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宋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琅琊宋氏渊源

2014-6-10 21: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876| 评论数: 0

   淵源宋海受,琅琊宋氏初祖,山東濟南府長清縣宋家集人。生于元朝末年,洪武元年跟從朱元璋的常遇春軍來到蒼山縣的向城。先世由商丘徙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居洪洞縣。考自唐武後時著名詩人宋之問,因坐張易之黨後被睿宗李旦賜死,其子孫中中的一支旋遷河南省靈寶縣,後輩因故又東遷濟南長清縣宋家集。
據海受公十五世孫宋開蕤于道光十三年(1833)親訪長清舊籍,查知:“我們宋氏的祖先,原來隸屬于山西平陽府洪洞縣籍,後遷往山東濟南府長清縣城正西稍微偏南、離城六十裏的鄉下居住,村名梨杭店,今名宋家集。野雀窩,在這個村西北五裏的地方。慨歎從明代李自成兵亂之後,家譜已經遺失。我祖東遷來到梨杭店,起自何時,始自何人,全都不能考查。老林舊迹數畝,荒墳壘壘,已經沒有碑記可尋。到乾隆二年開始醞釀修譜,至嘉慶十四年才刻版印成。
海受公當辭濟來沂,僅系一好友司馬氏者入石龍山(原名鬥齊山,蒼山縣向城北五華裏處)占籍,墾荒于山之南麓。“壘石結廬,避雨淋而不擋風雪,傍崖角以爲竈,藉草而作鋪,布衾積垢,一冷如鐵。”殆四十始配氏,生一子而諱佚,于此苦樂,可想而知而。孫一諱宋英,曾孫一諱宋鳌,皆似爲乳名。至五世兄弟四人,隨置田移居山南原野杭頭村。
常聞海受公子孫入邳較多,如明末清初宋桂九世孫宋九思,暨子宋武于乾隆年間遷入邳北鳳凰莊(今邳州四戶鎮內)。在此前後各支子孫漸次而入。宋梯六世孫宋先立(字心唯,號萬平,候選州同知)與諸弟析居臨沂城前後,子孫漸繁而相繼外出,如其五世孫,宋佶(字藹亭)于乾隆五年(1740)遷居沂水,六世孫以“善”字排班者數人遷往郯城馬頭等地。先立叔弟宋名立子孫亦隨後出居邳北孟樓一帶。名立胞弟宋建立之孫宋明德、宋樹德、宋新德又相繼入邳,而今不得盡知于何鄉村? 還有宋之韓十一世孫清末秀才宋懋居向城,後人遷廣西省賓陽縣及貴州省獨山縣麻尾鎮老街,皆宋仁祥子孫。
綜述沂州宋氏支脈外出有據可考者,還有宋梯子孫居印王山,後人出居邳縣季家林;宋桂後人居興明,子孫出居新沂縣沙床子,宋梯後人又有居朱村、陳橋者,一支子孫宋雲齡自徙居沐陽縣城子崗。宋先立胞弟中立子孫去郯城廟山、店子等鄉。車辋翰林院支脈也有居郯邑、港上、宋窯、重坊一帶者皆有記載與傳說。還有清代道光年間宋先立胞弟宋三立五世孫宋呈祥(字允吉)入商丘,現子孫亦入商丘族譜。乾隆年間宋端立(字東臯,曆官州同知)五世孫宋元儉宦居河北省交河縣泊鎮河西余家園,其子宋肇,亦由任上海縣吳松江巡檢未歸,子孫多于華亭一帶生活。還有宋之韓三子宋伊學居寨子(今蒼山縣大仲村鎮),六世孫宋開基去河南未歸,特別于清末民初,各支都有出走關東三省,迄今後人數以萬計。也有南去徐州、安徽廬州(今合肥)、南京、上海、新疆、福建廈門、邵武、台灣,還有西去四川、山西太原等地;省內煙台、濟南、青島、日照等難以確計,大約于海內外者除琅琊地方外,還有四萬多人,總計約10萬人。其中功名人物大小皆有,從中央到地方,明未有佥都禦史宋鳴梧、南明魯王監國內閣大臣宋之普;清代有刑部員外郎宋瞻祖,翰林院庶吉士宋澍、宋潢等,皆宋海受一脈所傳之子孫。故與縣內諸望族並稱宋、王、楊、趙矣。
琅琊宋氏世襲一世 海受
二世 失諱
三世 英
四世 鳌
五世 經 繹 緯 紳
1、經公
(分住蒼山縣賈莊鄉小碼頭村(長新橋水庫西南角)
經公二子:
長子:宋 簡
