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陈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闽台陈氏祠堂大观》陈及霖、陈百才作序

2013-4-6 20: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19|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闽台陈氏祠堂大观》陈及霖、陈百才作序 (2010-01-26 15:11:35)

标签: 祠堂 宗亲 姓氏 传统文化 陈氏 福建 杂谈

陈及霖

陈姓是闽台第一大姓,早在西晋永嘉二年(308)陈润公就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已历1700多年。从西晋至清代,福建有数以百计入闽始祖,陈氏先祖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福建人口繁殖和经济发展。宋代以后,福建陈氏祖先向广东、浙江、海南、江西、四川、湖南等地拓展。还向古安南(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东南亚各国迁徙,走向世界。明末清初,福建陈氏向台湾地区发展。从两地同样的谚语也能看出来:福建称“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则称“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因此,闽台两地省养育陈氏人口600余万人,其中闽410余万,台200余万。

我们的血缘圣祖舜帝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中国四千多年,舜帝“孝感动天”,以孝治天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思想,而忠君爱国,慷慨就义的忠贞精神,至于溯本寻源,恭宗敬祖则表现为对先祖的追思而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我们中华儿女所独有的情怀,这些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母源。陈姓是大家族,祠堂点多面广、文化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海峡两岸在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的事实,是所有台湾人民所肯定和认同的。闽台陈氏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祠堂文化是一个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姓氏精神寄托的纽带,随着闽台陈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内外宗亲心系故土,对家乡的祠堂文化愈加了解。《闽台陈氏祠堂大观》的编辑出版对于增进闽台陈氏宗亲对家乡祠堂文化的了解,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说,闽台同属一个文化区。均属于中华文化大框架下的地方文化,闽台文化区的形成与闽南人移居台湾,并在台湾开垦奋斗、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台湾的民俗文化与福建文化同属一脉,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等都与福建相同,语言也相同,最主要的是同宗同源,一脉相承。闽台两地不管是地理位置、族群的构成,都是有很密切的文化联系。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将福建和台湾的这种渊源概括为“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

我们编辑出版《闽台陈氏祠堂大观》旨在秉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重建曾经滋养和熏陶过我们并作为一种精神遗产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必须以拯救的态度去对待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遗产。在促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要做好对台湾人民的工作。因此加强文化方面特别是祠堂文化的交流,对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加对“一个中国”的共识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作者系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委会副主委、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陈氏委员会主任)

 

序二

 

陈百才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寻根问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旅居海外的“三胞”回乡谒祖访亲络绎不绝;城乡的许多祠堂也都以整修并传承祭祖传统。学术界也越来越加注重中国的祠堂文化,并成立了中国祠堂文化研究会;在世界范围内,有关中国祠堂文化的研究也日趋活跃;福建省文化厅于2001年3月还发出了通知,对全省各地的祠堂进行了登记,对祠堂文化进行抢救挖掘,记载传播工作,还编纂《八闽祠堂大全》上下两辑;《中国祠堂大观》也于2005年6月出版,无凝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文化工程。

为顺应世界源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省陈氏委员会在2006年5月内设陈氏祠堂文化研究会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成立祠堂文化研究会,致力于研究、弘扬姓氏文化、祠堂文化,这对于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使传统的祠堂文化拓展新的功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融入先进文化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于弘扬寻根认祖、尊宗敬祖的优良传统,增强炎黄子孙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发扬爱国爱乡爱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加强海风外宗亲联谊,帮助海内外亲人寻根认祖,增进“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同根同祖务必同心同德,兴家兴族更须兴国兴邦”的共同理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这对于纪念先祖先贤,弘扬祖德,激励子孙后代“成才报国”、“创业兴邦”,倡导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海峡两岸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         秉承宗旨,坚持把研究、弘扬姓氏文化、祠堂文化作为首要任务。

福建省文化厅于2001年3月《关于做好八闽祠堂大全组稿工作通知》中明确指出:“我省民族民间传统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基中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为了更好地做好祠堂文化的抢救挖掘、记载传播,努力使祠堂成为爱国爱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成为海外桥胞寻根问祖、寄托亲情、增进感情的窗口,让广大群众和海外侨胞更多地了角福建祠堂文化的历史和积极的现实作用”。这是福建省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对祠堂文化发出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对祠堂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正确的定位和阐述,是我们研究、弘扬祠堂文化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方向。对此,我们研究会的所有成员和各地祠堂的管理组织,都应认真加以学习、加以研究、加以宣传、加以贯彻。

