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莫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保平,村民,路博德,汉魏六朝,云纹图案

2013-1-27 16: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85| 评论数: 0

  编前语

  我省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保护传统村庄建设美丽海南

  日前,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认定,我省7个村庄入选。

  2012年,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省7个入选村庄为: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办上丹村、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文山村。

  这7个村庄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在海南占有较重的文化分量。保护它、发展它,便是为了传承历史记忆,守住文化内涵,呵护国际旅游岛的精神家园。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依照该意见,我省已经启动了修缮保护工程,此举将有助于保护和发展我省传统村落文化,留住传统的根,建设美丽海南。

  三亚保平村民俗厚重民风好学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历史悠久,被称为“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如今部分古宅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但传统村落的保护正如一场及时雨,目前保平村12处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建筑修缮工作正在进行,预计6月可修缮完工。

  商报驻三亚记者张宇博实习生方世盟/摄影报道

  保平村得名是因河水侵袭

  崖州古城,即现海南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市西40多公里处,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于此。现在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

  崖城保平村占地0.25平方公里,作为崖城古文化的重要代表,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史料记载:唐代李德裕流放海南时曾居古崖州毕兰,后来宁远河水冲毕兰,村民向北移居。加之后来不断迁来的居民,在原毕兰村村北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村民为村庄取名为“保平村”,希望能够保世代平安,村落选址于河岸北部,形成临水望山景观格局,极具特色,村内至今存留着70余处210间明清民居建筑。

  目前,三亚启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保平村历史建筑修缮改造(一期)工程项目,项目计划投资72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修缮改造历史建筑12处,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预计今年6月可修缮完工。

  保平村精髓不能单一了解

  提起保平村,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管理委员会顾问何擎国和张远来都显得非常激动。何擎国是崖城人,张远来是保平村人,两人对保平村有着深厚的感情。

  何擎国说,保平村整体形状像一个“龟背”,在此选址取义为“神龟伏地”。此外,保平村的山水格局典型,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平村是古代的要塞村镇、南海崖州大疍港的重要门户;同时保平村儒学、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更是海南地区近代红色文化的摇篮。因此理解保平村,不能单一地只看它的古建筑,村中文化是一个整体,它是古人融合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张远来说,崖城是海南古代文明繁荣之地,但是目前随着时代变迁,能够存留下来的历史古迹分布都比较疏散,只有保平村还保留着整体的古村落面貌,因此对于研究历史和传承文化记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平村古建筑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如今的建筑都已经破败不堪,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完整地保护起来。

  古宅建筑注意到防御台风的效果

  近日,商报记者跟随何擎国和张远来来到保平村一探究竟。到达村中时(何擎国提及的“龟背”最高点),首先看到一栋崭新、肃穆的宅院。何擎国介绍,这是陈宅,此宅院可能是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的后代所留下来的遗产。记者发现院内瓦房顶部相当牢固,而且正厅及两厢的房顶不算高,站在下面举手就能触及。何擎国说,古人在建房时首先想到如何能够抵御强台风,这些房子才能留存至今。

  张远来在走廊告诉记者,他踩着的可不是一般的地板,而是清代时期,保平村村民研制的地板。记者看到这地板与平常的水泥地板无异,而且相当平整。张远来说,要是现在普通的水泥地板过了几百年都烂了,这种地板是古人用糯米、黄糖浆、石灰混合而制成,质量非常好,坚固耐用。

  不久,何擎国和张远来带着记者来到保平村最大的古宅“张家大院”,一栋两层小楼的门楼上精美的彩绘依稀可见。张远来介绍,张家大院曾经四代功名,门楼正中间的彩绘画着一只羽翼丰盛的公鸡,就是寓意“世代功(公)名”。张家大院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现在的主人已经搬去三亚市区居住。

  保平村民风好学多出人才

  张远来说,保平村除了民歌有特色,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出人才。据有关史料记载,保平村约百户居民,从明代永乐年间至万历年间,一共出了32位贡生(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其中18人到全国各地任职。清代,保平村出了10个贡生。

  保平村历来重视教育,到现在何家宅中还保存完好的“明经第”小门楼,这是生活于清代同治年间何大称的住宅。据了解,清授明经进士何大称乡谥谨厚,少承家学,锐志读书。而“锐志读书”的信条至今在何家奉行,目前还居住在“明经第”的是何大称的孙子、60多岁的何绍奎。他说,他3个哥哥读大学后全在外地工作,他儿子2004年大学毕业后也到广州工作。

  古宅修缮施工后村民安置遇“瓶颈”

