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吴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本站转载]吴白匋:冶春后社最后社员

2013-1-14 23: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496| 评论数: 0

  》》阅读提示《《

  10月20日,扬州吴道台宅第“吴氏四杰”中的长兄吴白 诞辰106周年纪念日。当天,吴白 之女吴泽晶、侄女吴娃等吴氏家族成员来到市档案馆,捐赠包括清初善本《宋词三百首》,及与林散之、程千帆、沈祖棻、冯其庸、王季思等名人大家往来信札等一批珍贵资料。近日,吴白 先生年近8旬的次子吴仲嶂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吴白 的大师风范。

  他的童年

  测海楼藏书打开智慧之门

  吴仲嶂告诉记者:“父亲于1906年10月20日(阴历九月初七)出生,谱名徵铸,字白匋,1946年后以字行。他曾多次向我说过,他一生中有两个最关键的年份。1918年,由于头年曾祖父吴筠孙在九江突发脑溢血逝世,家中欠债较多,为节约开支,曾祖母率全家由上海迁入扬州。1949年无锡解放后,他决定投身于祖国的文化、戏曲事业。”

  吴白匋8岁起,家里请了一位叫黄吉甫的塾师,教他和二弟吴徵鉴。黄老师教书有方,吴白匋读书勤奋,4年时间就读完了旧塾规定的课程。

  1918年-1919年间,吴白匋每天下午都到宅第内通过专管测海楼藏书的老仆曹喜,借阅书籍。每次借阅二至三本,主要有关集部诗词。他几乎将测海楼所藏的有关诗词,如杜甫、李白、李贺、杜牧及苏轼、陆游、白石等全集,逐一阅读,牢记于心。他是“徵”字辈唯一一个阅读了测海楼藏书的。六叔吴征镒曾写信给吴仲嶂谈到,测海楼的藏书只有你的父亲受到教益,其他弟兄都“无福坐书堂”。

  《佩文声韵》

  吴家现存唯一测海楼藏书

  1928年,测海楼藏书全部出卖,吴白匋愤而写有一诗《鬻书》:“伯祖蹝天一,勤求二十霜。官来偷百种,贾笑捆千箱。老树乌啼早,空楼日影长。诸孙思卓荦,无福坐书堂。”吴白匋向曹喜提出:“既然藏书出卖,能否将藏书目录拿给我保存?”曹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一直将这部藏书目录珍藏到逝世。

  在那几年里,吴白匋开始了诗词的习作,当时他在测海楼找到《佩文声韵》,征得曹喜同意,放在身边随时翻阅。这部书在测海楼藏书全部出卖时,幸存在父亲身边,成为吴家唯一保存的测海楼藏书。1922年,吴白匋17岁正式加入冶春后社,成为该社年龄最小、最后一位社员。

  人生转折

  从古典文学转向戏曲创作

  1949年无锡解放后,当年初期教师学习班中,吴白匋在思想总结中向组织上提出,过去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究和创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愿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化戏曲工作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的这一要求得到了当时苏南区党委的支持。

  《百岁挂帅》进京

  1950年,吴白匋被选为苏南文协(筹)副主任,1952年调到文化部门工作,在担任省文化局戏剧编审室主任(后提为副局长)期间,曾主持写出了《双推磨》、《庵堂相会》,随后又将《红楼梦》改编成锡剧,由省锡剧团在全国各地巡回上演两年多,轰动一时。

  吴白匋在文化部门工作期间,曾主持、指导或执笔整理、改编、创作戏曲剧本30余种。其中包括有,扬、锡、京、昆、淮5个剧种,并整理鉴定了大量剧目。那时他工作非常繁忙,往往是白天工作,晚上看戏、写作。

  《百岁挂帅》进京

  扬剧发展里程碑

  吴白匋曾说过,在江苏所有地方剧种中,扬剧较为古老,它原有节目较多,做工繁复,唱词优美,群众基础较好。他写有扬剧《百岁挂帅》《袁樵摆渡》《金山寺》《填山塞海》《王昭君》《义民册》等剧目,其中最著名、费力最多的是《百岁挂帅》。

  建国10周年,《百岁挂帅》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广泛好评,这是作为地方剧种的扬剧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60年,中国京剧团根据扬剧《百岁挂帅》改编成京剧《杨门女将》,在全国上演,影响极大。

  20年前吴白匋去世后,新华社播发电文:著名剧作家、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白匋因病于八月二十五日在南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吴白匋先生一生治学不厌,博识多闻,于文学、史学、艺术学、考古学、文字学、文物鉴定诸领域,均有很高造诣。他创作的锡剧《双推磨》、扬剧《百岁挂帅》(后移植为京剧《杨门女将》)等剧作和大量诗词,产生过广泛影响。

  通讯员 雍俊 薛梅

  记者 姜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4:24, Processed in 0.032818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