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江都归来一千四百年释

2013-8-13 16: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130| 评论数: 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董氏研究

江都归来一千四百年释

时间:2011-01-16 18:15:06  来源:  作者:董 孝 忠


--- 广川董氏后裔渊源研究

撰文: 董 孝 忠  (2010.2.彭城)

 

    弁言: --- 王善友,汉代庠门一学究。孤身一人,仲舒挚友,因清寒,受仲舒诚邀寄居于董氏庄园西隅董族寓所,仲舒特命名"王善友村"。

    董符起,仲舒次子。早年就读于董氏庄园家塾。因琐事引仲舒误认符起不孝。嗣后将符起移居王善友村砥砺其末俗.符起对善友尽心竭力躬身伺候,老人享其天年悦愉而终。不数年,父仲舒携长子事献王(刘德)徙河间。元光元年赴长安"贤良对策",称"大文"。任江都相(二千石),皇赐良田千亩......符起协姑母操守家业持奉高堂及家族祖辈同宗。奔波于广川官邸与庄园私邸......符起毕生居王善友村,光明磊落,一生清明......符起子曾随祖父仲舒赴江都谋道.

    王善友村 --- 王寿村。古代王寿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聪颖的仲舒后裔,巧妙的用汉代传入的梵文注音方法 --- 切音,将"善友"演绎成"王寿"。而"王"者与"寿"者均存在深邃的内涵(后裔将仲舒敬仰为"王"者,并使其尊严天长地久万寿无疆!)。这一名谓延续已经数千年之久,是这一方土地的宝贵文化遗产!

    古老的广川清凉江畔,有一处闪烁着华夏文明的村庄。它的名字既不是以姓氏为志,也不是以山川地貌为志。使人赞叹的是它的名字竟然是一首延续了2000多年,蕴蓄深远的动人故事。它的主人公就是这个村庄的确切名字 --- 王善友。村庄位于古董氏庄园西隅,成员单一董姓,他们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嫡传后裔。现在的人口3000之众,分为两个行政区划村......

  一、古代广川董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 封郡封地富甲一方

  董氏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齐鲁大地。随舜徙河东立业生息......据《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封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三家分晋)......他们的国家分别成为赵国。魏国。韩国。我董氏原履职于晋国的世袭御史,遂分别为三晋之御史。其中赵国最为显赫。董安于(阏于)? --- 前496年。事赵王。出任位仅次三公高于六卿的司马之职。据史载,董安于(阏于)出身于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古之良史"。董安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成人后文韬武略,忠义仁爱。至壮年出任司马,助赵简子治理军政筑晋阳城......史书说:"范。中行之乱,以与谋为荀砾所谴自杀"。晋国诸多有识之士,从范,中行之乱中,开始注意董安于。他们隐隐感到,如果董安于尽心竭力地辅佐赵简子,赵氏迟早会独霸晋国。留下此人终归是正卿隐患。于是势力最大的智伯给赵简子施压。赵简子左右为难。安于坦然而言。如果我的死能够保全赵氏,换来晋国安定,我又怎么会吝啬自己的性命。于是,他自缢身亡。赵简子对安于之死十分内疚,把董安于的神位供奉于赵氏家庙陪祀以享烟火......安于子董景仲为赵简子毋恤臣袭父位,随赵国迁都徙邯郸......

    赵氏家族的构成除族人外还包括异姓家臣。家臣通过"策名委质"的方式与家族结成一种拟制的亲族关系。家臣既参与家族内部事务的管理,又参加重大事情的决策。与所在家族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赵氏家臣在赵氏成长过程中,尤其对公室及其他世卿大族的权力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著名人物有董安于,周舍。

    赵国社会中的贵族家庭,尤其是除赵王室以外的贵族家族,由于其赖以生存的封地和借以庇族的官职的不稳定性,很少有持续三代以上的世家大族。但这并不是说失去贵族地位的家族会马上解体或失去延续能力。相反,它可能照样存在,只是规模变化了。赵国封君前后有20多位名臣,但据现有的资料只有12位。我董氏家族的贵族资料只有零散记载,是失去原始史料记载10几位重臣之一。当然,由于董氏直接掌管史书记载之权,完全有可能有意将自家名谓掩盖,保护自己家族后代。