  何擎国告诉记者,对于保平村的修缮和重建,大部分村民表示理解,目前遇到的瓶颈是施工后部分村民的安置问题。因为古宅年代久远,子孙繁衍生息,老宅不够住,一些村民表示按照房子原样进行改造后依旧住不下,因此村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村落的规划怎样平衡,成了难题。

  何擎国呼吁,传统村落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建设好,希望多部门联合起来想办法,尽快解决居民安置问题,这样传统村落推行保护工作就会很快落实。

  [2][3][4]

  东方白查村别具风情的船形屋

#p#分页标题#e#

  延续久远传统文明的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依山傍水,被誉为“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步入村中,耳边不禁回荡着晋代陶渊明这两句诗。这里,是我省黎族船型屋保持得最完整的黎族村庄。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最近,又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岁月蹉跎,白查村走过了静寂、迷惘,走到了传承、保护。

  商报记者郑邦京吴平文/图

  有一种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味道

  想象中的白查村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1月8日,记者一行穿山越岭来到江边乡,心中兴奋不已。通往白查村的路口未设路牌,由于没有向导,一路上问了好几个村民,才摸出个准确方向。快接近村口时,30来岁的村民符那指热心地当起了我们的临时向导与解说员。

  穿过白查新村,来到一片绿油油的农田,从旁边的小路进去,大山环抱、椰树掩映、密集而分布错落有致的黎族落地船形屋突现眼前。符那指笑着说,“这就是原来的白查村了,共有茅草房80多间。”

  村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白查村黎族船形屋简介》两块巨大的牌子特别引人注目。村中一片寂寥,杂草丛生,似有与世隔绝的味道。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村庄,现出一片秃败景象。

  “这里的村民已经全部搬进了离这里一里左右的新村,不过,安排了几个村民在这里做日常的防火及一些简单的管理工作。”符那指说。

  茅草屋都有编号,门口大多被锁锁住。屋子的一侧,有一条小径通往后山。

  船形屋象征男人和女人

  东方文体局局长符巍介绍,白查村现有75户350多人,是海南船形屋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

  白查村四面环山,风光秀丽,保留有原始的独木器具,及古老的织锦工艺和原汁原味的黎家风俗,被专家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

  一间间低矮的茅草房坐落在群山环抱中,像倒扣的木船。船形屋用茅草盖顶,有“隆”船形屋、谷仓船形屋和民居船形屋,它承载着美孚黎许多传统文化和原始记忆,体现了美孚黎的建筑技艺。

  白查村船形屋的保存完整程度在国内是最好的。作为黎族千年来的建筑结晶,船形屋取材简单,却融入不少建筑智慧,讲究颇多。屋子为东西向,通长14.7米,通宽6米,墙体宽4.7米,墙体厚15厘米,屋高3.2米,茅檐低矮。村民符那指说,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房屋四壁是用细软树枝扎成方格形后,用稻草和泥糊混合筑成。

  “如果多人建造的话,这样的一间茅草房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建成。”符那指说,房子分两节,吃饭与煮饭的地方同一节屋子,而前边那节屋子是睡觉的地方。

  白查村还有一种小房子叫“隆闺”,女孩子14岁父母就帮助她盖起“隆闺”,10岁的妹妹与姐姐睡;男孩子自己盖“隆闺”。“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充满原始的浪漫色彩。但遗憾的是,符那指没能分得清哪间船形屋是“隆闺”。

  保护“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

  “村民搬走后,船形屋没人住,用不了几年肯定坏掉。”符那指说,船形屋须常年有人居住,并且经常烧火做饭,这样才能保持屋内空气干燥,茅草才不会腐烂。

  白查村不但有完整的船形屋建筑,也承载着许多黎族的传统文化。如今,作为最富有代表性、最能体现黎族文化风情的白查村被列入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中,给人们带来的,便是如何去保护了。

  防火是茅草房的关键,之前在村子,大人出门时用水或草木灰,把火熄灭。据东方文体局人员介绍,在过去,白查村失火时是鸣锣,现在村头挂起了汽车轮胎,便与村民鸣钟救火,如果有人听到钟声不参加救火的,按照村规罚其“三个一百”:一百斤米、一百斤酒、一百斤肉。

  据介绍,白查村被保护后的船形屋共有87间,主要保护做法是聘请船形屋传承人进行指导修缮和新建。目前,已营造了2间各80平米的船形屋,修复谷仓5间。培训了30多名中青年人员,让他们掌握船形屋的营造技艺。

