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魏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非遗”冒新芽(组图)

2013-2-17 14: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495| 评论数: 0

上林壮族师公舞。

上林壮族师公舞。

上林壮族师公舞。

上林壮族师公舞。

三江农民画。

三江农民画。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林雪娜

  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出炉”。绿珠传说、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等98个项目当选。这批“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别。既有刘永福、冯子材、绿珠等名人传说,也有壮族板鞋舞、师公舞、瑶族长号等民间文艺;既有三江农民画、八步瑶族医药等项目较少的美术、医药门类,也有罗秀米粉、隆林仡佬族拜树节等项目较多的手工艺、民俗门类

  1民俗文艺呼唤传人

  与众多耳熟能详的“非遗”项目相比,此次入选的新项目“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最为引人注目。李家拳是中国南拳五大流派(洪、刘、蔡、李、莫)中的一个拳系,如今刘拳、李拳已不多见,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成了稀有拳种。“南蛇过垌”一反南拳刚猛气势,讲究腰道,动作处处带弧,有勾手、蛇形掌、翘尾腿等特点。据《广西体育史料》记载,“南蛇过垌”源自南拳中的李家拳,其创始人为“南方五虎将”之一的合浦客家人赖成己。1938年赖成己返乡定居合浦,开馆收徒,传授李家拳,并将“南蛇过垌”传于陈同庠,陈又将之传于黄永初,现已年逾六旬的黄永初是该项拳法的唯一传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扰。黄师傅担心“南蛇过垌”在历经三代之后,还能否传承并发扬光大?

  临桂彩调、北路壮剧……在这些熟悉的广西传统戏剧名录中,浦北县有一种民间小戏比较特别,叫鹩剧。相传它是由民间“贺新年”活动中演出的“引凤”歌舞发展而来。当地土称鸟为“鹩”,因此得名“唱鹩”,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每年春节期间,“鹩公”、“鹩娘”沿村边舞边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邕剧涌进,不少鹩剧艺人弃“鹩”从“粤”,一时间鹩剧陷入低潮。新中国成立后,濒于衰落的鹩剧开始复苏。同样特别的还有“末伦”,一种壮族曲种,流行于德保、靖西等地,其中德保壮族末伦具有一种独特的民间坐唱调子。末伦脱胎于民间宗教的巫调,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农村大批青年外出务工,这项曲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态。

  此批“非遗”项目为数最多的是民俗和手工艺两类,单是婚俗就有罗城仫佬族婚俗、凌云泗城壮族夜婚习俗,以及西林壮族娶婿上门的“欧贵”婚俗等。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逐渐销声匿迹。在宾阳县各乡镇曾流传一种习俗,叫“三娘乖”,自唐贞观年间至今已有愈千年的历史。传说古代当地有一农家壮族妹仔,排行第三,秉性聪慧、心灵手巧,人们称其为“三娘乖”。据说这三娘是从天上来到人间投胎的仙女,教妇女纺纱织布、舂米编织。所以当地农家妹仔长到12~15岁,其家人便要她们参加村里祭拜“三娘乖”活动,目的是希望她们嫁人后,能像三娘一样成为心灵手巧、勤劳贤惠的媳妇。如今,没有哪家女子会去祭拜“三娘乖”了,那份美德的期盼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

  2传统工艺期待开发

  “非遗”的收录和认定,应该说只是一个开始。人们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传承方针为口号,往往侧重抢救保护,而忽略合理利用。各地虽然展开了一系列的展示活动,让历史文化得到沉淀和传播。然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农业社会,它们不是固定的文物,而是“活”的文化,它们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是进入博物馆或作为表演就能发挥其价值的,在当代社会需要用创新的养分进行开发利用。

  广西是一个“中草药宝库”,全区中草药达46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刚刚过完“端午药市”节庆的靖西县,当地的壮医驳骨疗法也在这批“非遗”行列。古代名医魏氏伤科有“整骨容易顺筋难”之说,这套疗法将“筋”与骨并重,以祖传手法整复为主内外兼治,并研制出“金峰骨伤灵”,专治骨折类及增生风类疾病。倘若这些特色医疗能突破地域局限,得以开发与推广,必将壮大广西医药事业。

  号称“煤炭之乡”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宋朝年间,就会用煤炭作燃料。后来,仫佬族人发现铁锅等金属炊具价高且耐不住煤硫腐蚀,用不了多久就漏底,就想到用白泥和煤矸石舂碎后制作出煤砂罐,没想到这种造价便宜的煤砂罐煮起饭来隔夜都不馊。这罐的制作工艺,一传就传了500多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煤砂罐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列入“非遗”项目后,据说罗城将搜集煤砂罐传统工艺,建立制作传习基地,现代煤砂罐的岁月将不再成为记忆。

  大众较为熟知的柳城云片糕,自清乾隆年间生产以来,一直是柳州名特产品。据80多岁的徐成森老艺人回忆,祖辈曾传云片糕最早被称为“叫花”生意,一些民间艺人挑担游走叫卖,用以乞讨生活。民国时期,柳城县凤山镇最多时有六七十家云片糕作坊,销售点在柳州多达30多家。1956年,县城大埔镇成立国营柳城县云片糕厂,开始出现企业化经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制作工艺被机器替代,假劣产品泛滥,加之原材料变异及加工成本增加等因素,致使手工作坊大大减少,现在全县仅剩8家。掌握传统技艺的师傅大都去世或年事已高,云片糕手工制作技艺面临消亡。这令人想起江浙一带小作坊的发展,小作坊走进大市场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与云片糕相似命运的还有南宁铁鸟酱料制作技艺。清咸丰年间,广东南海人李亿万、梁迪臣两人合资开设的大盛祥酱园是南宁最早的酱料铺,后发展成“铁鸟”商标。由于酱料配方由师傅代代相传,往往一代只传一人,造成扩大生产的困难,有些掌握配方的师傅改行,使配方有失传之虞。加上传统工艺制酱需要长达半年时间,企业周转困难,只能逐渐采用现代化技术制酱,失去了传统酱料鲜美醇厚的特色。在外来酱料的冲击竞争下,南宁传统酱料面临濒危处境。如何打造“铁鸟牌”系列和拓宽市场渠道,成了“铁鸟”想飞的期望。

  (本文配图为资料图片)

  作者:林雪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8 11:39, Processed in 0.03222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