中国的祠堂文化发轫于夏、商、周时期,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清。我国的祠堂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闽、粤、浙更为盛行,仅八闽大地就有祠堂近二万所之多,在台、港、澳和东南亚乃至美洲大陆的华人祠堂也有上千所之数。可见祠堂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影响极其广泛。

祠堂是姓氏祖根和家庭聚集繁衍的象征。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根植于久远的神州大地,蕴藏于深厚的华夏文化之中。世纪重叠,千年斗转,代代传承,叠叠积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脉不熄的灯火,维系着姓氏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它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家族息息相关。每个中国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不论漂泊多远、返乡谒祖、编入族谱,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尊宗敬祖观念,正是祠堂文化的巨大魅力所在。

#p#分页标题#e#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传统的祠堂文化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对祠堂文化赋予新的使命,充实新的内涵,拓展新的功能,实行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活动形式,使古老的祠堂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展现新的风貌,融入先进文化范畴之中,以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发展要求,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这应当是我们研究、弘扬祠堂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向。

祠堂文化只是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应当以祠堂为阵地,有计划地全面研究姓氏文化内涵的方方面面,诸如姓氏起源、姓氏源流、谱牒文化、祠堂文化、古今名贤、文物古迹、传统道德、宗亲联谊、姓氏和谐、姓氏组织等十大课题。通过对姓氏文化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求能有新的见识、新的成果,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期望编纂几本姓氏文化研究专著,给广大宗亲以启迪、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代人责无旁贷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我们陈姓,是福建的第一大姓,人才荟萃,我们应当在姓氏文化研究方面努力走在全省姓氏的前列,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努力和奉献。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我们建议各地陈氏宗亲组织和陈氏文化研究社团组织,可利用一些名祠或条件好的祠堂作为阵地,举办姓氏文化研讨会或研讨班,邀请一些行家作专题学术报告,也可由一些有识之士作中心发言。各地陈氏祠堂都应以祠堂为课堂,组织广大宗亲学习、宣传姓氏文化,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自己的祠堂里、在列祖列宗的面前,重温陈氏的源流史、繁衍史、发展史和生命史,纪念先祖先贤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质,赞颂宗亲中的好人好事,讨论如何“重振雄风、共铸辉煌”,确立“同根同祖务必同心同德,兴家兴族更须兴国兴邦”的理念,激发子孙后代“成才报国”、“创业兴邦”,开创美好未来,共建美好家园,齐心协力,构建文明、和谐、昌盛的陈氏家庭,为祖国争光,为祖先争气。在祠堂里开展这样的学习、讨论和宣传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各地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祠堂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二、拓展功能,充分发挥祠堂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遗存,祠堂的功能本为祭祖之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祠堂的功能应当加以拓展,做到“一祠多用,古为今用”,充分发挥祠堂文化积极的现实作用。

当代祠堂文化的功能是:

1、              作为尊宗敬祖的圣地;

2、              作为寻根问祖的窗口;

3、              作为海外宗亲联谊的桥梁;

4、              作为吸引台胞侨胞回乡投资兴业的平台;

5、              作为纪念历史名贤的殿堂;

6、              作为姓氏文化研究、族谱编纂、收藏、阅览的馆所;

7、              作为对宗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

8、              作为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

9、              作为聚会议事的会堂;

10、          作为旅游参观的景点;

总之,充分发挥祠堂的十大功能,使祠堂文化展现新的风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祠堂古为今用,为倡导文化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加强管理,把祠堂文化引向文明、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代,祠堂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拓展新的功能,宜采取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活动形式,使祠堂展现新的风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在祠堂文化的管理活动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制定文明活动规则,从而把祠堂文化引向文明、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此,对祠堂管理和活动,要大力提倡“五要”、“五不要”、“五坚持”的原则:

(一)要依法管好祠堂,不能由个人管理或被任意侵占、借用、一定要坚持由合法的姓氏社团或宗亲代表组织实行集体民主管理。

(二)要充分发挥祠堂的十大功能,不要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一定要坚持使祠堂充满生机活力与过去祠堂冷冷清清的局面严格区分开来。

(三)要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宜在祠堂内安放菩萨神位,一定要坚持把祭祖与祭神严格区别开来。

(四)要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搞封建宗派活动,一定要坚持宗亲联谊与封建宗派活动严格区分开来。

