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卢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感述广东的祭祖建筑

2013-5-17 18: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69| 评论数: 0

  要问哪个地方的建筑最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可能大家都要回答说:江西婺源安徽一带的民间建筑。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徽派建筑,总能让你的思绪回到封建的时代。

  但是论到建筑的多样化,且既通古又通今,那就不得不提起广东建筑。广东的建筑,可以看成是一座座的时光机,在弥漫着现代气息的公路边,一不小心就会跳出不少让你缅怀祖先的白砖黑瓦的所在。

  相比徽派建筑沉湎在朱子百家里不能自拔,粤派建筑显得海生潮起,对各种风格吞吐自如。

  广州星海音乐厅,是“星级”音乐胜地,堪称现代建筑中的宝典,从音乐厅往东,还可以去到宏城广场空地上瞻仰南粤最高建筑中信广场和瞥一眼金潮汹涌的天河城购物广场。这些都是富丽堂皇的现代化建筑。要再从东北走数十公里,走出广州城区,来到从化,就能寻找到钟楼村,钱庄村这样的古村落。广东的古村落还有很多,如增称坑背村,三水大旗头村,东莞社古村,粤东客家围龙屋,开平侨乡的坚堡碉楼等。新与旧,古老与时尚,在广东的民用建筑里很融洽地并存着,共同沐浴着春风。

  在广东众多古旧的建筑里,有一个分支,其总数繁多,请输入需要跟踪的文字大小分异,且极能代表每一个地方的人文风俗。这个分支就是氏族宗祠了。

  而我在这里,要说的就是这种独特的建筑。宗祠也被称作“祠堂”。

  氏族宗祠,相信大家都不太陌生。但是保存得最好,数量最多的氏族宗祠在哪里呢?我认为是在广东。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氏族宗祠,不包括武侯祠之类。

  祠堂和宗庙一样,是过去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帝王、诸侯、大夫、士各有不同数目的宗庙进行祭祖活动,而庶民只能在家里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允许庶民建宗祠,老百姓也有了专门祭祖的地方,称为祠堂。进入清代,祠堂,也被称为家庙,更是在各地大量出现。广东的祠堂,就是在那时起,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了。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祭祖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像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些都是宗族的任务,往往在祠堂或与之相关地来完成。比如说,一族的私塾学堂可设在祠堂里;一族的公共义田也通过祠堂进行管理;修宗谱时,一族之长在祠堂主持商议,选出合适人选,并在祠堂举行续修宗谱的仪式。祠堂有了足够的空间供祭祖之用,同时也满足了宗族议事、维护宗族规法等的要求。但是这类活动内容严肃,能够直接参与的族人有限。为了让更多的族人能参与进来并接受教化,在祠堂里开展一些娱乐庆典活动的做法逐渐普及。所以在今天,在很多祠堂也能看大婶大娘们在扭秧歌,大伯大爷们在下棋或练太极,甚至看起来对先祖不敬的健身操也在祠堂里风靡。
   现在我要说说我的故乡--粤西一个小村庄的祠堂。其实这个祠堂是在邻村,祠堂全名叫“化州宝墟镇巷口村陈卢直祠。建于明代。现在它已经和我曾经就读的小学--巷口小学共用一个地址了。这件事说起来有点奇怪。我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还是在旧址。这个学校在刚建立的时候选中了地主留下的房屋。地主屋很不错,经历了百年,看起来显得残旧不堪,可是就是风吹鱼雨打屹然不倒。蓝色的石墙,蓝色的琉璃瓦,还有黑森森的屋顶,站在穹隆行的大门前,不禁会遥想万恶的“土老财”是如何的作威作福。等到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搬迁了。新校址就是这个祠堂啦。确切点说,应该是学校和祠堂共用一座大楼。本来,我们镇陈姓的人只打算重建陈氏宗祠的。后来考虑到年久失修的不只有祠堂,还有它旁边的小学学校,于是就顺便规划把二者合并了。新建的宗祠兼学校教学楼高五层,加上顶部,其实是五层半。一层中间有个阔落的大厅,平常摆着几张木质乒乓球桌子。但是这些桌子绝不是重点。只要放正视线,你就能看到里墙上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字。没错,这些就是捐款修建祠堂的人的名单了。这些名字衬着红底的墙面,黑色的字身黝亮。在其中能看到在乡间耕田的人名,也能看到数十年前就离乡的华侨和台胞,甚至有的华侨其祖辈百年前就漂洋过海谋生,他们生下来也就这一次修建祖宗祠堂才赶回来捐款或者在海外邮寄资金。看完了名单就可以直接上到第五层楼了。显然,这一层就是这幢楼最重要的部分。那里平常还不会轻易开放的呢。要到每年的清明祭奠,或者特别的庆贺,或者海外名士归来,那里才接纳访客。你一定能想到,这里就是安放祖宗牌位的。我曾经去那里看过几回,那些八世祖九世祖都是清明时拜山(意思为扫墓)烧纸钱放鞭炮缅怀的先人。也有女性的祖先出现在那里。其实一般女性祖先的牌位出现在祠堂是比较少见了,除非她们养育了光宗耀祖的儿子或者纯粹就是生育英雄。五楼也不只是有牌位。在东西两面的狭墙前,还会有一幅幅画像挺立。这些画像的人不是为祠堂修建出资极多,就是有一定名望的人士--也就是能使族人脸上有光的能人。

