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求江苏赣榆董氏族谱

2013-2-14 22: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130| 评论数: 0

已解决问题

收藏

求江苏赣榆董氏族谱

5 [ 标签:赣榆, 董氏, 族谱 ] 淘淘小店 2011-02-01 11:32

  赣榆董氏字辈: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广盛大,承绪曰安长。
   不知道对不对!!有知道回答一下谢谢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此文董孝忠族长所写


董姓者,豢龙氏也,汉朝大儒董仲舒之苗裔焉.居广川府枣强县两广新集庄.宗族繁多不及备载,唯有我始祖讳士诚者,自洪武二年兄弟三人奉母迁至青州府益都县东北乡,离城四十里洱水之右范疃园子庄居住.兄弟事母耕织为食聚首数年.太祖母故去,葬于河山寺南,洱水涯西.茔碑一座,地半亩,记载详明遂析筹焉.长公士贤移居溎河,人才众盛,富贵共昌.二公士能,移居丹河.文武并见,功名迭出.唯三公士诚,移居洱左,立产业,世务农桑,教子孙嘗读诗书懼宗祀之无所.茔田立右憂宗派之失守.谱著晰清.
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岁次丁酉正月 榖旦 ("董家村"家谱序由谭坊董廷琳提供)
寿光田马镇溎河村董氏墓志
按族谱:有明洪武年间,始祖兄弟三人,自阳信迁至青郡,分处三河.长讳士贤居溎河,次士能居丹河,俱属寿光.三讳士成居洱河,属益都.据阳族谱系出广川,即今直隶之景州也.董子祠在焉.而山东德州亦名广川,不知孰是.据丹河碑记,则云:阳信董氏系直隶枣强县籍,统俟考稽.墓中有百余冢,世远年湮.始祖冢不能复辨.雍正年间,栽松树约五百株,兹汲立碑,以志其概.聊寄水源木本之思于万一耳!
溎河董氏始祖讳士贤之墓
十代孙 裕先. 永吉. 玉圣. 十一代孙大仪.大成.大冲.大蕴.大魁.率
十三代孙 长泰暨九支众孙顿首 仝立.
历世碑文
始祖讳士能公行二,兄弟三人.明洪武间迁居寿邑.长祖士贤公居溎滨,三祖士成公居洱涯,我祖居丹浒.相传与阳信董氏俱系直隶枣强县籍,迄今十余代矣.椒聊实衍,丹桂根深,奕奕书香.虽分土以别井,绵绵世泽,洵异派而同源,修家乘于此时,庶免子孙失序之憾,识宗支于他日,尚存兄弟孔怀之思.谨勒石以志言,母教数典而忘祖!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月建癸亥 朔 日
十一世孙董学唐约族人 公立.
赐进士弟诰授中宪大夫湖广湖南长沙等处地方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按察使司副使翰林院庶吉士学习国书加四级记录六次十二代孙 思恭谨志子觐午书丹
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岁次甲午三月 谷旦. ("墓志与碑石"等史料由溎河董日俭董浚溪提供)