(五)要提倡文明新风,不得在祠堂中搞赌博等不正之风,一定要坚持健康的文娱活动与非法的赌博活动严格区别开来。

四、以祠堂为窗口,加强海内外宗亲联谊。

胡锦涛同志说得好:“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旅居海外的宗亲“本是同根生,皆为一家亲”。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具有寻根认祖、尊宗敬祖的传统美德,“同根同祖务必同心同德,兴家兴族更兴国兴邦”是他们共同的理念。每位炎黄子孙,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不管他们飘泊多远,寻根认祖、编入族谱、入祠谒祖、托庇列祖列宗的福荫,总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因此,我们一定要遵照省文化厅文件精神,“努力使祠堂成为爱国爱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成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寄托乡情、增进感情的窗口”,充分发挥祠堂联系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

为此,全省各地陈氏祠堂,都要热情帮助海内外宗亲寻根认祖,要主动加强同海内外、省内外各地宗亲的联谊和姓氏文化交流,各地编修族谱、修建祠堂、纪念名贤、盛大祭祖等重大活动,要尽可能邀请海内外、省内外宗亲光临指导,共襄盛举;要主动介绍姓史族情,期望他们回乡投资兴业,或兴办福利事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为祖先增添光彩。对他们的重大贡献,勿忘为他们授匾立碑纪念。编好的族谱一定要设法赠送给他们,使他们的子孙后代不忘祖根、不忘祖籍地、不忘故里乡亲对他们深情厚爱。

各地祠堂的宗亲如有条件也要组织访亲团,主动到省内外各地进行访亲联谊活动,增进亲情乡谊,其谋发展。

各地祠堂有条件的要设立“敬老、助学、济困”慈善基金会,大兴关爱之风,共建和谐家族。

 

 

闽台陈氏祠堂进度汇报

《闽台陈氏文化》祠堂一、二卷

2009-03-23

进度汇报

截止2009年3月23日,闽台二地共有1200多个祠堂入编,其中

福州中县市区160个,福州市区、连江、长乐、闽侯、闽清、马尾、罗源、永泰、平潭等稿件都不错。

宁德地区79个,其中福安最多,一个市有40余个。

莆田市近50个,其中仙游县42个,莆田偏少,只有3个。

厦门已有20余个祠堂有稿,但照片不好,正在抢拍中,已有12个祠重拍完成,正在继续。

泉州各县市来稿不均,德化12个,永春5个,晋江5个,南安3个,安溪5个,惠安8个,石狮空白。

漳州按人口比例偏少,其中有云宵、龙海、平和、屏南有稿,还有数县空白。

三明近百个,其中大田50余个,永安3个,沙县10个,尤溪6个,宁化一个,明溪一个,还有数县空白。

龙岩市有连城一个,上杭一个,永定一个。

南平最少,只有顺昌一个,政和一个。

台湾来稿质量较高,其中德星堂达1500多字,图片20余张。

金门有24个祠堂入编。

 

《闽台陈氏文化》祠堂专辑审稿会

#p#分页标题#e#

2009-06-22  全体采编人员经过数年努力,该书已经过二次审稿,全书分二集,第一集为福州、莆田、宁德、南平地区,第二集为漳州、泉州、厦门、三明、少部分龙岩及台湾和金门地区,录入闽台二地祠堂600多座祠堂,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是一套十分珍贵的史料。

 

《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定稿付梓

2009-08-31   经编者一年多的努力,《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终于交付印刷厂开机印刷。该书共录入闽台二地祠堂800多座,分一二两卷,第一卷为福州、莆田、宁德、南平,第二卷为台湾、漳州、泉州、三明等地,二卷编入图片2400多幅,文字达300多万字,每卷页数在440码,图文并茂,史料翔实,具有可读性和珍藏价值。

 

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一、二两卷已正式出版

2009-10-08 20  经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已经正式出版,并于2009年农历八月初十在三明永安陈氏大宗祠举行首发式。

 

《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一、二出版

2009-11-26  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主持出版的《闽台陈氏文化》祠堂一、二卷已以近日出版发行,本书共录入闽台二地陈氏祠堂近千座,计900页,彩图二千余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陈氏历史资料。

 

mtcsctdg.93998644

陈美光,福建省大田县人,躬耕嗜读,酷爱文史。在文化部门打工,平生乐于姓氏源流、民俗文化、乡土历史的研究。素以藏书为逸,读书为趣。福建省陈氏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祠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永安贡川陈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史、文博、姓氏源流等文章三百余篇。合作出版近百册,其中有《大田县姓氏源流》,《大田陈氏概略》等.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以姓会亲,以文会友,以情会人

后一篇:张文节当选为安海镇人民政府镇长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最适合调情西班牙海湾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以姓会亲,以文会友,以情会人

    后一篇 >张文节当选为安海镇人民政府镇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16 23:03, Processed in 0.030202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