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王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西王庄王氏寻宗初探

2013-8-8 16: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587|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西王庄王氏寻宗初探 (2010-07-14 16:05:37)

标签: 杂谈

西王庄王氏寻宗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安康,人们对民族的繁衍、姓氏文化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姓氏是一个人、家族系统称号的标志,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氏族文化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究其姓氏渊源,不仅是寻根问祖,也是每一个人颇为关心的话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姓氏的国家。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搞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保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姓氏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中,中国的姓氏不仅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而且在人们的社会交往、经济关系、文化交流和传统风俗沿袭等方面仍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正是由于中国姓氏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历史魅力,使我国历代都重视姓氏文化的研究,编纂了大量姓氏学专著和族谱,不仅记录了古今各姓氏的渊源、演变、分布等内容,而且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考证。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融铸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研究和弘扬姓氏历史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启发炎黄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愫。为此,本人阅读一些有关资料,找寻一些人座谈,现草草整理,成文如下:

一、王姓字源:

《说文》中称:“王,天下所为归也。”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说:“一贯三为王。”据《殷虚文字甲编》所载,甲骨文“王”字像斧形,斧者,权力之征也,故王本义当谓最高统治者。《尔雅·释诂》称:“王,君也。谓封有土之诸侯,谓帝王室之男子也,人臣最高之爵位也,同类之中首领也,大也,事天子也,匡正也。”等等。

二、王姓来源:

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总人口约有一亿多,王姓起源较多,其中“太原王”、“琅琊王”出自姬姓。据《百家大姓溯源》记载:出自姬姓又分两支,一支是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高公的后代。子孙散居京兆、河间一代,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王氏。这些王氏后来在太原一带成为望姓,称“太原王”。另一支是东周时代周灵王的儿子,太子姬晋,姬晋天赋聪明,十五岁时名闻天下各侯国,晋国派使臣叔誉入周朝贡,见到太子姬晋,叔誉和姬晋谈论了一天,发现他才识过人,能言善辩,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策,自觉不是他的对手。叔誉回晋后把姬晋的才能告诉了晋平公,另一大臣师旷听后不以为然,认为叔誉是危言耸听,要求入周见太子姬晋,晋平公同意了师旷的要求,让他到周国见了姬晋,经过谈论惊讶赞叹,心服口服。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王姓来源不一,故分支也众多,但就数量来看,历史上以出自周灵王太子姬晋的那一支派名气最大,后发展成王姓的主流。使王氏成为我国望族的始于晋代中兴名臣王导,这一支派在山东繁衍。同时,王氏之所以成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大姓之一,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历来帝王之孙多称王子、王孙,其后也有许多以王为姓。

三、“三槐堂”的来历:

读有关资料,出自北宋时代的兵部侍郎王祜(hù)。王祜字景叔,因德著名,曾为蒙冤的符彦卿辩护无罪,世人都说他有阴德。王祜曾亲身在庭院中栽了三棵槐树,予言:“我的子孙中一定有贵为三公的(古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果然当了宰相。天下都称他“三槐王氏”,王姓的“三槐堂”从此而生,后世也以三槐堂为王姓的代称。

四、山东迁至太和县的王家:

(一)、王旦及传人王尚书:

《宋史·王旦传》记载:王旦,字子明,生于莘县(即今山东聊城)。宋太宗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24岁中进士,知平江县后任郑州通判(次长官)徙居濠州(即今凤阳)。据明代正统九年王质墓志铭所记:“公元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王旦于“淳化初年(990年)任转运使,驿召至京师,二年,拜右正言,知制诰。”知制诰,就是主持起草皇帝诏令,他已住进京城汴梁。王旦是宋朝时自祖籍山东先迁徙凤阳,后又择居太和的王家,他于宋天禧元年即101761岁去世,有雍、冲、素三个儿子,太和留下不少后代。

