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刘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从化市宣星村刘氏宗祠源流考

2013-6-3 20: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001| 评论数: 0

从化市宣星村刘氏宗祠源流考

刘氏之姓,始于帝尧之子,受封于刘国,因以为姓也。

(至西汉之初,刘邦念及项伯鸿门宴救命之恩,赐姓刘,封于彭城;是故,后之受封于皇帝,或自身为皇族,皆以彭城世家自诩。此类祠堂,皆以“彭城堂”为号。)

查从化市宣星村刘氏一脉,出自广传公刘玮。夫广传公刘玮者,为汉高祖刘邦之七十世孙。据家谱记载,广传公籍贯为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为躲避元末明初之战乱,举家南迁。此时,中原板荡,整个华夏主要集聚区域,南起五岭,北至大都(今北京),东至于海,西至宁陇,皆为金戈铁马之地,农民起义军与元军在此展开拉锯战,民生涂炭;尤其以元军为祸最甚。据《明史》记载,元军打仗,无论胜败,均斩百姓,杀良冒功;是故,北方南迁之人甚众,两广、福建、乃至越南,皆为避难场所。广传公为当时众多南迁者之一。

广传公南迁路线,自江苏渡江入江西,跨越五岭至广东,于今南雄市珠玑巷休憩安身(梅岭山下),稍作休整;后因北方大批难民涌入该地,地狭人密,难以为生,遂迁至广州高第街;受当地人排斥,遂迁出市区,至市郊之罗岗;盖因市郊易为盗匪所乘(观诸多客家碉楼、围楼可知),再迁至从化市温泉镇宣坑(后改为宣星)一带。

测算广传公南迁时间,历时约十数载或二十余载。公为彭城望族,家资颇丰;南迁之时,携有金银财帛,及僮仆家人数十口之多,足以支付旅途川资,亦足以安家拓荒。公在宣坑,见此地山明水秀,林翠泉清,土地肥沃,遂萌定居之志;是时也,天降巨型陨石,击地为坑,呈北斗之状,公以为吉兆,上天庇佑,以巨坑宣示宜居之地,故将此地命为宣坑;又见村外一水,清澈亮洁,遂命之为桃源,取陶渊明桃花源避乱之意。公遂率僮仆家人,结草为庐,除慌秽、斩荆棘、造良田、挖清池、蓄六畜、立家规,方兴未艾。后数年,亦有卢姓家族南迁于此,两家和睦相处,共建宣坑村落;瓦宅水井府邸之属始兴焉。至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有司普查村落,将宣坑村编户齐民,该村始有纪年。

公有两房,为马氏、杨氏。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子。两妇共侍刘玮,贤淑懿德,后合葬于云台山麓;墓碑石刻云:同心合奉春秋礼,一脉宏开十四房。公以子嗣众多,故后人尊为广传公。今公之后人,散布于惠州、南雄、兴宁、潮州、海丰、揭阳、龙川、番禺,以及福建漳州,江西瑞金、吉安诸地;枝繁叶茂,子孙繁盛,约九十万之多。公诸孙聪慧,第十一房下,于大明正统壬戌年出状元刘岩;第十三房下,于甲戌年出状元刘理祥。

公知书达礼,颇有才思。当子嗣与僮仆有北归之意时,公作诗告诫大家要扎根宣坑,安身立命,各骋其志,勿生北上返迁之意。诗云: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由随地立纲常。

年深处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工炽昌。

公之祠堂为天井式院落,悬挂一巨型长联。联云:“瓜自始溪,来历珠玑巷,经庵罗岗,迁居不一,到此宣坑,最忆溪瓜;传由宗彦,始发学士公,开吕生族,从皇又多,追吾六祖,当翔彦传。”这幅长联,暗藏刘氏南迁及家世之谜。上联道出迁徙路线,彭城溪瓜为祖居之地,经瓜洲渡长江,经南雄市珠玑巷到罗岗;罗岗居住很短,故曰“经庵”,广州高第街居住更短,所以不提;后至宣坑定居,特别思念故乡溪瓜。下联道家世之谜,传承者当属刘彦,曾经为汉朝大学士,是众多皇族之一脉;刘彦是我们的第六世祖,当时很有名望,应当从刘彦开始传名称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2 11:04, Processed in 0.02442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