原住小碼頭,其後人現在大部分在江蘇省邳州市北部的岔河、橋頭、代莊一帶,子孫約5000多人。其中較有應的子孫後代有:原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宋瑞雲、當代花鳥畫家宋思恩、畫家宋建等。
次子:失 諱
2、繹公
(分住蒼山縣尚岩鄉西新莊村)
繹公三子:
長子:伯 其後人多數在新莊。
次子:失諱
其二支後人部分在蘭陵鎮宋莊村。
三子、失諱
三支遷入德州市與河北交界的臨清市。
3、緯公
(分居蒼山縣向城鎮杭頭村)
緯公五子:
長子:桂
分居蒼山縣向城鎮梧桐村村,其後人今大都在此村。
次子:槚
分居蒼山縣賈莊鄉尚莊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尚莊村
和向城鎮的後姚村。
三子:格
分居蒼山縣夏村鄉荊棠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此。
四子:梯
分居蒼山縣賈莊鄉印王山村,其後人分布及廣,但主要
分布在蒼山、棗莊、邳州、郯城、臨沭、東、蘭山、羅莊、
沂南、沂水、費縣、平邑等一帶。
五子:相
分居蒼山縣夏村鄉石橋村、尾湖村和釣魚台村,其後人今大都分居在此,只有部分遷居淄博市的沂源縣和臨沂市的蒙陰縣。
4、紳公
紳公一子:

分居袁家莊村,其後人現分布于南京、棗莊的峄城、郯城碼頭、蒼山縣神山鎮的白泉、費縣的南太和莊、茶子山村、大李莊、南宋莊、于家泉莊等,並有相當數量的外出者。
奎公六世祖,因家貧無度,于明成化年間,攜眷從杭頭荒出,初居邳縣西溝上村,又遷南京邑。至明嘉靖年間,遷回沂郡西南鄉袁家莊。奎公卒葬于袁家莊北建立新林,未能歸葬杭頭祖茔,至今我全房族人仍爲之哀歎!奎公一子即七世祖守仁公公生三子:即八世祖鳴勤、鳴儉、鳴岐。
宋馬不分之謎今琅琊杭頭宋氏始祖宋海受,于明成祖燕王朱棣遷都燕京,爲建文元年(1399)七月,軍隊路過濟南府長清縣時,除與自家叔侄四人被抓當兵,還有司馬姓者一人。當朱棣偶喪寵妃權氏,放松軍隊管理的當兒,他們都因留戀家鄉而脫逃,各自潛去,唯司馬姓者跟宋海受形影不離,終于同來沂州府西南鄉石龍山占籍,壘石結廬而居,發誓同生共死,故殁後各教子孫于深夜送葬杭頭村西一隅,立碣上刻“大哥在上,宋馬不分”八個大字,以防後人之心有變,故此,後來宋海受後裔便以此安茔,又不斷出現功名,司馬氏隨移居道口,另立新茔。便有了一個典故“宋家的林,有馬家的墳。”而“宋馬不分”之說卻從此流傳開來,直至今日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了。
一世祖海受公介紹琅琊宋氏的一世祖,名叫宋海受,山東濟南長清縣野雀窩(今德州市所屬的禹城市齊河縣)人。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間從軍來到沂州府西南鄉,初至向城,便在鎮北邊居住下來。但與公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姓馬的好友,他見公的居所很好,便希望公能讓給他。公知道了他的想法,便把居所慷慨讓給了他。公隨即移居向城鎮西北三裏之外的石龍山腳上,以茅草和蘆葦圍作院牆,以崖頭架搭蓬蒿爲室以避風雨,以樹枝捆紮起床鋪安寢度夜,以綿草、野艾充當席子,用粗葛麻繩穿織的粗糙布縫成衣被,以粗米秕粱及普通菜蔬當主食。#p#分页标题#e#
這在旁人看來,實在是荒寂不堪的生活,而在海受公眼裏卻是仰望長空,俯視闊野的極樂境界。
後來,海受公成了家,夫婦更是相敬如賓。而父子之間,也是父親開墾了荒地,兒子學著播種收獲。正因天道如此,公才得以自享土地之利和耕耘攏畝之樂。
由于公住的地方周圍物種豐富,山上山下到處都是黃精、白術、枸杞、山藥之類。公便利用早晨或下午的時間,將其采挖回來,能當藥當藥,能當食當食,以備急用。春秋閑暇時,每遇天氣晴朗,公便登上山頂或到山澗的小溪邊,盡享大自然的美景,陶冶自己的情操。他偶然與人閑聊,也是淡泊名利,無所欲爲,所談內容更是超凡脫俗,因此被鄉鄰老少和朋友們敬稱爲“善人”。海受公的所作所爲,只有那些知書識禮的人,或許才能達到他的這種思想境界。
