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张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遍访姓氏族谱,呈现一段“浏阳人”迁徙史

2013-1-27 16: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812| 评论数: 0

遍访姓氏族谱,呈现一段“浏阳人”迁徙史

\


 

浏阳网11月29日讯(记者 欧阳勋 张玲)我们的先祖从何而来?背井离乡的他们为何偏偏选中浏阳这块土地?在一次次或壮观或平常的迁徙途中发生过什么?先辈迁徙浏阳的深层背景与社会境况又是什么?

历史清晰地表明,浏阳是一处不折不扣的移民之地。730年前,“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旧志《宋季兵事》),于是外地移民纷纷迁入。直到元末,浏阳因人口大增,县升为州。而在明亡后,大批为避倭寇已迁往江西的福建、广东“棚民”,不断反清而遭清廷捕杀,被迫逃亡,落户浏阳东、南乡的深山僻壤,繁衍生根。浏阳县志有载,“据调查,来自广东籍的36支姓氏,其中即有31支为清初迁入。”

我们走进迁入人口聚居地,访谈老专家,只为去触摸那段久远的历史,探寻浏阳人口的渊源故事。

姓氏族谱里的移民历史

浏阳文史专家潘信之曾应邀写过一篇《浏阳地方姓氏、人口历史渊源散记》。这次受访,年过八旬的老人侃侃而谈。

“清光绪《浏阳乡土志》姓氏篇记载,县内姓氏迁入浏阳可查的共173姓,最早是东汉的易姓。最集中迁入的姓氏出现在元明清三代,分别为21姓,71姓和60姓。由此可见,浏阳大量移民的出现集中在元明清三代。”

潘信之对最早出现的浏阳姓氏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除了易姓,还有多个姓氏是浏阳姓氏的“鼻祖”。“《潘氏族谱》中就记载着‘先有潘柴贺,后有浏阳县’的说法,潘姓在东汉浏阳建县前就在此居住了!”大英雄易雄(生于公元257年)的妻子即为潘姓,可见潘、易等姓氏在浏出现颇早。

而我们从浏阳现有的部分姓氏族谱传承中,更能找寻出当时各姓先人迁入浏阳的信息。

在170多个可查的浏阳“移民姓氏”中,从迁出地看,江西最多,达到80支,如李、刘、陈、周等大姓,其次是36支的广东。而除了诸如张、王等移民大姓外,还有操、旷、誾、懃等稀有姓氏,据《懃氏族谱》记载,其中的懃姓人士,为公元707年从安徽含山县辗转迁入,如今浏阳全市仅300余人,分布在大瑶、澄潭江、荷花等地。

而由于迁浏人口发展较快且居住集中,一些移民姓氏又形成了许多人熟知的聚居地,如戴姓人口集中的淳口桥上戴,陶姓人口聚居的澄潭江陶家塅,欧阳姓人口众多的普迹青龙头、洞阳下边阳等等。

有些族谱,则十分清晰地记载了先人迁徙来浏时的缘由与情景。11月22日,75岁的张寿承在张坊镇陈桥村的老屋,翻开了他细心保存的《张氏族谱》。序言记有:“是滇逆既平,湖湘闲多旷土岭峤,之人来如归市,土人率异类视之,嫉妒侵侮。”寥寥数语,即记载了迁入时间、缘由——吴三桂已平,浏阳多闲置土地、山岭;入浏时的窘境——遭“土著”冷眼相看,极难融入。

时局动乱,迁徙者圈地浏阳

那几百年前一拨一拨的移民浏阳潮,看重的,无疑是浏阳独特的地理地貌——山高林深,虽非衣食无忧,却可靠山吃山。对于逃难避险的人来说,如何挣脱纷争保住性命,定是最迫切的需求与考虑了。

张寿承曾花费整整一年时间,与广东梅县老家的张姓族人信件联系修订合谱。“族谱记载,先祖张球泰一家四口从梅县迁徙来浏前,曾辗转多个地方。先是到了赣州、吉安,后来又经宜春、万载,最后才落户浏阳。”

张寿承综合家族史料及前辈讲述认为,“之所以最终选择在张坊定居,就是认为这里山高林密,难被人发现踪影易于生存。”有意思的是,在张坊的移民人口中,有多支不同姓氏的人口来自广东梅县,“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概浏阳的好山林也如此,不然怎么吸引了这么多同一迁出地的人来浏阳!”

