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广西富川董氏与江西南康衍庆堂董氏

2014-2-9 17: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518| 评论数: 0

 江西南康衍庆堂董氏:始迁祖十三世董茂彩·字庆昌,生于清顺治丙申年(1656)11月13日已时,殁于乾隆戊午年(1738)正月29日已时,享年八十有三。公于康熙甲子年(1684)带着家小偕继母高氏,及岳父李世科一家、弟茂兴一家等离开了居住12世的广东兴宁祖居地,东厢铁屎岭下董屋,一边弹棉养家,一边择地落基,过着游艺的生活。后卜居江西南康鹿鸣乡得俊里长坑孜(今南康市平田乡),到江西时年仅29岁。据其墓志铭中记载:“公秉性耿介,古道照人,壮岁侧闻岭北与粤接壤,其地民风淳茂,田畴丰腴,可耕可读者,孰如兹壤为;爱偕劂配孺人李氏卜筑于梅郡康邑之塘江因而家焉,辟荆斩棘,起家治第,操作勤苦数十年间,阡陌广连园池、杂植坡塘之利,莫不毕兴一时富庶之象。甲与闾里,诗所谓过涧塞渊者,公殆有焉噫!公亦人杰也。”庆公以弹棉为生,兼勤劳耕作,很快富甲乡里。妣李氏生子七:宇荣、宇华、宇富、宇文、宇云、宇龙、宇凤;28个孙子,108个曾孙,三百多个玄孙。可谓人丁兴旺,家业勃兴。家业甫定后,公计展拓,则“复敦儒学,延师课读,启沃儿孙,学优而仕。”董衍庆堂宗祠边的“九井十八厅”内石柱上镌刻的一幅楹联:“万卷课儿孙,青云有路舒鹏翮;寸心存孝弟,玉树满庭起凤毛。”就体现了这一理念。据《董衍庆堂房谱》和《南康县志》记载:“董茂彩五子宇云,例赠卫千总;六子宇龙,清国学生。孙子治(董观)温恭克让,秉性嗜学,为清岁贡生”。董氏家族开科由公始,此后不断登科。如孙子渭(董勖)1747年武举人,1752年武进士。孙了浩(董襄)1738年武举人;曾孙光(董建斌)1760年武举人,曾孙学昆(董建华)1774年武举人,第七代嗣昆德1902年文举人。乾隆壬申科进士及第二十余人,乾隆戊午科乡试三十余人,科甲连绵,贤才辈出,28个孙子中清邑痒生以上的10人,十四世到二十四世嗣孙中有31人获七品以上官衔,登仕郎,邑庠生,国学生有200余人,民国时期二十世董福开、清邑庠生,辛亥革命元老,中国革命同盟会会员,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北伐军总司令部高参,中华革命军江西省司令长官、赣军总指挥、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解放后一直在广州担任政协工作。二十一世董来江,清拨贡,北京法律学堂毕业,光绪殿前小京官(七品)晋中宪大夫(四品)国民政府南康县县长,著名书法家。二十一世董来云,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国民政府中央军某部军官。二十世董来焘,曾任国民政府贵州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主任,江西社会调查局少将衔负责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二十二世董世理,历任第三战区上饶地区某部团长,师长,少将副司令,国民军闽南纵队(集团军)中将司令等。新中国后更是人才济济,仕官代出。正如公墓志铭中载:“玄孙后裔,今多辈出,书香绎络,绝绝未艾,猗兴盛矣。”由于家庭衍展,生齿日繁,从清乾隆十年前后,各支房派开始由长坑孜扩展到以石孜岭为中心的诸多居住点,并逐渐向外涉迁。较为集中的居住点(至少10户以上)在江西、广东、广西三个省。江西境内则分居在10个城市,仅南康就有32个居住点,其分布为:

1、宇荣公房:上、下雷打坡,洋山下、塘泥窝……。

2、宇华公房:湖草坪,长坑子,下湾、花麦坑、内潮……。

3、宇富公房:牛轭塘,长塘,上寨背,赣州杨梅渡,唐江,凤岗……。

4、宇文公房:下寨背,江霸……。

5、宇云公房:石孜岭拦龙,洋坑孜,窑灶孜,石角,黄竹兠下,狗足眠,

喇叭形,麻双东排,凤岗,唐江,朱坊,赣州,宁都,脑高坪,十八塘,江霸,赖屋洞,广东马坝,黄坑……。

6、宇龙公房:石孜岭上屋,大塘口,土墙围,谷屋坑,虾公形,麻双西排,凤岗,赣州,广东富川,恭城……。

7、宇凤公房:石孜岭马头下,老屋,樟下,板石,凤岗,唐江,江霸,广东马霸,始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民国以来又有不少族人涉迁到江西的信丰,全南,大余,崇义,上犹,赣县,宁都,南昌,新余,广昌及四川,重庆,上海,香港,台湾,还有美国等地居住。