結論:這裏的宋氏家史,在長清縣之前已無法考證,只知海受公自長清徒步來到臨沂,居住在石龍山麓,以環崖蓋茆爲室,荊條竹枝編籬當牆而無木制之門,亂棘交生不加修剪;以勤勞耕種爲快從不知疲倦,置身世外,修身養性,毫無非非之想;不圖虛名,不進城府,與世無爭,灑脫超俗。就如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所說的:“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也”。
可以看出,像海受公這樣脫離市塵喧囂之地,甘于山野林水終老的人,又何必要去“驕富貴”、“輕王公”呢!
記錄下公的這些事情,目的就是勉勵世人,讓後人知道推讓之禮節,明白靜退之風尚,把公當做自己的榜樣。這也便是我們這些後代子孫們,認識公的意義所在。然而,真正能夠恪守力行的人又有多少呢?還望共勉而不懈進取爲好。
琅琊宋氏發祥地——杭頭杭頭村——地處魯東南平原的西北部、蒙山山脈的西南端,如今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鄉村,他距古國鄫——山東省蒼山縣向城鎮北,只有不到3公裏,臨棗、蒼費、濰徐三條國幹道似帶如畫般地在此交彙,它的北面是連綿數百裏的蒙山山脈,南面是一望無際的魯蘇平原,然而誰會想到,就是這個看似普通而又相對落後的小地方,自明初至今,僅僅只有六百五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戶普通的移民人家,發展成爲子孫遍布世界,人口達十萬之衆的龐大家族。
距此向西2公裏,就是琅琊宋氏始祖海受公,最初棲息和蟄居的地方——石龍山。海受公在此結廬墾荒,到四十多歲,才娶妻生子,但由于山居清貧,生下一子還沒來的及起名,海受公就去世了。傳至三代英公,生活才稍有好轉,到了四代鳌公,田業便遍及多處,已有相當規模,到了五世經、繹、緯、紳諸公時,更是興盛一時。特別緯公,不僅受學村塾,課業有成,被沂州府衙委任于地集市坐鎮收稅,而且還將閡家從石龍山移居到了杭頭村,並以此建宅立業,規劃林地15畝,栽植松柏等樹木千余棵。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該林木已是兩人合抱,虬龍盤根,亂枝穿雲,再加上那些鱗次栉比,巍峨壯觀的殿宇,和一座座高大肅穆的墳茔以及錯落林立的碑文,無不展示了一個家族的興旺與昌盛。更不亞曲阜孔林之盛狀,就是與商丘古宋國王陵的古木相比,也毫不遜色。方圓百裏上了年紀的人(指六七十歲以上者),無不還記得它的壯麗與輝煌: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場史無前例的“狂熱”中,毀在了那些中華民族的敗類和罪人們的手中,否則,它一定是一處現代人遊覽和旅遊的佳景,更是齊魯別具一格的另一大景觀。
據研究地理風水學的人們講:向城(指杭頭村)西北的石龍山,就是這片地方的一杆龍旗,與東北邊只有四五公裏的印王山相對峙,因山形巧合,又有多條溪流相環繞,其狀猶如“金龜臥在紫泥中”。加之自清代中期,朝議大夫瀛公,又率族衆植松柏、黃楝等樹近萬棵(因此曾被稱爲“萬松山”),無意中形成了一處盛景。而村口有千年長流大泉口,襯托著陽明河的九曲十八灣而潺湲從鎮境穿過,攜著泇水滔滔南流,浩入吳天。實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
杭頭村自海受公傳到六世格公,便以優選沂庠供入禮部任儒官,七世日就公由舉人官至王府長史;日振公以歲貢生出仕,旋遷平涼府郡丞,攝陝西提刑按察使。八世鳴梧公,以進士銜曆官至三品右副都禦史,九世之普公曆任二品戶部侍郎和南明王朝“監國”政權的一品內閣輔臣。
