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孙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寿州孙氏历史名人简介(一)

2013-5-23 22: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41|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寿州孙氏历史名人简介(一) (2011-01-31 22:59:56)

标签: 文化

    寿州孙氏,自始祖孙鉴、孙铠二公于明洪武初年,从山东济宁州迁徙到寿州安家落户以来,诗礼传家,耕读为本,世代生息繁衍,逐步兴旺发达,成为寿县大姓之一,有“孙半城”之美誉。寿州孙氏遍及海内外,族中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几百年来,世代寿州孙氏子孙,以孙蟠、孙家鼐、孙多庆、孙多鑫、孙多森、孙毓筠、孙津川、孙一中、孙多钰、孙多慈、孙方锟、孙以瑾、孙多晶等为代表的众多仁人志士、先哲贤达和广大族人,在历史长河中斫荆斩棘、披肝沥胆、无畏无私、一往无前,立家创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中,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类的和平安危和兴旺发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形象,他们的人品,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实践,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愤怒与悲悯,他们的慷慨与激越,他们的理智思考与无畏勇气,在孙氏历史的长廊中回响,让人荡气回肠,催人奋进。本贴逐一简介他们的生平事迹。
孙蟠生平事迹简介:
    孙蟠(1727-1804)寿州著名学者,原名士撝,字十洲,号十舟。一号“小巫山樵”。增贡生,候选知府,钦加道衔加一级。覃恩诰赠中议大夫,广西南宁府知府加一级,累赠荣禄大夫,二品顶戴,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加二级。颁给“盛世醇良”匾额,恩赏大缎。著有《群经析疑》、《读书十八则》、《十洲诗文抄》、《南游记程》、《浪游凄响》、《旅窗晴课》、《乐老堂百廿寿印谱》等书卷。崇祀乡贤,传载省志。生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十一月初七日戌时,卒于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十一月十六日巳时,享年七十岁。 公幼年聪睿敏捷,攻读儒学经书,兼工书画篆刻。落拓不羁,博学多才。他在创业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经商,在寿州城关开办了《石舟当铺》。这个举措,得以集聚培育后人读书求知的财富。利用经商之暇,又能满足自己的博学宏愿;物质与精神,两者兼而得之。
     石舟公在商业的经营中,重信誉,轻牟利,信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重利盘剥,欺诈乡亲。凡事持之公平,遵守诚信,以得到认真扎实,童叟无欺。他还以获利之财,用作赈灾、助学、修桥、补路组织中等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文明乡里,获得清王朝嘉奖,颁给《盛世醇良》匾额,并赠与“荣禄大夫,二品顶戴,恩赏大缎”的荣誉。
     石舟公喜爱旅游,有许多诗文、书画、篆刻等书画方面的著作。他著作的《群经析疑》,是一部儒学经典的研究论文;《十洲诗文集》、《南游记程》、《旅窗晴课》、《浪苍凄响》是诗词、游记文集;《读书十八则》是关于读书、学习方面论述。《乐老堂百廿寿印谱》是金十篆刻作品。可惜这些著作,均已散失。
     石舟公在晚年,退隐山林。在寿州城北郊,八公山麓修建了《青琅玕馆》。吟咏会友,书画逸兴,课子授经。在他题署的《青琅玕馆》园联中;把自己当时的隐退生活和悠然自得的人生心态,作了坦荡的描述。(连文见《先祖志略》)
     石舟公和胞弟孙士谦(淮麓公)兄弟二人的后裔中,在清朝道、咸、同、光四朝,百余年间共有十人中了进士,十二人中了举人。族人熟知的状元孙家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青琅玕馆》开辟后,在清嘉庆、道光两朝,孙氏数代均有开发。并着有许多诗篇。在他们的一些吟咏花园的诗篇中,当年花园的栩栩风光,跃然纸上。
     时光已过百年,园主人的某些事迹仍留存在子孙的传颂中。
     石舟公毕生经历和生活轨迹,后人知之甚少,诗文著作,存留的也寥寥无几。缅怀他的一生,不愧是:
     精诗词,善书画,工篆刻的多才之子;
     攻经史,研老庄,习朱理的博学之士;
     酷爱自然,潇洒倜傥的风流儒雅;
     善于理财,勤于治家的当家人;
     布道解惑,循循善诱,教诲子孙的好家长;
     豁达开朗,宽容大度,有开阔胸怀的族中精英;
     具有济世扶贫,与人为善的乡里之友;
     实为秉承先世余绪之宗长,垂范后世之楷模,使后辈子孙高山仰止!