  “下一步的安排,建齐各种造型的传统船形屋,把船形屋的演变过程供人们参观。搜集独木器、渡水葫芦、黎锦等,在高脚船形屋将其展出。此外,用老心木将老村围栏包装,让它真正成为一个古老村寨。”符巍说。

  黎族的船形屋,不仅有物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它的保护措施任重道远。有人认为,对于白查村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特产,应该在保护与开发的结合中,对村中的村民在文化、知识与各种方面的培训与提高等软件方面下些功夫。

  据悉,目前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已经实施船形屋保护,在居民异地搬迁的同时,对部分茅草屋内部进行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改造,同时保护好民居原有的外貌,使其具有商业开发的条件。虽然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目前游客并不多,但在保护方面是一个成功范例。

  海口文山村山拥水环的古村落

  文山村坐落在龙华区新坡镇,距离府城约30多公里,是远近闻名依山傍水的古村庄。翻读它的历史,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独特韵味而又久富盛名的村庄,如同一本记载海南历史、自然、人文的百科全书,村内随处散落着的祠堂、庙宇、古石碑、牌坊、匾额,尤其是闻名遐迩的“文山八景”,令不少文人墨客吟诗赞颂。

  商报记者梁振文/文李雪冬/图

  “水环玉带”不负盛名

  走进文山村,登上村委会旁的楼顶看到,只见一条如玉带般的湖面紧依村前,就像一位小家碧玉,让人感到柔和亲切。中间一座石桥连通村内,顶楼阵阵清风徐徐吹来,令人陶醉。湖边的堤岸上,新修建的大理石栏杆绕水一周,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远眺村内,文山村如画景尽收眼中,经年风雨,黑灰的瓦房成片,石路石墙斑驳陈旧,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并未因为古旧而显得破败。

#p#分页标题#e#

  “文山村山拥水环,尤其是这个文山湖,环村而存,孕育村庄。”随行的文山村委会委员周庆友笑着说,如果从羊山上俯看文山村,景色就更美了。整个村子看上去是圆形,似一座莲花座,“员如布居,屈曲盘旋”。村中数条石板路也堪称一绝,像一个八卦图或蜘蛛网,上窄下宽,陌生人初入此村,往往如入迷阵,难辨东西。当年冯白驹曾率部在此打过游击,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日本鬼子一怒之下,一把火烧掉不少房子。

  “员山地形高,向背合局。”员者,圆也。员山村村名也是由此而来,后来因为这个村子文人辈出,科甲兴旺,才将村名改为“文山村”。

  步行进入文山村,最先看到的是村口处的一座拱门,上面高悬着一块“蔚起人文”的匾额,向来者标示了这方土地上身后的文化积淀。

  在村头坊附近,一座石头古墓静静立在民居旁,走进一看,原来是村中的元老级文物。墓碑上标明这里是宋代进士、周氏四世祖同时也是文山村开村始祖周榘的长眠之地。离这座古墓不远处,还有六世祖的一座古墓。墓主是文山村周氏的六世祖,这位元朝时期的周氏祖宗,曾官拜巡检,看来也曾威名显赫。举目而望,古墓与民居紧紧相依,遥想当年的埋骨处,想必是幽静的村郊,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祖宗的墓地已经被子孙的居所紧紧包围。

  周庆友介绍说,在村委会办公室前的平坝上,明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进士周宗本的牌坊就散落在草丛中。顺着他的指引,记者看到,这块匾额只剩半截,“进”字尚可见,旁边小字处已被风化,隐约可见勒以“正德××科赐进士第原任工部郎中周宗本垂×”的字样。

  在村西20米古村墙旁,也有一座破损的进士坊,但匾额已经不在,四个圆形的石基基本完好,坊柱和支架或断或裂,在一大堆草木灰旁,显得凌乱不堪,萧瑟不已。

  此外,在村中行走,时时可见长形圆形扁形的石条石墩石板散落各处,那些也是残损的牌坊碑铭等物,它们的存在见证着古村落数百载兴衰沧桑。

  名士辈出文山底蕴深厚

  周庆友边带记者一行走在村中的水泥主干道上边介绍说,这里分布着三大名坊,分别是甘泉坊、厚道坊和村头坊。

  周氏一族聚居的文山村,秀美的自然景观虽然是吸引游人的一大亮点,但这里最主要的内涵,还是700年古村独有的厚重人文。

  在村西的周氏老祠堂是斜门入内、一堂三进的式样,相传是明代木质建筑,但后世几经修补,用料多已替换,已非纯粹的明代建筑。只有里堂的中柱仍是明代材质,班驳的黑梢硬木,敲之铮然作响,从明代至今,柱身虽然遍布刀砍火烧的痕迹,但挺立如钢,并不变形。外堂的对联是“濂溪世泽,太史家风”,相传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其点划的描摹已经很粗糙,应该是后来不懂书法的人所临摹的,但远看,董其昌书法平正的架构风骨还在其中。