清朝建立後,杭頭宋氏人物,有于刑部、吏部任職的,乾、嘉年間,還出了澍公、潢公一門兩翰林。至于知州、知府、知縣更是難爲盡數,並有巾帼人才,如契學公夫人王氏,著有《綠窗詩草》,並有作品被編入《費縣志?藝文》。還有潢公之女、道光年間沂州地方的著名女詩人宋蘭華(《臨沂縣志?女傳》也記其“好讀書、優詩才,有《詠蘭軒詩草》)等。
杭頭村前,至今還有崇祯皇帝爲當時都禦史鳴梧公,抗清兵侵入京城督守德勝門有功,死後而爲敕命所建的祠堂,正殿舊有崇祯親筆題寫的《清修介節》匾額(已在十年“浩劫”中毀),門前原有石獅對立,門前影壁上雕著二龍戲蛛,影壁前並有專爲崇祯帝飲賜“禦祭一壇”而設的廣場,亭樓兩邊的雕刻楹聯是:“翰院家聲傳百代,中丞世第振千秋”,橫額爲“東林家風”。
在當時的祖茔內,不僅葬著衆多的琅琊宋氏的多名成名人物,如緯公、梯公等,而且還有衆多的名人墨客,爲其題寫的碑文和楹聯等,其中,梯公的碑文爲明天啓時禮部侍郎,著名文學家公鼎撰書;日就公、日振公的碑文爲萬曆進士四川按察使王守正之孫崇祯已卯(1639)副榜貢生王用樊撰寫。而另一墓碑碑文更爲啓我杭頭宋氏文化之蒙的羅先生的(資料記其爲江浙吳門賢士,自遠來杭頭至死未歸),由清末貢生仲熙爲其雕刻,至今還在。
現在的杭頭村,共有人口一千一百多人,土地面積一千五百二十八畝,主要收入來源于糧食作物和蔬菜種植。特別是蔬菜種植,占人均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加之一部分務工人員長年在外,全村人均收入逐年穩步增長,二零零七年,達到了六千多元,提前邁向了小康。
只是今日茔址雖在,但舊迹殁盡,除了在林地舊址上建起的學校,便只有唯剩下的一棵枯幹的老柏樹,在訴說著那些古老而滄桑的曆史。
琅琊宋氏名人(部分)鳴梧公介紹宋鳴梧,字泰侯,號泰鬥,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印王山村人,生于萬曆四年(1576年)九月十七日,病逝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 宋鳴梧不滿二十歲就得中秀才,二十四歲考取舉人。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七試不第的父親(宋日乾),在北京參加完由萬曆皇帝主持的“廷試”後,不幸突發眼疾病逝在河北新城縣(今高碑店市)的一個小旅館裏。他赤足千裏將父親接回後,守墓三年,後繼母去世,他再次守墓三年。#p#分页标题#e#
萬曆四十三年(1618年)三月,繼母的守孝期剛過不久,宋鳴梧便參加了當年由皇帝主持的“廷試”,並以優良的成績得中進士。隨後,他便被安排在刑部實習。1620年初,被授予行人司行人。
天啓(熹宗)二年(1622年),宋鳴梧接受朝廷的命令,赴涼州執行平亂任務。
天啓四年(1624年)春,涼州叛亂平息後,宋鳴梧被授“行人”銜。
天啓四年(1624年)十一月,在斷然回絕了魏忠賢等人的拉攏和腐蝕後,宋鳴梧回到了自已闊別五年之久的故鄉臨沂。
天啓八年(1627年)春,宋鳴梧在休假長達兩年多之後,回到了京城。當他聽說了楊漣、缪昌期和左光鬥的悲慘遭遇後,失聲痛哭,義憤填膺,當即決定上書彈劾。在宋鳴梧對魏客一夥的斑斑劣迹,當庭慷慨陳詞和執意上奏時,氣的天啓皇帝怒不可遏,順手抓起龍案上的禦硯便向其砸去,但僥幸竟被其接住。隨後,不久便被魏忠賢一夥以主持鄉試爲名,將其派往萬裏之遙的貴州。並在鄉試結束後的回京途中,又直接勒令其回鄉休養,伺機予以處治。
