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张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昌黎张氏宗祠

2013-5-14 10: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952| 评论数: 0

 

昌黎张氏(明永乐年间由福建福宁卫迁居)宗祠

张玉万

关于昌黎祭祖风俗,同治五年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士大夫家建立祠堂,春秋祭祀,备羊豕酒醴,阖族长幼咸集,礼毕,则皆醉饱而归。其士庶家之无祠者,则于堂室中设龛以安木主。若村氓辈惟岁裁红笺,书其门宗亲神位、生辰忌日,俱设供以祭。至于清明节、七月中元、十月朔皆祭于墓侧。”

旧时,昌黎城北街有张氏宗祠、阎氏宗祠,城南街有宋氏宗祠,城东街有齐氏享堂。迄今惟有张氏宗祠可凭史料而详考,但可据此而了解当时其他祠堂的概况。据民国二十二年县志载,张寿亭“倡议设立张氏宗祠,置祭田,勒碑示后人,甚合古人宗法。”昌黎解放后,张氏宗祠被拆毁,而碑也已不知下落。但所幸由张寿亭撰写的洋洋数千言的碑文已全部录入《昌黎张氏家谱》,为研究昌黎民俗和研究曾对昌黎政治、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的张氏家族保存了珍贵的资料。昌黎张氏家族的始祖张敬系福建霞浦县福宁卫(今霞浦湾)人。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在燕王扫北时,张武等八人辅佐燕王有功,被封为侯爵,并被明成祖朱棣赐“汤沐之地”于昌黎赤崖。据此可知,张武为张家在昌黎的第一代世祖。嘉靖年间,传至八世张国祥,迁居城内西街。至清嘉庆、道光年间,后世繁衍,为官者频续于家谱,经济上也有很大发展,在东、西街所置房产几乎占两街之半。

光绪八年秋,十六世张寿亭(

为了防止日久年深支分派别而引起纠纷、托辞推诿,张寿亭与族弟们拟定了条规若干并刻入碑中,希望流传久远。条规主要内容有:春秋主祭应当由十门内近支推出有官职者,如果只有平民,则择行辈之长者;后来入庙者必须是为官及受封赠的,连带的女性必须是嫡配;祭日为寒食节、七月中元、十月初一;每逢办祭,十门轮流。必先商定一祭牲,正龛用一口猪、一只羊,东、西龛各用一口猪,以十三吊钱为准,祭菜作会另十三吊;祭器每案用四笾、四豆、二敦、二、一俎、三爵,分盛时令果品、精美食物、饭、羹、牲体、酒,每寒食节一次;除夕祭祀无牲,由十门各送荠菜一桌,果六盘,饭二碗。香、烛、纸、酒、炭全由长门包办;庙中所用经费地租,应由十门近支公推经营,如有弊端,即为更换;庙中祭田只许外租,不准本族租种,以防疏弊;以后如果有余资,务为近族设立义塾,延请塾师,每生每年供给学习津贴六吊到十五岁。府考给资十五吊,院考给资二十吊,乡试给资四十吊,会试给资一百吊。务必购置城郭附近十几亩地做族中公墓;以后近支子孙如有做官的,州、县级捐银三百两,教谕、训导级捐银三十两,限到任一年后送交庙账;后代如果贫寒,祭田也不准卖。不遵守的,以不孝论。远族也可控告。

  时过境迁,建于城内的张氏宗祠(包括阎氏宗祠、宋氏家祠、齐氏享堂)虽早已不存,祭祖活动也早已绝迹,但其后人继承先人勤奋有为的传统,正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9 07:29, Processed in 0.04207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