  据记载,明清之际,文山村科甲联芳、官员济济,当时就流传“公孙中举人,叔侄、兄弟同进士”的美谈。为纪念村里这些科甲扬名的贤达,也为了更好激励后辈子弟奋发上进,文山村人在村内先后建起了14座功名牌坊,有折桂坊、拔尤坊、毓秀坊、登科坊、登俊坊、文魁坊、先裕坊、礼魁坊等举人牌坊,以为表彰,也为勉励。但如今多已散落难寻,因为在文革“破四旧”时,不少牌坊墓碑都被砸毁,数百年流传的珍贵文物毁于一旦,仅少量在文革中被村民保存下来,但多也残缺不全,有的还被用以筑路铺桥,或围砌猪圈。

  文山村民生活无忧乐陶陶

  在村边的休闲广场,记者看到有工人正在紧张的施工。“这是区政府拨款50万元修建的村文化休闲广场。”周庆友说,文山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是种植水稻,现在还种植瓜菜。村民种植的瓜菜转销岛外,一年总产值达600多万元,每户种植瓜菜的村民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为了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收入更高,村民每年还定期邀请农校的老师到村里讲课,给种植户讲课培训。

  “现在村民生活好了,也成立了自己的妇女健身队,每天都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出去参加比赛也多次获得好评。”周庆友说,村里现在村道四通八达,村民新居错落有致,村道也安装路灯,并进行改水改厕。还建起了文化楼、公共阅报栏、文化活动中心等措施,使农民学有场所,乐有去处。

  [1][3][4]

  定安高林村一方水土三代功名

  青山环抱,风光秀美,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是科举时代海南唯一一位探花张岳崧的出生地——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拥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美誉。张氏旧宅堂内依然保存着“探花及第”的牌匾,散发出挥之不去的书卷气息,正是古村文化得以积淀和延续的见证。

  登高一望,高林村依山傍水,前瞻水田、后靠青山,几十间用石头砌成的民居散落在山坡上,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清古建筑映入眼帘,古香古色,透出一股静谧的灵气。

  商报记者陈文剑洪媛媛/文李雪冬/图

  探花故里民居瑰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林村之所以名闻天下,因为这里曾经出过一位高中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张岳崧。

  高林村位于定安县东南部与海口市甲子镇交界处,至今已有257年,全村48户280多人,其中90%为张姓,其余为吴姓。

  高林村原来不叫“高林”,是张岳崧高中探花之后,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及告谓子孙后代,才将村名改为“高林村”,意为只有高大的林木,才可以拿来当栋梁。

  在高林村口,一棵百年大榕树耸立在路边,像是村里的守卫神。大树的两边有两口水井,呈日月关,称为日月井或日月潭,相传为张岳崧高中后所建的村里风水眼。

  高林村历史悠久,古朴沧桑。村中的路面巷道皆由青石块铺成。整个村落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古建筑,青砖黑瓦,简洁古朴。村子完整地保存了清代传统建筑风格,1800米的巷道全以青石板铺设,道路结构为一“田”字。房屋呈“井”状布局,七纵三横的巷道,因地形坡度显得错落有致,脉络清晰,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设规划的村庄。

#p#分页标题#e#

  它不仅保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还保存丰富的非物质遗产。该村民居90%为清代建筑,尤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岳崧故居、张氏宗祠为代表,同时还有“日月井”、“古官道”、驼峰木雕、匾额、张岳崧手书之阴刻葵木楹联等,汇聚了清代的建筑艺术精华,是海南清代民居瑰宝。

  2010年高林村被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我省首次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庄之一。日前,高林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祖屋生辉探花及第

  清代嘉庆年间,海南岛曾经出过一位高中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张岳崧,这是明清两代500余年间空前绝后之盛事。嘉庆皇帝曾为当时被朝野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海南竟能出现此等人才而慨叹,特手谕曰“何地无才”。按清制,一甲进士直入翰林,张岳崧经翰林玉阶而上,官至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是清代海南任职最高的官员。张岳崧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琼州四大才子”。

  张岳崧出生的老屋保留了百合花和含笑花两棵古树,如今庭院中的那株百合花历经138年历史,依旧鲜花盛开。据张岳崧第七代后人张党权介绍,张岳崧当年从外地移种百合花,就是警示后代子孙做人要清白,当官也要清白。

