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陈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涵江陈氏宗祠

2013-5-2 10: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070| 评论数: 0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各地宗祠 涵江陈氏宗祠

2009-01-05 09:20     来源:晋台宗祠及其姓氏源流     编辑:贺晨曦

 

  涵江陈氏宗祠

  人们常说“泉州南门外有三座半祠堂”。陈埭镇涵口陈氏祠堂即是其中一座。

  涵口陈氏于唐代由河南颍川迁入闽地,元末因海寇作乱又由莆田涵头迁到晋江。其启祖监簿中丞大夫念五公,乃宋状元参政文峰公曾孙,初居青阳山隐逸,公妣墓地在青阳石鼓山。其长子碧溪公因圆梦择涵洞口而居,故名居地日涵口,雅称涵江。涵口在陈埭镇北,称谓“北岸陈”,正与宋节度使陈洪进传裔“南岸陈”互相呼应。

  涵口陈氏开基始祖碧溪公,名若济,字汝舟,乡居有德,人不敢呼名,但称其号。碧溪公生四子,分为四大房:容斋公,名应卯,字以正,分支大乡、涵透;次斋公名应午,字以中,分支桥南、桥北、后林;三斋公,名应亥,字以义,出祖安溪;肖斋公,名应仕,字以仁,出祖台湾、安溪蓬莱路美。至明弘治年间,涵口陈氏六世孙陈腆任高州太守,以碧溪公故居地起建祠堂,祠堂坐东向西,遥对紫帽、罗裳诸山,门前清溪长流,洋田铺翠。时七世孙陈琛为秀才,作楹联日:“子孝孙慈,百世芝兰满室;山光水色,四时青紫迎门。”又题堂柱日:“寸地留耕,胜似义田万顷;满堂燕笑,皆由忍字百余。”联文脍炙人口。

  明清两代,涵口陈氏子弟多读书向学,科第蝉联,簪缨不绝: 

  陈腆,号敏斋,登弘治壬子(1492)举人,癸丑(1493)进士,官兵部郎中,迁广东高州、凉州知府,有惠政,崇祀于名宦祠。    

  陈琛,号紫峰,登正德庚午(1510)举人,丁丑(1517)会魁,官刑部主事。归养,起江西提学副使,不就。崇祀文庙。    

  陈让,号见吾,登嘉靖辛卯(1531)解元,成壬辰(1532)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直谏触怒嘉靖皇帝,被下诏狱,削职为民。隆庆改元,为表旌,赠光禄少卿,祀乡贤祠。    

