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吕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吕姓宗祠通用对联(022)

2013-5-10 20: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45| 评论数: 0

一、姓氏源流 吕(Lǚ 呂)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伯夷被封为吕侯之后氏,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世本》、《说文》等资料所载,吕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省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省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2、出自魏姓,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吕錡、吕相之后,其子孙仍沿袭吕姓。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省西南部)的吕氏系来源于魏姓。如晋大夫吕錡、吕相便属魏姓后人,而其子孙仍沿袭吕姓。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及《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另外,满族、黎、仫佬、土、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皆有吕姓。 得姓始祖:伯夷。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董吕村一带,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吕姓发源地在今河南南阳西一带。春秋时吕国被灭后,其子孙散于今湖北蕲春,河南南阳,山东阳谷,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秦时,吕姓迁播方向主要为陕西、甘肃一带。春秋时晋国大夫吕钅奇后裔在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繁衍旺盛,后成为当地一大郡望。汉时,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内蒙南部及甘肃、安徽等地,均有吕姓足迹。其中山东东平、安徽淮南一带吕姓后裔发展成为吕姓历史上的东平郡和淮南郡两大望族。另载,汉末有吕蒙(今安徽省寿县)人吕谦为避西晋末年战祸,迁居浙江金华,后成为当地望族。其后人又有迁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唐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使吕姓的发展相对平稳、快速。吕姓的郡望规模、人口数量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而随之而来的宋元时期,北方战火四起,促使了吕姓的又一次南迁。明清之际,吕姓发展再度出现新特点,除全国大部分地区广布吕姓外,康熙年间,始有吕姓移民海外者,初以福建、广东为主要迁居点,移居台湾,后又有徙至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今日吕姓以山东、河南二省居多,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三、历史名人 吕 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随陈胜起义,与项羽同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 吕 布: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一说山西忻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号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 忱:晋代文学家,著有《字林》一书。 吕 静:晋代音韵学家,著有《韵集》一书。 吕 洛:北魏代(今河北省蔚县)人,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 吕 光: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人,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吕 雉: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吕 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 吕 才:博州清平(今山东省临清)人,唐代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 吕 向: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书法家、学者,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吕 端:河北安次人,宋太宗时宰相。太宗称其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 纪: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 吕 坤:宁陵(今属河南省)人,明代学者,官至刑部左、右侍郎。 吕永吉: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夷简: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代宰相,封号“申国公”。 吕公著:吕夷简之子,历官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迁为御史中丞,后独揽朝政,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 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吕洞宾: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陕西省人,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四方云游,自称回道人。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 吕大临:蓝田(今属陕西)人,北宋著名金石学家,程门四弟子之一,著有中国最早的古器物图录《考古图》一书。 吕惠卿:宋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至参知政事。 吕蒙正:河南洛阳人,北宋名臣,太平兴国进士第一。以敢言著称,曾三任宰相,知人善荐。 吕祖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浙东学派先驱。 吕天成:今浙江省余姚人,明代戏曲理论家,著有《曲品》一书。 吕天俸:清代大将,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东平郡: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金华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省)。民国废府。 晋江郡: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 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治所在今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 2、堂号 吕姓堂号有:“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五、宗族特征 1、吕姓作为中国一大姓氏,名人辈出,各行各业均有吕姓锋芒毕露者。三国人物吕蒙、吕布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杰出人物。 2、吕姓字行辈份亦尽显其家族特征。如清代吕国泰所纂《吕氏族谱》中载有山东吕姓一支字行为:“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 【吕姓宗祠通用对联】 〖吕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立朝正色;夹袋储才。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吕公著历仁宗、英宗两朝,立朝正色。下联典指北宋吕蒙正,衣服袋中有名册,分列人才,次第荐用。 岳阳仙客;渭水耆英。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京兆人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相传为京兆人。会昌年间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遇钟离权得到丹诀,曾修道于终南山,有剑术,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岳阳弄鹤,江淮斩蛟,客店醉酒,百余岁而童颜。元代时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孕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他为北五祖之一,又传为道教八仙之一。