    赵国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拥有广大的土地,山林,矿产。仅就土地而言,早在赵简子时期就对土地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突破井田制百步为亩限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在晋国六卿中亩制最大,改革最彻底。立国后,随着国力不断增强,兼并来的土地越来越多。赵王将这些土地大部以国有土地形式分配给一般个体农民,另一部分赏赐给立有功勋将士,称为封地或封邑。如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左传。哀公二年》。受县受郡是任命为县郡长官,而士田十万则是确凿的赏赐土地内容。著名医学家扁鹊因给简子治病,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史记.赵世家》.再如赵烈侯,以其"好音"赵而对"歌者枪石二人"赐之田.人万亩《史记.赵世家》(古代方百步为亩,叫周亩.战国时一周亩折合今市亩0。328市亩)。说明赵王对土地赏赐是经常性的.赵国官员吃国家俸禄,生活优越.他们中有的享封地,还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决策与实施,而且拥有巨大财富.尽管战国是一个"礼法堕地,天下无道"的时代.但却并没有废弃周的等级制度.赵国对居住区等级仍实行(城)天子九里.公七里.侯五里.子男三里.董氏历代在晋赵为官,职居御史司马.享受制度内的各项待遇无可非议.为此,笔者认定晋赵时期的董氏在河东与广川均享有偌大的封地与居住区。正如碑石记载:"仲舒.家境富足,宅第宏丽,绣花锦衣,男仆女婢,庄园四布,村东桑园......"史料记载:......司马相如,仲舒挚友,在河间王刘德处相逢。相如曰:"......蜀郡首富临邛卓氏,这卓氏与君还是同乡。当年秦灭六国,破赵后将卓氏迁往临邛"。仲舒问曰:"卓氏有否称卓王孙者?"。答曰:"正是此人掌管家财,其父已亡故"。仲舒曰:"当年家祖父在赵国居官时,与卓王孙祖父,父亲交往甚密。曾几度赴广川置裘衣,枣油。均住在吾府......"。(司马相如与董仲舒对话摘自《董仲舒记闻》.主编:王桓 刘鸿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董仲舒的祖父在赵国做官时应在仲舒前40年到50年间。此时恰是赵国最后一个王子"嘉"在代州被王贲灭亡之时。说明此时仲舒家境毫发无损。验证了秦始皇对旧贵族的宽容政策。又如,《史记。刺客列传》太史公曰: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董仲舒与秦始皇御医有过交往的史料记载,说明董仲舒的富裕家境已经延续到汉代......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定,广川董氏在秦汉前后是一个地道的贵族之家。虽然家谱记载赵王嘉被虏后我董氏家臣曾遣返阳城。但整体家族在秦始皇的宽容政策下仍然瓜瓞叶茂繁荣昌盛。进入汉朝后,董仲舒的崛起再次将董氏家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仲舒之二千五百石俸禄,武帝赐田两千亩的规模,使广川大地望族唯董族莫属。

#p#分页标题#e#

    附注:关于古代封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杜预注说,闻喜东北有董池坡是鬷川即董泽,舜所封。董父之国也。董泽湖在闻喜县东镇礼元一带,位于凤凰岭和峨眉岭之间。是一个周长20公里狭长湖泊。现在叫白水滩。虞舜后夏商赓为侯国。新近考古证明,绛山南有倗国,倗国西有董国,是夏商时代的侯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平陆的吴山,后被晋国所并。

    第二个董国在汾阴(万荣县)的荣河镇。左传说,晋襄公七年晋蒐于夷,因太傅阳处父干预而改于董。文中提到的董,就是董封国,现在的在黄河边上的荣河镇。相当于一个乡的属地。是董族的发祥地。

从这两个封国的情况看,古代的封国与封地面积是很有限的。因此,笔者认为,古代的广川(国或郡),就是我董族的封地之一。其面积范围就是现在的景(县)枣(强)故(城)德(州)四地的相邻边缘地带的总和。

    2、永嘉之乱江都回归广川?

  板荡交错斗转星移。西晋司马氏篡位执政,八王之乱南北朝瓜分天下,使九州大地陷入灾难深渊。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与王寿村相关的家谱序言。