又,据枣强县唐林乡前王寿村家谱记载: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年弍月十四日,四世祖董士安后人:十六世,董巨川;十七世,董连珠;十八世,董云祥.由山东章丘县城西北五十五里董高唐寨村前来王善友村祭祖.
公元一九九三年五月,始祖董士能后人,山东寿光赵庙乡西庞村,二十世后裔董梦泉来信叙谱写史,并言始祖董士廉由山东章丘县迁居山东寿光县溎河后改名董士贤.
始迁祖:董士能 --董雪 -- 辅 . 纥. 辅 --歧.三支绝.
董林 -- 文广.文德.文通.
三世:文广 --江.洪 -- 领.守然 --九 -- 读.菊.依.崇. --天.羲.询.谦. -- 孟吉 -- 梓 --光前. -- 伯朋
-- 荷. --若松. -- 沅浦 -- 春官(十八世).
文德 --恂.-- 绅. -- 九.-- 松整. --显. -- 天.-- 和.瑞祯. -- 旺德.瓒奇 -- 可训. 惠 -- 长城.进 --喜 --
香 .-- 善儒 (十八世).
文通 -- 渊 -- 纯 --对策 -- 火字旁字 --法.奋.猷 -- 治 -- 大泰庚范文白 -- 沚汶学福起六廷希 -- 可继
开 -- 树基来进德善 -- 相文绪 -- 孟运升 -- 心康 -- 祥与 -- 治春 -- 晓涛.
十世:文白 -- 廷 -- 仁 -- 惠业清明兆来中魁(十三世).
十一世: 廷希 -- 云可 -- 糹部字.士本善光 -- 谦玉 -- 庆令维 -- 应闻 -- 显成 --全冠 -- 金生
-- 军昭.
十三世: 士 -- 宝瑞 -- 训和茂遇 -- 友寿 -- 炳炘明纪 -- 金增福堂 -- 跃建洪锡华銮 -- 孟俊完欣
-- 文晓.
十三世: 兆 -- 德 -- 允 -- 清风富介 -- 若天玉如.
十三世: 来 -- 春令忠信良 -- 湘泽习复 -- 凤彦鹏恭 -- 茂贞乐润 -- 文清守勤 -- 海法晓 -- 欣春俊
十三世: 怀 -- 埙箎 -- 方 -- 祥.
十三世: 魁来 -- 衢亨金钦 -- 源 -- 祥.
十三世: 中 -- 钦 -- 源 -- 祥伯 -- 永振章火字旁字.
十三世: 士立千秋九河于 -- 春清廉隆奇 -- 源茂鸣善方 -- 玉步祥长 -- 明纪同宜永宏 -- 俊
建金国升福少家 -- 春文新启 -- 立华振三与兴祥孝润寿庆良好 .
六世: 射策 -- 炳 -- 起岩 -- 楫 -- 骈 -- 作耕 -- 一 -- 文 -- 振 -- 福 --清 -- 与年.
六世: 汉臣 -- 鹏博奇荣 -- 孔昭.
六世: 汉官 -- 现奇 -- 茂猷际熙 -- 治 -- 元葵竹 -- 培学春 -- 继宗子良 (十二世)
六世: 汉官 -- 恺 -- 太岳 -- 盘 -- 大 -- 学 -- 先 (十二世)
十三世: 三点水旁.美光树毓 -- 鸿--五源 -- 友 -- 章云贞 -- 堂书官升天同 -- 锡桂文兴新
亮 -- 升星 -- 俊明 -- 海.
十三世: 芳在岷峨毓 -- 鸿之三远慎文.提土旁 -- 成安斯佩超峰华甫津锦修兴文彦春亭
-- 一长元临川克兆泰云之銮光启永清之绪 -- 五与象树.
十三世: 淑 -- 光枝永广亭悦世德炳维 -- 建宗津兴忠伦祥涛保生志帅文锡庆 -- 凡晓兴祥
光君华立江阳永 -- 学守民华海洋.
五世:綵 :--汉佐 -- 维.蟾秋 -- 有 -- 慎书世王字旁 -- 金字旁.三点水旁.白字旁加各字
佳 -- 存木志师车举仁 -- 永 一 明宗理 --崇景秉立本河济芳实 -- 鸿万进三为俊相
轮振凤亭 -- 思作献池年然太好启官 -- 经绪治廼传从道 -- 与香善德兰庆.
六世: 承策 -- 灿瑛 -- 凤 --世 -- 保 -- 仁 -- 多 -- 立.
六世:画策 -- 维 -- 端价佺 -- 宗先世 -- 玉怀中 -- 尚忻 -- 言字旁 -- 龙文 -- 三点
水旁.华 -- 草字头.林 -- 俊荣国凤 -- 茂善,走字旁 -- 德振 -- 向春星志法 -- 祥
小学.
六世: 汉相 -- 维 -- 允有 -- 建珍远世 -- 其美唐率庄宁骥驯 -- 芝绪荣绩端德 --
兆盛金长安 -- 祥济来九有景孟 -- 一殿 -- 月 -- 丕 -- 占 -- 化 -- 学 -- 志.
六世: 传策 -- 镛镇 -- 有 -- 世 -- 佳 -- 存 -- 理 -- 济 -- 凤 -- 官 -- 道 -- 庆 -- 福.
四世:菽 -- 邦福 -- 乐善 -- 芝兰 -- 有 -- 安 -- 昌 -- 和 -- 南 -- 开 -- 灿常 -- 广光 -- 良 -- 晓玉.
四世: 芳 -- 邦旭 -- 可正 -- 湖哙升遂治普 -- 阳国肃士印春 -- 祚.王字旁(十八列).宽阔广 --
嗣克新 -- 汾学如曰 -- 智文武宗毓 -- 圯之继起 -- 勀正鸿 -- 怀禄吉有增 -- 训绪 -- 民 与
-- 升祥永大 -- 言 -- 醒成.
二世三公:会 --在 -- 陆慨 -- 軘国礼 -- 台色恩旺 -- 养祥奎 -- 良尽玉 -- 治天吉.
九世: -- 治天吉 -- 思九盛可 -- 振持王字旁.在天 -- 秀耳旁字.迨一三点水旁
字 泉和冠.
十三世: 冠泉和三点水旁字 -- 法守风奎书堂 -- 连建嘉至 -- 恩平 -- 中显绍光.
十七世:中玉亭绍 -- 胜存益 -- 志成兴华杰 -- 新港强金俊涛.
二世四公:二三世失.四世:循谦 -- 艾庄 -- 允佃成 -- 谷识靠 -- 赏显明延长 -- 天.
九世: 天 -- 三点水旁字.修身 -- 辐紳苞安咸成 -- 玉林云冠 -- 景
十三世:景云冠振 -- 田成绍 -- 光林乐 -- 国象 -- 三华 -- 月效 -- 云兴 -- 永 -- 海.
--- 董氏(寿光)渊源研究资料库之一
撰文 董孝忠

