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其他百家姓 › 查看内容

太平镇连科坪仇氏荣封第古宅

2013-5-15 18: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50| 评论数: 0


 

连科坪

 

    灵山县太平镇有个美丽的村子,面积约12公顷。村址原是一片大草坪,人们用“仙人仰睡”来形容它的地形,太平江碧水婀娜自西向东半环,地势从西南至东北错落微拱,上有几个连在一起的大水窝,所以清代乾隆年间村场形成时起名叫连窝坪,道光二十00四年(1844)荣封第落成以后才改名连科坪。荣封第东南朝向,座落在“仙人胸”,府第前的半月形池塘是“仙人肚脐”,周围古荔枝树象罗盖拥簇。西南端枕到江浒的后背山是“仙人头”,松树、沙梨树林葱茏,隔江正对着惟妙惟肖的纱帽岭。东北地形在蚕房处分叉,“仙人胯”下是依次递低的稻田,小溪淙淙从如画般的田畴中激流;“左脚”压着“仙人罗带”太平江,直蹬青松荫绿的龙头岭,临江一侧桑林、绿竹随风摇曳;“右脚”微屈,搁到久土岭山边,棠梨树连片成林溢翠。北面天井岭、鹰岭起伏,如帷如幔,外围远处黑黝黝的青窝岭恰似屏风耸立。连科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一年四季鸟语花繁而更显幽静,超尘脱俗但交通便利而不觉偏僻,观光客赞喻是藏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后园深处鲜为人知的桃花源,又将荣封第比作晚清民居文化的陈列馆,不是因为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豪华,而在于其积淀的民俗文化厚重,及其所散发出的那种华夏民俗传统的精气神韵。

 

人文背景

 

    荣封第的主人仇(音求)氏,相传系出夏朝诸侯仇吾氏,发祥地在河南陈留。而有案可稽的是,仇氏落户扎根“中国荔枝之乡”以前,宗支明晰、确凿能详的可以上溯十三代。他们称为“宋始祖”的由十乡官考授判官,再从安微含山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后来据说是因为宰相贾似道胁逼宋度宗将胡贵妃出家为尼,胡贵妃抗命躲在南雄黄家,黄家逃奴泄露其行藏,受命前往缉查的兵部尚书下令州县严勒居民迁徒以消灭踪迹,仇氏才又到肇庆府高要县王臣乡开族,在那里先后经历了南宋、元、明三个朝代。十二世祖明末考授灵山县典史,病死于任上。十三世祖仇自奇(1613~1675)闻讣来灵奔丧扶榇回籍,接受灵山知县的建议考袭父职,铨授广西陆川县典史,加捐委署南宁知府,捕盗有功擢升南宁道监军,清兵入关后,他数年间颠簸流离,筹饷缮兵支持南明桂王子永明王,待到明白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就隐居时属广东的灵山县西乡宋泰村,并又娶了赖氏为妻,生子治家。清顺治十一年(1672),南明的安西王李定国取道灵山攻占广东高(州)雷(州)廉(州),与清政府对抗,召他出山而不就。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又反叛清廷自立国号为周,派人给他送来委任状,软硬兼施,他以“只知有明不知有周”严词峻拒,并避匿深山,但最终还是被吴三桂的人杀害。他在高要县王臣乡原配谭氏所生的儿子仇伯璋往返三次,才找到躲在潭洞村的后母赖氏以及异母的弟妺,并一同落户宋泰村,自始太平仇氏分为长二三四房,连科坪村一支即四房的后代。道光十二年(1832)仇诲忠买下连科坪建设荣封第,历时二十年落成后,带领全家12人由两美村(原名岭美村)移居于此。至1929年,七十五年间累计总人口95人,又七十五年后的2004年在册居民213人。

 

    仇诲忠(1788—1861),字教之,号纳轩。八岁丧父,稍长读书参加童生试均拔置前茅,母亲去世后家务羁绊,未入县儒学肄业,嘉庆二十一年(1816)以捐纳监生身份加捐守御所千总候选,道光十六年获得皇帝授予武德骑尉封典。《灵山县志》在他的小传中记载:小好善,有文风。倡建太平圩大石桥、三帝庙。与教廉张永渊同倡“惜字会”。遇善事欣然为之,无吝难色。以公直推选为乡正,每处事日,召集子侄将日间所持理由条分以告,乡族敬如神明。寿七十四岁。