  河北省盐山县翟家庄董氏族谱谱序   翟家庄原序

    董之先世 系出豢龙氏 传至汉武帝时 仲舒翁为江都王相 遂家江左及晋怀愍大乱被虏  至密云县 传之  梦麟祖仕金为平原尉 殁于官 力不能归 遂葬于城南七里

    二世 祖挟其母以迁于枣强 传至八世 山左民居寥落  奉旨迁发二十四丁  不数年 文祖 理祖 负耒而来

文祖回奉

    始祖祀  而理祖卜居青城 固吾本支 若滨州 若阳信 若乐安 若新城 若平原 若利津 但隶籍山左而自枣强来者 皆吾同宗而一本也  然其世系不可考矣。

   这篇家谱序言告诉我们,董仲舒为江都王相遂家江左。及晋怀愍大乱被虏至密云县。传至梦麟祖,士金平原尉......过去我们认为王寿村这一支董符起的后裔,没有可能随仲舒宦游。而今,我们从盐山董氏家谱中获悉,王寿村一支董符起之后裔,有一支或二支曾随仲舒宦游至扬州为官。而后,仲舒改任胶西王相时此二支后裔却留在了江左。家谱说他们在五胡乱华时北上密云。按家谱说法,他们是被遣返去密云的。对这一说法笔者通过历史资料复习,提出置疑。

    五胡乱华时中心地带并不在江南,尽管持续时间很长。动乱波及江南相对较轻微。因之,董氏群体没有具备北上的条件(理由)。当时的扬州士大夫贵族富人结成一团,连后来的东晋元帝司马睿都在王导相扶下笼络他们。他们在相对平静的形势下何须北上找罪受?密云建制是在东魏元象年间,就是说西晋末还没有密云县的名字。何谈去密云?进入东晋,尽管后来分裂成宋齐梁陈,但总的形势比起江北是相对平稳的。何况陈霸先的母亲就是我仲舒后裔......无论从那一方面分析,江左董氏都不具备被遣返密云理由。笔者以为,居住在江左的仲舒后裔,极有可能是在隋朝杨坚时代被遣返去密云的。隋文帝杨坚依靠的是北方人士力量来建政执政的,而且对旧朝遗官采取打击排斥政策。杨坚平陈后,原陈朝上层地方官员,不是被押往北方就是被废黜于家,罕见留任。开皇十年,江南人传说,隋朝要将他们迁徙到北方和关中,于是引发一场暴乱,结果被无情镇压。因此,有理由相信,隋朝建立不久,江左董仲舒后裔被遣返(流放)至密云。而此时的密云已经建制于壇州。时间是公元581 -- 618年,较西晋末晚近300年。

    从密云再迁徙到广川已经是几百年以后的事(这几百年的断层是研究工作的最大遗憾)。盐山家谱序言说,(从密云)传至梦麟祖,士金平原尉。金代的平原县(郡)是金兵占据山东河北后的行政区划,时间约在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以后。1129年(建炎二年)金兵到济南。金天会四年(1126年)广川发大水。推测董梦麟在平原尉任上的时间是1165年(卒)左右。八世后(240年)为1405年(永乐二年)向山左移民。这一年代恰与王寿村始祖董志先迁徙时间相吻合。问题是董梦麟的儿子(二世)没有写出名字,也没有说明他挟其母徙枣强的时间。这样一来就为王寿村的始祖名谓与年代造成难以解决矛盾。因为王寿村的原始祖董志先出生时间应取得梦麟儿子来王寿村确切年代的支持。否则就不能说明董志先的祖宗渊源。从而整个王寿村的祖系就造成断代(缺少元末以上几代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盐山家谱序言中获得王寿村董志先约150 - 170年(五到六世)前的世系空间.说明王寿村在北宋末期到元朝末期其成员的动态形势.至于他们是原主还是从平原迁徙而来?乃至王寿村在北宋以前和更远些时候的董氏存在态势,就需要我们从密云迁徙前后的获得资料中去努力索取.

  二、宋元末期广川董氏族裔之变迁。

  先看看昔日的王寿村家庙及祭祖习俗。

  *前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余亩,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抱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纯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数十株翠柏参天。殿中央有一木阁,高三米,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其中内,头戴九旒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烛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

#p#分页标题#e#

后殿为董氏家庙,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摇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南端有一东向便门,门楣上书:"董氏宗祠"。对联为:"三年不窥园"。"夜读五车书"。

  *后寿村亦有董子祠一座,始建年代无考。位于前街东段路北,临街面南。围以高墙,歇山大门,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门内照壁,甬道通殿。登阶而上,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脊,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铁铸古锺,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

    除夕。前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后王寿将族谱悬挂于祠堂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数,奇妙多姿。上香老者不断,三拜九扣,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于家庙和祠堂,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以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

    上老坟祭祖,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九,前王寿正月初十。祭祖隆重,双套骡马大车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供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礼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面向西方,意对长安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每年一次伙会,后王寿每年正月初二上坟回来后即餐。前王寿则在农历十月二十日。伙会这天,凡董氏族人,都可到宗庙领取一碗肉菜,一斤馒头。伙会费用由家庙地产收入中开支。会首(理事)每年初推选一次,操持当年宗祠事宜......