宗词族谱是氏族组织的精神纽带,规范族人的行为、排序昭穆的依据,更是宗族社会的主体。建祠筑业:随着人口繁衍,官宦累世,商绅代出,家业殷实。大约在清雍正末年(1735)年至嘉庆15年(1810)间,南康董氏兴建了大宗祠及各支房居住地一大批众厅建筑群。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一)茂彩众厅:于雍正末年(1735)前后建在石孜岭,是南康董氏最早的一栋众庭,庆公(茂彩)曾居于此,经三次重修改名为“三兴堂”。后称之为老屋,厅内设有历代董氏先祖考妣神位,神龛两侧对联:“祖德源流远,宗支庆泽长” ,门前塘边高竖四对石柱下马石,雕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在宗祠修建前,族众多在此厅祭拜。

(二)大塘口董“衍庆堂”宗祠,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众嗣孙的倡议下,集全族之力兴建规模宏伟的董“衍庆堂”宗祠,祠内檐柱,石柱均刻有楹联。其中正中门联为:“祖德浩荡惯揽桂月映紫府,江都重望班步蟾宫有青云。”还有乾隆癸酉科解元王元题的:“珥直笔于晋廷良史风规高百代,着鸿文于汉策醇儒品德播千秋。”以及:“望族重江都三策贯天人之奥,良图建南墅一门联奎壁之光”等。每年清明举祀,族众毕至,跪拜分胙,隆重肃穆。

(三)子灒众厅:九井十八厅,于清嘉庆五年至十五年间(1800—1810)建在大塘口宗祠旁边。是当地最大的厅、廊、屋组合式民宅建筑群。长39.7米,宽44.59米,面积1770.23平方米。以南北向的中轴四进正厅。各进之间为横竖式天井,起采光通风之用。两边对称又是四门三井七厅。总的为九门(即正面三门,左右侧各三门)、九井十八厅三十八室,形成六个单元,分别为子灒公六个儿子裔孙居住享用。子灒——清郡庠生,六个儿子就有五个是清国学生、增贡生,邑庠生、登仕郎。次子学梓,清郡增贡生,例授县丞,敕授修职郎,实授湖北荆州公安县县丞,后勅赠子灒为修职郎,名下多人仕官。为此家资殷实,方能造就如此气派的众厅。正中门楣石刻有“龙章宠锡”,左侧中门为“江都垂裕”;右侧中门为“晋乘留芳”。厅内石柱均刻有楹联(有数十幅):如“直笔著三河德宗他年追良史,鸿文超二汉渊源此曰继醇儒;”又如“直气亘千秋念厥先史开班马,儒声跨独步裕乃后策对天人”等。#p#分页标题#e#

(四)学崇、学岚众厅:于嘉庆十五年(1810)左右在大洋坑孜,此众厅为兄弟共有,因而规模较大,结构相对复杂,房厅为砖木结构,一色青砖灰色,高峻的封火墙更显得昂扬气派,古朴大方,华丽典雅,别有特色。众厅门口空坪上建有戏台,供节日演戏、活跃生活。戏台外面砌有围墙,与众厅连成一体,雄伟壮观的大门门楣为:“江都遗范”,为防侵扰、保平安,沿众厅后面小山顶,厅两边至大门前,围起了几华里远的坚固围墙,体现家族在当时的地位和威望。

此外还有七大支房在各居住点的众厅:如子池、学瑶叔侄的土墙围众厅;学梅、学辑兄弟的谷屋坑众厅;学崇公的狗足眠众厅等,都是建成于乾隆四十五年

至嘉庆十五年间,在当地形成一大群宏伟壮观的董氏民居宅院,在此不一一累叙。由此可见,南康董氏家族当时的发达程度。

编修房谱:始修房谱的时间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主编是十六世嗣孙署广信府铅山县训道——董学本。

二修房谱:清光绪七年(1881),主编是十七世嗣孙禀膳生由军功保奏上渝即选教渝以知县升用——董时谌。

三修房谱:中华民国元年(1912),主编,十九世嗣孙、清举人——董昆德。

四修房谱: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倡修;二十一世嗣孙清度支部主事,历任南城、金奚等县知事、南康县县长——董来江。修谱总理:二十世嗣孙、中华革命军江西省司令长官、赣军总指挥、贵州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董福开。

五修房谱:公元一九九七年,倡修、主编:二十一世嗣孙,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董源来。编修主任:二十三世嗣孙董大珖 。