鲁北一线,地处渤海湾南缘.东起威海西至天津,海岸线约700公里.这一地带(纵深为胶济铁路以北)分布着董氏族裔30余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与明代移民抑或军屯卫戍部队迁徙相关.为了清晰显示我董氏族群在鲁北一线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生活状态;为了使每个族裔的派衍分布得到客观可靠的印证,本文将分数次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汇编撰文,阐述历史发展轨迹,供我董氏同宗"寻根问祖"参考.
       山东寿光自然村落的历史背景
寿光,历史古老,人文地理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许多多耐人寻味地典籍故事.由于寿光地处莱州湾南岸,与辽东半岛相对峙,因而在军事上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地.如前所述,唐朝东征朝鲜,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地理价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而使今天的寿光遍地辉映着历史的光彩 -- 布满县域每个角落的唐营要塞古遗迹.这里既有古国君王的都邑,也有重臣名宦的故里;有运筹帷幄的军事基地,也有辎重军火和船舶的制造作坊;有屯兵留营的里户,也有通讯驿站的屯堡铺寨...纵观今日的寿光,处处古迹给人留下了"俨如一个综合大兵营"的印象.笔者抱着探赜索隐精神,饶有兴趣地,试着择其几例与董氏渊源相关的焦点史料,给出以下几点诠释.
村民移民史的探讨:笔者查阅了寿光市979所村镇中的900个村庄建制历史资料,获得如下结果:
1.移民村共计363座,占900个村庄的40%.如果加上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村子计算,远远超过50%.其中洪武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140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96所.永乐年间从洪洞迁入的村庄21所;从枣强迁入的村庄30所.还有36所村庄是从枣强反迁洪洞后复又从洪洞迁来寿光的.另外有全国各地39处移民也是在洪武永乐间迁徙到寿光的.在这些村庄中有留营屯兵村38处;马厩村6处;辎重兵器船舶制造所11处;驿站3所;探马营与哨所侦察兵部队4处;军事基地一处;还有达官武将佃户村3处...这些村庄虽然名义上是唐王东征时的营堡,但处处却反映着明代的鲜明特征.每个村庄的家谱似乎毫无例外的书写着"明洪武(或永乐)年间来自某某地"
2.寿光沿海有两处颇为重要的关隘要地,就是北部的广陵镇和海边的羊口镇.史载:广陵,永乐四年(1406)十二月十八日设巡检司;安乐镇巡司东北有塘头寨百户所.后者设置时间显然早于广陵镇巡检司的设置时间.从编制上我们知道,所与司的建制均为150人左右.就是说,明代这两处机构共有兵员300人,加上他们的军籍户,这里的总人口超过千人以上,当时也算是一个较大的人口集聚地了.
3.实际上村镇人口分布远非如此.这就牵扯到广陵南北两个吴姓村庄的渊源.广陵村北小营村,原名吴家营.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祖上军籍屯户,江南乌龙江人.始祖吴种活,明初随军征北,立下战功.驻徐州.明帝裁并实行军屯,于青州寿光瀰河下游安家,累世繁衍...经查,位于东营广饶的中营,东营,西营皆为吴氏后裔,他们是一个祖源的分支,族群十分庞大.如果追溯其先世渊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朝开国元勋吴良吴祯兄弟(江国公,海国公).吴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最后落籍在青州病故.这可能是寿光吴氏和东营广饶吴氏落籍三地的先祖渊源吧...广陵南的张家屯,始祖张玉字君德.辉县人.明初被授予金带指挥.永乐四年随朱棣扫北,最后落籍寿光.是一个典型的军籍户世家...以上两处人口也是组成广陵镇的主要成员.
4.寿光西部化龙镇张屯,也是一个地道的军户世家.据其家谱记载:太始祖张君仁,原籍南京广德州平县人(现在的安徽省广德县)明洪武间就职千户.永乐年间,随棣北征,为世袭指挥.正德十三年,奉地五千六百亩为民...(笔者按:若调研其祖源,很有可能东西两个张家屯是一个祖源).
5.寿光董氏,在寿光900多个村庄中其族群虽不十分庞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闻名于华夏,就显得尊贵望重.元代董俊一族,八门忠烈.进入明代,这些驰骋疆场的武士们为明朝的定鼎奠基;为一代新政权的建设,作出不懈地努力,立下汗马功劳.据文史资料,明清两朝代董氏光总兵一职就占有27位之多.将军,参将,兵部(科)给事中,指挥佥事等中高级将领进入史册的人数就有几十位...寿光董氏聚居村共有16个村庄.其中最大的一支董氏乃元末董志先后裔.他们这一支董氏共有八子数十门之多.在寿光落籍者为其二支(五门);五支和七支(三门).总人口约二万余人(如果加上外徙者,数字会十分庞大).稻田镇丹河系与王里瀰河系以及溎河系分别为董志先的三子,五子,七子,通称三河董氏(济阳,阳信商河,高青,青州均有分支).追溯其渊源,他们是西汉武帝时代名儒董仲舒第二个儿子董符起的后裔.广陵,王望,董家营等村庄的董氏除尚未查明者外,绝大部分是董俊后裔,基本上都是武将的后代,他们是随从军事调动来到寿光进行屯垦戍边的.