祖坟茔,碑石如林,地敞道宽。万株柏树,翠绿葱葱。兔雉戏耍,百鸟争鸣。。。。。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余树被陆续伐掉......

    庄严肃穆的董氏家庙,传承着董仲舒一代又一代后裔子孙。紫气氤氲的董氏祖茔,继嗣着"醇化既穆,王道协隆"的遗风。然而,在那战火频仍社会动乱的漫长岁月,王寿村与全国村庄一样,他们经历着痛苦熬煎。天老爷的愤怒,水旱虫瘟如瓢泼大雨倾泻大地。家庙。祖茔。庐舍。家谱......遭受无情摧残。王寿村原本是有着很完整的家谱,据现家谱记载:自汉及今数千余年,世代递更,天灾人害不可枚举。前代渊源因以失传......金天会四年河水涨溢淹没城郭,官民庐舍族谱沧落,遂致世系难考......元至正四年至十年,水旱灾害持续六年,人免于患而谱书再次中断......我们从家谱记载中获悉,王寿村的谱书在1126年遭水毁之后重新建谱,又在1344年第二次被水冲毁。从而知道,王寿村在1126年以前是存在很完整的家谱系列史料。首次遭水害后又重新建立了家谱。最后在214年后(元至正年间),新家谱再次被洪水冲毁。。

    如按现存的董氏谱书世系推算,王寿村始祖董志先(子忠),应生于至正20年(1344 -- 1350)前后。即天会四年(1126)后214年。也就是说志先是在第二次持续六年水害日子里诞生的。若按盐山董氏提供的资料,大致也是如此。这样一来,我们知道了王寿村在其始祖董志先(子忠)之前200多年前就有董氏先人在此生息繁衍。

  200多年近八代人的依据是从王寿村迁徙到滨州的董东。据家谱记载:董东字尊鲁号宗周,为枣强八世祖之后裔(这里说的八世祖无任何文字说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邠州入赘任氏。按古代传统,入赘系弱冠之年,即20岁。据此推算,董东诞生于元至正八年(1349),他的年龄恰与王寿村始祖董志先同龄(上下五岁)。这样,我们知道了王寿村在天会年间前后约有四支董氏后裔生活在一个村庄里(或周边村庄),是一个很大的族群。董志先有一个胞弟叫董志鸿,但他并没有留居在王寿村。可能在他成年后迁居于目前的三郎镇(毗邻王寿村)。阳信明代董琦的先祖极有可能与此人相关......综上所述,我们首先知道王寿村在金代有平原董梦麟的二子迁居来此。只是不知道这位二子的名字。但很有可能他就是现在王寿村董志先的始祖,在与董志先存在于王寿村的同时,我们还知道有另外两个先人,他们是董东和董志鸿。董东去了邠州,董志鸿去了阳信。如果我们按盐山董氏家谱序言追究,还可以找到另外两个人。一位叫董文,另一位叫董理。不过他们的年代应与董志先的八个儿子相当。因为他们是永乐初迁徙到滨州(?)。从目前获得信息,董理一支已经迁徙到淄博......看来董志先的王寿村很可能当时存在两个世系的董仲舒后裔。

   三、 明永乐间王寿村的迁徙与当前董氏后裔分布 

靖难之变人口大减。为恢复生产,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极后开始大规模移民。王寿村接受朝廷圣旨,命令向鲁北"迁发二十四丁"。此次移民,就已知史料,除董志先六子外,还有另一支的董氏后人董文与董理。其余数字不大可能是我董氏移民指标。董志先率六子迁徙鲁北的动向在各地家谱中已经大量记载.本文仅就最新发现者加以分析。

1.环渤海冀鲁连接线一带广布志先三子董士能后裔。黄骅扣村董氏的渊源研讨揭开冀鲁两省连接地带董氏群体的祖先迷津。2009年黄骅董锡益给笔者来信,提出他们正在寻觅自己的祖源。依据是他们的家谱序言中提到的兄弟六人去向不明。家谱序言说:"始祖来自青县河西董家庄,兄弟六人,明朝嘉靖间避养大马之苦,徙居盐山县东北扣村,去城八十里,依表亲蒋氏也。后因蒋亲与彭亲有变,始祖兄弟六人惧其株连,远避山东。厥后蒋彭之事息,一二三始祖居山东未回,世居山东寿光平原等县。康熙甲子科举人戊辰科进士讳思凝者,即我一二三始祖居平原者之后裔也。康熙丁酉科山东解元讳思恭者,即我一二三始祖居寿光者之后裔也。我始祖与五六始祖,仍归盐邑境内安居。我始祖行四讳昆居前扣村,五始祖讳英居后叩村,六始祖讳杰,一支居前扣村,一支居胡家庄,各有子孙相继。雍正十一年八月 上旬"。

