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郭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揭阳郭姓概略

2013-5-6 20: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828| 评论数: 0

揭阳郭姓概略

2011年02月21日 来源:揭阳新闻网

  郭姓在全国约有人口1521万,在各姓中排第16位,占全国人口的1.17%.郭姓在揭阳有人口3.79万(2001),在各姓中排第31位,占揭阳人口的0.66%.

  寻根溯源

  郭氏来源有五:1.出自上古时期的华夏部落。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是有史记载最早的郭姓人。2.出自上古时期的华夏部落,属以聚居地为氏。汉字“郭”的本义是指外城,上古时,有居住于城外的人以郭为氏。3.出自姬姓,为黄帝少子禺虢的后代,属以国为氏。黄帝少子禺虢的后代在夏代被封为侯伯,在今山东省境内建立郭国(具体地点不详),春秋时郭国为齐国所灭,公族遂以国为氏,称郭氏。4.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代,属以国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弟虢叔(一说虢仲)于雍地(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封弟虢仲(一说虢叔)于制地(今河南省荥阳市),各自建立起侯国。因两国均以虢为国号,历史上便以方位命名在雍地的为西虢国,在制地的为东虢国。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后,西虢国也东迁至今河南省三门峡一带的黄河建上阳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史称南虢。而留在原地的虢国公族则被改称为小虢。南虢后来又再分裂为南北两个小国,建下阳城(今山西省平陆市)为都城的小国称为北虢。春秋时期,小虢、东虢、南虢和北虢分别为秦、郑、晋等国所灭,亡国后,各地公族因古代“虢”、“郭”两字音同可通,以国为氏,称郭氏。

  郭姓还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东晋时,有突厥人取汉名为郭金海,后人以郭为姓。

  此外,今蒙、彝、满、回、黎、壮、蒙古、朝鲜、土家、鄂伦春和高山等民族也有郭姓。

  迁徙分布

  春秋时期,小虢、东虢、南虢和北虢分别为他国所灭后,以郭为氏的族人在今河南、山西、陕西一带居住。战国至秦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四地均今陕西西安附近)、中山(今河北定州)、彭城(今江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曲沃(今属山西)、河内(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广平(今属河北)、邯郸(今属河北)、河东闻喜(今属山西)、敦煌(今属甘肃)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静乐一带)望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明清时期,郭姓人已散布全国各地。

  如今,郭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为多,上述5省郭姓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46%.

  揭阳郭姓迁入的时间,始于宋代。

  北宋大观四年(1110),莆田(今属福建)人郭元兴任梅州知州,后落籍于潮州海阳县龙溪都,创郭陇村(今属潮安县庵埠镇)。南宋初年,郭元兴次子郭刚直由龙溪都移居到刚刚复置的揭阳县,在城西关外落居,命名落居地为郭厝埔。郭刚直遂成为揭阳郭姓始祖。

  郭刚直有二子:长子郭南轩,留守创业地;次子郭南峰由郭厝埔迁入县城内火烧地新庵头郭厝围居住。郭南峰也有二子,长子郭集升,次子郭静湖。静湖迁至东门担水门莲花心居住。郭静湖有二子:次子郭鸿后代创玉湖大梁冈,即今洪厝埔郭;长子首鸿留守榕城东门。郭首鸿次子郭之奇,就是遗著播馨东瀛的岭南名臣,故郭之奇故里莲花心每年祭祖联有云:“节度威名传外漠;华阳世胄振榕东。”

  北宋靖康元年(1126),另一位莆田人郭元洪,在任广西按察使,嘉仪大夫后,秩满不归,来潮州潮阳县落居于榕江南岸创竹桥村。竹桥村因境四周溪流环绕,昔时搭竹为桥渡而得名。其后裔南向贵屿、铜盂地区发展:南宋宝庆二年(1226)创南阳片村(今属贵屿镇);嘉熙年间(1237~1240)建铜钵盂村(今属铜盂镇)。这支潮阳郭姓后来繁衍至惠来仙庵镇里行村、华湖镇池畔村和新地管区内新地村、隆江山家村等村。

  南宋祥兴元年(1278),另一支莆田郭氏迁至揭阳县霖田都东部山丘定居,因落居地山岭连绵,坑田成片,土地肥沃,认定该山丘是宝地,遂命名落居地为宝丘(今宝联村)。这支郭姓繁衍为今白塔郭氏,并有后人迁入今揭阳市区。

明末,福建漳州郭氏一支迁至普宁县黄坑都定居,因落居地高有“龙气”,遂以祖居地名“漳”与之合为“漳龙”命名落居地,后因潮汕话音同改写为彰宁村(今属普宁市赤岗镇)。彰宁郭氏成为普宁郭姓的一大来源。

