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蓝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千年宣纸今安在故里舂声入耳来

2013-1-14 23: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35| 评论数: 0

□本报记者 朱烨洋 文/摄

在小岭村的古檀山庄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宣纸文化。

不必说千年宣纸的制作工艺,也不必说诗仙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单是山间高耸的苦竹,溪边掩映的青瓦白墙,空气中沁人心脾的花草香便足以让人忘返,这便是安徽省宣城市的泾县。位于盛产文房四宝的皖南地区的该县,独占了宣纸、宣笔两宝。

清晨从北京出发,经过一天时间的火车和汽车接力,《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来到了宣纸的发源地——泾县小岭村。到南方赶上冬雨,别有一番清冷的味道,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在皖南的烟雨中透出吴冠中油画的韵味来。

青檀林里见白宣

如果说宣纸身上有一种远离喧闹的美,那肯定离不开养育它的这方水土。从县城到小岭村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出租车司机把记者放到了小岭村的西山旁边,“就在这里下车吧,小岭到了,你可以沿着山路走走,这里随处可见宣纸厂。”司机告诉记者。

不必费力寻找,路边山间一株株粗粗的树干上面长满纤细枝条的便是青檀树,秋霜过后,青檀开始落叶。此时,几近光秃的枝条胶质变少,树皮容易剥离,正是砍伐的好季节。走在小岭的山路上,颇有种“转山”的感觉。虽是一个村,但村民却绵延散落在几公里的山间,常常要翻过几座山才能望见几户人家。

在这个“家家有舂声,户户造白纸”的村子里,找个宣纸作坊太容易了。走进一座大院,曹百胜正穿着溅满纸浆的工作服站在院子里和邻居聊天,一刀宣纸刚刚捞完正在沥水,像传统的做豆腐一样,把湿漉漉的宣纸放在两块厚木板之间挤压水分。“去年生意不错,今年不太好。”问起他家的宣纸生意怎么样,曹百胜实在地说。由于青檀皮的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今年的宣纸生意并不好做。像他家这样的小作坊,已经大多从外地直接购买纸浆,剩下的工序自己做。除了宣纸,他们还生产成本较低的书画纸。

曹家院门口有一株近百年的青檀,树下老母鸡在刨寻着食物,对于小岭村的宣纸生产历史来说,这棵树太过年轻。在皖南山区,青檀树随处可见,它们也成为宣纸文化的活见证。

沿着山路继续向村里行走,便看到了刚刚落成不久的宣纸祖先“曹大三”塑像。然而,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考证。据传,在宋末战乱时期,有个叫曹大三的人率领族人来到小岭的十三个山坑定居避难。为了维持族人的生计,他便利用漫山遍野的青檀树和清澈的溪水,加入沙田稻草研究出了宣纸的制作技艺,从此以后,小岭曹氏一族就世代以宣纸为业。由曹氏后人摸索出的“灰碱蒸煮、雨洗露炼、日曝氧漂”的制料工序和“捞晒剪”环环相扣的制纸工艺,经工匠们口传身教相传至今。

另一个关于宣纸的传说也很动人。东汉时,造纸宗师蔡伦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来到皖南泾县,在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遂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成后来的宣纸。据说,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产品,就是为了纪念孔丹而命名,一直流传至今。

百道工序藏千年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沉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这是清代诗人赵廷辉笔下宣纸作坊的生产情景。如今,这情景依然可见。

宣纸制作工艺复杂,大小工序加在一起共有108道,目前,碓皮臼草工艺已经普遍使用了机器替代,但其他绝大部分工序仍然要手工来完成。中国最大的宣纸生产厂家中国宣纸集团生产的红星宣纸是书画家眼里的名牌产品,红星宣纸占到了整个宣纸市场90%的份额。

剥青檀皮是否会伤害青檀树?在中国宣纸集团的宣纸文化园里,记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据工作人员介绍,青檀树的取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棵青檀树都有一段较矮的树干,从树干上憋出枝条,三年到四年的枝条最适合制作宣纸,待树叶落光,便是砍伐青檀枝条的时候。来年春天,老树干上依然会抽出新的枝条。

采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这用来形容宣纸再适合不过。在中国宣纸集团厂房四周的山坡上,处处可见摊晒的青檀皮和稻草。这些加入了石灰的原料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摊晒,接受大自然风云变幻的洗礼,实现天然氧化漂白。中国宣纸集团总工程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传承人邢春荣告诉记者,做宣纸几乎没有捷径,摊晒可以去除稻草中的糖分,提取檀皮中的纤维,可以天然漂白,这样既可以达到防虫的目的,也是宣纸能保持经久不脆、千年不退色的原因。

