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其他百家姓 › 查看内容

早先开发北部湾的宁氏家族(作者:郑超雄教授)

2013-2-16 20: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42| 评论数: 0

早先开发北部湾的宁氏家族
  2003-5-22  


    自南朝梁武帝迄唐中宗神龙年间的两个世纪内,广西钦州俚僚酋帅宁氏家族是岭南声威显赫的少数民族首领。宁氏家族以钦州为基地,其势力鼎盛的隋唐时期,辖区东达郁林(今玉林市)、白州(今博白县),西连西原(今扶绥县),南拥大海,北至邕州(今南宁市)等地。宁氏家族原籍山东临淄,其先祖宁逵于梁武帝时先到现今的玉林、贵港一带任定州刺史,陈宣帝时转到安州(今钦州)任刺史,以后其子孙宁猛力、宁长真皆世袭钦州刺史至唐中宗为止。
  南朝至隋唐时期,宁氏家族辖区内大部分是俚僚民族聚居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特别是西原地区和合浦大廉洞一带的俚僚族,绝大部分人仍过着原始的氏族生活,长期以来其内部社会发展缓慢。陈末隋初,宁猛力亲自去西原地区作说服开拓工作,又派他的弟弟宁宣到大廉洞一带与俚僚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结果俚僚族人民纷纷从深山里出来,开荒垦田,入海养珠捕鱼。俚僚人民纷纷从山林里出来后,报籍编户,授受中央王朝的领导,于是这里增设了大廉、蔡龙两个新县。
  对于北部海域的开发,宁氏家族更是倾注全部财力人力。在陆路上,他们开辟了从襄州(今上思县)至交趾(今越南)新道,加强了与印度支那各国的友好往来。发展造船业,是宁氏家族开发北部湾海域的重要措施。宁氏家族不但制造采珠捕船、贸易商品船,更主要的是为水军制造了大量的军舰。隋大业元年,宁贙率水军攻打林邑,隋末,宁长真率兵攻打交趾,都是用军舰运送数千兵马及粮草渡过大海到达彼岸的,其舰艇之大,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古籍评述合浦地势的文章中所说的“珠宫”、“盐池”,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合浦沿海的经济命脉。广西内地没有井盐,食盐合靠海盐。唐宋时期,广西各地所需8200箩的食盐全部由合浦沿海盐场供应。宁氏家族当时大力发展煮盐业,在合浦石康一带专门建立盐场县,大批量生产食盐供应广西内地人民食用。隋唐时宁宣任合浦太守,这里的盐田生产都归他管理,盐田赋税一任宁氏家族征收。宋时合浦石康盐仓储量大,雄居岭南各地之首,实际是宁氏家族在隋唐时期奠基下来。现在合浦一些盐场的蓄水晒盐技术,也是宁氏家族所遗传。合浦的采珠业,历史很悠久,其上限可追溯至汉以前。宁氏家族统治时期,很注重采珠业,专门设有珠池县养珠采珠,可见当时的养珠采珠业是非常繁荣的。唐朝武德六年,宁长真专选大颗珍珠送到京城长安,作为地方特产朝贡给唐高祖。
  宁氏家族在钦州统治时期,由于人力、财力充足,他们环北部湾海岸建造了许多大小城镇。这些城镇的建设,对于宁氏家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在此时期内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繁荣兴旺。如隋唐钦江故城,这是宁氏家族发源基地。城在钦州市东北25公里的久隆乡。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大门。南门最宽,是为正门,城是坐北朝南,现在看到的残存城墙,高出地表5-10米,墙底部厚8米,残墙顶部厚3-4米,城址四周护城池尚依稀辨认出来。城墙用红色土夯筑而成,极坚实。城址内出土遗物有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绳纹红砖、菱纹红砖等,都是隋唐遗物。从这些建筑材料可知,当时的建筑物是很豪华的。此城向江而筑,钦江自北向南滔滔而来,由此入海十分便利。宁氏家族在北部弯沿海岸还建有不少城镇,在此不一一赘述。
  隋唐时期,宁氏家族环北部湾建造了众多的城镇,刺激了对外商品贸易的发展,为宋代广西繁荣海外贸易打下了良好基础。据记载,唐宋时期,由广西沿海港口出发海外航线有12条。宋时在钦州城外江东驿还建有博物场,这是国际性的交易场,外商带来的货物有金、银、铜钱、沉香、光香、熟香、生香、象牙、犀角等,换取我国丝绸、蜀锦、布匹、瓷器和其他手工艺品等。四川商人运蜀锦丝绸至钦州换取香料,每年往返一次,每次博易“动辄数千缗”,获利颇丰。
  总之,宁氏家族对北部湾海域开发的历史功绩及影响是相当大的。今天,广西沿海港口已成为大西南的出海通道,而借鉴古人的经验来发展今日的事业,这无疑又是很有益的。


 


原作者:郑超雄  《广西日报》1996年5月27日第八版


转自宁氏全球网?id=11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4 12:35, Processed in 0.03775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