 

传统建筑

 

    荣封第原有房屋108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五进深“三排九”结构(每进由正座、小院、外廊构成,横排9间)。道光二十五年(1849),为防御天地会,在大宅院的四角分别增建碉楼。同治三年(1864)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重开科举考试后,再在后围墙外建设书院进修斋。1939年11月侵华日军在钦州登陆,为防避兵祸又先后给部分房屋加建夹墙。而今基本保持原貌的屋舍尚有70多间。

 

    荣封第属岭南汉民居独特风格的传统建设,先是纵深增加院落,再横向扩展。用高大的墙垣包绕以对外隔绝。头、二座均是“三间两耳”(正房三间,耳房两间)、“明一暗二”(厅堂一间,厢房两间),厢房为上房。头座正中为祖厅,以此为中轴线贯通二、三、四座厅堂。二座正中为女厅,外人及执役男女不可入内。三厅三开间是会客场所,用料考究,布置堂皇,前后格门高耸,宽檐广廊,光亮、庄严。这些厅堂两侧各有一个回廊通绕的四合院,是家庭成员的住所及其附属屋舍,尊卑有序,严格区别,自有天地。各进之间交通不必经过厅堂,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

 

    三、四座之间的天井两边,女儿墙与屋檐平高,左右的第一个小四合院,廊屋两两相对,那前后也是“三间两耳”、“明一暗二”型式的男、女客厅,堪称经典之作。前向的叫司厅,是男主人书房兼接待贵宾的套间,小厅前格扇门的浅浮雕、通雕工艺精湛,格栅透风采光;大檐前廊,可以出入三厅、偏院,格调清雅。女性专用的客厅叫花厅,俗称倒朝厅,小檐廊分别与四厅和内院通行,氛围素怡。男女客厅之间有小天井正中的一堵漏窗照壁遮挡,向司厅一侧砌金鱼池,象征男士平步青云,向花厅一侧砌花坛,寓意内眷芝兰惠香。两边的廊屋都隔为两间,两端各有一垂脊小门,左廊屋靠近司厅的是放置草稿废纸的,惜字房,靠近花厅的是烧水间,功能有别,屋阶可以来往司厅、花厅,进退有度;以前习俗“男不入厨房,女不进司厅”,自得其乐,内外兼顾,宜室宜家。

 

    四座的过厅设置屏风门,平时紧闭忌避夕阳内射,惟有重大事故或贵客来访才“打开中门”迎瑞纳福,营造出既肃穆又规围的气氛。四、五座之间即前庭院,以前外人至此止步,非请勿进了。四座正门两侧外墙平胸高处各嵌有两块花岗岩拴马石。五座为倒廊,不设门楼,墙垣式大门两边分别是门房。显示主人家豁达庄重、文武相济的气概,还隐藏有当时期待后辈连科发甲,增广门庭的深刻意义。再往外侧两边的依次是杂务小院。围墙有五个门口出入,既与“五代恩荣”相呼应,又使得居所象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田园诗。

 

书香门第

 

    荣封第是太平仇氏以儒名家、科举兴族的缩影。教育为本,资富能训,富而思进,仇氏一跃成为灵山名门望族。通观有清一代,仇氏一族共办有学校12所,其中荣封第设立的那所叫进修斋。

 

#p#分页标题#e#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凡是考取入学的叫做正途出身。未考取入学的只能叫童生。府、州、县学生通称生员,别称庠生,即所谓的秀才。考选入国学的称监生,清代原有住监课读的规定,后来渐成空文,那些称作监生的,多是由捐纳得来。一般身份捐纳得官的,先捐监生。每个读书人,都必须通过县试才能取得府试,通过府试才有参加省级教育主官学政主持的院试,通过院试就是士人了,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由朝廷专门派员主持的乡试,再考取举人,有了举人的资格就可以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中试者复参加以皇帝名义主持的殿试考取进士。正途出身是最受人羡慕的,因为它同那些靠恩荫以及捐钱捐物买来的资格简直是天壤之别。清初官吏缺乏,正途出身的一般都有做官的机会,清中期以后,随着准官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有了正途的也少有做官的机会了,那捐纳出身的,大都只能挂个荣誉性职衔,即使偶有做官的,由于“牌子不硬”,在官场中,始终也是低于正途出身的同僚一头,因此读书人对科名是非常重视的。

 

