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邓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南阳邓氏迁徙流播

2013-7-15 16: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85|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南阳邓氏迁徙流播 (2011-08-20 17:58:26)

标签: 杂谈

“迁徙流播”不难理解,“迁徙”即迁移,“流播”即流传。

“南阳邓氏迁徙流播”和“子姓商族起源”、“邓禹家族”都是大课题,并非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不过,《子姓商族起源》、《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家族》我都已经写成,且在本博客已经发表了。现在就据我所知,概略地讲述“南阳邓氏迁徙流播”。不当之处,敬请南阳邓氏宗亲指正。

一、邓姓人口概况

1.历史上邓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时期,邓姓主要活动在当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一带。秦汉期间,邓姓已有迁徙到了当今山西和四川。东汉时期,邓姓主要分布在当今河南、湖北和山东。东汉末年,邓姓跨过长江,迁徙到了当今湖南、江苏和江西。西晋期间,邓姓有迁徙到当今甘肃和陕西。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八王之乱)邓姓大批从当今河南向南方迁徙,直达当今福建。唐宋时期,邓姓进入南岭和以南地区,迁徙到了珠江流域的当今广东和广西。明朝初期,湖广地区的邓姓大批填入四川。明朝末年,邓姓始入台湾。

明清期间,大体上奠定了当今邓姓的分布局面(详见下图。附图和下列数据选自袁义达、张诚编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在此深表致谢!)

【注】因上两图扫瞄后左下角的“图例”不清楚,现加以注明:左图从上至下为0、0.7、1.4、2.1、2.8、3.5、4.2(平方公里人数);右图从上至下为0、0.25、0.50、0.75、0.80、1.25、1.50(百分比)。图中颜色越深的说明“分布密度”越大和“分布频率”越高。   

2.历史上邓姓人口变化情况

宋朝时期(位。在宋、元、明的多年中,邓姓人口由46万激增到了648万,增长了14倍多。其间,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邓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来,邓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

目前邓姓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含重庆)、广东、湖南三省,约占邓姓总人口56%;其次分布在湖北、江西、云南、广西,这四省又集中了24%。当今形成了以“川粤湘”为中心的邓姓聚集区。

在讲述邓姓,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也就是说邓姓既包括“南阳邓氏”(含已混同于“南阳邓氏”在邓州和南阳地区的“夏朝邓氏”),又包括“南唐邓氏”(宣城邓氏),还包括在四川和云南地区的“羌族邓氏”和“彝族邓氏”。

据说“南唐邓氏”在当今江西新干和湖南安化就有三十多万之众。羌族邓氏”和“彝族邓氏”人口,我认为也不会少于三几十万?总的来说,都比“夏朝邓氏”要多。我估计“夏朝邓氏”也只有三几万,顶多不会超过十万。“夏朝邓氏”历来只讲述“夏禹”和“仲康”两人,从来说不出第三者,更无其为什么的迁徙流播?可能全都就在河南邓州包括南阳地区。

二、南阳邓氏迁徙流播

“南阳邓氏”是当今邓姓支系的其中一支,出自子姓商族始祖契的系统。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子昭)封其叔季父(曼季,字德阳)于邓(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地区),建立侯爵,赐姓曼(史称“曼姓邓国”)。春秋初期,曼姓邓国被楚文王(熊赀)所灭,为了纪念历时560多年的曼姓邓国,国人改曼姓为邓姓,是为当今的“南阳邓氏”。

“南阳邓氏”是当今邓姓人口主要构成部分,约占总人口80%以上。当今分布在长江以南(包括四川和重庆)广大地区,以及山东高密,河南洛阳、开封(陈留)、上蔡和固始,甘肃平凉(安定),山西侯马(平阳)和陕西蓝田等地的邓姓多是邓禹的后裔。

曼姓邓国被灭之后,君主邓祁侯(明渊)家族三代不得做官(时间近百年)。之后,邓姓族人勤学发奋,据《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载,在春秋时期就有邓侃为徐州剌史、邓监为晋阳县令、邓安国为南城宰、邓文仲为河东县令、邓缙光为安陵剌史。西汉时期有邓成为沧州牧、邓敏为中书大夫、邓通为上大夫、邓广汉为御史。上述这些的“南阳邓氏”先祖是否迁徙到了任职之地?成为当地邓姓“始迁之祖”?未见明确记载。不过,邓文仲是山西河东(临汾)邓氏始祖、邓通是四川南安(成都)的邓氏始祖等等,当可确认。

有说邓况在西汉中期从楚(当今湖北)迁徙到了河南新野,为新野邓氏始祖。不过,此说未见考证证实?《南阳邓氏 邓姓 邓州》一文所说:“广东及香港一带的邓姓,其先祖的播迁路线,就是由邓州到新野,或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是邓州这帮人授意之说,是混帐透顶的胡说八道,是欲以邓州取代新野、以“夏朝邓氏”取代“南阳邓氏”的典型事例。