  相传,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二十八日卯时,张岳崧出生时就有祥兆,屋子突然亮起来。张岳崧自幼天资聪敏,博闻强识。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殿试,张岳崧高中一甲第三名及第,时年37岁,成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1842年正月十八日未时病逝,逝后入祀郡邑乡贤,墓葬于海口琼山区甲子镇毛头岭村附近。

  人杰地灵传说添彩

  张岳崧带头捐建的张氏宗祠,是迄今高林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宗祠前台阶上放置两个石雕瑞兽。门栏上“探花及第”四个大字龙飞凤舞,相传为张岳崧亲笔所提。屋里搁置着张岳崧的画像,以及字画复制品。据张氏后人介绍,每年有数百人慕名而来祭拜张岳崧,期待如张岳崧一般探花及第。

  张氏宗祠如今已经败落,院墙倒塌了一半,处处断瓦残垣,只有屋顶翘头处雕刻的两只草龙图腾在诉说曾经的喧嚣显赫。

  张岳崧故居的风水也是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高林村居高临下,鹤立鸡群,琼山、文昌、定安三地俱揽眼前。南方兀起雄伟壮观的乌盖岭(又叫后盖岭),传说是状元宝地。乌盖岭向文昌蓬莱三胎岭延伸入定安县境,名为伏龙岭。伏龙岭蜿蜒似腾龙,活像龙头,高林村就坐落在龙头上。

  代代流传的风水之说,使这个古村落似乎也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文昌十八行村宁静淡泊邻里和睦

  高墙深院,直弄幽巷,青砖黛瓦,斑驳粉墙,飞檐翘角,所有的建筑都透着一种古老沧桑的味道,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任数百年来风云变幻。

  从车水马龙的城市走进十八行村,仿佛进入了一座明清古城,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从颜色鲜亮的五彩世界走进了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里面,时间在这里像是凝固了一般,所有的一切都慢了下来。

  商报记者陈文剑洪媛媛/文李雪冬/图

  古村芳名百世传扬

  “六百年古村千载流芳,十八行芳名百世传扬”。从对联中,我们可以读出十八行村厚重的人文底蕴。

  十八行村是我省现存明清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村。历经数百年,这些明清风格的传统古民居,保存较为完好,仍然原汁原味地保持着古朴风貌。该村以建筑布局独特、古建筑规模宏大、遗存文物众多而在海南民居中脱颖而出,2010年被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日前,十八行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十八行村的村民大多为林姓,现有66户人。村中的居住人口较少。清末和民国初年,村里陆续有人远渡重洋,去南洋(东南亚)谋生。因该村有半数人口侨居海外,90%的村民是侨眷,故又被称为著名侨乡。

  明朝正统年间,十八行村的祖先林氏从福建莆田迁居此地,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中现在还屹立着一栋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名为“九牧堂”的古宅。

  走进村子,顿觉“古”风扑面。走进村口,一个宽敞的广场映入眼帘,这是十八行村的正中央。广场后面,最古老的第一行老宅已经倒塌了几间,残垣断壁前只留下清初时期曾在江西高安县任知县的林运鑫在世时所用的石制上马台、石制大水缸、石制抱鼓石、石制马槽、石制门牌等雕工精美的制件。

  那一对抱鼓石,不知在风雨中静静地坐了多少年,仍然保存完好。抱鼓石上呈鼓形,鼓下为莲花座,鼓面直径约1米。抱鼓石,在古代大多竖立在官府门前,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可见当年主人的社会地位。

  在另一行的老宅前,一个长长的石制马槽,马槽边还有两只石制大水缸。缸底、周边浮雕有些斑驳不清,只能隐约看到莲花底座和云纹图案。村民们对水缸古时的用途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喂马的水槽,也有人说是古时的消防器具。在这古村里,家家户户都找得到一些这样的老物件,谁也说不清它有多少历史年头。

  不用进村,村口的这些器物,足以让人遥想当年林氏祖先红翎相映、衣锦还乡的盛况。

  兄弟同心邻里不欺

  传说林氏始祖打算在此地落户后,找到了一位会算风水的老先生。老先生告诉他若希望家族兴旺,村中的房子要按照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房屋相连的行列而建,寓意为“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所谓“同心”,就是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对齐,宽度统一;行与行之间,同辈的房屋要高低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