潘姓入浏同样经历了长途、多地的迁徙。从中原河南出发,一度“借居”在常德,后来才来到浏阳。入浏始祖带了4个儿子,东南西北乡一地一个,生根发枝,“也多选在山高路险之地生存生活。”潘信之了解到的另一支浏阳潘姓人口,则迁入葛家龙潭。

“当然,之所以在元明清三代诸多外来人口迁入浏阳落户,除了浏阳特殊的地理环境,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浏阳时局使然。”潘信之说。

元兵破长沙浏阳,原有人口被屠杀“殆尽”,上东乡大围山周围几成无人区,外地移民成群结队涌入,插草为标,繁衍发展。而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陈友谅部参将、浏阳人易华截取4万多石粮食资助陈友谅。

潘信之考证认为,明朱元璋立帝后,迁怒于浏,加重赋税,浏民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一直到嘉靖年间,高赋税一直不减,浏阳人口在当时少了三分之一。这之后的清代初年,逃避倭寇的福建、广东等沿海客家人才辗转来浏,形成了又一个移民高潮。

而在坊间,更是流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迁怒于浏阳,曾一度“血洗浏阳”三日夜,致使人口本就不多的浏阳十室九空,尸横山野,这才有了后来移民潮。但这一说法我们在史料中并未找到佐证。

湖南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彭天翼老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推测明初浏阳人口大减可能还有另一原因,即瘟疫的流行。“当时医疗卫生水平低下,而大围山一带易生瘟疫,战后疾病袭来如洪水猛兽!”彭天翼曾在张坊生活工作多年,多次听过当地老人这样讲述。

文化融合
迁徙之旅即文明融合之旅

“江西老表”,这一声如今看似平常的称谓,背后却有着颠沛流离和战乱纷繁的辛酸故事。
可在潘信之、彭天翼这些客观剖析史料、全面看待历史的专家眼中,移民,在当时尽管辛酸、无可奈何,可对后来丰富浏阳历史、促进地域文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潘信之说:“浏阳人出门即山,‘性格’原本趋于保守,自给自足惯了,俚语说‘只少一包盐’。浏阳更是曾有‘中农县’的称谓。”据潘信之考究,最初的移民不能、也无法与本地人通婚甚至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必然,外来求生者在站稳脚跟后,必然寻求经济、社会、政治上的认可与尊重,通过社交、经商等途径,展示才干,与本地人沟通交流。

“而外来人口的这些生存生活技能、价值观念、性格取向等等,正是本地土著所欠缺的。”潘信之说。

#p#分页标题#e#

张寿承保留的族谱序言里记载“土人率异类视之,嫉妒侵侮”,而在后面的纸页中开始陆续出现子嗣在浏阳各地建立“豪宅”、兴旺家业的文字记载与插图。其中一幅图画即为张氏解放前在浏阳城北羊角山修建的张氏大屋。“三进几十间的宅子,很气派。”张寿承如此描述。

客家人的热情好客、精于经商,中原人的豪爽大气,流淌到朴质、敦厚的浏阳土著人血脉里,经过数百年的糅合与融入,促生了浏阳人敢于担当、开放开明的鲜明个性,这才形成了浏阳人“敢为人先”的豪迈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几乎所有的大事件都有浏阳人的参与,浏阳名人辈出,浏阳人智慧生成的经济、社会进步,都可以追溯到浏阳的移民史啊!”潘信之由衷地感叹道。

而生在宁乡、长在浏阳、如今依旧把晚年幸福寄存于浏阳的彭天翼,则在他的散文集《浏阳,一部地方经典》中深情地写道:“这种在血泪苦难后的不断移民充填,造就了浏阳。

先祖留踪
浏阳最早原住民生活在15-20万年前

移民之地浏阳有多少原住民?没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也许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类也是从无到有的,何为“原住”?

但我们从历史遗留的蛛丝马迹中,还是可以看出浏阳先祖的些许端倪来。

曾任浏阳文物管理所所长的萧行敏介绍,1991年,在永安镇中学建设基地上出土了旧石器时代打制的石器,距今已有15万年至20万年。这表明,在那一时期,浏阳大地即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

而在此前的1964年,浏阳近郊樟树潭边的野猫峡发现了龙山文化的原始社会遗址。这次出土的300余件石器、陶器中,有沙灰陶棕色砂胎釜,凹底印纹灰陶罐,圆底纹陶杯。古住房房址内还存有一火炉,炉内还有一堆灰烬,火炉周围有五个小泥墩,可能为远古人的座椅。

后来在浏阳河上游大溪河岸边又发现了另一处龙山文化遗址——锣背山遗址。出土一批剪、石、网硾等珍贵文物。可印证浏阳先民避山面水而居,并进行渔猎生活。在此后的文物普查中,浏阳还发现属龙山文化遗址十余处,分布在东、南、西乡。由此可推知2000至2500年前,在浏阳生活的先民不在少数。

