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吕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吕氏的由来

2013-2-22 12: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820| 评论数: 0

已解决问题

收藏

吕氏的由来

[ 标签:吕氏, 由来 ]

满意答案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伯夷,以国名为氏。②出自魏姓。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西南部)大夫吕錡、吕相原属魏姓后人,后改姓吕,其子孙沿袭吕姓。③出自少数民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改为汉字吕氏;五代后周时,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改为汉字吕氏。满、黎、仫佬、土、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皆有吕姓。  始祖:伯夷。 迁徙:  吕姓发源地在今河南南阳西一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吕姓繁衍在今陕西西安、河南南阳及山东东平、寿张,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秦时向北及西再度播迁,其中以山西西南部的繁衍最为旺盛,后成为当地一大望族。至汉代吕姓已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并散居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其中,繁衍于山东东平及安徽淮南一带的吕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吕姓南迁始于汉代,或迁浙江,或迁江苏,还有迁湖北、云南、四川一带的。吕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后在我国南方形成了两大望族,一是金华吕氏,奉吕谦为始祖;另一是晋江吕氏。西汉末年,吕尚的后裔中有一支居住中琅砑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西)。东汉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为政酷烈,民不聊生。东汉时,吕氏有一支已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西)。东汉末年,五原吕氏以吕布为代表。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的吕姓政治家思想家,从而大大提高了吕姓的影响力。从明末起,东南沿海地区民众为生计所迫,冒险闯“南洋”,这中间就有吕姓。19世纪末期,贫苦百姓前往美国、加拿大者甚多,吕姓随之到了美洲。康熙二十三年(1684),福建泉州人吕阿四和吕阿南两兄弟开垦于台北县莺歌镇,为吕姓迁台之始。之后从福建和广东迁台开垦的吕氏源源不断,以台北、嘉义为多。目前吕姓以山东、河南二省居多。吕姓人口列全国第40位。 郡望:河东郡 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此支吕氏为春秋晋国大夫吕锜之后。
  淮南郡 汉高帝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
  东平郡 汉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大概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
  金华县 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
  晋江县 唐时置郡。 堂号:  渭滨堂 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周文王访贤聘他为宰相。他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业。
  东莱堂 南宋吕祖谦,官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著《东莱博议》,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河东、东平、淮南、金华、晋江。②自立堂号:锦上、明烟、敬和、三相、著存、寅清等。 字辈:  某支吕氏字辈:贞元开乾鼎,周佐如金玉。麟凤自天来,国家万年士。世德承先志,芳名绍平章。中道敦行远,纯诚永吉昌。
  山东吕氏字辈: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湖北三相堂吕氏旧派:本超远大承先志,惟学诗礼启世裔。新派:永传家业纪昌明,克绍贤永昭善继。
  湖北寅清堂吕氏派语:刻承瑞兆,华国文章,敦崇士习,永守纲常,居仁由义,其道大光。
  浙江余姚吕氏字辈:忠孝开基,诗书继世,用光祖德,永振家声。 名人:  吕尚,西周齐国国君。姜姓,吕氏,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又称吕牙。官为太师,又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大功。周公东征胜利后,他被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为齐国始祖,因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成王时,命召公授他以征讨周围地区之权。相传他著有兵书《六韬》,亦称太公兵法。
  吕不韦(?-前235),战国秦臣。卫国濮阳(属河南)人。原为阳翟(河南禹县)大商人,及遇在赵为质子的秦公子异人(即秦庄襄王),认为“奇货可居”,遂入秦说华阳夫人之姊,劝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嗣。异人即位后,拜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即位,仍任相国,尊为“仲父”。至秦王政亲政,被免职,出居河南,再迁蜀郡,忧惧自杀。曾招集门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杂家代表作。
  吕后(前241-前180),汉高祖刘邦皇后,名雉。生惠帝。及帝卒,立少帝,后临朝称制,甚阴险,宫廷上下畏之。后杀少帝,立恒山王义为帝,分王诸吕。卒,遗诏以吕产为相,诸吕不服,欲为乱,周勃、陈平悉诛诸吕,迎立文帝,天下始平。
  吕臣(?-前174),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为陈胜起义军将军。陈胜被害,他在新阳组织苍头军,攻克陈县,杀叛徒庄贾,重建张楚政权。不久,联合英布,再破秦军。后归项梁,与项羽共同屯军彭城。项梁在定陶战死后,楚怀王乘机夺取他和项羽的兵权,并改任他为司徒。
  吕布(?-198),东汉末将领。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字奉先。善弓马,时称“飞将”。初从并州刺史丁原,继杀原归董卓,又与王允合谋杀卓,任奋威将军,封温侯。后割据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建安三年(198),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曹操所败,被擒杀。