  我的故乡的宗祠毕竟是小宗祠。要说大的,那也真有大的宗祠。“大”的意思是,大到看到我文章的所有人,可能都知道它的名号。它就是广州陈家祠。

  排在广州十大旅游景点之首的陈家祠,其建筑以精湛的雕塑装饰工艺著称。陈家祠堂也叫陈氏书院,和我故乡的祠堂一样,也是个祭奠和教育并用的地方。它是广东省七十二县陈氏的合族祠堂,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设计。只是现在陈家祠已不用做读书之所了,是否作祭奠则不得而知,可以确知的是它成为了旅游热点。1959年,郭沫若以一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慧眼,写诗赞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一进陈家祠大院,那立于重檐飞翘上的威武的狮子,神态生动的各种人物造型以及飞鸟走兽等即抢入眼帘。那据说在广东的民间建筑中仅有的,以重彩描绘于大门上的高达四米的巨幅门神,瞪着双眼“考验”着来者。陈家祠有前、后、东、西四大院,四大院由深三进,广五间,大小十九座建筑物组成,建筑中心是高达二十余米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巧妙地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筑空间里,前后左右,严谨对称,虚实相间,富层次感。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  

  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集木雕、石雕、砖雕、陶雕、灰雕有及彩绘壁画、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雕塑,装饰于屋脊、山墙、隔扇、梁架、檐板、斗拱、栏杆等之上,里里下下,让人目不暇接。 飞檐拱背、廊庑环绕、金雕玉砌、画栋雕梁,让人一声赞叹“雕屋技大也”。从这些雕刻中可以窥视到民间艺术、历史、人物、花鸟鱼虫和诗情画意,甚至可以悟出其蕴含的思想内涵。

 据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的大成,充分表现了民间精湛的雕塑技艺,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毫不为过。

#p#分页标题#e#

  广东省内有名的祠堂还有很多。广裕祠堂(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广东省内罕见的、刻有确切纪年的祠堂建筑邓氏宗祠。(从化市神岗镇邓村):具明代风格的古建筑,梁架和斗拱形制罕见。谭氏宗祠(花都区炭步镇文岗村):保存较好的明代祠堂建筑,颇具特色。陈氏宗祠(番禺区石楼镇一村西街):由山门、牌坊、中堂、祖堂和两侧衬祠组成,中堂建筑规模大,“善世堂”匾额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书。孔尚书祠与阙里南宗祠(广州番禺区石镇大龙村):为孔子三十八世孙、唐朝广州刺使、岭南节度使,兵、礼二部尚书孔尚的专祠。曾氏大宗祠(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龙岗村):广州地区现存较好的明代风格建筑。卢氏大宗祠(广州白云区神山镇中八村):始建于元,现保留明以后风格。祠中尚存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偕子孙科所赠“爱慕宁亲”木匾一方。圣裔宗祠(广州白云区萝岗镇暹岗村):孔子后裔南迁祭祖聚会之所。内有罕见的《皇恩圣裔历朝优免定案碑记》,记述孔子后裔南迁广东的历史。上面这些都是祠堂中的佼佼者。

  现在我在北方求学,时有想念家乡。在夜里的时候有时就会想起父母,还会想起祠堂。不论是小村庄里的祠堂,还是广州陈家祠,都是和我有关系的。祠堂,毕竟长久以来都是和“读书”联系在一起的,看来我写祠堂也是理所当然。我曾经在网上搜索陈氏的来源,还曾经在开封化五块钱买了个“陈氏族系考”的小帖子。而《化州乐岭陈氏族谱十三卷》,凭借间简单单的字眼,就让我仿佛看见了先辈拖家带口颠沛而来的情景。其实又何止我一个人在不停的探寻自己族系的源流。中国现在的寻根热潮,就是因为有大批的人在寻找自己宗族的过去。祠堂,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实在物,起到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祠堂还成了人们寄托对先祖的哀思和怀念的去处。

  一处处的祠堂,有的破旧了,有的得到了翻新,有的成了游人如鲫之所。广东这时节,应该要开始较频繁的降鱼了。清明节也刚过,“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况可能已经得到缓解。但是,当你站到乡村的一角,一阵潮润的风吹来,把树枝吹开,可能就看见了一坐写着"三恪堂 颖川郡望”的宗祠,这时候,你心里的微波就开始泛起,甚至回到了无胡乱华的时代,又随这时光,飘到“开漳圣王陈”,又飘到先祖卢直开荒于粤...一个恍然就又回到了现在。

  祠堂,是一种建筑,一种包含了历史人文的特殊建筑。回到过去,眺望未来,人们都在这样做。祠堂也从过去走到今天,还将走到将来。就是这一种建筑,继往开来--看似简单,实则深刻。

  为祠堂留一个剪影吧。

 

   
陈家祠坐落在广州荔湾区中山七路,也是现今的广东民间工艺馆。陈家祠建成于光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7 08:26, Processed in 0.037724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