桂林等人进行修谱。
   6.3,尚公购买的谱中有《董氏历代源流考》
  那么,此购得的宗谱为何推定是《董氏历代源流考》呢?
首先,该谱从一个名叫彭时中在江西宁都县长胜镇新安村苎畲购买。(宁都县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石城县、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县、永丰县,北毗乐安县、宜黄县、南丰县。宋大观元年(1107年),升虔州为望郡,虔化为上县。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虔化为宁都。);
其次是,尚公董友善买来的族谱,是谱匠作的族谱,内容包含了冒用董德元名义而作的《董氏历代源流考》等,当时无法考证,还是误以信之?语焉不详。
第三是,《旧谱事略 》记载:“吾宗家谱,当元初兵燹之余,惟罗坑一帙仅存而已。后经诸老成增修考订,续所未有,载所未备。前列《登科记》、《衣冠图》视旧加详。元至顺癸酉(1333年),嗣孙有庆令弟天泰持以谒吴文正公,因请序之。……”。同时,《董氏新谱序》记载:“乐安董氏之先,居临川扩源,墟墓在黄山寺。至赠司徙公合,当五季开平初,始迁流坑。时地隶庐陵,曰庐陵派。史含仍居之宜黄,曰北源派。史全徙鄱阳,曰德兴派。原谱刻于宋,以司徙为一世祖。至元丙午,有庆始续修之,兵乱而废。乙已,知县尚与县丞养性润色之。洪武丙子(公元 1396 年),复与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为旧谱。成化丙午(成化22年公元1486年),御史时望准东里杨公新式,先修桂林一派于前。正德辛未(1511年),象继修校书一派于后。嘉靖辛卯(1531年),润等复辑理之,凡二十有六世,是为新谱云。……那么,至元丙午应该在1246年或者1306年、1366年才是丙午年,而至元丙午是不可能存在。董象修谱一说在弘汉甲子(1504),一说又在正德辛未(1511年)?时间记载比较紊乱。
第四是:元至正十六年(1356),更惨遭元至正十六年(1356)“丙申之难”,在春季为本县夏普所率武装围攻,月余村破,董氏少壮“奔迸四出,老弱毙于兵刃者不胜计”。据明代董裕《居徒考》载,当时居于本县丁源的董氏宗亲‘举兵赴援,赖于保全者十八家’,而回至白石岭时,又遭夏部掩杀,‘死者过半’。这就是流坑历史上伤心惨痛的大劫——‘丙申之难’。董氏族人再一次散亡四方,流离颠沛,流坑村也成为一片丘墟。至元丙午,有庆始续修之,兵乱而废。乙已,知县尚与县丞养性润色之。洪武丙子,复与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为旧谱。但是,后来到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与《董氏仕官记录跋》:“……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在宜黄崇三都。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之。尚一生全、含。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庐陵今乐安派。三派之分如指筑掌……”作了几个改动:#p#分页标题#e#
 其一:不是连申到董合为五世代,而是变成连申到合是三世代,与董傪的《董氏登科题名录序》矛盾;
其二:董槐的谱序,连申父子,到董合属于五代,没有改成伸,此证明董槐修谱之时还没有《董氏历代源流考》,是之后才出现。那么,之后出现的,谱匠造谱的可能性极大。而流坑的谱开始换申为伸;
其三:从董槐谱中:“翚行四,生子二,谦与让也。”的谦、让排列,起码没有说明谁长谁幼,却改变为:“长曰让见唐国事日非,不受官爵,隐居抚州霍源,幼曰谦……”。与平时的语言次序谦让相反。成为让、谦?
