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其他百家姓 › 查看内容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2013-2-16 22: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45| 评论数: 0

  周一,相约于历史的残片里……

  以老屋的名义

  老屋在逐渐消失,这个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对于过去,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已经越来越难以慢下来。回望,或者抬头看下我们骑楼的雕镂,已经是一个奢望。

  我们知道,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感叹而停留,就像时间,就像我们这个城市里的一间间老屋。有的墙壁在剥落,有的在遭受人为的破坏,而有的,已经轰然倒塌。保护和拆毁,有时竟是在同步进行着,不管我们有多少个不愿意。

  没有了如同老屋般的印记,我们该通过什么来追寻历史,或者凭借什么来找回我们的记忆?

  小洲村的村民站在气势恢弘的大祠堂面前时,他们搜索枯肠,却搜寻不到太多记忆。有着216年历史的老屋,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后人面前,却是那么陌生。在面对过去时,如果我们只能想象,那我们未免可悲。

  于是,我们走进小洲村的小巷,开始了这段寻访与记录的行程。每周一,我们将会寻到一间老屋,拨开野草,和你一起走进去,探究,记录。我们期望生活在历史的浸润下,让心境因和缓而丰沛。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新快报记者钟刚/文 夏世焱/摄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这是李白的喟叹。虽然此瀛洲非彼瀛洲,但从海珠桥下水,走水路30多里,来到一个叫瀛洲的水乡时,仍能看到水道绕村,古树参天,俨然一幅隔世仙景。

  瀛洲,通称小洲村,建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省市公布的24条文化古村之一。小洲村内河道密集,犹如八卦阵,据说抗战时,日本人怵于其地形,不敢轻易进村。小洲村属于同族居住,村中95%的村民都姓简,而简氏宗族的祠堂,竟多至十几座。明初迁住至此的简氏家族,几百年的族谱在“文革”中被毁,至今一直未能重修,而祠堂也就成了联系族系感情的纽带,作为一个家族辉煌历史的见证,立于河涌之旁。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村中最大的祠堂,要数简氏大宗祠,在村外问起最大的祠堂,村民会指着村口,并一脸怀疑地望着你。村中小巷蜿蜒曲折,找过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遇到热心的村民,他会授你诀窍,“顺着三块青石板走,就可以围着村子转一个圈,想看什么祠堂都可以”,而简氏大宗祠也就会在青石板的延伸中出现。

  简氏大宗祠掩映在一片灌木之中,祠堂是小洲村简姓始迁祖的合建祖祠,坐北朝南,门前即是河道,村民一般称祠堂为嘉告堂。据族谱载,嘉告堂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距今已有216年的历史。

  “你站的这块空地,其实以前就是祠堂的第一进,破四旧的时候都被拆了。”村民简健伟指着广场的一片空地说,“当时祠堂占地十亩,中路深四进,整个祠堂共有99道门,你可以想见当初是怎样的规模。”据村里的老人回忆,祠堂由头门、拜庭、中堂和后堂组成,各进之间以天井相隔,而祠堂共有99道门,取长长久久之意。当时,祠堂头门两侧还有高大威猛的石狮护卫,两边的仪门则直通青云巷和白虎巷。整座祠堂用青石板铺地,青砖砌墙,瓦面分二层,底层用衬瓦,上层用几件厚瓦砌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地上不见漏雨生苔。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如今的祠堂,破坏却已经相当严重,当初的99道门已经一扇不存,有些墙壁出现了坍塌,而在屋顶的木雕也被人偷走。不过,现存两间分别高8米与11米的大屋,气势丝毫不减,高而深的布局,流露出恢弘之气。而存留在屋中的雕刻,也仍可以见出精美的龙船造型和水果图案。小洲村的龙舟活动一直远近驰名,瀛洲之名据说也和龙舟有关。有当地长者忆述,“瀛洲”一名的由来,始于五代十国,南汉后主刘鋹在位时(958-971),由于小洲村在龙舟赛中夺得“龙标”,龙颜大悦,亲笔下旨称小洲为“瀛洲”"。走在小洲村的桥头巷口,除了见到一些停靠河道的木船,也经常可以听到戏水孩童的欢笑声,有时一些大人也会跳进河中游上一段,从中可以见出近水而居的小洲村民戏水的天性,而擅于龙舟则属自然。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现位于万亩果林保护区的中心小洲村世代以种植水果为生,在祠堂的木雕中也多有反映。特意把画室搬到小洲村的尹定邦先生,每天往返于广州城和小洲村之间,“小洲村能有这样的财力修建这样规模的祠堂,可以显见当时果农的生活是相当富足的。”而小洲村人,尽管他们也会在村外建造新楼房,但是他们提起村东的这座大祠堂,却是显得颇为自豪,“在广州,除了陈家祠,应该没有哪个祠堂能有如此的规模。”说完,他们往往还会补上一句,“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祠堂,提起小洲村,只会说它是艺术村。”

  小洲村以它那独特的历史与风情吸引着现代人。据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师生们在2006年的夏日里,已经来过这里考察。村民们还说,祠堂的维修两个月后就要开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开庆教授义务来整修,他太喜欢这个祠堂了。”

  不过,村民中能够描绘出祠堂模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简氏家族的历史在其后人口中更是语焉不详。对于一个200多年的老屋,人的记忆有时候却显得那么的无济于事。

  但愿仅存的历史的残片不要经由我们这一代人消失才好!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简祠小史

#p#分页标题#e#

  1790年建成。清朝时期曾被大火烧过,于1893年重修。在民国时期做过学堂,解放后至1990年一直作为村小使用,“文革”中,第一进院落被拆,改建成二层楼房,以做课室之用。几十年充当学校使用,致使简氏大宗祠严重损毁。1990年,拆除二层楼课室,并将简氏宗祠广场和空地建为村心公园。

  简氏小考

  据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所藏《粤东简氏族谱》记载,简氏的远祖可上溯至春秋时期。《粤东简氏族谱》记录了著名的珠玑巷南迁这一历史事件。公元918年,简家子孙简文会高中状元。族谱这样记录他的光辉事迹:“累官至尚书右丞相,才华超群,性耿不阿,为官清廉,甚有政声。”

  

老屋记:简氏大宗祠,九九门安在?

  简氏名人

  简明(1920-1968),祖籍小洲村,出身于越南海防市。1938年2月回国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冀中地区工作,任冀中抗日先锋总队队长、冀中武委会副主任等职。“文革”中,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两次被揪斗审查、关押,史称“简明事件”,1968年5月21日被迫害致死。

  小贴士

  1.线路:在市区可乘坐298、252等公交线路,在小洲站下车,见到“瀛洲”牌坊,由左边市场进村,不过桥,沿路向前,即可寻到简氏大宗祠。

  2.附加看点:

  刺绣:走在小洲村,在巷口可见妇女刺绣,她们按自绘的图案,绣出一幅灿烂夺目、雍容华贵的珠绣艺术品。

  蚝壳屋:小洲村至今尚保存有四间岭南地区罕见的蚝壳屋,以西园三巷9号附近的一间较为完整。蚝壳墙厚达60cm,可防潮,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冬暖夏凉。这种墙壁的房屋,现已成绝景。

  (紫/编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4 07:56, Processed in 0.03727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