现南康董氏《衍庆堂》属下约有2.2万人。世系排字为:振廷兴仁武,永正孟璋三,习应,茂宇子学时,道德开来世,大显家声日,允维克承志,祖训迪传芳,英贤长蔚起,华国树宏献,鸿名延万禩。

以衍庆堂三房为例:董振——廷坚——文兴——仁达 ——董武 ——永和——董正——孟德——董璋——三才——习甫——应捷 ——庆昌(茂彩)——宇富——子沧——学成——时宗——道亿——德心——开运——来儒——世立——大彭——显仪——家慧——声亮……

广西富川董氏:十六世董学楫,字乾舟,庆公四世嗣孙,生于清乾隆乙卯年(1759),清嘉庆辛末年(1811)迁广西平乐府富川县古城鹿马洞居住。妣周氏生子九:时薰,时焘、时煦、时燕、时焆、时炤、时灿,时炽、时炷,历时200余年,分布在富川、恭城、平乐、钟山等县市。现有后裔近3000人。在广西 城西岭圩上建有董氏宗祠,门楣高悬“进士及第”木匾。其房谱与江西南康董衍庆堂统一纂编。其世系为茂彩(庆昌)——宇龙——子澜——学楫——时焘——道墙---德监--开宰--来昌--世才--大兴--显志,,,,,。

南康(三庆堂)董氏:(1)十三世董茂新、董茂才兄弟,于清康熙甲子年(1684)随堂兄董茂彩(庆昌)同迁江右之南墅里卜居(今南康市凤岗、三江口、唐江镇、潭口镇),茂新、茂材同建“嘉德堂”。董茂新生于清康 熙壬子年(1672),到江西时年仅12岁,妣曾氏生子二:宇秀、宇积。董茂村生于清康 熙乙卯年(1675),到江西时年仅9岁,妣袁氏生子三:宇洪、宇淮、宇海。现“嘉德堂”后裔约1500人,涉居在南康唐江、凤岗、三江、潭口等乡镇及赣州市一带。茂新后裔于清光绪辛卯(1891)年间在唐江圩兴建“道和众厅”,并创立“协和堂”。“道和众厅”是厅、屋、廊,院连成四合式的大型建筑群。其楹联为:道崎路漫荣昌业宗德励后人,和迁善友勤俭家贤才效前辈”。茂材与其兄茂新分家后,随田庄自大塘口迁至凤岗镇蔗山村程塘坑立居,并创建了前、后二进祖厅,直至现在。

其世系为:董振——廷坚——文兴——仁达——董武——永和——董正——孟德——董璋——三才——习甫——应佑——茂新、茂材……

(2)十三世董茂盛,生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妣黄、杨氏,续妣吴氏,公生子二:宇登、宇发。董宇登生于明崇祯丁卯年八月初七,妣何氏生子二:子忠、子惠。宇登和子忠、子惠父子在清康熙年间同迁于江右之南墅里(今南康潭口镇土堆背一带),并创立“安荣堂”。子忠(国学生),妣陈氏生子五:学文、

学凤、学彩、学星、学传。文、凤、彩、星、傅五公自潭口土堆背迁至茶元村鸦鹊薮落居,并建有祖厅。学彩又从鸦鹊薮迁到潭口松岭上落居。子惠(国学生),妣肖氏生子三:学荣、学华、学熙。子惠由土堆背而卜居三圳口,并创建祖屋。其三子学熙,原名重,字肇熙,生于雍正丁末(1727)年二月初六,“熙公笃实好学,通晓经诗,赋性刚毅,抱质魁梧,且负有异志”,建业国子监贡元,特授直录卅左棠荣封三代,择政后置膏腴之田数千石,並建三进堂,六天井,九厅数十间房屋的众厅,各厅堂巷道墙体相连,六排烽火墙昂首相望,古典壮观,庭院门道全用红砂在石板砌嵌,正门门楣为“江都世家”书墨。盛公后裔约900人。世系为:董振——廷坚——文兴——仁福——善宗——永恭——董珍——董瑛——仲贤——文美——董信——兴龙——茂盛——宇登、宇发……

(3)十三世董茂瑞,生殁失考,妣邱氏生子三:可捷、可杨(宇进)、可荣。清康熙年间,董茂瑞之子董宇进,由广东兴宁县竹藏窝迁至江右之南墅里(今南康市潭口宋塘一带)卜居。其后裔约有150人左右。其茂系为:董振——廷坚——文兴——仁达——董武——永和——董正——孟德——董璋——三策——董儒——应君——茂瑞---可捷,可杨,可荣……。#p#分页标题#e#

 

 

 

广东兴宁董振公派下二十二世裔孙.

董世策、董世恩敬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00:03, Processed in 0.036922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