第五是:由于出现了《董氏历代源流考》,所以,改动了董槐谱对董素的连接为董溪的连接;但世代数一样,变成“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还是董晋到清然为十四世代。世系的排列也就隐晦了一些,不再详细排列前面部分,以晋---溪---溪十三传----清然。后来一变,把“溪十三传”作为一代,到董燧就把清然,讳居中。也许有的人会论及董槐的谱,从董晋到谦让,不可能是12年一个世代?我们承认其不足之处,不是维护其他的缺点。我们不是谈论董槐的谱如何,是以董槐谱来探寻宗谱是如何改动的轨迹。从此,并了解了变化的过程。
第六是: 乾隆辛丑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重修谱序“曰:原谱尚公(见上文友善。修《旧谱事略》),旧谱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时望公续修而未卒业,嘉靖初庠士润则合通族而修之。谓之新谱。迄嘉靖末,谱所弗录者,四十余年又值辛酉流寇祠燬,谱亦散亡,迨万历七年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归,慨谱缺修巳久,御史公裕亦按秦还复续修。辛巳年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对之无殊也。……”。洪武至董时望期间 修谱丢失;到董燧继续;董裕继续修谱;到董谟之后,就到泉溪世系核对宗谱; 依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黄砂的《重修宗谱引》,明朝董裕等人,万历八年(1580)前发动全省董氏联谱,就到各地搜索谱牒,搜罗纂辑。假如江西范围有流坑修的明初的宗谱,肯定早就找到了,不需要到清朝。毕竟宗谱不是一般人员所管理的。然而,却到了乾隆辛巳年(1761)在尚漳所谓的尚公(即:董友善)所修旧谱壹帙。见于:乾隆辛丑(1781)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重修谱序《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记载“……辛巳年(1761)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对之无殊也。……为搜讨于尚漳,得尚公所修旧谱壹帙。端委蟲蚀,蠧而中自连伸公起世,以至德昭公者,世系井然?”, 明万历年间无法发现,为何在清乾隆辛巳年(1761)流坑庠士董谟、彦仪彩常以联谱事,却在“尚漳,得尚公所修旧谱壹帙。”?
那么,这是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从谱匠中买来的《董氏历代源流考》,在尚公所修旧谱中有董德元的《源流考》,尚漳保留这一谱序。尚漳不会保留尚公所修宗谱世系,假如保存就与长久未发现矛盾。尚公董友善买来的族谱,是谱匠作的族谱,内容包含了冒用董德元名义而作的《董氏历代源流考》等,从而发生了最早的变化。也因为是至正廿三年公元1363年癸卯岁尚公所修旧谱壹帙,所以,说明是买来的谱。因此,《董氏历代源流考》出炉于元末。并且在友善修谱之后,把这董德元名义的《董氏历代源流考》传遍交流,得以在其他地方保留。然而,由于主观的因素,对历史上的董卓持反对态度,以致有的地方又把董卓删去。
第七是:由于《董氏历代源流考》的“晋、申、三”的源流考,这样,就会感觉与董槐谱的连申,五世到合,就不一样;同样,海口的申,生三子:全福、全讬、全桢;《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的董申,“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后万一夫妇葬寺右凤形。……仲一名全,迁饶州德兴海口。仲二名含,迁宜黄北源,转迁临川,复迁乐平、徽州及上峰等处皆分处焉,……仲五名合(於五季开平,此处疑衢州董春依据明万历十年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仲孙合徙流坑”与《董氏新谱序》:“仲五名合於五季开平,初迁流坑”而添加),初迁流坑。”但在万一之后,出现3名后裔,即尚一、尚二、尚三,在其后就是形成全、含、合三大派的迁徙祖。
由于申的出现,也给后来的研究族谱,提前把“牛屎坑-----牛溪坑----牛溪---流溪----流坑”喜欢,把清然作为全溪的儿子居中。演变也就发生变化。其实,湖溪的地名也有多处,然按照这一溪流的变化连接,没有那以支系与董谦的支系即泉溪的支系与董晋的儿子董溪,更加贴近:从声音看,董熹与董溪,完全一致;同样,董熹的儿子珪,居住在泉溪,这那么,董溪也称呼董全溪,这全溪与泉溪也完全一样的读音。如以流溪连接董溪或其儿子的世系,恐怕没有哪个的世系的名称,有泉溪的支系更加贴近。董熹---董溪,泉溪---全溪。

文章转自"荷香月暖"博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6 03:03, Processed in 0.04826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