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赵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山西五台槐荫伯英公族谱

2013-5-18 20: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30| 评论数: 0

匿名用户

赵承绶,字印甫,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晋绥军骑兵司令,军长、晋绥军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等职.
1891年,赵承绶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槐阴村.父名赵长庚,子星西,前清附生、候铨训导,以教书为业.赵幼年随父课读,十四岁就学本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因喜好武事,十八岁入太原陆军小学,继升清河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后,赵回省参加地方革命武装——忻(州)代(州)宁(武)公团,在团长续桐溪属下任教练官.同年11月间,公团二千人经繁峙县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赵率左翼游击队为前锋,进至怀仁县,侦知大同同盟会已经起义,清总兵王得胜已率部退走,公团遂进入大祠.同日,清驻宣化和张家口的淮军郭殿帮部,毅军陈希义部二千人前来增援大同,围城猛攻.公团与大同起义军坚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议和,各省停战,公团依协议撤至雁南,由赵翠左翼游击队殿后.1912年,忻代宁公团解散,赵复学于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科学习.赵豪爽不羁,绰号二虎,学习不甚用功,考试常居榜末,但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见有群众围观一匹骏马,赵素爱马,遂上前观看.原来是一匹烈性马,不服驾驭,已摔坏数人.赵不听他人劝阻,一跃而上,马遂奔驰跳跃,赵被摔了下来,左脸鼻侧裂口出血.赵不顾疼痛,立即爬了起来,以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揽辔,再次跃上马背,以足镫用力夹击马腹,烈马终为驯服,不再暴跳,一气跑到太原.赵始就医,伤疤至老可见.
1918年,赵承绶毕业后回山西,在晋军步兵第一团团长杨爱源属下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24年升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一团目长,先后参加了阎锡山堵截续桐溪策划的樊钟秀建国豫军进攻山西的战役;阎锡山为策应吴佩孚军北上攻打驻在直隶省(今河北省)顺德的国民军第二军郑思成部的战役;奉、直、晋三方联合进攻国民军的所谓"讨赤"战役.
1927年6月间,阎锡山通电易帜,晋绥军改编为北方国民革命军,赵承绶任第二军第二师师长.同年9月,他率部参加了进攻奉军的战争,占领新乐和石家庄等地.其后晋军作战失利,赵率部撤回,退守娘子关一线.
1928年3月,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北伐,赵承绶受命率部进攻平山,以威胁奉军侧背.赵部攻占平山后,继又与主力夹击石家庄的奉军,占领了石家庄.6月,奉军被驱逐出关,阎锡山统治了晋、冀、察、绥四省及平、津两大城市.此时,阁锡山接收了察绥两省杂牌骑兵约四个军二十六个团的人马,建制庞杂,官多兵少,乏人约束,漫无纪律,遂任赵承绶为骑兵司令,负责整编,嘱以不出事,编得越小越好为原则.赵奉命后设司令部于大同,采取培养基层、轮训中层、调配上层的办法,经两次并编,把这些骑兵缩编为四个旅十二个团.大批高级军官被编造下来,人人就范,未生变故.赵由此进一步得到阎锡山的信赖,也为他自己奠定了以后统领骑兵的基业.
1929年,阎锡山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再次扩军.赵承绶所属的骑兵扩编为四个师,所委任的四个师长都是赵的亲信.
1930年,赵承绶带骑兵随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失败后,撤回雁北、绥远一带整顿.不久阎锡山被迫出走大连,晋绥军政事宜,统归张学良节制并加以整编.赵承绶仍为骑兵司令,同时兼任平绥护路司令、大同警备司令、剿匪司令等职.1932年,赵在绥远剿匪,收编了土匪苏玉生手下的一个团.但不久,赵得知该团军纪很差,群众反映极坏,并图谋哗变,便以果决手段收缴了全团的枪械.宣称发钱遣散回家,把全团官兵五六百人,装进五节铁皮车厢中,之后全部枪毙在乎绥铁路丰镇至包头的沿线各站.四方闻风肃堪,一段时期,绥省股匪为之敛迹.
抗日战争前,赵以六七万元支援家乡槐阴村建设.主要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一所规模不小的两级小学,购置图书仪器,出高薪聘任有办学经验的校长和优秀教师;贫寒学生免费上学,学习成绩优良者有奖学金,修建了"承志"医院,村人免费就医,强令村人吸鸦片烟者戒烟,组织供销社,设立纺织厂,提倡植树种棉,从外地引进苹果树苗,免费发给,每株另给奖励金一元;修溶水渠,打自流水井一眼,源泉至今不息.赵援助家乡的建设工程直到抗战开始,尚未全部竣工.他修建的校舍,解放后除槐阴本村学校占用部分外,五台县办了一所高级中学.