  吕蒙(178-219),三国时东吴将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初依孙权部将邓当,受权赏识,当死,代统其众。多次征战有功,历拜平北都尉、虎威将军等。鲁肃死,代领其军,乘关羽围樊城之际,袭占江陵,孙吴自此据有荆州之地。官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不久病卒。
  吕忱,晋文字学家。字伯雍。从典籍中搜求异字,《韵集》作者吕静之兄。作《字林》一书,以增补《说文解字》所未备。
  吕光(338-399),十六国时后凉建立者。386-399年在位。字也明,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氏族。初为前秦苻坚部将,率兵攻西域,破龟兹等国。还军时,趁着水之战后苻坚被杀,遂割掠凉州,称酒泉公,年号太安。龙飞四年(399),传位于子绍,自号太上皇帝。未几病死。
  吕才(600-665),唐哲学家。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人。少好学,喜阴阳方伎之书,尤长音乐。贞观时迁太常博士,受诏改修《阴阳书》,颁行于世。又造《方域图》、《教飞骑战阵图》。永徽年间预修《文思博要》、《姓氏录》,补撰《本草》。著有《隋记》二十卷。
  吕洞宾(798-?),唐末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喦,或岩,以字行,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传为咸通进士。后游长安,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主张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相传为八仙之一。
  吕端(935-1000),北宋臣。字易直,幽州安次(河北安次)人。后晋时以荫补官。入宋为太常丞,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继吕蒙正为相。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去世,制止内侍王继恩废立阴谋,奉真宗即位。咸平元年(998)以疾罢为太子太保。《宋史》赞其“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
  吕蒙正(944-1011),北宋臣。字圣功,洛阳(属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第一。太宗、真宗时三度入相。为政主张“清静致治”。直言敢谏。在对辽关系上主张“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宋史》称其“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善知人,富弼与侄吕夷简均为其所识,俱为名相。
  吕夷简(979-1044),北宋臣。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字坦夫。进士及第。真宗时,累迁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仁宗立,太后临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召文殿大学士。立朝忠耿谏议切直。十余年间,海内晏然。帝亲政后,内外事多以谘之,封许国公。年老,进位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后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
  吕公著(1018-1089),北宋臣。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字晦叔。夷简子。庆历进士。仕仁宗、英宗等朝,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二年(1069)为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称吕惠卿奸邪不可用,遂出知颍州。元丰初,同知枢密院事,屡言用兵西夏之害。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被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共为宰相,废除新法。光卒,他独当国政。位至同平章军国事,卒赠申国公。
  吕大防(1027-1097),北宋臣。字微仲,京兆蓝田(陕西蓝田)人。皇祐进士。历知州县。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元祐元年(1086)任尚书右丞。三年拜相。与文彦博、范纯仁、刘挚等共执政,废除新法。绍圣三年(1094)罢知永兴军,后屡贬至循州。《宋史》称其“朴厚蠢直,不植党朋”。
  吕惠卿(1032-1111),北宋臣。字吉甫,泉州晋江(福建泉州)人。嘉祐进士。王安石辟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修官,参与制订新法条例。历知谏院、翰林学士。七年为参知政事。安石罢相,他执政弄权,安石复相,两人交恶。御史劾其不法,出知陈州等地。哲宗立,司马光复旧制,屡被谪。苏辙曾劾其“诡变多端,敢行非度。”“犬彘所不为,而惠卿为之。”《宋史》列为“奸臣”。
  吕大临(1040-1092),北宋学者、金石学家。字与叔,京兆蓝田(陕西蓝田)人。学于二程,与杨时、游酢、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通六经,尤精于《礼》。以荫入仕。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程颢称其学说“深潜缜密”。著有《礼记传》。另著《考古图》,为我国最早较有系统之古器物图录。
  吕颐浩(1071-1139),南宋臣。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人,徙居齐州(今山东济南),字元直。元祐进士。高宗即位,知扬州。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他与张浚等倡议诸将勤王。高宗复辟,遂任为右相,兼御营使,进航海避敌之策。次年,罢相。绍兴元年(1131),复为左相,力倾右相秦桧,独专军政之权,主张恢复中原,然排斥李纲、李光与朱胜非,创月椿钱,为患东南,于抗金亦无建树。三年,复罢相。后历任湖南、浙西、江东安抚制置大使。谥忠穆。有《忠穆集》。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东莱,世称东莱先生。以荫补入仕,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舍人院。在学术上主张融合不偏,认为“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此论最要”。诗学黄庭坚、陈师道,南渡后有忠愤怀旧之作。著有《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吕祖谦(1137-1181),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著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吕文焕,南宋降元将领。安丰(安徽寿县)人。南宋末年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镇守襄阳。至元十年(1273)樊城被攻陷后降元,向忽必烈献攻鄂策,且自请为前锋。十一年,为荆湖行省参知政事,随伯颜灭宋。十四年,升中书左丞,后改江淮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告老,死于家中。