三. 明(清)时期董氏军职人员概况

元、明、清三个朝代,虽然在推翻原政权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进行着激烈的战争和杀戮,但从改朝换代程序上看,各朝代沿用的体制政策等都惊人的相似。明继元制,清继明制,甚至在各朝代军职人员的队伍中,大量的涌入先朝旧官宿将,就是说,朝代之间的战争宛如一场游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到最后出现在战场上的重要人物却出奇的是新朝旧将的更替而已。
元朝开国将领董俊,生有八子。从史书上看,有五人身居中央高层。嗣后,这一家族连续五代继承中央要职。甚至元朝灭亡之后,明朝上层毫不例外的重新启用董俊后裔担当重要武将职位。清朝也亦然。这一事例说明元明清三朝代,在战争中厮杀的主将中董俊后裔占有很大比重。可以准确的说,元、明、清甚至更早些,武将文臣的任职,除了新生者外,大多数是旧臣宿将,是延续着先代的轨迹代谢着,走着。例如《中国明朝档案总汇》记载:...原方国珍部将,万户,黄岩人董均信洪武元年归附,并已入籍为民。洪武十八年(1385)仍被取除所镇抚。又如:洪武四年二月(1372),元朝辽阳行中书省平章刘益,派右丞董尊,以辽东图奉表归降明廷,兵员十三万。明廷为表嘉其诚,设辽东指挥司,兵员皆为原故元将士...本着上述思路,下面,将这一时期的董氏名将汇总罗列于后,仅供同宗寻祖认宗时参考(事迹任职等项目从略)。
董俊一支:董俊,当年在世夫人五.李氏、王氏、张氏、杜氏、王氏、生子九子:文字辈:炳、蔚、用、直、毅、振、进、忠、仪;第三代士字辈:元、珍、选、秀、亨、贞、楷、桓、廉、表、特、良、恭;第四代守字辈:乍、正、礼、谦、恕、悫、思、懋、敬、绪、约、续、绍、绅、紘、缨、义、游、政、柔、弘、中、庸、格、逊、简、诚、让、训;第五代敬字辈:铸、镇、铎、镛、鉴、铨、镕、镗、珪、璋、瓛、壁、琮、球、玉、珎、瑛、琇、钧、珸、钊、戚、钥、辖、鉉、燧、镌、镐、鐄、饼、镣、钺、缓(仲吉);第六代武字辈:武祖(祖臣),下同,宗、世、续、尧、仪(德仪)、傅(德傅)、谦、赞、渊、第七代尉栋,尉枢、史料共记载九十六人。
董俊一支称谓只是摘自“藁城南大章董氏的祖事”这部谱书,是由董俊后裔在一九五一年于本土整理书写的(他们整理出如下四十八字世系图:文士守敬.武尉秉诚.祖肇中山.荣发元廷.风云际会.景胤繁隆.职列将相.位及宫卿.臺各垂勋.青史标名.流放百代.华表可宗).但董俊后裔族群实在是庞大而繁博.从家乡藁城走出去的后代人,往往将家谱名字改成字或号,有意无意的隐讳自己真正的名谓,尤其在朝代更替时期更是如此。所以各地的董俊后代家谱变动十分频繁而复杂,这为续谱工作带来很重压力,如江苏睢宁董文忠的后裔在士字辈之后,突然改用字或号续谱....造成与南大章董氏家谱脱节错位.赣榆董氏在其家谱中出现“颜成”“守中”等名字,但他们却是同辈关系?颜成是董文忠的字,是守中的祖辈,怎么变成同辈了?使人不解。又如河北文安县朱家务董氏族谱记载:董俊后代连续五代为武将。第六代董良辅奉旨迁霸县,十一代董冀北;十三代董继德;十四代董守业,守信;十五代董宪周,董明魁(董海川);德魁...均没有按照南大章的字序排列。
董俊后裔绝大多数人以武将为职,只是进入明代以后,官职变得不甚显赫罢了.除了董俊后裔以外(以上只列出董俊在本土的名人,不含远离本土在全国各地的历代董俊后裔),董氏任职武将文臣的人员也不在少数,下面重点介绍一些史料上有记载的名人(极有可能其中有董俊后代).
1.董博霄 磁州人 字孟起. 元末明初与毛贵在南皮战斗中殉职.本人为儒生,后人为此而感叹不已.
2.董养性 乐陵人 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 3. 董伦恩州人字安常洪武中大学士陕西参议事云南.
4.董镛 建文时御使. *董镛字孟声仁和人,任永丰知县卒.这一位董镛乃明代著名武将,兵部尚书于谦的岳父,他儿子 *董兴为广东总兵,史载:兴长垣人,正统中为右参将,后进都督同知,进右都督,后分督京营,封海宁伯,终宣府总兵. 5.董匡 番禺人 字总辅永乐间御史,性介特. 6.董严临清人南宫教谕.
7.董山 三卫都督(异宗). 8.董璘高邮人字德文英宗官修撰. 9.董傑泾县人字万英号五城,沔县知州.河南布政使,终右副都御史. 10.董威 威县人 江西布政司参议转参政. 11.董撲麻城人 字汝淳 重庆知府 参政. 12.董旻乐平人字子仁兵科给事中,历吏科给事中,石臼知县,四川参议. 13. 董圯 会稽人 字文玉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14. 董越 宁都人 字尚矩成化进士,使朝鲜,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 15. 董宣 字继善上元人青田训导. 16.董燧字兆时号蓉山临川人南京刑部郎中. 17.董琦字天粹阳信人,高平令,世宗时分巡河南,晋少参. 18. 董毂澐子字石甫,安义汉阳二县知县. 19.董相嵩县人,御使嘉靖间终副使. 20.董传策字原汉,华亭人,刑部主事,万历礼工二部侍郎. 21. 董份字用均号泌园,乌程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22. 董旸繁峙人,以战功累官游击,兼镇国将军.嗣子一元,一奎皆仕至总兵都督. 23.董邦政,阳信人,知六合县,按察使佥事,禦倭寇苏州府同知. 24. 董鲲 字少漠 宜兴令,御使. 25.董澐字复宗号罗石,海盐人,游会稽. 26. 董学字愚斋,海宁人,御使 27. 董一奎宣府前卫人,官都督佥事,震三边,勇敢为著...28. 董其昌字元宰号思白,父汉儒,南京礼部尚书(实为山东莱阳人). 29. 董基字巢雄,掖县人,刑部主事,终南京大理卿(有军事天才,训内廷军三千). 30. 董汉儒字学舒,大名开州人,湖广按察使,宣大总督,天启间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31.董樾 字子亨,宁波人,贵州参议,四川副使. 32. 董应举字崇相,闽县人,天启官太常,河南道御使,(主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工部侍郎. 33. 董嗣成字伯念,乌程人,历礼部员外郎,家世贵显,重气节. 34. 董一元奎弟,宣府苏州总兵,镇延绥,征辽东,左都督. 35. 董尽伦字明吾,合州人,清水知县,调安定,守蒲州抗敌,城获全,后擢重庆,孤军深入,中伏亡. 36.董汝瀚字子匯号西缜,青州人,建平知县,户部员外郎,盐天策诸仓及搉钞淮关...晋正郎. 37. 董钦承字在公,别字靖庵,会稽人,兵部主事. 38.董文骥 字玉虬 号易农,御使,外迁陇西道. 39. 董笃行 洛阳人,给事中,左副都御使. 40.董守谕字次公,户部主事. 41. 董含字闽石号蓉庵,华亭人,观政吏部.42.董学礼广武人,明花马池副将,李自成擢总兵.湖广提都. 43. 董振秀 平原人 福建副使,守建宁获粮数万斛. 44.董良橚 字尧封,山阴人,武进士,官参将. 45. 董三策江宁人,武进士,官游击将军. 46. 董卫国湖广总督. 47. 董讷字兹重,号默菴,左都御使,总督两江,改督漕运. 48. 董宏毅字士超 号任庵,奉天人,累官都御使. 49. 董建中 字正度,娄县人.湖北荆门知州. 50. 董芳陕西咸宁人,湖广提督. 51. 董基诚阳湖人,大兴籍,开封知府. 52.董恂江苏甘泉人,户部尚书. 53. 董榕丰润人,许州郑州知州,吉南赣宁道巡抚. 54. 董尔利岫岩通判. 55. 董国光 延绥巡抚,籍滕县. 56. 董学成 蓟镇巡按御使. 57. 董懋中 会稽人 尚宝卿. 58. 董俊会稽人,籍涿州,隰州知州. 59. 董元礼部主事. 60. 董恬 大理寺少卿. 61. 董象恒华亭人浙江巡抚. 62. 董复 常州人定州牧(知府). 63. 董子行陕西巡抚. 64. 董豫 会稽人,刑部主事. 65. 董方漷人,通州,刑部尚书. 66. 董纶上海人,监察御使,子董恬(前述),子董忱肇庆知府.子董怿锦州知府.67.董子和.通州将军,与董方为伍.68.董光宏.字君谟,嘉靖(1564)分守河汝使者.69.董曾.字贯道,董旭弟,无为知州.70.董纪.上海人,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江西按察使佥事.71.董子莊.乐安人名琰.洪武茂名知县.72.董复昌.洪武间丹阳县令.73.董尊.辽东都指挥使右丞.74.董守宏.景泰三年册封硫球王使臣,兵科给事中.75.董纳(清)礼部侍郎,兵部尚书兼右都御使,出任两江总督.76.董城.长治荫城人,元末明初户部尚书.
另据无锡资料:1.董世杰.嘉定元年(1324)知州.2.董守思.元统二年(1334)威州知州.董元儒.万历二十九年(1601),副都御使.
以下为总兵官: 1. 董学友.肥西人,徐州镇总兵(董凤高侄). 2. 董凤高.肥西人,总兵. 3. 董继舒. 平凉人.宣化甘肃总兵. 4.董光甲.河间人,河北镇总兵. 5.董一元.宣府人,辽东总兵. 6. 董义.总兵. 7. 董芳.建昌总兵. 8. 董英. 浏阳总兵. 9. 董天成.凉州总兵. 10. 董志义.陕抚练国事总兵. 11. 董一奎.董一元兄.宁夏总兵. 12. 董福祥.甘肃总兵. 13.董大本. 定海总兵. 14. 董学礼.凤翔总兵. 15. 董履高.正定镇总兵. 16.董垣信. 南雄总兵. 17. 董兴. 广东总兵. 18. 董浩. 义阳关总兵. 19. 董健. 总兵. 20. 董建强.衢州总兵. 21. 董天弼. 总兵. 22. 董占元. 直隶总兵. 23. 董开庆. 东莞总兵. 24. 董大用. 福建总兵. 25.董南斌. 建昌总兵. 26. 董元镇.黔总兵. 27. 董果. 漳州镇总兵,后调台湾总兵. 28. 董用文. 保定总兵(殉职). 29. 董节. 蓟镇游击将军. 30. 董大胜. 参将.(闵行). 31. 董方. 安平协千总.32. 董志宁字幼安,鄞人,兵科给事中.清兵入浙,拒降.鲁王监国大理寺评事,后全家殉职...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p#分页标题#e#