孙家鼐生平事迹简介: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寿县)人,咸丰期间状元,1851年中举人,八年后成一甲一名进士,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署工部、刑部、户部尚书。1898年为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被聘为总教习。主张阅报去皇帝壅蔽,然要严禁“渎乱宸聪”。建议酌置散卿,广集人才,以资议政。甲午战起,力言“衅不可启”,主张妥协。
    1864年提督湖北学政,后屡充考试试差阅卷大臣。 1887年,他和资历较深的同僚翁同龢一起教授年轻的皇帝。在此期间,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以及吏部侍郎等职。1890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擢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1894年,孙家鼐强烈反对为朝鲜的宗主权与日本开战,和李鸿章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的见解不谋而合。从而与主战派翁同龢对立。这两位师傅对德宗皇帝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翁同龢凭借口才与众多的门生、故旧占了上风。

     1895年,列名北京强学会。1896年主持官书局。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建议增设中心学堂、速成学校及医学校。戊戌维新时,向光绪帝推荐冯桂芬、郑观应等人的著作,但又奏称康有为“学术不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逃往西安。后授礼部尚书,任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编纂官制总司核定等。1907年,任资政院总裁,参与“立宪”事宜。谥文正。
    创办京师大学堂风云。去皇帝壅蔽,然要严禁“渎乱宸聪”。建议酌置散卿,广集人才,以资议政。甲午战起,力言“衅不可启”,主张妥协。1895年,列名北京强学会。1896年主持官书局。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建议增设中心学堂、速成学校及医学校。戊戌维新时,向光绪帝推荐冯桂芬、郑观应等人的著作,但又奏称康有为“学术不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逃往西安。后授礼部尚书,任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编纂官制总司核定等。1907年,任资政院总裁,参与“立宪”事宜。谥文正。 孙家鼐(字系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1827年4月7日--1909年11月29日。官吏。安徽寿州人。1851年中举人,八年后成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8年,孙家鼐提督湖北学政,任满之后,奉旨入值上书房授读。十年后,授德宗皇帝读。直至1887年,他和资历较深的同僚翁同龢一起教授年轻的皇帝。在此期间,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以及吏部侍郎等职。1890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擢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1894年,孙家鼐强烈反对为朝鲜的宗主权与日本开战,和李鸿章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的见解不谋而合。从而与主战派翁同龢对立。这两位师傅对德宗皇帝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翁同龢凭借口才与众多的门生、故旧占了上风。
    1895年战争结束,皇帝开始通过教育试行改革。1896年命孙家鼐筹建政府出版机构,其中包括一个图书馆,一个印刷厂以及一所学堂。1896年中,按照李端棻的建议,皇帝命在北京建立一所大学堂,委派孙家鼐筹建,并兼任管学大臣。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历时两年未能开学。在此期间,孙家鼐任礼部尚书,旋迁吏部尚书。1898年,兼任内办大学士,并受命加速开办大学堂。在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时期(见谭嗣同条),设立大学堂是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8月9日,“京师大学堂”成立,后为北京大学,孙家鼐为第一任管学大臣,被聘为总教习。孙家鼐卒于1909年,即资政院成立的前一年。身后溢“文正”,入贤良词。孙家鼐生平简约谨慎,在激进派和保守势力之间,常取中间立场。他和翁同龢是当时最有威望的两位大臣,然而翁同龢的名气大于孙家鼐。孙家鼐赞同1898年的许多新政,但是,他上疏反对康有为的政治理论。这或许能说明维新运动失败后孙家鼐何以能在朝中继续留任。

#p#分页标题#e#

  据说孙家鼐一直是王阳明哲学的信奉者。他的著作绝大部分毁于义和团起义,只有少量奏稿传世。孙家鼐临逝世时的奏折,1909年下半年影印出版。题名《太傅孙文正公手书遗折稿》