 中华名人

  郭嘉:三国时曹魏的谋士,成功策划了官渡之战。

  郭子仪:唐代名将。

  郭威:建立了五代时期的后周政权。

  郭守敬: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

  郭小川(1919~1976):现代著名诗人。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

  揭阳名人

  郭世治:揭阳县蓝田都白塔(今属揭东县)人,明嘉靖五年(1526)岁贡生,兴化府(今福建省莆田市)训导。

  郭之奇:揭阳县城东门(今属榕城区中山街道)莲花心人,明文渊阁大学士、潮州“后七贤”之一。

  郭光:榕城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历任连州、罗定州、恩平县、阳江县等地教职。

  郭春华:榕城人,光绪七年(1881)恩贡生,揭阳县教谕。

  郭玉龙(1879~1939):榕城人,民国揭阳国医馆馆长。

  郭湘苹(1905~1982):揭阳县白塔宝联村(今属揭东县)人,民盟广东省委委员,汕头市政协副主席。

  郭笃士(1905~1990):揭阳县(今揭阳市区)渔湖镇厚和郭村人,居榕城,当代诗人和画家。

  ♦郭之奇传略

  ♦当代诗人和画家郭笃士

  ■揭阳百科

 

市区金马玉堂 朱虬

  郭之奇故居 Guō Zhīqí Gùjū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中山街道东门居委会,包括金马玉堂、郭氏宗祠及太史第三部分。金马玉堂位于东门直街,北靠双峰寺,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建于明末,为岭南名臣郭之奇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崇祯帝赐建府祠。金马玉堂名字来源于汉代的金马门、玉堂署,两地分别是学士待诏和议事的地方,后泛指学士居所。郭之奇历官大学士,故称其居所为金马玉堂。建筑梁柱木雕精美、图案疏朗,为揭阳明代木雕技艺代表之一。太史第位于东门莲花心,为郭之奇府第,建于明末,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俗称“驷马拖车”,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屋脊两端采用明代常见的三叉火局,整座建筑保存着明代特点。郭氏宗祠位于东门直街马山滘桥东侧,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前有百岁坊、旗杆夹斗座、石狮、石鼓,内有金漆木雕等。2007年12月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居委会 Dōngmén Jūwěihuì

#p#分页标题#e#

  城市居民区。位于揭阳市区南河中山段北岸,隶属榕城区中山街道。人口5000。因位于原县城东城门一带而得名。1959年,将城厢单元居民组织改建为10个居民管理区,东门为其一。1961年,将东门居民管理区析为东门和后埔池两个居委会。1975年,东门与东风居委会合并为榕城镇第一街道办事处。1976年,第一街道办事处析为东门、进贤门两个街道办事处。1992年,榕城镇析为5个镇级街道,原东门街道办事处析为东门、观贤两个居委会。民居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楼房。居民多从事二、三产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峰寺和郭之奇故居在辖区内。

宝联村 Bǎolián Cūn

  行政村。位于榕江干流南河中游白塔段北岸,隶属揭东县白塔镇。人口5000。包括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五村5个片村,村委会驻一村。南宋祥兴元年(1278),另一支莆田郭氏迁至揭阳县霖田都东部山丘定居,因落居地山岭连绵,坑田成片,土地肥沃,认定该山丘是宝地,遂命名落居地为宝丘。又因村后群峰绵延,峻峭起伏,似万马奔腾,又称为马丘。后聚居地扩充,形成几个片村,遂将村名改为宝联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以农为主,村民多饲养奶牛,有炼乳民营企业。南临南河,水运方便。为乡道Y781线桐(坑)宝(联)公路终点。

  典郭村 Diǎnguō Cūn

  行政村。位于榕江干流南河中游普宁南溪段南岸,隶属普宁市南溪镇。人口2400。明成化三十六年(1477),郭氏一支从福建古田迁此定居。是时原地名为典湖,因郭氏落居地周围翠竹成林,故命名为典竹。后因落居地东面有詹姓村落,为作区别,故又名为典竹郭,后简作今名。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农业主产蕉柑、青榄。有机绣加工场和商贸企业多家。有水上养殖基地60亩。属革命老区。北临南河,货轮可达揭阳、汕头等地。县道X108线仙(桥)贡(山)公路经过村境。 

  彰宁村 Zhāngníng Cūn

  行政村。位于榕江二级支流彰宁溪上游区,隶属普宁市赤岗镇。人口2200。明末,福建漳州郭氏一支迁此定居,后又有方、陈等姓居民陆续迁来聚居。因聚居地高有“龙气”,遂以祖居地名“漳”与之合为“漳龙”命名落居地,后因潮汕话音同改写为彰宁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贝灰三合土结构平房。以农为主,种植水稻、柑橘、荔枝。解放前,地高缺水,常遭旱灾。解放后筑山塘2个,并依凭引榕干渠南渠解除旱患。属革命老区。有简易公路省道S237线灰(寨)田(汕头市潮南区田心)公路。朱 虬

 

朱 虬 制图


  文章除署名外,均为阿龙撰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22:32, Processed in 0.04426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