    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 三门峡董振民

    2009年11月7日

    河北省衡水市

    纪念董仲舒诞辰2200年暨董仲舒思想国际研讨会发言稿

    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p#分页标题#e#

        感谢主办方,感谢zhu席先生,给了我们这次交流的机会,给了我们公布研究成果的机会。董仲舒是我们衡水市广川人,是中国古代在孔子与朱熹之间,承前启后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今年是董仲舒诞辰2200年,我们要研究和发扬董仲舒的思想体系,首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地贯彻儒家政治伦理的"义利之辨"之 "正谊明道"。我做为董氏代表之一,与大家来共同探讨董氏的先祖,顿觉无比荣耀。据陕西洛南董拴军家藏的竹木简《董氏族谱》记载,董氏自三皇时代至今时间跨度五千三百多年,世系流传二百二十多代,董仲舒为董氏第155世,董父第118世。今天我要向大会报告的主人公董晋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那么,董晋的故里"河中虞乡万岁里"究竟在什么地方?董晋葬在什么地方?韩愈为何会给董晋写"传记"?董晋的后代分布在哪里?带着诸多疑问,我多次进行了实地调研。今天我向大会报告的内容是"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以期与遇会者共勉。

        一、董晋故里在董村 #p#分页标题#e#

        2009年4月9日,我和几个朋友与董好贤宗亲一道,自驾车踏上了寻根之路。从三门峡经灵宝、洛南、华阴,笫三天一早,我们取道山西永济。虽然不知道董晋故里在哪里,我还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所收获。