  陈举贤,号冲鹏,万历壬午(1582)举人,官至溆浦知县。    

  陈伯英,号紫溟,万历癸卯(1603)举人,庚戌(1610)进士,官工部主事。    

  陈龙可,号二向,登万历乙卯(1615)举人,天启壬戌(1622) 进十,官户部主事,至琼州府知府。    

  陈朝京,天启丁卯(1627)武举人。    

  遴,清顺治甲午(1654)举人,联捷进士,任至吏、礼二部侍郎。    

  陈元捷,康熙己卯(1699)举人,任广东化州知府。    

  陈松茂,登康熙甲午(1714)举人,官礼部教习、吏部验司主事。    

  陈绍芳,清雍正癸卯(1723)举人,甲辰(1724)进士,官肥乡知县。    

  陈选,乾隆乙丑(1745)科选取荐拔贡第一名。    

  陈施,登乾隆丙子(1756)举人,任沙县教谕。    

  陈大扬,登乾隆丁卯(1747)武举,任广东石门游击。    

  陈振彩,号凤岗,登乾隆庚寅(1770)亚魁,辛卯(1771)会魁。

  明天启年间,泉州知府特地为涵口陈氏立“奕世科第”牌坊一座,以表彰其家族的人才辈出。

  涵口陈氏历代人物中最著名的是陈琛,字思献,号紫峰,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五岁入学,受业于默省李公凤,举动如成人,书本无卷折,一衣一履,终岁如新。七岁即显儒气道风,寻常应对皆成节奏。十四岁从诸葛骏习举子业,二十岁受业于李木斋,作文批为“光辉射牛斗,雄壮倒昆仑”。大儒蔡清于木斋处见陈琛文字,日:“吾得此人为友足矣”。亲往琛住所,屈行辈与为礼。陈琛遂师事之,从学《易》,尽得其学问精髓。三十岁著《正学编》,三十二岁讲学于邑学宫,是年《易经通典》、《四书浅说》二部书著成。三十四岁中举人,四十一岁中丁丑科进士。历官刑部山西主事、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奉差淮安监税,寻转吏部考功郎。因见朝廷昏庸,宦官弄权,贪侫结党,自度官微职小,无力扭转乾坤,遂以母病老乞退休。归家后,朝廷复任为贵州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江西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并辞不赴。在乡潜心著述,关心民生疾苦,上书府县吏,倡筑晋江南路(自溜石东山通塘市)及修六里陂水利,深受百姓敬仰。晋江流传有“第一通,陈紫峰”之语。陈琛卒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其事迹载于《明史·儒学》。他在涵口的故居历来受到保护,现已辟为陈紫峰纪念馆。位于紫帽秀林山的陈紫峰墓地也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琛的裔孙陈衢,字孔伸,号象西。居乡务农,被推选主掌六里陂水利之役,自万历己卯至壬午(1579一1582),壬寅至癸卯 (1602—1603)、戊申至癸丑(1608—1613)数掌其事。服务乡人,“豫水旱而为之备,雨则竞夕不寐,策杖观水势,督陂夫启放,瞬息不少缓。故久雨、骤雨而无浸滂之患。霁则急闭之。旱则昼夜巡行,无取漏泄者。故汲灌足供三时”。不仅如此,他还卖田捐金增筑溜石陡门一坎,以浚导溪流。乡人念其德,建祠塑像祀之。吏部记名,赠尚义郎。崇祀乡贤祠。

  涵口陈氏以陈腆、陈琛、陈让、陈象西四位人祀名宦、乡贤祠,号称“四不朽”。

  涵口陈氏官宦代出,祠堂历经修葺,愈加壮丽,其附近还建有陈紫峰祠、石埕祖厝、容斋宗祠、正通官衙等多座明、清、民国的古大厝,一字排列,就像一处活生生的闽南古建筑博物馆。1988年,以“涵口古建筑群”名义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祠堂为大三开间两落、砖木石建筑。占地面积约250 平方米,由门厅、庑廊、天井、厅堂、后堂组成。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屋顶比周围民居高陡,屋脊上装饰剪瓷青龙和鸱吻。祠中悬有“高凉二州太守”、“理学名宦”、“忠谏御史”、“解元进士”诸多匾额,相当壮观。祠堂曾于民国19年遭焚毁,祠堂中所有神主、匾额、联文及陈紫峰先生著作文稿均付之一炬。直至1987年,方由旅菲律宾华侨陈妈祝、旅港

  外二十九都和风里涵口桥南四房族谱》记载,其十三世某公,“早年往台谋生,颇有积蓄,家境甚好,返乡建业,屋称华丽。强盗闻讯劫攻,内有防备,破门不入,还遭死伤,拖命而逃。因此,家族人等恐其再犯,故不敢久居。时(自十三世至)十六世,乾隆期间,全家族兄弟姐妹男女老幼化装为农民,肩挑什草用具,一同坐船复渡台湾求生。后仅留一十七世祖妣家辈叫阿顺娘一人,生活窘迫,十分坎坷,当厝卖业,求生不得,又乏至亲相帮而自行消失。但有木主遗存,(族人)并曾择于每月初五日为总忌神供奉”。

  此外,谱中还有“十六世祖礼全等家族迁居台湾”。“十七世祖传权等家族迁居台湾”等记录。近年有台湾台中桃园陈氏来信联系,确定系由泉州南门外廿九都涵口乡桥南四房迁居台湾者。

  涵口陈氏自十五世起沿用昭穆为“义礼传家,淑德长垂奕祀;文章华国,徽声远播芳州”。现已传至二十六世“章”字辈。据统计,即今居住涵口陈氏人口4500余人,而涵口居住海外及港澳台族胞可达5000余人。

  1988年祠堂重建后,涵口陈氏族人着意整理出版陈紫峰先生遗书,先后出资翻印《陈紫峰文集》、《易经通典》各百部,分赠有关部门以为研究之用,俾先贤手泽得以流传,以先贤品德激励后人。而陈紫峰祠、陈紫峰墓亦经族裔集资复修,更有一番气象,已成为本市游览瞻仰之胜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19 05:01, Processed in 0.03731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