  湖丰村委会主任颜仁勇说,十八行村院落高低有序、笔直划一,以扇形结构十八行排开,每扇房屋正门相通、连成一体。因为总共有十八行,故得名十八行村。

  因为十八行村的房子外型相似,巷子又多,村里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十八行有一位刚嫁入的新娘,出去串门后准备回家,哪知道在各条巷子里认不得归家路。这时刚好碰到一位路过的年轻男子,新嫁娘低头问路,不敢正眼瞧这位男子。哪知这位男子一把牵过她的手,“来来来,我带你去我家。”原来,这位年轻男子便是她的夫君。

  行走在村落间,踏在布满青苔的石板小径,每走一步岁月似乎在古墙上飞驰而过,恍惚间似乎下一刻就会从侧门中走出端着木盆前去洗衣的清装妇人,闭目聆听,仿佛还能听到数百年前儿童嬉戏时的笑闹声。

  数百年古宅“九牧堂”

#p#分页标题#e#

  在十八行村,林方汇家的老宅是最有名的“古董”。据专家考证,这间名为“九牧堂”的古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目前是文昌市重点保护文物。房梁、主体结构至今仍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貌,就连门板、梁架木构件、公阁等处都有精美雕刻。房梁屋脊雕龙画凤,小院花木丛生,别有一番滋味。

  历史上,名门望族都会有其家族的堂号。而“九牧堂”的堂号来自唐朝。林方汇说,唐朝时,福建林氏始祖林禄有个儿子叫林批。林批总共有9个儿子,都官居刺史(又称州牧),门庭显赫,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林氏后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在建好房屋后都会挂上“九牧堂”或“九牧世家”的牌匾。

  “九牧堂”青砖叠建而成的古老墙壁厚一尺有余,潮湿的天气使墙面长出了厚厚的青苔但墙壁至今依旧坚固。翻新的屋子也保留了旧时的黑檀木制的门窗,数百年的时光似乎没有在木门上留下痕迹,依旧簇新散发着木头的香气。走进屋内,古旧老式的精致木雕门窗、明清时代流传至今的桌椅,让人仿佛回到古老的岁月。

  走出村落,远远依然看到挂满金黄色果实的杨桃树,微风轻吹,一阵清甜便从鼻腔钻进肚子,令人挂肠难忘。

  [1][2][4]

  海口上丹村书香望族贤人辈出

  进入府城上丹村,这里保持着一贯的平静,起起落落的飞鸟,蜷缩在竹林的鸡鸭以及沉默伫立的斑驳老屋,整个村庄散发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寂。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原名“攀丹”的古村,却是贤人辈出、累朝兴学文化名村。仅明一代,唐姓就有6人考中进士,其中名气最大的明代户部左侍郎唐胄还编修了海南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正德琼台志》。

  商报记者徐立/文李雪冬/图

  上丹古村闹市旁的沉寂

  进入上丹村周边,一听是去上丹村,村民便热情引路。一位年约50岁的唐阿伯告诉记者,他就是上丹村唐氏后人,这几年没少给人指路。“有人来参观瞻仰我们唐氏故里,作为后人这是我们的荣耀,带路当然是应该的。”唐老伯说。

  三折两拐就开进了古村,路边与海南常见的椰林绿树所不同的是葱茏竹林,一些石头垒砌的低矮房屋就隐匿其间,斑驳的屋墙,乌黑的瓦片,透露着时光的印记。与现代闹市相隔不到一里,这里却仿佛是古代时空。引路的唐阿伯告诉记者,居住在上丹村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老屋已经破败坍塌,破坏了村庄原貌,保存修缮较好的就剩唐氏大宗祠、西洲书院、榕林、竹根泉等了。

  尚未赶到唐氏大宗祠,就听到一阵阵热烈的鞭炮声,原来正赶上上丹村一年一度的公期,在村庙前聚集了不少前来拜神祈求平安的人。“这村庙里还供奉着一位唐家先人唐秩呢,他曾与皇帝同宿宫中,帮助皇帝祈雨,被封为太常寺博士,许多京师百姓都称他为‘仙师’。”言语间唐老伯表现颇为自豪。

  攀丹胜迹已经消失的牌坊林

  在祠堂第一进门庭上方有一块石刻门匾,上书“唐氏大宗”4个楷体大字,右侧有一行直书的小字“道光二十九年仲春吉旦”。

  祠堂内面墙上分别挂着攀丹村唐氏历代进士的画像简介。其中明代琼州监察御史吴讷曾为唐氏宗祠题联赞誉道:“文物彬彬入珂里,草木犹带书香,屈指名贤,若举若进若元魁,海外无双唐氏;风徽奕奕登华祠,几筵尚留英气,历稽世宦,而公而卿而守牧,天南第一攀丹”。