    学而优则仕。仇诲忠之前,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已经先期在乾隆、嘉庆二朝获得官爵名号封典,他和父亲又同时分别得到道光皇帝诰授、敕赠荣典,“五代恩荣”,这就是荣封第取名的缘由。仇诲忠的后代也能够继往开来,长子仇恩厚,监生,奉父命具体规划营建荣封第,高悬厅堂中的那些封诰匾,亦出自其手仿封诰文书式样誊录制作的,次子仇祺厚,以秀才身份捐贡,加捐府候补经历,递捐州同知职衔,进修斋亦即其兄弟俩所创办;孙辈中的仇开悟,监生,例授中书科中书职衔,仇开诰,监生,加捐州知职衔,仇开讚,以资深生员资历获得恩贡资格,候补选用教谕;玄孙仇衍基,清末以例授巡检身份加捐五品顶戴,发起创建太平高等小学并首任校长,民国初期主持地方团局、出任灵山县知事。

清末纂修的《灵山县志》称:“道咸之前,三宁(包括今太平镇,邕宁县那楼、百济、新安等地。笔者注)人民少读书,多愚陋,……自同、光以来,文化日开,应试顿增数倍,一洗从前之习。然风气日华,又将不可收拾矣。”以教育振兴家族的初衷,竟然引发一方移风易俗,这一社会影响,或许仇氏也是始料不及的。

 

镇宅三宝

 

    巨幅寿幛。幅宽2.86米,高4.5米。道光三十年(1851)春,仇诲忠七十三虚龄诞辰,夫妻荣庆,至亲好友46人具名,请得广东省学政戴煕撰祝寿词,由仇诲忠内弟张锡田誊录。戴煕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做过会试同考官,并有诰授资政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南书房行走、稽察中书科事务等一大堆头衔,“持衡百粤,龙文再誉,儤直三霄”,而“特徵幛语”的张锡田,是钦加知州衔的当任河北省通城县知县,这无疑是锦上添花。仇氏聘请绢绣高手,制作周边衬有寓意吉祥图案的锦字寿幛。幛额双凤蟠龙,举纲昭示寿星夫妇“龙章凤诰”的恩宠待遇;左右分别以麒麟拱日、瑞狮贺寿、双福(蝠)临门、松鹤延年、神龟出洛、连(莲)科及第两相张目;下摆伯牙抚琴、彭祖奕枰、饲亲娱老呼应;又用4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拥簇烘托篆体主题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红锦黄丝,光泽熠熠,鲜活生动。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年寿庆的排场。人们还可以籍此由表及里探索那时期风云突变的社会历史背景。

 

    道光二十八年起,仇诲忠一连三年都举办寿庆,而同时也分别是地方实力派配合官府对付天地会的小型联防聚会。因为那时如火如荼的天地会活动已席卷灵山,灵东一带以苏三、苏三娘夫妇的广义堂为首,灵西旧州的李士昌、李士蔡策应,广西横州的谢江殿、玉林的钟阿春,以及宣化县(今属邕宁县)那曲村的颜品过境协同瑶配合,接连攻击灵山县城、太平及其附近的上井、盘龙、百济、那香、那敏等圩市村场,进军广西,苏三娘力斩敌酋广西南宁道镇守备,灵山知县忧愤呕血而死。仇诲忠的寿宴联防会议当时的确都曾帮了官方不小的忙,但也因此使得灵山出了一个太平天国巾帼英雄。苏三等天地会领袖相继牺牲后,苏三娘在道光三十年秋带领灵山天地会众近二千人,奔赴金田参加太平天国起义,被任命为后军女营副帅,由于英勇善战屡升为太平天国殿右五十七检点兼女军承宣指挥、女馆指挥,后来在天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洪秀全称赞她“是我天朝好姐妹,诛妖杀魔功劳高。”

 

    那幅巨型寿幛,无论其幅宽高度抑或是制作工艺,在广西实属罕见。一百多年间,它历经清末的社会动荡,抗日战争的烽火洗礼,避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联系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和文物价值尤为珍贵。1949年11月,保管者为防避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及其散兵游勇掠夺,秘而不宣将它藏入荣封第头座的夹墙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仇氏后人修葺房屋始发现,才又使之重新面世。

 