#p#分页标题#e#

    这一写于277年前的家谱序言明白无误的向人们交代了他们始祖的来龙去脉。只要我们按着序言的提示找到董思凝与董思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然而,问题恰恰出在人们简单的判断上。董思凝的祖源上溯到他们的所谓一世祖董文盛时乍然中断了其以上的踪迹。平原县董氏谱牒在文盛名下注解:"明永乐年间自青州乐安县遣平原,始祖相传讳古朵,屡遭兵燹,谱牒无存祖妣姓氏失传,自始遣至公亦不详几世。岁时祭扫咸以公为始祖"。

    为了与寿光董思恭衔接,我们必须解开董文盛的先祖渊源。这就牵扯到王寿村众多的迁徙后人。在随同董志先迁徙鲁北的六个儿子中,与文盛最为密切相关的是董志先三子董士能与六子董士廉(贤).董士廉(贤)家谱中第二代只一子,叫董鼒。董鼒有两个儿子董廷桂与董廷玉。他们的子代"文"字辈中有"文祥"。"文岱"。"文学"。"文和",并没有文盛的名字,毫无疑问董文盛非董士廉(贤)派衍。下来就只有董志先第三个儿子董士能。从确切史料中知道,士能有五个儿子.董鼐.董鼎.董林.董会.董雪.长子董鼐,次子董鼎在士能第二次迁徙时被留在了济阳.使人遗憾的是,目前济阳董氏对董鼐董鼎竟然一无所知。说明现在的济阳董氏后裔根本就没见过自己先祖的家谱。那么,济阳董鼐董鼎到那里去了?笔者立即醒悟,平原董氏家谱中始祖董文盛的秘密很可能就在于斯。按他的后代董讷(康熙一品御史)向上推算,董文盛约出生在正统年间(1440)。在这一年龄段的王寿村董氏后裔只有董士能支才能对号入座。士能三世共四子,名文广。文德。文通。文高。不难看出,文盛的名字与"广德通高"在字义上多么相似。如果从董文盛的世系注明中寻觅,我们还能找到"古朵"这一颇具形义的名词含意。古汉语中常有借音同,音近字代替本字的情况,叫"通假字"。古人命字(号)依据有"同义反复";"反义相对";"连义推想"等。如张羽读成"章鱼"号"八爪";"珍"对应"假";"翔"对应"羊毛(羽)"......因此,字与名有密切联系。字(号)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又称"表"字。"古朵"肯定是象声(形)字。"骨朵"是花蕾。"咕嘟"是大鼎内水的沸腾声。"乃奶鼐"同音且同形。《说文解字》说"朵"形。谓乃也。又"古朵"形似"奶头"。与花骨朵同形。再看"鼐"字的字形。"朵"俗字为乃字头,与鼐相同。小篆的"朵"字颇似"鼐字下部的简化(缩写)。笔者以此为根据,认定董鼐(鼎)用字体分解与巧妙地利用同声(形)通假字规律,隐匿了自己的真实名字。这种做法在古代比比皆是。就是说,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做法是被认为可以理解的事(此判断不排除民间戏谑成分)。

    另外一则支持以上论点的事例是董志先六子董士廉(贤)的独生子董鼒。这个"鼒"字与"鼐鼎"相呼应.鼒为小鼎.恰与大鼎鼐,标准鼎"鼎"的昭穆辈序相一致.董鼐董鼎留在了济阳,董鼒随其父董士廉(贤)留在了距离济阳不足百公里的阳信.根据董文盛家谱看,他们已经从济阳迁徙到乐安,后来又迁徙到盐山与平原.总之,是围着阳信转了一个圈.

如果我们用居住地的命名分析,又会看到第三个例证.董鼐(鼎)在济阳的居住地被命名为"董家道口村".而董文盛最后迁徙地平原马颊河畔立村时命名为"董家路口村"(此时董鼐董鼎恐怕已经离开人世).道口,路口,合起来是一个道路口.实为一个名字,一个内涵,一个外延.无论怎么讲,两个村庄的起名肯定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这样一来我们首先确定了董鼐以下的世系.尽管文盛单支略显"孤独",但这宝贵的起步十分重要.它将为我们下一步探索另外三兄弟的祖先渊源奠定良好基础.甚至我们可以以此初步认定,扣村四五六兄弟极有可能是董鼐抑或其胞弟董鼎的后代.