  第三进为西洲书院,里面陈列了9位进士及其他解元的牌位及雕像。据介绍,西洲书院原名攀丹义学堂,为南宋唐氏迁琼始祖唐震创办。明代时,丘浚、海瑞、王佐等海南的杰出人物都师从攀丹村唐氏。明正德年间唐胄将攀丹义学堂扩改为养优院,继承先祖遗训,重教兴学,传授四书五经,参议张简题额“养优书院”。学风日盛。唐胄离世后,副使王弘巡察琼州为纪念唐胄,因唐胄号西洲先生,便把“养优书院”改名为“西洲书院”。

  攀丹村曾有“竹根泉”、“峻灵泉”、“养桂泉”三口古井,此外还有青云桥上竖立的为旌表唐氏名士而建的十多个牌坊,现今除了“竹根泉”保存完好,其他已悉数被毁。

  一朝六进士唐胄盛名冠岭南

  上丹村成为名震琼岛的人文蔚起之梓,唐氏家族的重教兴学功不可没。在科举时代,唐氏家族就先后诞生了9名进士、38名举人,在明代一朝更是出了6个进士,并且还有两对进士父子,被传为千秋佳话。

  海南省唐震唐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迈海告诉记者,从南宋淳熙初年,渡琼始祖唐震贬琼任琼州刺史,落籍琼山攀丹村,其后裔就成为书香门第世家。

  在人才辈出的唐氏家族中,对海南影响和贡献最大的当属唐胄。“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这是《明史》中《唐胄列传》的最后一句话。据史料记载,唐胄字平侯,号西洲,明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进士,曾授户部山西司主事、广西布政使、北京户部左侍郎等职。为官清廉,任上极力革除弊政,鼓励垦荒,政声颇著。嘉靖十七年,唐胄因反对嘉靖立其生父于明堂配上帝,被嘉靖投入监牢。

  唐胄31岁考中进士不久,因家父去世,回家守孝,此后因不满宦官刘瑾擅权,称病在家“闲居”20年。在此期间唐胄不仅创办了“西洲书院”,教育年轻后学,,更是广泛收集海南的地方文史资料,著述海南第一部地方史志《正德琼台志》,成为现今史学界专家学者研究海南历史的重要史料。

  古村新梦唐氏后人欲著书立传

  “随着唐震后裔多迁岛内各地和海外,至今世居攀丹村的唐氏后代仅剩下100多人,只有每年二月十五祭祀祠堂及扫墓时,海内外唐代后人才聚集到唐氏宗祠。祖上的重教兴学,耿介、廉洁、孝顺的品质一直值得我们这些后代去学习弘扬。”唐迈海告诉记者,唐氏宗亲发起成立了海南唐震唐胄文化研究会,以后工作的重心就是修缮、恢复原古迹,挖掘、整理先贤思想、观点,出版《海南唐氏传》文史书籍。

  在《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保护利用状况一项上,记者看到唐氏后人勾选了发展旅游和服务业及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这其中不仅寄托着唐氏后人发扬传承先人文化的梦想,也传达出后人的复兴梦。

#p#分页标题#e#

  面对村子周围越盖越多、越来越高的楼房,唐迈海也表达出担忧,唐迈海希望政府能通过保护性开发合理规划,将西洲书院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投入一定资金对文物古迹进行恢复和修缮。“什么时候把青云路(现上丹路)上的10座牌坊恢复了,咱们上丹村算是又复兴了。”唐迈海说。

  海口东谭村珠崖流韵魅力人文

  两千年前,汉武帝在海南设置了珠崖、儋耳两郡,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至此结束了《禹贡》不书、《职方》不载的洪荒历史。两千年后,东谭村,这个点燃了荒岛文明篝火的珠崖古郡旧址,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代浪潮中,以其悠久的历史内涵、古朴的村落外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商报记者曾兆旺/文李雪冬/图

  珠崖古郡的历史印记

  尽管学术界对珠崖古郡的遗址还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东谭村是符合方志记载的其中之一。这里的散落的历史遗存,不但与史料上记载的珠崖古郡吻合,其独特的地名组合也以一种“本源意义上的文献”从侧面印证东谭与珠崖古郡的关联。

  来到东谭村委会所属的卜创村,61岁的村民吴渤华带领记者走访了这里的古迹。村口的珠崖神庙,由二进一庑及左右横廊组成。庙门的数块石碑,从依稀可变的字迹可以知道这座古庙从清朝道光年间起有过多次修葺。