    翰林斗笔。荣封第珍藏有一支用犀牛角作笔杆的大毛笔,那是当年仇效忠用来题写府第写匾额后主人家珍藏起来的。仇效忠(1703—1854),字蓋之,号典堂,仇诲忠族弟。嘉庆十三年(1808)以灵山县儒学廪生资格考取广东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嘉庆二十年充补镶白旗觉罗学宫教师,后奉旨以知县用。道光二年(1822)参加恩科会试挑取膳录第三十八名,补实录馆校录,四年后,考取丙戌科会试中式第二百四十七名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文渊阁校理,被誉为“灵山一点翰”。道光九年外放,先后担任贵州省贵定县、湄潭县知县,升松桃厅直隶州同知、仁怀州厅直隶州同知,特授兴义府、石阡府知府,曾受朝廷选派,分别担任道光十一年贵州省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三年乡试监考。咸丰二年(1851)获诰授朝议大夫封典。退休后应聘分别主持浙江西湖、丰湖以及广东南海、惠州、东莞、宝安等处书院。

 

    翰林斗笔一般不示人前,过去荣封第中人无功名者也不敢随便动用。原来还有一方端砚与之配套,今存县博物馆。

 

#p#分页标题#e#

    日冕石雕。俗称太阳钟,两座,圆饼状,是清代仿夏历的计时器。分别安置在荣封第前墙垣大门两边通花墙头上,遥相对应。日冕用花岗岩雕刻,直径约40厘米,厚度约10厘米。正面用十二地友支分格定位,圆心的辐射线分别穿过3个同心圆,根据日影计算时辰,长辐线计时,短辐线计刻。两座日冕互相参照,现在如果结合时区差应用,再将四季日照长短的因素考虑进去,换算北京时间计时也相差无几。

 

习俗六怪

 

    客佬口音。以前灵山人将说广、肇语音的居民称为“客佬”。荣封第居民以及整个太平仇氏家族,从清代初期他们的十三世祖迁来至今,经历十几代,不管身居何处,内部交流一律操肇庆口音。除了铭记根本的原因之外,也与文化传承有关。他们认为肇庆话字音分明,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音韵要素,吟诗作对易于掌握平仄。

 

    帮盘待客。荣封第中人和睦互助,尊老爱幼,兄友弟恭。有特别酒菜果饼之类,彼此都分给各户叔侄兄弟婶母。有客人来,各家也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来同陪,谓之“帮盘”。这一淳古遗风沿习到现在。

 

    满月开斋。荣封第小孩满月举行的独特仪式。由长者一边唱赞礼,一边象征性喂食,仪程依次进行:1、饮水——水透心明;2、饲饭——食禄天中(男)或食禄充裕(女);3、鸡头——独头鳌头;4、鸡胸脯——胸中锦绣;5、鸡翅膀——鹏程万里;6、鸡爪——足步青云;7、葱——聪明伶俐;8、蒜——算是第一;9、猪肉——诸事大吉;最后给一个红绳捆住的封包——财源滚滚。

 

    开笔启蒙。荣封第文学教化风气很浓,以前家中的男孩子到了五、六岁即举行开笔启蒙仪式。恭请当地最有名气的一位文人“引赞”,由他一边高声称赞孩子资质聪慧,一边用毛笔蘸朱砂以及刚宰杀的雄鸡鲜血,点上孩子的额头,接着手把手教写名字,开卷领读,祝福孩子开蒙上进,祝福日后大展鹏程。现在虽然省略了一些繁文缛节,但也必请族中德高望重的读书人给孩子勉励一番。

 

    回避家规。封建时代,荣封第家规严格。以前“媳妇避翁”,甚至于有终生不与家翁照面的。“父坐子立”、“不问不对”,尊长在堂,后生晚辈不敢坐,也不敢出声。如果习惯抽水烟的,必定先把水烟管放在门外然后再入室见尊长,即使在其他场所吸烟,一旦尊长到来,也马上停止,绝不敢当着尊长的面把水烟筒抽得“咕咕”直响。后来经过移风易俗,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但后辈对长辈却还是非常恭敬的。

 

    科名大粽。逢年过节,荣封第中各家各户必包大粽,取意“科名大中”。除那些准备分馈兄弟亲戚的约四、五斤重外,还有一条10—20斤重的主粽,熬熟后上桌打开,先由长者开筷,然后一家子齐动箸,以示长幼有序,合家和睦。遇有丧事则禁止包粽,自有兄弟亲朋馈赠。

 