年份记事     1827年出生    
     1851年中举人
     1859年成进士
     1868年,孙家鼐提督湖北学政
     1887年,他和资历较深的同僚翁同龢一起教授年轻的皇帝
     1890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1892年擢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
     1894年,孙家鼐强烈反对为朝鲜的宗主权与日本开战,和李鸿章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的见解不谋而合
     1895年战争结束,皇帝开始通过教育试行改革
     1896年命孙家鼐筹建政府出版机构
     1896年中,按照李端棻的建议,皇帝命在北京建立一所大学堂,委派孙家鼐筹建,并兼任管学大臣
     1898年,兼任内办大学士,并受命加速开办大学堂
     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时期(见谭嗣同条),设立大学堂是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8月9日,“京师大学堂”成立,后为北京大学,孙家鼐为第一任管学大臣,被聘为总教习
     1909年去世
编辑本段金榜题名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氮遍九州,道统继义皇尧舜;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煦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孙家鼐题清朝资盛 咸丰九年朝廷举行会试。孙家鼐告别亲人,进京赶考。殿试后,咸丰皇帝召见前十名进士,命以清朝资盛为内容,各写一副对联。孙家鼐略一思索,即挥笔写了这副对联。此联既歌颂了清朝的丰功伟业,又巧妙地把历代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嵌入联中。咸丰帝盾后,赞不绝口地说:“写得妙!”于是,欣然举起朱笔,钦点孙家鼐为新科状元。
编辑本段创办京师大学堂
     孙家鼐是光绪帝师、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建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却幸存了下来。《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风云》(余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孙家鼐的第一本传记,着重讲述了戊戌变法前京师大学堂后,孙家鼐排除各种阻力创办京师大学堂的经过,力图解开历史中的一些谜团。 孙家鼐沉潜好学,服膺王阳明之书,立志高远,凝厚而开张,余欲兄事之。(《翁同日记》) 孙家鼐是所有中国官员中最有教养、最具绅士风度的人之一。英·李提摩太著:(《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京师大学堂本身就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产物,是维新派克服了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和反对才创立起来的。(许德珩:《北京大学校史序》) 戊戌政变发生,旧党把持朝政,新政多被废除。独京师大学堂赖孙家鼐之力得以保全。(肖东发、李云、沈弘主编:《风骨: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
     由于他(指孙家鼐)在政界与学术界的威望,他一手筹办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这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汤一介编:《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
     现在北大像一朵鲜花,正在灿烂开放,而这一朵花发芽时期,谁都不能否认是在四十六年前。这块园地,是戊戌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孙家鼐开垦的。


清海门镇总兵官 孙多庆(1842—1906)

多庆公是我孙氏族中的一员武将。他是枝兰公长子——孙珆的六世孙。父传涣,早年从军入伍,不幸于咸丰七年,太平天国战争中遇难,年仅37岁。祖母何氏与其继祖母刘氏,同时遇难。多庆公为传涣长子,传涣公尚有次子多敏及一女。女适本邑人陶华。

#p#分页标题#e#

多庆公原名瑨,字玉山,号余山。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十月二十八日,卒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三月初十日。享年六十五岁。原配陈氏,甘肃庆阳府人。继配钱氏,直隶建昌县人。生有一子,一女。子名方耀。

多庆公在十四岁时,父母双亡,伯父传僡也是在咸丰七年殉于粤难。伶仃孤苦,只身一人,寄居于从堂伯父传理家。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多庆二十二岁时,参加了当时由毅勇巴图鲁总兵宋庆统率的毅军,当了一名兵士。当时毅军正在皖北和苗霈霖作战。多庆公在战事中,英勇善战,屡建军功。不久即提升为把总,后又由军功历保千总,赏戴蓝翎。递保守备,赏戴花翎。都司尽先,补用管带,毅字后军前营,加游击衔,统领武卫左军右路部队等营。以游击留置补用参将,加副将衔。以副将衔仍留原省补用,后又加总兵衔,交军机处存记记名。以总兵简放议叙加一级,加提督衔。恩赏头品顶戴,送部引见。不久即简放浙江海门镇总兵,由于海门当时是海防重地,“以畿辅边防重要留办暂缓入觐”。(录自老谱谱文)不久即因积劳成疾逝世。“奉旨从优议叙,宣附国使馆立传,附祀宋忠勤公专祠”诰封朝议大夫,诰授建威将军。夫人陈氏、继配钱氏晋封一品夫人。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关于成立寿州孙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建议

后一篇:寿州孙氏历史名人简介(二)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最适合调情西班牙海湾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关于成立寿州孙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建议

    后一篇 >寿州孙氏历史名人简介(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2 22:39, Processed in 0.04457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