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唐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罗城抢救幺佬族依饭节文化回顾

2013-2-12 18: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51| 评论数: 0

      一个曾经被人们遗忘,几乎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依饭节,被发掘抢救出来,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发挥其社会作用。至今回忆起来,那真是一场沙里淘金,一段争日夺时的抢救过程。
      1978年8月,河池地区文工团文艺创作组蒋耀武等人到罗城搜集仡佬族民间舞蹈素材。罗城文化局派干部谢运源、文艺编导唐克政协同乡下采访。有一天,他们在四把乡田村请来仡佬族民间艺人吴人瑞等献艺。那日闹了一个下午,艺人们唱跳的都是到场歌舞,采访者都觉得一般没新意。当太阳西斜将要散场时,唐克政就对艺人们随口多说了一句,师傅们还有什么没放出的技艺,尽量放出来吧。上级采风组远道而来,为弘扬我们仡佬族文化不容易,大家别错过这个献艺的大好时机呀。吴人瑞听后搔头想了想,然后从一屋角拉出一条扁担搭在肩上,接着手拿一把镰刀边敲边“依呀嗬呀”地唱跳起来。大家见此与道场歌舞截然不同,很有新意。唐急问道:你刚才唱跳的是什么歌舞啊?吴用仡佬话答,“昔(是)亦凡呀”。唐听后想了想,马上回忆起来少年时候(1949年前),曾在仡佬族聚居的四把街亲戚家听说过,仡佬族信仰依饭,家家香火堂上都敬有依饭公爷。赶忙追问,吴道,是不是依饭?吴用仡佬族话答:“昔(是)呀,昔依饭呀”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只在多问一句话,一偶然之间啊!
     后来,在左倾路线干扰。尤其是“文革”期间对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封禁下。仡佬族依饭节从1949年起至重新发现为止,将近30年全部停止活动。大部分仡佬族人(尤其是青年),都不知本民族还有个依饭节。