东汉初期,在南阳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南阳邓氏”的“中兴汉室”功臣,其中有邓晨、邓禹、邓晔等等,他们受封及其后裔世袭侯爵,以及在朝中身居要职,使之“南阳邓氏”成为东汉的四大豪族之一,出现了众多的豪门望族。在当今河南不少地方乃至山东高密,都有东汉功臣的后裔。

#p#分页标题#e#

“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名誉会长、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顾问邓X馥,她撰文讲述邓姓之源在邓州。说她祖籍山东,祖上从事“中国大运河”水利管理移居天津,我觉得她可能是山东高密邓氏(南阳邓氏)后裔。她应是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或管理人员,参与“南水北调”工程来到了邓州,听到当地“夏朝邓氏”讲述“邓州是‘邓姓之源’”,就信以为真,以为和邓州是“门当户对”,就攀上了“亲缘”。

当今在东北三省的邓姓,我认为多数是山东高密邓氏(南阳邓氏),祖先“闯关东”从山东半岛渡海来到了辽东半岛,然后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落籍。

不过,有一个事实我一直未能弄明白:当今讲到“南阳邓氏”,基本上都说是邓禹的后裔(在长江以南尚能说得过去)。那么,邓晨、邓晔和邓禹之弟邓宽,以及东汉名人邓彪、邓邯等等的后裔去了那里?他们的后人不可能灭绝穷尽?至今未有听说谁是他们的后裔。当今南阳地区的邓姓到底是怎么的一个来龙去脉?由于“夏朝邓氏”的混同,我觉得南阳地区的邓姓简直就是“一团糟”!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就说不清自己到底是“南阳邓氏”抑或“夏朝邓氏”?

东汉中期,发生了诬陷邓悝、邓弘、邓阊兄弟的历史事件,“南阳邓氏”遭受了重大打击。虽然顺帝(刘保)很快就对事件进行了平反,挽回了一些损失,但给“南阳邓氏”留下了极大阴影。东汉后期,邓禹后裔基本上陆续离开了新野和洛阳,渡过长江迁徙到了当今的湖南(湘东北)、江苏(苏南)、江西(赣中)等地,成为当地邓姓的“始迁之祖”,形成了当今长江以南多数是“南阳邓氏”,且为邓禹后裔聚集区。河南新野一度出现了1400多年邓禹后裔的空白。

据范晔著《后汉书》记载,邓禹之孙、邓训长子邓骘被贬到了罗国(今湖南湘阴、泪罗、平江一带)。据吴兴勇、郭长庚编著《邓姓史话》记载,邓禹第三子邓珍的后裔迁徙到了吴西(今江苏无锡、苏州一带);邓禹之孙、邓训第三子邓悝的后裔迁徙到了豫章(今江西南昌);之后,邓骘的后裔邓超迁徙到了袁州(今江西宜春)。据《珠玑巷邓氏族史》记载,邓禹之孙、邓训第四子邓弘的后裔迁徙到了庐陵(今江西吉安)。

在当今赣中、赣西、赣南和赣西南(今江西南昌、宜春、赣州和吉安)都是“南阳邓氏”的聚居地。庐陵(今江西吉安)被确认为邓姓郡望。

东汉末年,邓晋生为威武太守,是安定(今甘肃泾川)的邓氏始祖。聚居在安定地区有不少的南阳邓氏族人,安定被确认为邓姓郡望。

三国时期,邓芝和邓艾为蜀国(刘备)名将,他们的后裔应当居于“巴蜀”之地(当今湖北和四川)。湖北是当今仅次于四川(含重庆)、广东、湖南的邓姓人口大省。应当分布在当今湖北西半部地区,以当今鄂西、鄂西南和鹗西北最多(尤其是当今荆州地区)。

两晋时期,邓攸祖籍山西平阳襄陵,他是山西平阳邓氏始祖。邓嶽是陈郡(今河南周口)的邓氏始祖;邓骞是长沙(今湖南长沙)的邓氏始祖。平阳、陈郡和长沙都是邓姓郡望,说明这些地区历来就是“南阳邓氏”聚居地。

南北朝时期,传说邓献从河南洛阳将邓禹夫妇骸骨迁葬当今的湖南湘乡,并在此地定居,是湖南湘乡邓氏始祖。当今湖南是邓姓人口的第三大省,邓姓人口的迁徙流向:是从北向南和从东(江西)向西(湖南)。湖南南部的湘南地区也有邓姓向广东粤北地区迁移。

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邓季筠是宿州(今安徽砀山)邓氏始祖。当今安徽的邓姓也有从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徙到了皖北。