在1936年冬,德穆楚克栋布鲁和王英等部在日军直接指使下由察北进犯绥远省.赵承绶率骑兵和王靖国、周玳的部队配合傅作义将军的主力部队,进行了振奋人心的绥东抗战,获得大捷,收复了塞外重镇土木尔台和百灵庙,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和慰问.赵素喜书法,临摹魏碑,此时奋笔自题一联,"出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日本奴",以明坚决抗日之志.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赵承绶所部改编为骑兵第一军,赵任军长,率军直捣热河林西县,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堑(属张北县)等地.正在扩大战果,继续前进之际,因右翼平绥线失利,被迫转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归晋西北,驻守岢岚、神池、宁武、静乐等县.赵的司令部先后驻宁武坝上,静乐南关等地.时八路军已先期进驻岢岚、五寨、岚县地区.因国共实行合作抗日,八路军第一二O师在晋西北的部队列归赵承绶军长统一指挥,师长贺龙亲至坝上与赵会晤.贺既胸怀坦荡,赵亦天性豪爽,双方一见如故,相与甚欢,遂共商晋西北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大计及有关协同配合等问题,至为融洽.贺并推赵为晋西北抗战部队的总指挥.
这次会晤使赵承绶思想上受到很大影响,他对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明整肃的纪律和军民鱼水般的关系等十分敬佩.同时迫于抗日形势的要求和阎锡山为改造旧军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统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战)的号召,他深深感到必须革故鼎新,闯出一条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决计在他的部队里掀起一个整军的热潮.旋将军司令部及所属主力部队,由坝上移驻东寨.赵每日鸡鸣即起,身着士兵服装,扎腰带、裹绑腿,集合军部全体官兵及驻在附近的所部举行早操,言传身教,对部队严加整顿,并置身行伍,演习操作,加紧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整训,部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是年6月,骑一军司令部移驻静乐县南关,与驻在岚县的第一二O师相距只有三十华里,经常联系,互通情报,关系尤称密切.有一次,贺龙师长亲率第一二O师文工团到静乐县为骑兵第一军作慰问演出,节目内容是赵承绶军长率部配合友军打败日伪军,收复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兴和等县的战绩.在演出前还由苏联顾问介绍了苏联政府对这一战绩的评价,和苏联小学生在表演这一戏剧时争当赵军长的骑兵,不愿扮演日伪军的情况.第一二O师文工团这一演出,极大地鼓励了骑一军的士气.由于同一二O师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了解,赵承绶看到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于是先后邀请了共产党员宋震寰到骑兵军任政治部主任、甄梦笔(现名甄华)任军部的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一时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骑兵军,对赵整训骑兵军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段时期骑兵军抗日政治气氛颇为浓厚,俨然是一支抗日的劲旅了.
赵承绶骑兵军多次与第一二O师互相配合,在宁武、轩岗和神池、五寨地区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义井等战役中,两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胜利.赵为感谢第一二O师协助骑兵军解救宁武之围,回访了贺龙师长,并以晋钞二十万元馈赠,帮助第一二O师解决了一段时期的军需困难,两军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发展.
1939年7月,晋绥军扩编为四个集团军,赵承绶升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赵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驻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返晋西北时,取道陕北,宿于延安以东不远的一个山村内.中共中央发觉后,立即派较高级干部和群众代表数十人将他接到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承绶回到晋西北后,在兴县蔡家崖组设了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和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晋西北的组、政、军、经、教各部门统归他领导.是年12月,震动全国的"晋西事变"爆发,赵承绶奉阎锡山之命,率部自岢岚、宁武、五寨等抗日阵地撤至兴县、临县、万山县一带,作进攻新军决死队的部署.赵的司令部移驻临县后,召开进攻新军的军事会议.赵请辛亥革命以来二十多年的老友、暂编第一师师长续范亭参加了这次机密会议.当赵传达了阎锡山消灭新军及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命令之后,续范亭在会议中借故脱身,策马飞奔岢岚县的中共晋西北驻地,立即向党委作了报告.因而新军决死第四纵队暂编一师、八路军第三五八旅等抗日武装得以抢先占领临县、方山、岢岚县间的赤尖岭军事要地,使赵进攻新军和八路军的计划与部署顿归破产.新军方面成立了山西新军临时总指挥部,由续范亭任临时总指挥,从1940年元旦开始向赵承绶部进行自卫反击,于1月14日即将赵承绶第七集团军总部所在地临县攻克.赵率部向离军公路以南仓皇败退,沿途遭到新军截击.赵部伤亡逃散,为数过半,一应军资器物几乎尽行丢弃.事后阎锡山向重庆国民政府除自请处分外,并请给赵承绶以撤职留任处分.