     近30年来,曾在县文化部门工作或是上边下来采风的一批批文化人,都在探寻独具仡佬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一直未找到,都感到困惑或无奈。一旦发现依饭二字,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
     接着,谢、唐二人回来向文化局,县有关领导逐级汇报。县党政领导对发现仡佬族依饭节文化情况十分重视。那几年,恰逢广西文化厅正组织各地文化部门编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广西卷》。仡佬族舞蹈》分册也入其计划之中。区文化厅派于欣等数人,河池地区文化局还派了覃文衡等到罗城进行艺术指导。借着这股东风,县里从文化局,文化馆,文艺队抽人,组成近十人的抢救小组。其中分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业务专管人,对仡佬族依饭节文化仡佬舞蹈进行结合调查抢救。
为抢救仡佬族依饭节文化及其民族舞蹈,抢救小组用了将近两年时间,走遍了仡佬族聚居的东门、四把以及天河,小长安,龙岸等乡的不少村屯侗寨。采访了仡佬族民间艺人30多人。最后锁定,只有四把乡石门,双寨两村的吴人瑞、梁天材、谢汝琼等三位艺人,还懂得依饭节文化活动。当时,吴人瑞已61岁,梁、谢二人已是七十四、五岁的人。可想而知,当时对依饭节文化的抢救工作,真是燃眉之急,刻不容缓呀。
     为搜集依饭节文化原始资料,抢救小组曾多次深入到艺人家采访、录音,为启发艺人对依饭节祭仪内容及活动情节的回忆,抢救小组多次邀请吴人瑞等艺人到县里。拟投当年欢度依饭节议坛,购置祭仪物品。让艺人着戏袍,然香烛,按原汁原味操办依饭节祭仪及其  戏歌舞演唱,以便让抢救小组工作人员从文字、唱腔音乐、舞蹈、场记、摄影灯记录。为搜集依饭健戏唱本、服饰、道具等,抢救小组不顾寒暑、晴雨天气,不断到边远村寨、道场,凡有仡佬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地方都进行采访和收集资料。一次为赶时间,抢救小组到边远的天河乡塘洞村,摸黑爬回落差千米的塘洞坳,走过20多里的山道,到家已是深夜,那日在塘洞谢家发现约200年前所制的依饭戏木质面具十六尊。据谢家主人说:“文革”期间,他担心别人抄家面具丢失曾把它拿到后山岩洞中收藏数年。可见,能得到这些面具确实不易。
依饭节文化历史悠久。据查,清代同治年间,四把乡新村《谢氏祖碑记》载:“元祖颜政,于明朝自闽中播越北部,始基立郊田之杨(阳),名曰谢村。。。。。。创业立籍,顶戴梁吴二帝(即)依饭节敬奉之古代清官,梁善利、吴广惠,积尝田,每逢清明以奉祭祀、前辈议定章程,逢辰丑未之年,立冬二日末,大会朝武依饭”。又据新村吴氏宗祠碑记载,其祖“于明朝成化六年(1471年),先迁至大梧(村),顶戴梁吴二位候王。每逢辰卯末年,大朝圣驾”。(以上见《幺佬族简史》)据此,幺佬族依饭节在罗城出现之年代,距今至少有540多年的历史了。
       依饭节活动文化内容,主要是欢庆丰收,祈祷吉祥平安。其传统对联是:依饭三年乐一举,轮诚万户庆千仓;横联:五谷丰登,一年一小节,三年一大节。时间都是在每年立冬之小雪十五日内。各宗族或村寨活动时间不同,多在宗族祠堂或村中集体举办,这天需请来依饭唱师(艺人)举仪顶礼膜拜,唱摊戏。依饭节信奉的主神是牛哥。么佬人认为牛是农家之宝,一年四季耕种功劳最大,应敬奉在先。其次是在历史上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梁、吴二帝,伏羲、鲁班等三十六位神,朝拜时,于议坛上摆设三十六位神的木质面具,由唱师逐一顶戴各种面具唱跳歌舞,称摊戏。其中有独唱、对唱、领唱、观众合唱等。戏中唱师有问,围外观众有答,语言生动活泼,对话诙谐风趣,互动场面十分活跃。
       祭祀时,人们把硕大的芋头插上香梗(竹签)为牛脚、牛角、牛尾巴,称芋头牛。同时,摆上糯谷穗等。仪后,各户捧回芋头牛一只,和糯谷穗若干,回家置于祖宗香火堂上,称敬“依饭”,芋头牛也被视为其民族图腾。
       依饭节这天,杀猪分肉,杀鸡杀鸭,包粽子,染红蛋。各家各户都请回姑娘姐妹,远近亲友一同欢度。叙家常,切磋生产,互赠礼品、猜拳打码,节日隆重,气氛很浓。
       在此次抢救依饭节文化中,抢救小组就收集到《七圣牛哥》、《白马姑娘》、《鲁班架桥》、《十劝人》等,清末民初时期的摊戏唱本20多集,唱腔《音乐》十九首,舞蹈《引光》、《白马姑娘》等,木制面具十七尊以及服饰、道具、面像等数十件。其唱本故事很多,内容广泛,有劝世为人的,勤俭立业的,惩恶扬善的等等舞蹈以罡步为主,有三步罡、五步罡、七星罡等。舞蹈语汇鲜明,动作摆动性大、轻快跳跃。音乐旋律工整,、节奏轻快、近似民歌,其衬词优美,独特动听,如“花柳罗和花啦”等。从整个依饭节文化活动内容看来,它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可以这么说,它是幺佬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部闪亮的文明史。
       然而,在抢救依饭节文化中,抢救小组也发现其中渗杂有迷信色彩。为去掉这些瑕疵,抢救小组也曾邀请过县民委以及对幺佬族历史文化有资深研究的有关人士参与座谈,本着“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原则对其进行取舍,完善其美。
       再说,此次抢救依饭节文化,工作也不十分顺利。一是依饭艺人在“文革”时曾受过打击,仍有后顾之忧,开始并不乐意到县里唱跳,后来做了不少思想动员工作,他们才出来献艺。二是一些人对依饭节不理解,有非议,有社会干。记得那日在田心村采访时,一些人不理解,以为是外来人到村里搞迷信活动,要去报告乡政府派民兵来抓,后来正巧有一个乡干部路过,发现有县文化干部在场,解释是搞文化采访的,才幸免一场不该出现的麻烦。
       一九八二年三月,广西师公戏座谈会在来宾县(现为市)召开,罗城县文化局派唐克政参加,并带去其收集的依饭摊戏音乐19首,音乐在会上放出后,与其他县师公戏音乐比较,都有所不同,独具特色,会议予以肯定。同年底,此音乐刊载在《广西师公戏音乐》一书上。
       一九八六年立冬后,由时任区党委统战部处长潘琪(么佬族)牵头,县里派出党委副书记吴邦文为领队,到南宁邀请在邕么佬族同胞,首次欢度有两百多人参加的依饭节。么佬族依饭节重获新生,登上大雅之堂。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引起社会关注。之后,又有柳州、河池、桂林、罗城本地乡村,以及凡有么佬族人聚居的地方,每年都有依饭节活动。一九八七年,由梁瑞光、龙殿宝主编,罗城县文化局印出的三套集成之一《罗城歌谣集》、《白马姑娘》、《十劝人》等纳入依饭唱词。
      一九八八年六月,由罗城县文化局编印、何搜集整理的《么佬族音乐》(资料书),其中载有依饭音乐19首。
      一九八八年十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刊载《幺佬族舞蹈》分册。其中有赖月兰、唐克政等搜集整理的幺佬族依饭舞蹈《引光》、《白马姑娘》等。
      一九九八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其中纳入幺佬族依饭音乐十九首。
      以上这些,说明罗城抢救的幺佬族依饭节文化,已陆续见诸于世,得到社会的肯定。
从发现幺佬族依饭节文化,至首次在南宁登台亮相,罗城足足用了八年时间进行抢救。其间,从县里各级领导至下边抢救小组成员,民间艺人、社会有关人士等,都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在抢救小组里,积极热情的幺佬族工作人员袁昌贵、吴彩云中途不幸病逝,在抢救工作即将完成之时,为依饭节文化提供大量原始资料的吴人瑞等三位艺人相继辞世。
      回顾以往,可见,当年罗城对抢救幺佬族依饭节文化的重视,抢救之及时,付出之艰辛,非同一般。为研究民族史,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国家做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来说,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如今,幺佬族依饭节文化,就像一束绚丽的鲜花,时时绽放在人们的心目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04:53, Processed in 0.02472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