下联典指西周初年大臣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尚父,官太师,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受封于齐,为齐国始祖。因东方夷族曾跟从武庚和三监叛乱,成王授予他征讨周围地区之权。相传文王将要出猎时,占卜的人说:您将得到非龙非熊非罴的猎物,可作霸王的辅佐。文王果然在渭水之滨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尚。他已经八十多岁,被文王立为师。 尚父世泽;海陵家声。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周·吕尚,即姜子牙。武王尊之为“师尚父”。 性严有法;拳勇留名。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吕公著之妻,性严有法,教子成名。下联典指清吕留良,字晚村,因文字狱阖门被害,独遗女吕四娘得脱,练习拳勇,号为“女侠”。 ----------------------------------------------------------------- 〖吕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渭水源流远;河东世泽长。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旌德县洪川吕氏宗祠联。全联典指吕姓的郡望和堂号,上联说西周吕尚。下联说当地吕氏。 济世交中散;擅书登瀛洲。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东平人吕安,字仲悌,有济世念头。与中散大夫嵇康关系很好,想念他时,相隔千里也要命人驾车前往。一次,访嵇康时,恰巧不在,嵇康的儿子出来迎接,他并不进去,在门上写了个“鳯”字就走了。嵇康回来见了说:“‘鳯’字就是‘凡鸟’啊!”下联典指唐代泾州人吕向,字子回,学通古今,尤其擅长草书、隶书,能一笔连环写出一百个字。玄宗时召入翰林,后官工部侍郎,为瀛洲十八学士之了。 字林千古典;韵集五卷书。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吕忱,字伯雍。作《字林》,收字近一万三千个,增补了《说文解字》的疏漏,唐代以前的《说文解字》并重。下联典指晋代音韵学家吕静,为《字林》作者吕忱之弟。他住仿李登《声类》编有《韵集》五卷。 字林千古典;韵集一家言。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吕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老弃钓竿荣佐帝;少交中散喜多才。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西周吕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相传钓于渭水之滨,文王出猎相遇,同载而归。西周初年官太师。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下联典出三国魏东平吕安,有济世之念。少时与才子、中散大夫嵇康友善。 ----------------------------------------------------------------- 〖吕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春秋既成,难增减一字;阴阳刻定,悉参订五经。 上联典指战国末秦国大臣吕不韦(?-前135),尝著《吕氏春秋》,置于咸阳之城门,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下联典指唐代太常博士吕才,受诏删寂静阴阳家书,诏颁天下。 夹袋储贤,推圣功之雅量;立朝正色;懔晦叔之遗风。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臣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第一。太宗、真宗时三度任宰相,以敢言著称,知人善荐。太宗夸称京城繁盛,他却说城外还有很多因饥寒而死的人。能奖掖后进,衣服袋中有名册,分列各类人才,每遇朝中选贤士,便从夹袋中取出名册推存。他所推荐的吕夷简、富弼,后来都成了名相。辞官回乡时还以“弭兵省财,古今上策”为言。下联典指北宋大臣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夷简的儿子。庆历年间进士,历官颍州通判、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蔡州知州,神宗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开封府,后任御史中丞,修《英宗实录》。反对王安石变法,又弹劾奸邪。哲宗时,与司马光等并为宰相,致力于废除新法。司马光死后,他独秉朝政,续废王安石新科举法,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立朝正直,办事公正。“懔”,谓严正。 视富贵如浮云,人间清福;寄耕渔以笑咏,隐逸高风。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京兆人吕洞宾,号纯阳子,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曾修道于终南山,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传为八仙之一。下联典指宋代隐士吕徵之,居石山下。 吕氏厥攸居,前五指、后九龙、下有漪流,明知气钟灵在此;宗祠爰得所,左文峰、右笔架、中横玉屿,深思祖笃爱夫斯。 ——佚名撰吕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歙县蜈蚣岭村吕氏宗祠联。上联“五指、九龙”,为当地山名,“漪流”,指当地小溪。下联“文峰、笔架”,为当地山名,“玉屿”,指当地水中小岛。 ============================================================ 附录:【吕姓典故、趣事】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源于《史纪达·吕不韦列传》。 春秋战国时期,秦王赢政封吕不韦为相国,称之为“仲父”。吕不韦做了相国后,招揽门客3000多人,让他们博采众家之长著书立说,然后把他们著的书汇集起来,起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共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洋洋洒洒20多万字,包括了古今中外之事,天地万物之化。书刚一写成,吕不韦就把它悬挂在咸阳城门,请当时的诸侯、游士、宾客修改,并且在城门上挂着一千两金子,如果有人看后能增加或减少字的话,就把这一千两金子赏给他。结果十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能增减字。其实,并不是这本书简练和完美到不能增减一字的地步,而是人们害怕吕不韦的权势,不敢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罢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字千金”,用为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具有极高的价值。 ----------------------------------------------------------------- 〖吕公嫁女〗 秦朝末年,齐国始祖吕尚的后裔中有一个叫吕公的人与沛县(今属江苏)县令关系很好,为躲避仇家纠缠,举家自单父迁居沛县。吕公有相人之术,他的长女名雉,字娥妁,他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沛县县令为其子求婚,遭到吕公婉言谢绝。在一次沛令举行的酒宴上,吕公与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相遇。吕公见刘邦气度非凡,因而特别敬重他。吕公又见刘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对刘邦说:“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我相过的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愿你多多自爱!”吕公又自作主张,将吕雉嫁与刘邦,她就是后来的吕后。 吕公妻吕媪对吕公将女儿嫁与刘邦之事非常生气,怒冲冲地说:“你平素总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寻常,应该嫁与贵人。而今为何轻易把女儿打发了?”吕公一笑:“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子一女。传说有一次,她带两个孩子在田中劳作,一个过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吕雉见老人饿了,又给他做了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给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又给其一子一女相面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是因为这个男孩子的缘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贵之相。”吕公后被刘邦封为临泗侯,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因功分别受封为周吕侯和建成侯。 -----------------------------------------------------------------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3 13:14, Processed in 0.03643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