  进入庙内,精美的木雕和朴实的石柱,古香古色中多了几分历史的沉香。吴渤华介绍说,珠崖神庙也称为"灵山祠",除了六神侯王,还供奉着汉代的两伏波: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两伏波也唤起了两千年前汉朝大军渡海征讨的往事回忆——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与楼船将军杨仆率船队十万人会师番禺,次年冬,荡平南越叛乱,并开置儋耳、珠崖等九郡。马援则在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率军一万余人南平交阯。供有两伏波的珠崖神庙似乎也印证了这里与珠崖古郡千丝万缕的联系。

  距离神庙大约百米的地方,是珠崖神井,人工凿穿厚厚的岩石层,在距离地面十多米的地方找到水源。问起这口古井的建造年代,吴渤华也说不上具体时间,据说是汉代伏波将军带兵到此驻扎时所建。

  吴渤华随后又带领记者来到了古井不远处的珠崖神岭,不算高的岭上长满了灌木荒草。吴渤华对记者说,神岭虽然不高,但登顶却可以瞭望四野,甚至能一览南渡江,以前岭上还建有专门观察的瞭望楼。《正德琼台志》关于珠崖古郡的记载称:“琼崖神岭,在县南二十里东潭都,平地中峙起一峰,即古珠崖地。上有一庙,旧称珠崖侯王。”古庙神岭,东谭村的地理与风物,打上了珠崖郡治的印记。

  除此之外,东谭村附近的村名,也以一种具有"非物质"的角度,告诉人们珠崖古郡的历史痕迹。郡内、郡外,说明了古郡的方位,东堡、西堡明确了古城的城防工事所在。

  “五里三进士”的科举荣光

  走过了汉魏六朝,翻过了唐风宋月,当历史老人的脚步来到明朝,珠崖古郡的故地出现了一件震惊琼岛的事情——方圆五里的范围内,一百五十年间接连高中了五位进士。分别是云庵村的林杰(明景泰五年)、卜宅村的曾鹏(明正德九年)、何村的何其义(明万历二十九年)。

  “五里三进士”的盛事,让琼岛百姓心头振奋,琼州府为了纪念这段千年佳话,也为了让这三名进士的事迹激励后学,特地拨出专款,并发动民众在何村至卜宅村和云庵村之间的五里之地用石板建了一条“官道”。这条饱蘸先贤翰墨的历史古道,就位于东谭村委会所属的湧潭村一带。

  在湧潭村,记者发现了三座明清牌坊,村内的贞寿坊是清乾隆年间为该村103岁的蔡子荷的妻子莫氏所立。村外的文瑞坊和青云万里坊更与表彰“五里三进士”的明代官道连成一体,构成了一道展示东谭人文兴盛的风景线。

  文瑞坊是为湧潭村的明代举人蔡齐宸所立,这名丘濬的表外甥,也像舅舅一样刚正廉明,五十多岁丧偶后一直独身以老,是当朝官员的典范。在文瑞坊之后的是为举人蔡仕储所立的青云万里牌坊。蔡仕储从小聪明好学,中举后教书为业,以博学而闻名琼岛。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荒诞的年代,为了避免三座牌坊被人砸毁,村民们将牌坊拆下藏好,一直到近些年才重新立起。

  湧潭村郊的宋代古墓也是一道不可错过的景点,湧潭村蔡氏的迁琼始祖就长眠在此。南宋年间,蔡惟一贬居此地。800多年的时空变幻,湧潭蔡氏在这里从落叶生根到开枝散叶,沧海桑田中,那些石头古墓依旧静谧。

  乡村游带来的热潮

  在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乡村风情浓郁的东谭村正成为自游一族探古寻幽、放飞心情的世外桃源。

  记者在探访东谭村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乡村道理基本经过硬化,在主要的路口还能看到明显的景点指示牌,不时还有骑行爱好者的车队结伴而过。尽管是在萧瑟的冬季,但仍能感受到这里正在迎来一场乡村旅游的春潮。

  东谭村村委会主任王位财告诉记者:“为了打造珠崖文化品牌,东谭计划创办一个具有海南特色的珠崖乡村文化产业示范区。”为此,他们计划实施修葺一批牌坊;整修一处古庙;出版一部珠崖典籍等。同时,为了满足乡村旅游的需求,还将新建一处珠崖客栈。

  东谭古村犹如一个恬静的小家碧玉,呈现着有别于城市大家闺秀的另一种风情。穿行在黑色火山石砌成的石巷里,抚摸那些经过岁月冲刷的石墙上留下了古老的印记,让人犹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味起珠崖古郡的点点滴滴,感概着明清时代的人文气息。走进东谭古村,便宛如走进了历史……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23:00, Processed in 0.03681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