    如今在荣封第在传统节日、婚丧喜庆、省亲扫墓等活动时,仍可见一些经过存良革陋的传统习俗。

 

凝聚精华

 

    仇氏当年不惜工本建设安居乐业的家园,不经意中营造了一个凝聚传统民居文化精华的陈列馆。

 

    匾额。现存清代匾额9块。其中“荣封第”标记匾1块(仇效忠题);贺赠匾五块:“望重金吾”(兵部尚书衔广东总督蒋攸铦题)、“翰林庶吉士”(仇效忠题)、“仁先义济”(权知都司候补府经历  钤题)、“五叶敷荣”(灵山知县俞文莱题)、“五代恩荣”(张锡田题)。封诰匾3块:仇蕴晟夫妇诰命匾(嘉庆四年)、仇汝霖及其妻、妾封赠匾(道光十六年)、仇诲忠夫妇诰命匾(道光十六年)。

 

    传世楹联。荣封第还有不少传世楹联。如右司厅檐柱联“盛世本是人为,莫要蹉跎惟我掘;禄名原从学历,当须勤勉补天功”等,人文环境特征明显,人生哲理和时代气息浓郁,借以营造催人奋进的激励氛围。

 

    谱牒。荣封第珍藏有《灵山仇氏族谱》一部四大卷,1929年南宁当阳街明明石印社承印。仇氏在清朝乾隆时期始修手卷谱牒,目的在于敦本睦族,“明祖德,别婚姻;列世系,分长幼;示昭穆,分亲疏”。氏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史学大厦,是由正史、方志、谱牍等材料构成的,正史记载国家朝政大事,方志记载一方水土及人文经济,谱牒记载家族祖源及世代繁衍生息,三者相辅相成。但从史料角度看,谱牒更有其基础性质,因为它是民间的第一手材料,可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它为人们研究地方历史、社会、经济、人口、人文、伦理以及风土民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石雕。现存2座,对应安置在府第门前池塘栏杆望柱上,分别仿刻伏羲八卦、周文王八卦符号图像。原有8座,道光二十八年(1859)仇诲忠七十一岁寿庆时制作,含有“坐七望八,行开八秩(八十岁)”的意思,也隐示“荣封第八虞”(八个有才能的人)的潜台词。

 

    花厅吊灯。道光三十年(1851)广东省学政戴煕祝贺仇诲忠夫妇寿庆赠送的舶来品,法国制造,精铁铸造主体,琉璃灯罩。吊环及油鼓表面,铸有栩栩如生的圣母、圣女和天使在伊甸园娱乐的图像。现在注入煤油点燃,依然满堂光亮。

 

    百岁荔枝树群。连科坪村中有20多棵100—300年树龄的荔枝树,品种有香荔、黑叶、振奉、三月红、槟榔荔等。树杆均有数人合抱粗,多集中在荣封第前,其中椭圆形池塘周围那7棵,是建造荣封第的时候,仇诲忠按北斗布局栽种的。进村路口又有一棵被称为迎客荔的,枝杆势态略似黄山的迎客松,当年荣封第各房分灶时,就特地留下这棵作公产,由族中主事的长辈,用其佳果应景,招待公众贵宾,至今依然沿俗。

 

   “金窝”。荣封第宅旁有一处地方好一段时间是草木不长的,屡栽屡萎,只有一株种了20多年树龄形态似活似死的小桉树。1982年7月某夜,有人在经过多次观察、试探后,在树下挖走一坛黄金,留下土坑。自始而后,再在那里栽种树木竟然枝繁叶茂,小桉树也长成畸形大树,不过树杆表皮象是被斧砍过似的,落下满身结茄。荣封第的老人揣测,黄金应是先人在清代道、咸年间“走长毛”(逃避天地会“打单”)埋藏的,失去黄金反而是“祸亏福所倚”,金克木,木荫人,枯木逢春,家族重兴。认为那异态桉树能傍金存活,而且“桉”“安”同音,所以当作神奇之物,称它“富贵树”“平安树”,那个土坑则叫“金坑”,俨然是荣封第的重点保护对象。

 

#p#分页标题#e#

    这些有形、无形文物的遗存,如同镇宅三宝和习俗六怪一样,既是浓缩了的历史创造,又折射出民居文化内涵的人文精华,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晚清时期当地经济、文化相辅相承,相得益彰,连结共荣的景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17 12:47, Processed in 0.05958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