移民情结
张寿承这辈子怕是回不成梅县了

除了一日三餐在陈桥集镇儿子家吃,每当夜幕降临,75岁的张寿承依旧会步行半小时回到庵下组的老屋里,一个人躺下,安稳的睡觉。

老屋有133岁了。是张寿承的曾祖历时一年才建成的。占地300多平方,高耸的风火墙,3米多高的大门,门框的材质是大理石,一对雕花的门球,外墙上布满雕花的饰物、寓意福气的蝙蝠。进得屋内,是方正的天井、依稀可见雕工精湛的木楼门窗。

“这老屋是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就在老屋旁,还有两栋模样相近的老屋。张寿承说,他们这支张姓始祖的子嗣如今在浏阳已有14-15代了,2000多人,集中生活在张坊的陈桥、茶林、白石三地。

“在一块有多少客家人?”张寿承一时回答不上来。他只能大概说出从他的祖籍梅县迁徙来此的有多少支不同姓氏的客家人。“人溪那边也有一支张姓!”而除了广东过来的客家人,还有福建的,姓高。老人家还记得当时一位叫高福吾的,玩提线木偶很厉害。“县文化馆都来人走访,挖掘保护地方文艺!”只是如今,他也不知高老后人在何方,还玩不玩木偶——“那可是客家文化咧!”

张寿承带我们去老屋前跟儿子打招呼:“急哩今不来食粥(他们今天来吃中午饭)。”上东乡的客家话是一大特色。张寿承说尽管族里许多在外的晚辈说其他的语种,可回到家中,依旧是一口客家话,就连刚学语的小孩先学的也是客家话。这,让他最为欣慰!

但张寿承好久也没唱过客家山歌了,甚至很少听到过。这让他很寂寞。前几年听说镇上搞客家山歌邀请赛、客家农民运动会,可老人抽不出时间,也没那个精力,没能去一饱眼福。但一说起代表客家风俗的“葬大金”、“葬小金”、“哭嫁”和看风水,老人浑浊的眼中顿时掠过一丝光彩来。

张寿承打开老式木柜,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10多本厚厚的张氏族谱。用纸包好,细绳紧系。翻开其中一本,散落几页来。是进广东朝祖路程表,“在哪里吃饭、歇脚、住宿,都有详细的记载。先人们真是有心啊!”张寿承所在的陈桥10多年前有张姓人去梅县祭过祖,作为热心研究家族史的他没能去成,一直心存遗憾——“这辈子怕是去不成了!

张秀芳从没有消失过的“浏阳烙印”

如果说容纳百川,能够造就出特色融合的浏阳文明,那么曾在血泪中含恨背井离乡的浏阳人,那从没有消失过的“浏阳风情”,从不敢忘记的“浏阳印记”,亦深深戳印着浏阳烙。浏阳,魂牵梦绕的乡魂,引以为傲至此。2011年2月,我们在远离浏阳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见到了91岁高龄的张秀芳老人,她依然讲着一口纯正的浏阳西乡话,“是的咧!我是浏阳镇头毛坪里噶!”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处湘东山区的浏阳兵荒马乱。躲兵灾,逃饥荒,一批批浏阳人背井离乡举家外迁。其中一部分即沿洞庭湖北上,抵达法泗镇,定居于此开始繁衍生息。

居住在法泗镇的浏阳移民达到了千人,至今还保留着很多“浏阳烙印”。张秀芳到现在仍然吃不惯当地的茶叶。“我要吃浏阳老家的烟茶,自从22岁那年过来一直没有断过。”老人家说,每年她都会要浏阳的亲戚弄十几斤烟茶给她。张秀芳还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浏阳豆豉,每年都要从浏阳捎过来,“称十块钱一斤的肥肉,加辣椒豆豉,细火慢蒸,味道好。”

上了年纪不能长途奔波,张秀芳近年都没再回浏阳了,但心里一直放不下故土。春节的时候,在浏阳的儿子开车过去和母亲团年,临走时,张秀芳的眼泪扑簌扑簌直掉,她真想坐上车,回来看看浏阳河畔的老家……

有这种眷恋的并非张秀芳。在彭天翼著作《浏阳,一部地方经典》的时候,他曾听说,贵州一地也有一个会说浏阳话的乡村集体,似是从浏阳迁徙过去的,但几番追查,未找到行踪。我们不能臆想这一支会讲浏阳话的群体有着怎样的迁徙史,我们也不能揣测他们是否还吃蒸菜,还唱花鼓戏,但可以肯定的是,月是故乡圆,故土难离。

“浏阳人的血脉里深藏着乡土情怀。”彭天翼说。这用不上历史资料的佐证,我们都深深相信这一点。

资料来源:《清同治十二年浏阳县志》、《清光绪浏阳乡土志》、《张氏族谱》

特别鸣谢:潘信之彭天翼张寿承

关键词:走读浏阳城区

相关文章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2 06:34, Processed in 0.05294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