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郭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中顺大夫郭氏祖地风水

2013-7-28 08: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951| 评论数: 0

在临海市东塍镇,靠近康谷溪,原康谷乡及康一、康二、康三行政村村委会驻地。据地名志载:“唐代记有康谷,明代山东参政郭维在郭氏谱中记为‘康功’,后沿用康谷之名,但当地群众口头上仍称为‘康功’。”“谷”、“功”混用,也许是两字在本地方言中谐音之故吧。  康谷唐时又称康山,为古代温州经章安至宁波等地的古驿道必经之地。
  古坊:绣衣坊
  

步行至康二村,村路中,立一石牌坊,即“绣衣坊”。牌坊为明朝廷为表记郭絍政绩而赐建。
  郭絍

他为官清廉,告老归里时只携图书数卷,可谓两袖清风;同时他又不畏权势,有“再生包公”之誉,为官任上所莅郡县百姓为之立德政碑,去思碑,建生祠,入台州文庙乡贤祠。
  绣衣坊牌坊原为三间,至民国时期,牌坊已成单间双柱,高七米余,坊额题“绣衣”,旁右镌职官题名“浙江监察御史陈铨,台州知府陈相,同知陆瑛,通判袁文纪,推官盛广”,左镌“临海知县毋恩,县丞王纶,弘治辛酉(1501)夏吉旦,赐辛丑进士监察御史郭”。东边镂雕“衣”、西边镂雕“裤”纹饰。
  观看牌坊时,正是午饭时间,牌坊边上的一户人家中正在用中餐的老伯见有人观赏牌坊,放下碗筷,热心友善地前来为我介绍牌坊的“前世今生”。老伯是郭氏后人,他说牌坊在文革时曾被拆毁,被农家建了猪圈,后来牌坊的构件被陆续找回并重树。老伯说原址要稍靠近前边的十字路口些,石柱也没现在立得那么高;牌坊上刻有“绣衣”的石牌及两侧的小柱、还有两根四方高大的石柱都是原件,其它构件因原件损毁是后加的。牌坊前的路边还有一口古井,井圈只剩下半边,另一边放置着一块经过凿刻的大石条,也来自原来的牌坊,是固定牌坊立柱用的。
  “绣衣坊”前有郭氏宗祠,又名仁德堂,初建于元,民国元年重建。目前宗祠正在全面重建,规模宏大。工地前堆放着一堆的粗大古朴的石柱,为原宗祠拆下的立柱。来迟了,老宗祠的模样已不可见,甚憾。
  康二村口,又有座上宫殿,石柱架构,16根石柱上镌八副楹联;殿前有戏台,似出租作为劳务加工场所。整座上宫殿显得古旧,为民国15年(1926年)重建,西边墙壁嵌有民国29年(1940年)刊重建上宫殿石碑。
  村口路侧有古柏一株,粗壮,浓绿。

郭纴一生廉洁,身边僮仆经受不住清苦生活都相继远他而去,好友陈恒作诗戏说:“郊外儿童迎,屋里儿童走,廉爱自有真,古今郭太守。”郭纴在安庆府任职一年,治功益倍,复求休致,旨允,安庆百姓庶道卧轮挽留,时年65岁的郭纴束装告解百姓,挥手而别,惟身随带图书数卷,两袖清风而告老归里。历官三十年,归家时囊橐罄空,田无半亩之增。有人为公愁虑,郭纴笑曰:“教学以为食,植圃以为蔬,我自乐之无所虑也!”他晚年绝迹尘市,归隐故里,卒葬村前后溪覆船山南麓。黄岩南京右都御史王爌及余姚翰林学士王华为其撰写墓志铭。

  上世纪20年代,墓前之墓道坊及碑亭拆毁,1995年郭氏后裔重修郭纴墓,内见墓志后回封。明弘治十四年(1501)夏五月,浙江监察御史陈铨、台州知府陈相、同知陆琪、通判袁文纪、推官盛广、临海知县毋恩、县丞王纶为赐辛丑进士监察御史郭纴立“绣衣”牌坊,至今尚存康谷街。见物思贤,为后世纪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6 17:51, Processed in 0.04503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