看过宣纸制作技术的人都会对捞纸这一环节印象深刻。就像变魔术一样,两位捞纸工人握住竹帘的两端,在纸浆池里来回捞两下,看不到有什么东西,但却从竹帘上抖出一张白纸到案板上。“你别小看这两下,这是在给宣纸上浆,宣纸的薄与厚、轻与重、疏与密都在这两下里。就着两个动作,没有两三年是学不成的。”在捞纸坊里,邢春荣说。

晒纸坊中间有一面热墙,传统的作坊靠烧柴,现在已经通过烧煤等来将墙加热。经过挤压水分的宣纸再被浇水润湿,只见晒纸工人熟练地从一堆豆腐一样的纸模上灵巧地揭下一张宣纸,立刻贴到热墙上,再用松针做的大刷子来回刷上十几下,将纸贴在墙上。“这个过程也不简单,刷不好纸就会被刮破,我们常形容人的‘有两把刷子’的典故就来源于宣纸的晒纸坊。”邢春荣说。

制作宣纸全靠手工,工人们非常辛苦。1978年,李可染在宣纸生产车间见此情景,不禁动情,恭恭敬敬地向宣纸工人鞠了三个躬。如今,宣纸文化园里还保存着李可染、吴作人、韩美林等大师专用宣纸的竹帘。

想想未来也发愁

工人们这么辛苦,是否可以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制造呢?“目前来看,还无法用现代化的机器替代,不是说造不成宣纸,而是造出来的宣纸书画家用着没有感觉。”在快餐化的今天,手工已经是奢侈的代名词。年产650吨到700吨的红星宣纸在市面上依然是一纸难求。“有熟人到厂子里来买一两刀纸都需要老总批条的。”邢春荣说,宣纸珍贵,已经有很多收藏家把优质宣纸作为收藏品。

邢春荣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尤其得益于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近几年宣纸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他也一再感慨,宣纸生产依然面临着瓶颈。

原料问题比较突出。现有的青檀皮可以保证目前的生产,但是想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则有困难。中国宣纸集团今年计划发展5000到10000亩的青檀林。另外,青檀多生长在深山里,如今山里面的青壮劳力都到城里打工,砍伐青檀的工人越来越少。沙田稻草也越来越少,机械化收割使很多稻草在田间就被粉碎化为肥料。此外,人才断层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年轻人不爱学习宣纸技术,作为传承人,邢春荣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不是传不传的问题,是有没有人愿意来接班的问题。”他带出了好几代徒弟,宣纸厂也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法吸引人才,但收效并不太明显。由于宣纸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每一个岗位的技术含金量都很高,邢春荣希望在职称评定方面,能更多考虑工人的实际情况。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古旧的老厂房中间,中国宣纸集团新的规划图格外显眼,邢春荣说,5年之后,这里将会大变样。在泾县,无数的宣纸工匠正在辛勤劳作,也有无数热爱宣纸的人正在为宣纸的未来奔走呼吁,传承千年的宣纸依然令人期待。

链接

桃花坞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以北的桃花坞年画是我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桃花坞年画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采用木版套印,色彩上有红黄绿黑蓝五种颜色。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构图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装饰性,形成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族艺术的独特风格。

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

2008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榜上有名。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实物明证,堪称古代印刷术的活化石。

东源的木刻活字印刷工艺十分考究。基本制作工序有采访、誊清、检字、刷印等16道,平时还要做好取材(选取字材)、制字模、写字(反手)、刻字等基础工作,整整“二十般武艺”,全凭手工操作。东源人“梓辑”的族谱,全用线装,印谱都用宣纸,古朴典雅,富有历史感。

黄村镇宣笔

中国四大名笔之一的宣笔发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黄村镇。唐宋时代是宣笔的鼎盛时期,当时文人墨客以宣城紫毫为上品,宣笔一度成为贡品。宋时的诸葛高等笔工高手更是代表了当时宣笔在全国制笔业的地位和成就。解放后,泾县宣笔厂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宣笔,宣笔的品种已达到300余种。

宣笔一向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具有装模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尖圆齐健兼全的独特风格。宣笔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从选毫到制成笔,要经过100多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选毫、切割、修削、装潢等。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为了取得宣笔,曾向宣州笔工陈氏和诸葛氏写过“求笔帖”。

嵩溪诗社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嵩溪,是个依山傍水、古老而美丽的山村。在这里,从清康熙年间发起的“嵩溪诗社”一直延续到清嘉庆年间,历时120余年之久。嵩溪人素来热爱传统文化,对诗词情有独钟,农暇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1986年为活跃农村文化,嵩溪村肇创“嵩溪学社”,因当时古诗词创作已是断层,而浦江县正值创建“书画之乡”之际,故熔文史、诗词、书画于一炉,让每个社员有选择的余地。如今,村里咏诗作画蔚然成风,男女老幼乐此不疲。


本文来源:


(上传者:hack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3 20:13, Processed in 0.039529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