"晋西事变"后,赵承绶遵照阎指示的"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四项原则,到孝义县白壁关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会谈,要求日方给阎三十个团的兵员和装备.次年3月,赵再次奉命到白壁关与日军驻汾阳若松旅团的宫内参谋会商.双方口头协议,消除敌对行为,共同防共,赵又要求日军把占领的孝义县城让出.三个月后,日本军果然从孝义撤走,由阎军进驻.其间阎、日继续谈判,达成了一个基本协定.8月12日,赵承绶被阎锡山指派为全权代表,在汾阳县的日军若松旅团司令部,同日本侵略军头子冈村宁茨指派的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田边盛武,在双方已经同意的《停战协定书》上签了字.
11月1日,赵承绶奉阎锡山命到太原,与日方研究履行《汾阳协定》的细则.赵要求日方先拨给阎武器装备,日方则坚持要阎先通电脱离重庆政府.赵在太原滞留三个月,回来向阎报告说,从商谈过程中的情况看,日方确是诱降,不是合作.
赵承绶从1941年起,还先后担任民族革命同志会驻会高干、北区领导组主任,替阎锡山处理组政军经教各部门重要业务,以及统管阎统治区北部各区县工作.1944年,赵又奉命到浮山县接替了杨澄源汾东领导组主任的职务,利用其当年曾当过签字代表的关系,向日军交涉让出了浮山县,作为在汾东向解放区抢夺政权和进而侵入上党解放区的据点.
1945年8月9日,日本宣布准备接受无条件投降.赵承绶奉阎锡山之命,由浮山经临汾到太原与日军联系,防止中共军队占领太原,并告知日军准备投降.赵到太原后,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司令部澄田商定,日本军队仍在原防区内防堵中共军队,听候阎锡山军队接受投降,日军如有调动,必须经赵许可.
由于赵承绶先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阎锡山得于8月30日抢先进入太原.嗣后赵又受命办理日军投降的接受工作和其它善后有关事宜,并依照阎的指示,以志愿方式留用了一部分日军和技术人员.
同年8月中旬,阎锡山命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第五专区专员续汝楫趁日军未撤退之前,由汾东去抢收上党,遭八路军沉重打击,迭电告急.阎拟命赵承绶率二万余人前往增援.赵以正在接收日军遗留物资和改编日伪军,难以分身为借口,不敢受命.阎乃改派赵的副手——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前往.结果,彭毓斌和史泽波所率领的三万八千余人基本上被消灭.赵又奉命到沁县收容残余部队和安慰军心,并在祁县来远镇会晤由长治撤退下来的日军第十四旅团长原泉福,携归太原贝阎,留用日军三千人.
1946年7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赵承绶被阎锡山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1947年1月中旬,赵又兼任第三十三军军长,奉阎锡山指令率第七十一、四十六师及赵端、杨诚的第八、九总队和机甲队等部,由太原分路南下,向介休县的张兰镇和水县地区推进,企图从东、北、南三面包围压迫解放军退出孝义县城.27日,赵承绶率部进驻汾阳田屯柄,令步、炮、坦克以猛烈炮火进攻解放军据守的孝义桃园堡,结果受挫.赵部第四十六师魏秉枚团由司马镇袭取孝义县城中伏,全团官兵尽数被解放军俘获.第九总队鲁效伊团向瑶圃进攻数次,毫无进展.赵承绶又命第四十六师进攻长黄,亦无进展,乃撤回司马镇休整.
解放军乘夜经孝义以东地区向万户堡及薛贤村一线进击,赵承绶急命各部撤退,他本人仓皇从前线遁入平遥县城.赵部被围在中街的第七十一师、四十六师经五天战斗,弹药粮秣已告枯竭,面临被歼的危局,赵指挥第八、九总队以猛烈炮火,拼死向解放军攻击,付出很大伤亡代价,阎始得乘势突出重围.
1948年5月,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击晋中.晋中阎军有六七万人之众,赵承绶奉命统一指挥,加紧防备.7月1日,经过血战,由晋中通往上党的子洪口要隘被解放军攻克.时赵承绶驻祁县指挥,恐解放军进占东观镇断其归路,急忙撤至太谷县城.解放军突然占领太谷县城北面的朝阳和董村地区,切断阎军北逃之路.赵承绶虽派铁甲车往返射击,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反攻,但仍未能稍挫解放军的攻势.随后解放军主动撤离,赵承绶野战军才得经胡村向北转移.途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7 06:12, Processed in 0.03942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