天啓八年(1627年)的八月二十二日,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宮懋德殿病逝後,思宗朱由檢(崇祯)在皇極殿即位。宋鳴梧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同一大批遭魏閹一夥迫害,而被削職和流放的官員一起被召回,並由行人司行人改任兵科給事中,诰封征士郎,不久又被提拔爲兵垣(都給事中)一職,並在對魏閹一黨的“徹底清查”中,專門負責魏忠賢家産的清查和處理事務。因其在查抄中,清正廉潔,一絲不苟,深得崇祯皇帝的賞識。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下旬,于奉天(今沈陽)稱帝的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懷著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南侵,作爲守城的統領,宋鳴梧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首先與鎮遠侯顧肇迹並肩在城牆上指揮作戰,號召將士們嚴把死守德勝門。戰鬥中,他臨危不懼,指揮若定;間歇時,他運籌帷幄,及時向朝廷建言獻策,並緊急制定了攻守防禦的“十項策略”,敬獻崇祯皇帝。崇祯極爲重視,先後兩次在紫禁城的平台召開禦前會議,聽取宋鳴梧的守禦方略,並與內閣大學士何吾刍,翰林侍讀姚希孟、丁進、文震孟等,專門進行商討和研究,隨後予以采納和實施,戰事結束後被加獎服俸一級。隨後,便被派往安徽持節封藩,回後再次被升爲吏科左給事中和獨掌本科大印的都給事中。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針對當時內憂外患、清軍不斷侵襲和軍隊人心不穩的狀況,宋鳴梧被派往內閣首輔大臣周延儒的軍隊中做監軍,協助周延儒整頓軍紀,鼓舞士氣,以禦外患。來到軍隊後,他首先組織將士們,利用關外山高路險的有利地形,不斷在山間峰口派兵設伏,連連打得來犯清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通過幾次漂亮的伏擊戰,宋鳴梧帶領明軍便有力地打擊了清兵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軍隊的士氣。但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接觸,他慢慢地發現周延儒這個頗受崇祯皇帝恩寵的朝廷重臣,竟然也是一個專橫跋扈、貪汙枉法與大清關系暧昧的奸滑之徒。他一時痛心疾首,傷心萬分,當即決定密奏朝廷,予以彈劾。但不知怎麽,竟被周延儒察覺。氣急敗壞的周延儒,暴跳如雷,當即指使手下人反咬一口,並利用朝廷內外的死黨和手中的權利,無中生有地對宋鳴梧進行栽贓和責難。崇祯也一時難分事非,面對重權在握的周延儒,爲了顧全大局,只有一紙诏令將宋鳴梧貶爲河南按察司照磨(文書一類的職務,從八品),調離京城。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當時與周延儒同樣專權亂政的內閣次輔溫體仁,爲了爭得首輔的權利,而唆使刑科給事中陳贊化,以周延儒“招權納賄”和汙蔑皇帝是“羲皇上”(伏羲氏以前的遠古部落的一位平庸無能的領袖)爲名,上書彈劾周延儒,並找出了衆多的證人作證,致使周延儒無法抵賴。被迫提出辭職,十分狼狽地回到了他的老家——江蘇宜興【其後,在溫體仁垮台八年後,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再次被起用,崇祯十六年(1643年),被賜自缢而死,並被錦衣衛用鐵釘釘住腦門,得到了他應得的下場】。
周延儒垮台兩年後,已在南京升任尚寶司卿(正五品)的宋鳴梧被再次召回北京,于1635年3月,授予都察院協理院事和左佥都禦史(正四品),同時被诰封爲中順大夫。