宋朝邓绾(四川双流)、邓润甫(四川西昌)邓得遇(四川邛崃)是当地邓氏始迁之祖。

明朝邓愈是朱元璋的名将,他祖籍当今安徽泗县,被尊为此地的邓氏始祖。明朝中叶邓断(邓超后裔)从袁州(今江西宜春)回迁新野,填补了新野邓禹后裔1400多年的空白。据说是当今新野唯一的邓禹后裔的支系。

近几年,对邓小平祖籍争论很激烈,有河南洛阳、邓州,安徽泗县,还有南唐邓氏。我觉得邓小平是“南阳邓氏”邓禹的后裔可能性很大?“南唐邓氏”和“夏朝邓氏”所说可能就是笑话!邓小平也并非是安徽泗县邓愈的后裔。我认为他是邓禹

当今广东主要是三支邓氏:南雄邓氏、梅州邓氏、三水白坭邓氏。前者包括了除了后两支以外的所有在南岭以南的“南阳邓氏”,他们多数是从江西吉安的吉水和泰和迁徙到了广东南雄,也有从江苏、淅江迁徙到了广东南雄,然后再迁徙粤中、粤西和桂东北等地。按照《珠玑巷邓氏族史》所载,“南雄邓氏”主要是邓禹→邓训→邓弘→邓广德→邓建的支系。梅州邓氏是从福建宁化迁徙到了广东梅州(他们是否“南阳邓氏”?不清楚。他们从来不提“南阳邓氏”和邓禹的。)三水白坭邓氏是从江西南昌迁徙到了广东三水,是落籍广东唯一的一支于宋末因逃避蒙古兵燹从江西迁至广东的“南阳邓氏”支系。

在黔中和黔西(当今贵州的安顺和六盘水两市)聚集有不少的汉族邓姓。【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为统一天下,以形成稳定集中的政治局面而发动了多次所谓的“平滇”战争,企图将踞守在云南一直未肯臣服的元朝梁王剌瓦尔密一举扫平。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洪武十四年(

在乌蒙山西侧、南盘江流域(当今云南曲靖地区的师宗)也聚集有不少邓姓,这些是否与明朝屯军有关?抑或与清朝初期康熙撤藩、征讨吴三桂(平西王)有关?定居下来落籍此地?这些我还说不清楚。

在桂东北、桂东、桂东南、桂南(即广西贺州、梧州、贵港、玉林和北海、南宁)也聚集有不少邓姓。这些地区是被称之为“白话区”(讲“广州话”地区)。当今安放在“邓国侯吾离陵园”的曼季、吾离、邓禹的三尊雕像就是广西的“南阳邓氏”族人邓XX迎合邓州这帮人的需求而画像设计的。

#p#分页标题#e#

在当今闽西(武夷山东麓)的福建宁化石壁乡,有如山西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一样,都是历史上移民结集地或途经地,成为当今人们“寻根问祖”的地方。人们一共罗列出八个“寻根问祖”之地:

最早入闽是晋末的“南阳邓氏”族人邓叔攸。也有说唐末“黄巢起义”期间,河南固始的陈洪进响应起义带领族亲和同乡入闽,陈洪进在福建称王(北宋初期,陈洪进政权被宋太祖所灭)。据说当时就有河南固始的“南阳邓氏”族人跟随入闽。北宋时期,邓大猷在当今福建宁化开基。宁化邓氏有向南迁徙到了广东的粤东(客家籍)地区,后来甚至有渡海迁徙到了台湾。

去年年末,邓州市市长刘树华、邓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朱艳红、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等组成的“邓州市邓氏探访团”前往台湾与“台湾邓氏宗亲联谊会”进行了联谊,台湾的“南阳邓氏”族人热情接待了这些异姓(非邓姓)的邓州探访团成员,并在会上赞扬了邓州这些年来对于弘扬邓姓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去年,就有陕西横山县响水堡邓姓族人来到了邓州进行“寻根问祖”。我认为陕西横山县邓氏始祖天禄公就是“南阳邓氏”后裔,迁徙到了陕西横山县响水堡落籍。不知他们在邓州寻到了什么根、问到了什么祖?邓州的夏朝邓氏历来只能说他们的老祖宗夏禹和仲康,除此说不出其他的任何人。

其实,在追溯渊源和讲述族史,“南阳邓氏”与“夏朝邓氏”历来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从子姓商族追溯到商王朝和曼姓邓国;后者往往是讲述邓伯温、邓林,追溯夏朝禹都和仲康子国。这是非常明显的两码事,充分说明了“南阳邓氏”和“夏朝邓氏”是不同渊源和血缘的两个姓氏。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邓姓之源”之争

后一篇:风从“威廉”起

评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邓姓之源”之争

    后一篇 >风从“威廉”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7:10, Processed in 0.07629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