王旦的传人王尚书,名质,生于明洪武25年(1392年),永乐年间中举人,后任南阳训导九年。宣德初年,任云南监察御史三年,又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宣德十年(1435年),任四川布政使右参政。在川时,他勤政为民,自奉俭约,开辟菜畦,躬亲种植,日常生活多以蔬菜为副食,百姓称之为“青菜王”,大学生李贤曾撰《青菜王记》,颂其高风亮节。明正统三年(1438年)升任山东布政使(省行政长官),1441年任户部右侍郎,正统8年(1443年)任刑部尚书,次年,奉 赴福建办理匪案,行至苏州病逝,时年53岁,归葬于太和小南门外,今太和一中院内。“文革”中,其墓被扒,出土了墓志,现存阜阳市博物馆内。他有循、环、健三个儿子。因他当过尚书,人称其坟为“王尚书坟”;他当过布政使,为了纪念他,太和城西门里的一条南北街改叫“王布政街”,解放前,是青石条街,这是太和唯一的一个以名人命名的街巷。“文革”时,打倒“封、修、资”、扫除“四旧”时改为兴无街,现长 276米,宽8米,沥青路面。

(二)、王成及后世:

#p#分页标题#e#

据有关史料记载,元末明初,由于连年征战及水灾,军民尸体遍野,地无人耕,使中原等大地田园荒废,百姓广散,庐舍倾墟,十室九空。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渺无人烟,乃至“犬吠声绝,不闻鸡鸣。”在明代洪武初年,据《太和县志》记载,太和全境只有“户二百一十一,口五千二百九十九。”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生产,“从山左调户口充实。”自洪武年间从山东枣林庄大批移民到太和。王成及应当时国家调拨自山东枣林庄,先迁居砀山,后徙居太和三塔坡,迄今六百余年。据《龙口王氏族谱》载:王成,生卒失考,生二子,长子王景德,次子王运德。王成之墓在原墙集东竹园湖(今三堂西南,百姓称为“老荒地”)老家前,其长子王景德墓在小三堂东司家营寨前,生一子叫王敬。王成的次子王运德生七个儿子,长子王弘,其次六个儿子失传失考。第三代王弘,又生七个儿子,长子升,次子汝楫,三子良,四子礼,五子随,六子汝正,七子汝直,其后代有史记载:“各居不同里,墓不同茔,故情谊日疏,不相往来,久之失谱,名字失传。”在棠林、柘(zhè)店、坟台、宫集、亳州、涡阳等数市县均有此支王氏。

王成之后第三代王敬搬转到县城东南颍水之滨老溜口(即今称龙口)定居,墓在双庙铺东王寨前。第四代王义,生一子叫王迪,第五代王迪生三子,葬于太和东南乡老龙口。其后生息繁衍,至今已二十余世,人口达数万,居住分散皖、豫、鄂、苏、等省十多个市县,在太和城周围称为大姓望族。

五、王氏宗祠及立祠人王增:

王氏宗祠在太和城内小南门里边谭街东头,坐北朝南,院内正殿五间,东西厢房数间,从西角门入西寝杂院,正门前有高大门楼一座,上有“王氏宗祠”四字,据记载,楹联有“祖居瑯琊郡,世传三槐堂”和“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其横楣为“三槐世泽、两晋家声”和“三槐荫远,兰亭家声”。解放后收为国有,即设县妇幼保健站,改革开放后保健站迁出,现为其家属院。另外祠堂有奉祀地三百余亩,在城东南寺里庄等处,解放后,也收为国有,建立国有农场,即太和县寺里庄农场。

据县《王氏老谱》记载:王氏宗祠是王成之后第六世王增创谱立祠。后世将《王氏家谱》曾几经续修,均未付梓,稿本封存于祠堂,很少为族人所知。据老谱资料《人物传》记载王增,龙口王氏六世传人,居王寨村,为王通之子,“明朝成化贡生,任卫经历。博学善书,和乐正直,深谙经史,曾名满京师。”其父王通,“明朝天顺年间去贡生卫经历,功绩卓著,授皇帝御赐封诰。”从以上情况可看出,有人说谭街王氏宗祠为王尚书家祠是无资料可查的,也是一种误解;至于王质同龙口王氏都是王旦的后代,更是无依据可查。

六、西王庄的来源与兴起:

(一)、村庄来源之说:

根据村老人辈辈流传,王氏先祖是明朝洪武初年由山东枣林莊迁徙太和,先在三塔北、三教堂南,后逐向北、西繁衍发展。据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来实地考察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枣林莊,在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莊。据明代石碑记载,该村原名枣林莊,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莊。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由此可见,我王氏先祖从山东枣林莊随移民迁居太和的传说是真实可靠的。

我的老家为三堂集西王庄,被称为西王庄,也称王庄,太和城东北60余里。南三里有南王寨,东三里有东王寨,北五里有北王寨(又叫后王寨),西二里有小王庄,这些村寨里的居民解放前均为王姓,辈分均能连续不乱,过去老人常说这些村寨的先祖为一家。从村寨的坐落地理位置上看,古时为朱园湖之地(参阅《太和地名录》古疆域图),西王庄南靠苗源河,东临三教堂(原有座庙宇,内有孔子、老君、佛祖爷三神像,原名三教堂,后称为小三堂集),古太涡官道从我村前穿过。水路与陆路并行,三教堂薰化之地,先祖视为宝地,于是从南王寨分居迁出居此,先开沟挖濠,后建筑庄门(解放后庄门被毁)。我们庄是从南王寨搬迁居此,当时只三户人家,经数百年繁衍生息,现仍居本庄的有56户,218人(据《太和地名录》1981年统计数字)。南王寨南三里为三塔集,(古称三塔坡),解放前,民国时期,匪患较多,百姓经常“跑返”。每当土匪来抢扰,村人均向南王寨里老家投奔保命。一九六零年以前,逢年过节,还组织各户主人集体到南王寨祭典祖坟,祭祖礼毕,南王寨村民置酒设宴接待。祖坟在寨西南称之为竹园湖的旁边。

西王庄东三里东王寨村,据传为明朝时期也从南王寨迁入此地居住,之后而成村寨,即被称之为东王寨,其祖坟在该寨村东司家营前。解放以前,坟前还立有碑亭。所以南王寨和东王寨的居民常一起去司家营前的祖坟祭祀。据南王寨王殿元老师介绍,小时候,他也随过村中大人去司家营前的祖坟烧纸点香,纪念王氏祖先,礼毕返回经三堂集,都在集上王克中饭店用餐。那时人们对祖坟保护十分重视,不许有取土损毁,否则将受惩罚。据传,хххх年某姓为家中用土,在王氏祖坟附近挖了数车土,后被东王寨人发现,状告官府,其结果那户人家搭台唱戏,以此赔罪才算了之。

#p#分页标题#e#

这里所说的祭祖坟之地的位置和名称——竹园湖和司家营与《龙口王氏族谱》记载的祖坟位置和名称基本相同,仅现为“司家营”被其族谱中写为“思家营”,一字之别,读音相同,本人认为可能是续谱抄谱时的笔误。

村人王献良,解放前,曾多年在本村及外地先后以教书为生(教私塾),解放后在家务农。因为他与我家居住相邻,我小时候曾听他讲过“三槐堂必姓王”的故事,人们把“三槐堂”视为王氏的代称,寻根的线索。那时,本庄人家使用的农具及器物上,如种地用的耧、盛运粮食的口袋、上街背的钱褡等都用毛笔写有“三槐堂•某某记(某某即是自己的名字)”,以免互借归还时混淆弄错。

1944年(即民国33年),太和城里龙口王氏在谭街王氏宗祠内组织一些人续王氏族谱时,绅士王吟初(外号王老吟,当时他负责王氏宗祠管理事务)多次去三堂等地的南王寨、东王寨奔波,联系族人续谱、募捐钱款等事宜,后曾抽派南王寨王克俭、我村王献则等人来太和城里谭街王氏祠堂内从事文字编录、抄写等项工作数日。之后,两寨和我村及其他王姓族人曾有意兑钱款,做补续家谱工作,接着不久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左的思潮上升,修补续谱被列为封建迷信而遭批判,此事就此终止。

由此可见,现三堂镇南王寨、西王庄、东王寨等王氏同太和城东南龙口王氏应该是共一祖坟,都是明朝王成从山东枣林庄(今安邱王府莊)移居太和的后代。

(二)、村人美德略记:

我们的祖先寓居本村约200余年,读耕传世,以农为本,代代尊祖敬宗,孝亲爱子,持家睦族,虽未出显贵人物,但前人美德代代相传,现略记如下:

其一:尊老爱幼,团结奋进。早起晚睡,男耕女织,勤劳勇敢。老少爷们,不分彼此,视其亲人。家有喜庆,众人欢聚,不是忌妒,而是协作办理。

其二:人有丧事,不看笑话,积极主动,同情悲哀,想方设法,解脱困境。

其三:邻居之间,取东借西,公平相处。要想公道,打个颠倒,不占便宜,欢乐而安。

其四:女姓虽杂,团结如一,窜个门子,和和气气,孩子打闹,各责自己。

其五:人事交往,从善反恶。不欺村黎,勤俭持家,放眼长远。

以上先人之长,给后人留以楷模,望族人效前人之美德,以传后世。

(三)、村人辈分传承情况:

以我家为例,高曾祖名天禄,墓葬于本村前苗源河南岸小刘庄西侧,其二子为心民和惠民。我祖父名惠民(1881年——1954年),其弟佚名。我家父名金环,兄弟五人,为最小,上有大伯父名金盘,二伯父名金玉,三伯父名金银,四伯父名**。祖父及父辈均墓葬于村西南苗源河南岸罗圈地中段(现京九铁路西侧)。从曾祖“天”、祖父“民”、父辈“金”传承往下字派为“献”、“卿”、“体”、“春”等至今,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新生一代子女才随社会变化,不受此子派限制。(此字派与南、东二寨的对应关系另需补述)

(四)、村庄有关人物:

西王庄历史不长,约一二百年,村庄不大,现仅几十户人家,但在旧社会由于长期战乱和灾荒,人口增长极为缓慢,更谈不上有什么名人。新中国成立后,村庄人口才有了较快增长。随之,人口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当今的成年中有了大学生、中专生、国家干部、共产党员、现役军人;未成年的青少年都接受中小学教育。据初步统计,建国后本村走出来的国家干部、职工及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大中专学生、从军、从政及其子女家属者,及在本村祖传具备特殊技能者近70人。因此“十步之泽,必有芳草”,村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现就村中有关的数位人物简叙介绍(其他以后可列表统计)如下:

王献亭:(    年——    年)一生行医,专长外科,对医术精益求精,处处为民着想,为民解难,有求必应。其医德医风,项羽乡邻,谢世后,三堂、宫集、苗集、原墙、等地群众无不感念他的恩德,直到现在,外村庄的老年人若见我庄人时,便说:“你们是王献亭那庄的人吧,”对他念念不忘。

王献修(    年——    年),自幼读私塾,后学徒经商,曾在涡阳高公庙、苗集、三堂等集镇开商铺,接济穷人,为人谦和,讲究诚信,注意教育子女,解放后公私合营收为国有。后受到不公正处理,清退回村务农。

王献则及王献公兄弟:(内容待补)

王献良:(待补:私塾先生为内容)

王正卿:****年生,解放后 响应国家号召,热心从教,先后在三堂、苗集、宫集等地从事小学教育,以事业为重,以校为家,把所教孩子视为亲生儿女,受到百姓拥戴和赞誉。“文革”后期被调回本村(即三堂)小学任教,上班时带一群孩子上路,下班带一群孩子一起放学,不分寒暑风雪,小孩子的吃喝拉撒,他都悉心照料,为我村孩子的求学、成长付出不少辛劳和汗水。他为人忠实谦和,从不争名夺利,乐于助人,退休闲居本村仍帮助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闲杂之事,百姓、学生称之为“大好人——好老师”。

以上是对本村历史作的一点寻宗草述,有些资料还需再查证、再补充、再进行梳理,有些老年人的口传也需再进一步调查走访和核对,但不管怎样,草稿总算拟成,仅以此告慰先祖,留后人补实。

#p#分页标题#e#

                          00八年六月七日初草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怎样认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后一篇:四位“右派”老师印象记

评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怎样认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后一篇 >四位“右派”老师印象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1:05, Processed in 0.05472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