2.扑朔迷离的三河董氏.三河指的是寿光市辖区内的三条古老河流 -弥河.丹河.溎河.弥河,周秦时为具水,南北朝时为巨洋水,明清时为弥河.由150条大小河流组成.传说:弥河九曲十八湾.临朐至九山弥河过九遍。说的就是这条"弥漫"无序的河。弥河岸边居住着从王寿村迁徙来的志先五子董士诚。这一支董氏似乎与他们的邻居兄弟不甚往来。以至于董士廉(贤)的十四世孙在嘉庆23年"族谱叙"里说:......长公二公支蕃瓞永绵延称盛三公支股差弱明季时登版籍者仅四十余丁......而后愈见萧条......庐处星散村落鞠为茂草。这里的三公指的是志先五子董士诚。(他们将本来的志先六子董士贤错误的列为长子,而将三子董士能列为二子,志先的五子董士诚列为三子)。

    董士诚一支开创于青州的董家庄。与寿光毗邻。据家族传说,这一支董氏曾因私自铸币触犯王法而纷纷逃亡。现在已经确定高青县,桓台县乃至河北沧州一带董氏,多是从寿光流亡过去的士诚后裔。

丹河。古称丹水。《竹书记年》载。尧放丹于丹水......村北有丹朱冢。说明丹河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落。这里居住着志先三子董士能的后裔。如前所说,士能在济阳留下董鼐董鼎两支后裔。董士能并不是与志先同时迁徙的,他是在其父走后第二年(永乐四年)初迁济阳董家道口,永乐十三年携三四五子再迁丹河。留下来的董鼐与董鼎正是目前我们调研的焦点。从获得的史料证实,盐山,平原,沧州一带董氏后裔,多为其支系或旁系子孙。他们与弥河董士诚的后裔一样,虽然找到一些确凿的线索,但殊于各派衍支系家谱的遗失或根本就没有建立过家谱,抑或在若干年后草率立谱......最终的族系确认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困难。

#p#分页标题#e#

    溎河。传说,商末孤竹君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在首阳山相遇跪(溎)哭成河。中国古代地名志曾记载:首阳山在山东昌乐县东二十里,接潍县界跪河出焉,一名凤山。跪河,后人讹作溎河......这里居住着志先六子董士贤的后裔。这一支董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惑。首先,他们误认为故城董氏是他们的先祖。嗣后将三河董氏的派系搞颠倒。更主要的是他们与阳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这很可能与他们首迁阳信后,将本派系后裔分数次迁徙溎河,而阳信一直保有他们的后裔"基地"相关。故城董氏从根本上讲,应该是董志先胞弟董志鸿的后裔。这一支董氏的七代八代传人,名将董琦董邦政等人可能也一度将士贤支纳入自己的谱系。因为他们自己在谱书中已经论证了自己一派与王寿村的亲缘。

    有家谱记载。志先幼子董士宽与士明士敬同留在了王寿村。又有家谱记载。董士宽曾与士新士廉(贤)随志先迁徙至大张家林落籍。孰是孰非,只有通过调研才能获得最后结论。

    现在的王寿村居住着董志先长子董士明(前王寿村),次子董士敬(后王寿村)的后裔。他们与鲁北大地的志先后裔一样,已经繁衍生息二十余代子孙。据初步匡算,董志先八个儿子的后裔总人口已达数十万之众。

   四、展望今后调研任务

    尽管在前期工作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效,但仍存留许多使人疑惑或矛盾的章节。需要后续工作的添补与进一步解释。本节仅就几个要点汇总后排列如下。

  1.后王寿村家谱序言中记载:......自金元时遭变失传。故祖茔虽在而皆失考。明永乐二年(癸卯)异地变迁......这里所记载的永乐二年被写成"癸卯"年,这是错误的记载,永乐二年是"甲申"年(1404),而癸卯年则是永乐21年(1423),两者相差19年。《董仲舒记闻》一书犯有同样错误,应予以澄清。