上任新職後,面對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實際狀況,宋鳴梧先後提出了各種重塑朝廷威望和形象、徹底糾正和消除魏忠賢和周延儒之流的惡劣影響、盡快恢複經濟和百姓信心等一系列主張和措施,並嚴格掌握各種輿論導向,大力弘揚清正廉潔和忠心報國的典型事例,徹底改變和糾正了百姓對朝廷的誤解和認識。這在國家百廢待興和社會動蕩不安的崇祯初年,無疑起到了不小的凝聚和穩定作用。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工作才能和大公無私、爲國爲民不遺余力的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了朝廷內外的一致贊譽。
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二日,宋鳴梧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于北京府邸,享年只有六十歲。
宋鳴梧逝世後,齊魯大地的官員和紳士,無不敬仰他的品德和行爲,紛紛聯名上書,懇求朝廷予以旌表,並請求爲其修廟祭祀。
當時,衆多的文人墨客和同僚摯友,更無不對宋鳴梧的逝世深表痛惜,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表達自己對一位“忠孝兩全”之士的敬仰和懷念。一時,衆多的以吟詠和歌頌宋鳴梧的“忠孝兩全“爲題材的詩歌和文章,紛紛在社會上廣爲流傳【一部分後被收錄在由時任吏部尚書和武英殿大學士的費縣人張四知寫序的《詠忠孝錄》一書中(已失傳),但有一部分收錄在《琅琊宋氏家譜》中的作品,被保存了下來】。其中便有時任吏部考功郎中、後任吏部尚書的徐石麒;時任刑部右侍郎、後升左侍郎的張承诏;時任大理寺卿和南京工部右侍郎、後升任刑部尚書和明代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畫家和詩人的甄淑;時任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政論家和詩人,後在家鄉上海抗清保家的戰鬥中壯烈犧牲的侯峒曾;明代著名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曆任光祿寺少卿的俞彥和日照人曲靖府知府焦潤生等人的詩詞和文章。而俞彥的一首《余夙承公忘分之雅情見乎》五言詩,還被收錄在《臨沂縣志·藝文》中。隨後,宋鳴梧被崇祯皇帝追封爲正義大夫、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正三品)、恩准其“神牌”安放在“鄉賢祠”(官辦的祠堂)中予以祭拜,並賜“玉祭一壇”和“清修介節”匾額一塊,以褒揚裏門。
之後不久,宋鳴梧的“神牌”和塑像,又被安放在臨沂城中新建的“忠孝祠”中,與王祥、王覽、顔杲卿、顔真卿和曾子並稱“賢人”,同祠供奉。#p#分页标题#e#
崇祯七年(1634年)就任沂州太守的王崇顯,也在其後所撰寫的《改建忠孝祠升三賢記》(《沂州志·藝文》)中,對宋鳴梧作了很高的評價。
宋鳴梧知識淵博,特別是古文造詣頗深,他的古文作品,大都寫得瑰麗多彩,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和同時代的文學家李攀龍齊名,他的作品多數以抒懷爲主,而且感情真摯,由感而發,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如現存《沂州志》和《臨沂縣志》中的《琅琊文社序》、《重修官橋記》、《觀察沈公平亂記》、《張宋兩氏新創大冶義倉碑記》、《琅琊生祠記》等,共有九篇之多,是臨沂史志中古人作品被選編最多的人。