        山西交通便利,公路发达,路况较好,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便赶到了永济市虞乡镇。我问了几个老乡,提起董晋,都说知道此人。沿路继续找一个叫董村的村庄,走了不少弯路,绕了一个"回"字,总算找到了董村。

        董村原属虞乡县,曾设董村乡,乡政府就在村东新街上,区划调整后现在是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董村八组,村里二百多口人。听街上一经营农资的的62岁王兆瑞先生说,这董村就是董晋故里。董晋,字混成,当地人都熟悉地叫他董混成。目前董村已无混成后人,也仅有一户外迁的董姓人家。去年有一沈阳人来寻根,说他们那儿村里几百口人都是混成的后裔。

        古董村如同一座城,原来居中朝东的村门(建造年代不清楚)上立有一木牌匾,上书:"唐明臣董混成故里"。匾宽近2尺,高约3尺,直到解放后的l95l年修建完小(董村小学的前身)时才被拆除,现木牌匾已不知去向。董村小学院内的清光绪十六年重修的元代古"董村戏台",以及散落在院内的少量古村门砖石碑刻,还能让我们领略一下混成故里昔日的辉煌。

        董村从永济市地图上看,就象一座轿,村四角有四个营(村):东北圪塔营,东南庞家营,西北杜家营(原叫金陈营,因杜家出了个公公,改称为杜家营),西南古市营。我想村里出一个坐轿的名臣,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当年混成回乡下马之处,在村门正东百十米与董氏三冢交叉之处,曰龙头坡,至今村民仍沿用此名。

        村东南二里余有"董氏三冢",被村民误认为是董晋三兄弟墓了,此后在《虞乡县志》卷之八-古坟考中得到了更正。据载称,"唐太傅董公墓在县东十六里董村南,有三冢,碑碣无存,《临晋志》以为董晋墓,考权文公董公神道碑,称晋葬河南县万安山之原,则非晋明矣。按神道碑言,公考伯良,赠尚书左仆射,此太傅当属伯良墓,上二冢疑一为公曾祖梁州博士仁琬墓,一为公祖右散骑常侍大礼墓,今土人惟称三进士坟云。"坟冢势如龙形,长约200米,宽约60米,高约4米。据村中长者88岁的梁江龙老人说,他16岁(1937年)在此割草时听一放羊人说,相传有一个南蛮人妒嫉三冢脉气好,后代会出"能人",就派人在龙脖之处挖土,离奇的是白天挖了,隔一晚上又自然恢复,于是不分黑白拼命地挖,直至见了红水(龙血),以为是割破了龙脖,不敢再挖了,此处就变成了现在通往席张村所走的路。

        传说"董氏三冢"有一神奇之处,就是村里谁家过事情,只要到坟上烧香祷告,桌椅板凳自然就有人给送来了。 #p#分页标题#e#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据梁江龙老人回忆说,自他记事起,就没人来上过坟。而如今,坟冢的土层早已被挖平烧砖了,乱石砖块遍地,荒草丛生,遗弃的砖窑场尚能让我们想象到"董氏三冢"所处龙脉的盛况。也许是人们慑于"董氏三冢"的威力,还没有把它整成地,给了我们见证三冢遗址的机会。

        二、董晋里名与葬地小考

        董晋的曾祖仁琬世居河南府河中县,即山西省西南部的虞乡县,想必《虞乡县志》上应有记载。5月10日,与太原董大中到忻州调研董氏家谱归来后,我连夜乘火车返回永济,到永济市档案馆一探究竟。

        据《虞乡县志》记载,虞乡为古虞国,后为梁解,为解县,改为虞乡,又复为县,分置虞乡,是虞与解一而二,二而一也。民国八年(1919年)二月的董村,东至王杜村一里,西至东杜村一里,南至石术村六里,北至永营十三里,东南至雷家庄五里,西北至桥上桥十里。卷之五-文儒传载,董村有一韩文公庙,据说是董丞相在汴雅善文公,丞相卒,文公护丧归葬,又述行状,因此建而祀之。董村的来历,县志上没有记载,我想可能是因为董氏世代祖居该村并屡出才人而得名的。董村被称为"万岁里",县志上也没有记载,董晋故里的智者也不清楚。那就只好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求证了。

        据载,唐宰相董晋之弟,唐贞元进士(江西第一进士)、吏部侍郎董申率其家迁居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海口村。因董申与祖辈都是唐朝高官,家族成员又以经营茶叶生意而巨富,由此,海口董氏建村时,高规格高起点,仿照唐朝都城的里坊规制模式,又兼以北斗七星星象布局,在今天海口村的基地上建造了一座"村城",其村落布局及街弄形态较为完好地保存至今。推此及彼,古董村也应该象当地老百姓所说那样是一座"里城"。按旧时律法,只有皇帝方可叫"万岁",也只有皇帝居住过或暂时避过难之处才可称为"万岁里",反之则是犯大忌,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韩愈称古董村为"万岁里",或许某位皇帝曾经在此"生活"过,或许是希望它"永远存在",至少是"永远存在"人们的心里。

        考证权德舆董晋神道碑铭,称董晋葬在河南县万安山之原。那么,万安山在什么地方?董晋为什么会葬在那儿呢?