  2.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人们在流坑发现了唐朝德宗时代宰相董晋后裔群居村。然而,追踪流坑的祖源,这支董氏的迁徙年代只是南宋末期。尽管流坑遵董仲舒为始祖,可是仲舒以下直到唐代的世系却是一片空白。而同样被历史掩埋了的古村,位于冀东南清凉河畔的王寿村,从两晋到隋唐,漫长的1500 年,他们的祖系渊源可追溯到公元250年。他们是目前全国唯一幸存于古广川的仲舒后裔群体,而且被认为是董仲舒第二个儿子董符起的嫡传后代。 

    由于战乱与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古村貌早已荡然无存。可是这一带千古传承的儒家优良风俗,对董子的崇尚标格是全国任何一地都难以比拟的。当我们抚今追昔王寿村的历史时,一种穷源竟委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被历史的长河淹没的王寿村,应该恢复他那辉煌的真实风采!毫不动摇的发展其文化事业。传承展现其全国全球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背景,修建家庙,绘制古代村落面貌......

  3.要核准落实溎河四次迁徙的记载。现有资料说永乐二年迁章丘,永乐十二年;弘治年间;嘉靖十一年共四次迁徙。可能最后一次应为董思恭先祖迁徙时间(为与平原董氏六兄弟相连接,或更靠后些年代)。不过弘治与嘉靖时董士贤已过百岁,不可能仍存世。当然,也许思恭的两位先祖从扣村回来时家谱并没有对其记载。

  4.平原(清)翰林董元度讲:......六兄弟中我祖一支回归平原。说明123始祖只有一人回归平原。平原家谱讲:始祖前明永乐间自青州迁平原已数百年,我始祖兄弟移徙他乡者已不知几何人矣......至六世祖振秀公既能昌大门......从平原家谱上的世系图上溯,六兄弟之一者当为董应魁无疑。但从应魁庠生与三位夫人的地位分析,总觉得不大可能是那位六兄弟之一。应魁的父亲叫董智,也有三位夫人。从董氏明代生男孩的概率分析,三位夫人不大可能只生育一个男孩(应魁)。极有可能家谱制订者在斯时只书写了本支系一支的名字,那位被省略了的应魁一支外的同代兄弟才有可能是平原六兄弟之一。而溎河支回去的二人应该是从 董思恭向上推算六代,1692 - 180 = 1512年即嘉靖20年。此年限恰是董本纪出生时间,到嘉靖末20余岁。与扣村六兄弟中三人年代相吻合。董本纪三个哥哥之一(本结本道本宗)应是另外一个六兄弟回归人。至于扣村三兄弟的祖宗渊源,应该是董鼐董鼎抑或青州谭坊董家庄董士诚的后裔。他们是从寿光因触犯法律而逃亡到青县或盐山的。

  5.笔者去黄骅静海走访发现,环渤海冀鲁交界的青县沧县一带董氏,均提到"从山东寿光迁徙而来"。笔者注意到,南从德州北到静海,东到黄骅盐山孟村,西到泊头南皮东光吴桥,方圆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约卜居着我董氏数十万人口。他们为何选择向此地迁徙?查资料获悉,青县沧州土地形成晚,盐碱,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民无编户。就是说,古代沧州先民们不在户籍,很自由。明沧州志说,古沧州春秋而下地无常主。此地曾属赵燕齐等国,但无人珍惜。齐弃民不恤弃地不惜,成为古代文明遗忘角落,连正式名字都没有。宋代水浒传中林冲发配就是流放到这里。对此,笔者立即联想到董士诚后代私铸币犯国法,纷纷逃亡的事件。难道他们或是士诚的后裔?或是董鼐董鼎的后裔?他们的总数是很惊人的。仅知道的董士诚后裔失考者就有数十支之多!加上董鼐董鼎的数十支,估计也有数万之众。沧州董氏家谱说:吾族董氏由鲁入直卜居青邑兴济已十有四世(十四世恰巧能与士诚流失后裔的世系相吻合)......我董氏自前明永乐间由山东迁直棣,托足盐邑者固多......就是说,他们迁到沧州青县多数是托足于盐山董氏帮助。从序言的文词中看出,他们与盐山董氏有着不一般的血缘关系。从这一带董氏家谱的共性分析,董鼐董鼎董士诚后裔卜居于此,存在八成以上的可能性。从序言中与扣村六兄弟从青县河西董家庄来的叙述存在不谋而合的迁徙动向!