宋鳴梧的作品頗豐,不僅有詩集《琅琊集》還有《家傳纂言》(今藏于國家圖書館古文庫,共四卷〈刻本〉)、《羲易集成》、《四裏纂言》、《漫錄纂言》、《諸子》等文集,並在當時都曾被刻版印刷,廣泛流傳于世,只是現今大都失傳。另外,他還有好多文章散見于其他史集中。
宋鳴梧的“忠孝”思想和非凡行爲,對他的子孫和後代們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他的子孫中,不僅出現了兒子輩的宋之普同樣爲其赤足千裏守孝三年、宋之韓爲母(在台州朵避戰亂時去逝)赤足千裏的驚人之舉,而孫子輩的宋念祖【宋之普長子,(清)直隸知州】、宋瞻祖、宋成立【(清)江蘇寶應縣令】、宋名立【(清)四川達州知州】等,也都是些清正純孝、名聲不錯的官吏;而且還有更晚輩的宋澍【(清)江南道、京幾道監察禦史】、宋潢【(清)司洊擢郎中,兼軍需局錢法堂、現審處則例館】、宋開勳【(清)河南郾城縣令】、宋獻章【(清)揚州知府】等,也都各有千秋,有口皆碑,造福一方。其在《沂州志》和《臨沂縣志》中均有記載。之普公介紹宋之普,字則甫,號今礎,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賈莊鄉長新橋村人,臨沂明末五賢之一的賢人、東林黨重要成員和古文家——宋鳴梧(《臨沂縣志》、《沂州志》和《臨沂市志》均有記載)之長子,崇祯丁卯舉人、戊辰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佥都副都禦史、戶部左侍郎、南明“監國”政權朱以海的首輔大臣和內閣大學士,後降清,被授常州太守,诰封中憲大夫。
宋之普生于萬曆壬寅(1601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時,卒于康熙已酉(1669年)十一月三十日午時,享年六十八歲。
宋之普少年時,便胸懷大志,勤奮好學,19歲入學,26歲中舉人,第二年便中進士,隨後選入“詞垣”,由庶吉士授禮科給谏,曆兵刑二科,晉升到都給事中,後升爲太仆寺少卿、都察院檢都禦史和戶部左侍郎。因其深受父親宋鳴梧的影響,一直是一個行善積德、上行下孝之人。特別是父親在京去世時,他悲痛欲絕,哭得口吐鮮血,連水都不能下咽,但因母親邵氏還在,唯恐母親傷心過度,只好強忍著悲痛。在扶著靈柩回家時,從北京到臨沂,千裏迢迢,但他像父親對待祖父一樣,赤足跋涉,一路豪哭,無不令路人憾動。把父親接回家後,爲了盡孝,他“泣不見齒,寢不入室,蔬食饘粥”,整整在墓旁爲父親守孝三年。在升任戶部左侍郎之後,因看到母親邵氏年事已高,時常生病,又不能迎接到京城去贍養,他便毅然決然地辭職回鄉,在臨沂城北的家中學習古人專心孝道。
這時,正是明朝末年,戰事不斷,大批逃難者紛紛湧到臨沂城,宋之普慨然在臨沂城南關支起大鍋施舍粥飯,以此搭救了無數條生命。而平時受其接濟者更是不計其數。
宋之普暮年,雖身處“戶庭,而心時時懷利濟”,每年都會捐錢捐糧,救濟災民。據記載:“乙亥之秋(1659年),大兵南出,公上豆三千石……戊甲六月(1668年),地適大震,沂州雉堞盡頹,公捐萬工糧以助修築……巳酉春(1669年)複出米六百石以赈災……”而對待鄉鄰親戚,他也是“……鮮弗誠敬備至,尤笃首足之愛,而撫兄弟子有如己子,且仁慈爲心,視萬物爲一體……” 因此,被王崇簡稱之爲:“淵才弘茂、雅度亮節、恣性貞實、顯允令德、才優底慎、績著循良、懸車樂道、爲善于鄉……”
宋之普去世後,沂州不論是官員紳士還是平民百姓,更無不悲痛和惋惜,紛紛向政府請求,將公的神牌供俸在鄉賢祠中,隨時供人們予以祭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06:14, Processed in 0.03639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