        万安山位于伊川县东北部,偃师市南部,洛阳市东南侧,东连嵩山,西接龙门山,因脊背起伏较多,大部分呈马鞍形,故名万鞍山,后演变为万安山,主峰海拔937.3米,是伊川最高峰,峰顶有万安宫、祖师庙等名胜,自古就是洛阳南面的屏障。唐时北邙古墓已满,"洛阳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于是万安山成为安息的首选。姚崇、宋璟、裴度、贾岛、张说、李德裕、张庭珪、李多祚等一干历史上闪光的名字不下20人葬于此地,董晋也就不约而同地葬在了这里。

        还有一点,与当时饥饿兵慌的混乱局势有关。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初三,七十六岁的董晋病逝于任上。韩愈遵照他的遗嘱,迅速处理丧事,三天后(初五)即入棺成殓,并陪同其家属护送棺木离开汴州。他们出发后的第四天(初八),董晋的部下举兵叛乱,交通阻绝。当节度行军陆长源、度支营田判官孟叔度、观察支使邱颍、观察推官韩愈一行护送灵枢走到假(yǎ)师(今河南偃师)附近时,汴州大乱的消息传来,于是在匆忙之中草草将其埋葬。可能是因为董晋荣升汴州前出任了四年的东都留守(注:东都留守的职责是总理洛阳军民、钱谷、守卫等事务,相当于东都军政的一把手。),有功于洛阳,所以洛阳便成了德宗勅葬董晋之地,于是就把他葬在万安山下。

        据时任中书舍人(宰相)的权德舆撰写的董公神道碑铭载, 在董晋去世当年的十月二十七日,董晋儿子全道等,奉理命家法,依从周礼,与陵谷之有迁,将两夫人与其合葬,并勒石纪念。

        据韩愈在《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溪墓志铭》中载,元和六年(811年)五月十二日,曾任商州刺史、御史中丞、粮料使的董晋第二子董溪因盗军资被赐死湘中,年仅四十九。第二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其子居中始奉丧归。元和八年(813年)十一月甲寅(初五日),葬于河南河南县万安山下太师墓左,夫人郑氏祔焉。以陪伴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那么董晋具体埋葬在万安山什么地方?我数次查阅偃师市地图后,把目标锁定在偃师市大口乡董村。

        8月30日与10月26日,我两次与偃师诸葛镇西白塔村的董长庚宗亲一道,几经转车,来到偃师市大口乡董村考察。董村位于大口乡最东南山区,万安山北麓,辖13个村民组,3258口人,其中六七成姓董。董村是万安山一带董氏的主要聚居地,登封江左镇、顾县镇安滩村等属董村董氏迁出地。据《大口乡董村董氏家谱谱序》载,"始祖董林于明太祖(朱元璋)安天下、定中原三年从晋阳洪洞县打枣岗迁居偃师,世居蒋村。老者相传,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34)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荐之士。河间府景州旧属晋阳,有董仲舒献天人三策,上嘉纳之,拜江都王相。王景帝子,武帝兄也。舒以礼匡王,王敬重焉。武帝元封元年(前104),上行幸缑氏(即现在的缑氏镇,距董村11公里),礼祭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空中呼万岁者三。今偃师有参驾店,当时从官之中,仲舒与焉。武帝东巡海上,事封禅。仲舒有疾辞,遂家于蒋村,而相传为偃师董家里(均指的是现在的大口乡董村)。单泉之南、岗岭(指虎元岗)之西,其下有祖茔一座,不可考其由来矣。洪军之闹,因蒋村有旧址,且离县僻远辽阔,追踪前人,复其故土,自武帝至十八(朝)代矣。"我想后裔追寻董仲舒的足迹葬于此地理所应当。董村第八组已八十高龄的董遂臣宗亲说,他十二、三岁去四门坟地祭祖时,距坟西大约五十米再向南四十米处有谱上所说的 "祖茔",上有三道墓碑,大碑高约1.5米,宽0.6米,两道小碑高约1.0米,宽0.6米,年代久远,不知所云。董晋迁葬在此及其子董溪陪葬在此,符合三道墓碑的特征。葬地在董村东北角虎元岗之西,座北面南,地势平坦开阔,茔西二十余米有河沟叫马桥沟,茔东泉寨村(西泉村)之南有一泉曰单泉,茔地两侧南北向有两条乡村公路,墓冢背靠虎元岗,西望龙门山,南望万安山群峰,迎南横岭,峰峦连绵,奇石林立,山水占尽,风水堪绝,埋的是董晋名望所归。过去每年二月前后,村里只要邀请到戏班,就举办社火表演,至少几十人列队,敲锣打鼓,木牌彩旗开道,方圆几十里的董氏后人都来这里的祠堂、墓地祭祖。现在条件好了,每年的二月十五,董氏后人有开车的、骑车的、坐车的、走着来的,都聚集到这里搞祭祖活动。他们首先祭拜董晋,尽管董晋与他们不是一支,但他们认为董晋是"寻"来的先祖。董晋葬在此地"离县僻远",免得董晋为官时曾得罪过的人"打扰",可以放心地长眠安息了。既然董晋故里在董村,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地的这个村子改称为董村,以圆他落叶归根之梦,也合乎情理。 #p#分页标题#e#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通过排查,结合当时饥饿兵慌混乱的局势,遥远的路途是把董晋运回山西永济虞乡董村故里安葬的最大一道障碍,所以勅葬曾任东都留守的洛阳就顺理成章了。韩愈一行送葬的路线,从开封沿310国道经郑州到偃师,向南沿故县-刘庄乡村公路到刘庄,往西到董村就清晰可见了。良好的风水及墓地前"辽阔"的场地,为后裔祭拜董晋提供了活动的"道场"。董村完全符合"董晋葬在河南县万安山之原"的特征,董晋葬在董村无疑!