#p#分页标题#e#

  6.阳信董琦书写家谱时为1522年,此时距董士贤生活的永乐二年已经118年。永乐年间与士贤同时代者应是董琦始祖董福。而嘉靖年间与董琦同时代人则是溎河七世后人。因此,包括董琦在内并不会知道士贤与其子董鼒的具体情况,因而误将士贤后裔纳入本族世系之内,以至于错位488年之久。

  7.溎河十四世孙董世俊在(清)道光十四年写了一篇家谱序言,可破解溎河董氏将祖源错位488年的截止时间。十四世孙董世俊在乾隆57年(壬子。1792)去济南秋试。适有章丘董氏数辈寓中过访,因叙及先世名讳彼皆喟然,曰噫吾真一家矣......首次知道了王寿村八兄弟关系。乾隆60年(乙卯。1795)......岁次乙卯大椿祖成进士,余随至阳信扫墓。因循阳信族谱世表,谓伊先世居故城......知道了阳信家谱具体内容。应该说,此时的董世俊对溎河家谱的错位已经明明白白。至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世俊将他了解到的情况汇集成家谱序言。在这之前,他还知道了济阳董氏来丹河扫墓一事......又近岁有济阳董警佚者居董家道口来丹河寻始祖士能公墓,言彼处有鼎鼐二公坟皆为士能公子......(丹河董氏家谱中原记载:今岁有警佚者居济南府济阳县董家道口,敬来丹浒询得始祖士能公墓。参拜下三坠泪焉。彼处有鼎柰二公冢,皆为士能公子......)与丹河家谱序言基本一致,也写入道光十四年的家谱序言。这一段历史事实距现代很近,有助于今后对阳信等地与董士能董士贤后裔的分布研究.

  8.据溎河家谱记载,到董思恭(1692 -- 1787)应为十二世。但从思恭为望庄董文高书写的碑文中则自称九世。而溎河首次修谱人董学秀(美甫)亦自称自己为六世。如果从他们出生计算,只能得出他们是从谱系中删去三世。也就是去掉了三世董廷桂二世董鼒一世董士贤。这样一来,人们很可能认为他们这一支董氏,是从董文祥(应为四世)开始迁徙来溎河的。

  五、小结

  本文提出如下结论:

  1)从战国时代的背景剖析,证实董氏家族系贵族身份,证实当时的广川董氏庄园实为枣、景、故、德四地的边缘地区的总和。

  2)首次提出广川董氏系从江左于两晋后期抑或隋代回归密云,而后迁徙平原,而后迁徙王寿村,而后迁徙鲁北冀东。董东董志先之前王寿村存在原居留者世系名谓失考。

  3)提出王寿村的董氏后裔迁徙路径。济阳 --  章丘  --  青州  --  寿光  --  乐安  --  阳信  --  冀东  --  平原......

  4)提出王寿村世系已求证的年代,得出平原董氏与济阳董氏丹河董氏,乃至冀东董氏的血缘关系。

  5)提出对董鼐董鼎董鼒调研方向。

  6)初步认证,宋庆年历间(1041-1048)棣州司户参军者(名失考)从故城宦游阳信的董福先祖,乃故城董志鸿后裔。

  7)提出王寿村应将自己村庄发展(特别是历史文化背景)列入非常重要议事日程。

鲁冀津平原3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百万(含苏北皖北部分地区)藁城董俊后裔外,就是目前我们进行调研的广川董氏后裔。初步匡算族群应在五十万以上。他们的祖源极有可能是出自一脉。就是说,卜居在这3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董氏族裔,应该是出于一个太始祖。其中胶东与环渤海周边董氏搀和着两支董氏的过渡地带。既有董俊后代也有董志先的后代。甚至于两支董氏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联谱现象。这与赣榆董氏一样,将南方董晋后代与北方董俊后代联谱,从而合二为一。广川董志先与藁城董俊后裔均为西汉大儒董仲舒后裔,从古代祖源上讲是地地道道的一家人。只是在漫长岁月里中华大地朝代易鼎频仍,迁徙频繁分合无常,致使董氏群体劳燕纷飞天各一方。

目前,对藁城董俊后裔分布调研已大体上获得初步成效。我们已经掌握了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三大主流群体的动态分属方位。但对广川董氏的调研只是刚刚开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单从王寿村而言,其古今渊源已经基本搞清,问题是当今社会对她的了解太少太少。人们只知道董仲舒知道广川,而很少有人知道广川如今还存在一个延续千年而传承儒家遗风始终如一的仲舒后裔族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向社会大声呼吁。宣传广川,认识广川。宣传王寿村,认识王寿村。让董子学说的发祥地光大辉煌。

 

 

 

 

 


转载到:

上一篇:双面文人董其昌

下一篇:赣榆家谱"三策堂由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4 01:46, Processed in 0.03491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