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薛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潮州:庵埠薛陇明清古建筑众多

2013-5-15 12: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473| 评论数: 0

庵埠薛陇明清古建筑众多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亟待保护利用


[字体:大/中/小][颜色:■■■■■■]



薛氏家庙保存完好。 本报记者 黄春生 摄

  祠堂是我市农村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由于散落各处、相对孤立,难以形成立体的文化展示。而记者日前在潮安县庵埠镇薛陇采访时发现,该村不但始建于明代的薛氏家庙至今保存完好,村里众多明清建筑也风采犹存,成为一组彰显当地人文历史的古建筑群,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文化界人士前往参观考察。
  薛氏家庙保存完好
  薛氏家庙是薛陇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坐落于该村的显要位置,总面积达到1270平方米。祠堂前埕有4对旗杆石,这是宗族先祖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祠堂正门上方是一块书写着“薛氏家庙”的石匾,两侧分别是“累朝科甲”、“奕世名贤”、“尚书济美”、“青史标香”的楷书石刻,门外是两只圆型石鼓,这些也都象征着宗族的历史荣耀。走进薛氏家庙,只见整座祠堂保存极为完整,首进左右两廊共立着4块石碑,其中3块为明清时期之物。内堂正上方悬挂着一块“爱敬堂”木匾,据说也是明清时期留传下来的。祠堂内部雕梁画栋,木梁上面的花牙装饰精美细腻、不见残损。祠中还保存着夏宏、夏言、翁万达、海瑞等历代名人的手迹、赠联,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据薛氏爱敬堂理事会秘书长薛享光介绍,薛氏家庙是明万历年间由薛氏十六世祖薛士彦所倡建,清代雍正、光绪年间历经两次重修,2001年族人按照原貌再次进行了修缮。时至今日,祠堂除了部分瓦盖进行了翻新以外,石板、石柱、木屐、木载、碑匾、雕刻等都是原建之物。
  我市许多乡村祠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不同程度遭受破坏。薛氏家庙何以能够历经数百年,仍然保存如此完好?薛享光说,在上世纪各地古祠堂屡遭劫难的年代,薛氏家庙却被用作学校,因而得以幸免。遗憾的是,祠内仍有部分木匾丢失,一些梁柱也因年代久远被蛀蚀。2001年修缮之时,族人重新制作了丢失的木匾,用以纪念先祖的功绩。
  明清建筑风采犹存
  薛氏家庙只是薛陇众多明清古建筑中的一个典型而已。与薛氏家庙相隔约50米处,便有一座样式古朴的“进士第”,整个门面均由大石板砌成,门楼正上方阳刻“进士”两只大字。虽然进士第内部结构已经改变,只保留着原建的石门楼,但它依然被看作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薛享光介绍说,这座进士第创建于明代,是当地明进士薛守经的居所。薛守经生于明嘉靖年间,20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相传有过目不忘之才,可惜27岁便英年早逝。族人为纪念才子薛守经,对这座进士第十分爱护。有一年刮台风,进士第石门楼的顶盖崩塌,族人不遗余力将崩塌的顶盖重新修好,并用一条石托进行加固。
  薛陇历代人才辈出,自宋代以来共出过5位进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明代的薛侃。薛享光告诉记者,薛侃生于书香世家,明正德年间中进士,其弟薛侨、侄薛宗铠也于明嘉靖年间同中进士,薛侃一家兄弟六人均在朝廷任职,因而有“一门三进士、六子四登科”的美传。薛侃兄弟发迹以后,在家乡修筑了宅院,虽然其后人迁居外乡后,宅院日渐荒废,但如今这座薛侃故居还被族人保留着,门面气派依然。
  此外,建于清雍正年间的驷马拖车式宅院贡元府、建于清光绪年间规模宏大的家富公祠,以及清末的大夫第等风格不一的古建筑,如今也完好地屹立在薛陇各处,与薛氏家庙、进士第、薛侃故居一起形成别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向世人昭示着薛氏一族历代的辉煌。
  古建筑可统一保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薛陇的文化资源还远不只是明清古建筑群,位于虎尾山上的白云岩、虎肚山麓的中离洞、亭脚山西侧的东岩、牛头山巅的铁砧石、牛头山南麓的海蚀石、竹仔坑的天山海涛等名胜景观,也时常吸引着文化界人士和旅游爱好者前往参观游览。薛氏族人不无自豪地说,一个乡村能同时拥有这么多各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在潮州乃至周边地区都不多见。
  薛享光告诉记者,对于村里的众多古建筑,族人都非常珍惜,也希望这些古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将宗族的历史和荣耀一代代传承下去。目前,他们已经准备为薛氏家庙申请文物保护单位,但有些手续方面的问题还不是十分明确,希望能够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而有文化界人士则认为,像薛陇这样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考虑将众多有价值的古建筑,通过适当的方式更加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行统一的保护和利用,甚至将保护网扩展到外围的自然景观,以免使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资源处于各自割裂的局面,从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一消亡。      本报记者 江马铎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    整理日期:2010-7-2
本文来自: 潮州日报新闻网 详细参考:?ID=2625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15:40, Processed in 0.032648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