        万安山南边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范仲淹墓,离洛阳龙门10多公里,距董晋墓冢直线距离仅30余公里。董晋墓冢在范仲淹墓东稍偏北一点,距偃师约35公里,距洛阳龙门约40公里。几千年之中华,历代真名实姓的王公大臣多如繁星,但是几百上千年之后只能在书中寻找其踪迹。如今洛阳周围多少名人的墓葬或被如云大厦压在脚下,或被辟为各种名堂的牡丹园招揽着四方游客,所以范园(范仲淹墓)是幸运的,董晋墓就显而格外凄惨了。我与长庚、遂臣宗亲头顶正午烈日,亲临董晋墓地后,心潮翻涌,难抑激动之情,也有一丝慰藉,因为我非常幸运并顺利地找到了董晋故里与葬地,我对董晋的考证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我想董氏后人尤其是董晋后人,能不能让董晋墓冢象范园一样,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三、董晋生平简略

        董晋,字混成,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仕唐,官至德宗朝宰相。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在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769年5月25日,董晋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李涵奏请代宗以董晋为判官。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

        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任太府卿、御史中丞,后外任华州刺史。四镇之乱时,董晋弃城赴奉天跟从唐德宗,被封为国子祭酒。四镇之乱后,唐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

        贞元五年(789年) 二月二十七日,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窦参专政,唐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唐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感到惶恐,好几次上表要求辞官,德宗罢了他的宰相职务。贞元九年(793年),任命他为兵部尚书,贞元十二年(796年)3月任命他为东都洛阳的留守。正赶上汴州(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重,他的儿子兴风作乱。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初六日,德宗又任命董晋同平章事、兼宣武(今河南开封)军副节度使,初七日,宣武节度使李万荣死,唐德宗以董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汴宋亳颍等州观察使。

        董晋在宣武任职5年,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三日死于位上,终年76岁,死后赠太傅,谥曰恭惠。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29岁的韩愈受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及其次子董溪的推荐,在其手下任了三年的观察推官,执掌刑狱。也就是说,董晋为节度使,是韩愈的幕主、顶头上司,所以韩愈知晋行治甚详,对董晋更有一种知遇的感恩。贞元十五年(799年)五月十八日,韩愈以二千余字作《董公行状》,深知董晋的德性:"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宰相权德舆在董公神道碑铭中评价董晋:"一邦之人,得公而理,失公而乱。惟公自筮仕至捐馆四十五年,无伐善,无违德;历官三十六,皆以理效闻"。

        纵观董晋一生,其才能表现是多方面的:他出使回纥不辱使命;在韩滉权盛时,挺身而出为元琇辨解;在四镇之乱时,游说李怀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时,平息邓惟恭之乱,并抚御其骄兵悍将。其中后两点最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安定。

        四、董晋世系及后裔的播迁

        据董氏家谱记载,南北朝时,董仲舒三十一世孙董信道玄孙迁至蔡州。隋唐之交,三十五世孙董九思迁河东虞乡定居。三十七世孙董仁婉永徽壬子皇任梁州博士,从京城徙河中,有儿子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孙子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根据福建连城董炎星、浙江富阳董顺庆提供的谱系推算,董晋应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

        董晋父伯良(復初公)生子三:晋、申、三。长子晋,字混成,世居河中,生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皇上赐名。全道为殿中监、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商州刺史、河北营运粮使,全素为大理评事、太子舍人,澥为太常寺太祝。溪生四子:清然、居中、从直、居敬。次子申,字洛成,吏部侍郎,因官睦州清溪始居海口下市井头,生子三:全福、全秅、全祯。幼子三,从许旌阳真人,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大宋,江边万里,崇祀庙享。

        董氏是唐末从山西省虞乡县或做官、或避乱迁居南方的中原世家大族,董晋、董申自然成了南方董氏追奉的先祖。董晋的的孙子董清然、六世孙董合等定居的扩源、流坑都是偏僻的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封闭,才得以长期稳定聚居并繁衍播迁。清嘉庆十二年(1805年)仲三公之裔孙太学生董春所撰的《扩源源流考序》,详尽记述了流坑源流与分派几十个县的历史。

        董申一支后裔,现在居住在安徽南陵。据族人董杰义讲,他们的家谱十分完整地记载了董申及其后人的详细资料。江苏赣榆董氏也是董申后代,只不过他们在很早以前已经与北方的董俊后代联宗。

        湖北阳新粮食局董鸣鸿那里有族谱详尽记载了董晋后裔的世系。董晋后裔以谊、谦、让三大祖庭为主线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徵、浙江、福建等省后裔轮廊是清晰的。董晋后裔先后迁居于山西河中,江西德兴、婺源、宜黄、乐安,浙江富阳,安徽泾县、池州、庐陵等地。

        魂牵梦萦是故里,寻根问祖宗亲情!我想借用一首歌,聊表我们天下无二董、董氏一家亲的美好愿望。

        心在跳,情在烧,我愿真心去寻找。

        心在跳,情在烧,何时给我温柔的怀抱。

        心在跳,情在烧,你就在不远处微微地笑。

        心在跳,情在烧,我会追寻你到天地老!

        谢谢各位!

        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三门峡董振民

        2009年11月7日于河北省衡水市 #p#分页标题#e#

        作者简介:董振民:董氏第222世、董父第185世裔孙,生于1967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原籍河南省陕县。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宇龙纺织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计划处工作,大专文化,工程师。2005年主编《十里铺村董姓史传》,2008年主编《董姓史传》。《董氏族谱》第八次大续修编委会主编。著有《闻喜董氏探源》、《唐宰相董晋考证漫记》等董氏渊源调查报告。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您已经评价过!

  • 收藏
  • 分享到:

  • 更好的回答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6 02:25, Processed in 0.05261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