  吕纪(1477-?),明画家。字廷振,号东愚,浙江鄞县人。弘治中供事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颇受器重。擅花鸟、山水、亦作人物。多绘凤凰、鹤、孔雀、鸳鸯之类。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俱能。所作笔墨流动,设色鲜丽。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中叶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有《桂菊山禽图》、《鹰雀图》等。
  吕柟(1479-1542),明理学家。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拒阿附刘瑾,又疏请帝亲理朝政,遭瑾忌恨,托病归。后累官礼部侍郎。宗程朱理学,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三十余载。学以穷理实践为主。“家无长物,终身未尝有惰容”(《明史》)。其卒时,高陵人罢市三日,四方学者咸设位持心丧。有《周易说翼》、《泾野先生文集》等。
  吕坤(1536-1618),明学者。河南宁陵人,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陈天下安危,不报,遂称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著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非仙学、非释学、非老庄申韩之学,“我只是我”,建立事功才是真学问。著有《实政录》、《四礼疑》、《呻吟语》等。
  吕天成(1580-1618),明戏曲理论家。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一说名文,字天成。浙江余姚人。幼承家教,酷爱戏曲。后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订交,互相砥砺。所著《曲品》为评论传奇作家和作品的戏曲论著,保存了不少明代戏曲史料。又有《烟鬟阁传奇》十五种,杂剧八种,今存杂剧《齐东绝倒》一种,署名竹痴居士。
  吕留良(1629-1683),明清之际思想家。浙江石门(今嘉兴)人。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八岁善属文,旋通程朱之学。明亡,削发为僧,更名耐可,字不味,号“何求山人”。能医,故又号吕医山人。著书多种族兴亡之感。《维止录》一书对满清尤多讥刺。卒后,为曾静文字狱所连,被“毁墓戮尸”。所著尚有《晚村文集》等,狱发,均被焚。
  其他吕姓名人有西汉大臣吕产、吕禄、吕通,将领吕泽;三国吴将领吕据;晋音韵学家吕静;十六国后凉国君吕纂、吕隆;隋诗人吕让;北宋方腊起义军将领吕师囊;元大臣吕域;明臣吕翀;清文人吕抚,诗人吕坚清等。近当代吕姓名人有民主革命者吕大森,气象学家吕炯,电子学家吕保维,建筑师吕彦直,史学家吕思勉、吕振羽,语言学家吕叔湘,作曲家吕文成,音乐家吕骥,画家吕凤子,油画家吕斯百等。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p#分页标题#e#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二、迁徙分布吕姓播迁频繁,分布比较广泛。南阳吕国灭亡后,部分遗民被迁至今湖北蕲春。新蔡吕国亡国后,遗民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齐国吕氏在康公失国前已散居韩、魏、齐、鲁之间,其后子孙有在陕西、甘肃发展繁衍的。两汉时期,吕氏还分布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东汉末年,西阳人吕范,避乱移居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时,蜀汉不韦人吕凯、魏任城人吕虔均有后裔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南北朝时,今浙江、江苏的不少地方均有吕姓居民。北宋初,吕氏有一支徙居福建,分布于泉、漳二州,后有部分移居广东等地。自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开始,闽、粤吕氏有多支移居浙江平阳和台湾,进而又有一些人远徙海外,分布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堂号】1、"渭滨堂":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周文王访贤聘他为宰相。他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业的基础。2、 "东莱堂":南宋吕祖谦,官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著《东莱博议》,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郡望】1、河东郡:秦时置郡。此支吕氏,为春秋晋国大夫吕锜之后。2、淮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3、东平郡:汉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大概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有一支在东平县吕家庙)4、金华县: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5、晋江县:唐时置郡。6,浙江新昌县。共尊唐吕延之为始祖。四、家乘谱牒江苏:塘洋吕氏族谱十卷、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毗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浙江:余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余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贵门吕氏宗谱十卷、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广东:岭南吕氏家谱一卷、潮州吕氏族谱一卷。四川:吕氏世谱、吕氏族谱不分卷、吕氏宗谱一卷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河东吕氏谱、吕氏族谱、河东吕氏支谱二卷、吕氏重修族谱二卷。 五、历史名人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吕 布: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吕 光: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吕 雉: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吕 蒙: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问问专家团 这段途,我们携手一起走过

  • 收藏
  • 分享到:

  • 更好的回答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6 03:25, Processed in 0.047534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