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赵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槐荫赵氏家谱

2014-9-8 20: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2420| 评论数: 2

 赵氏世系年表:
一六二○年  始祖荣国生於忻州合索村。
一六四四年  荣国迁居定襄土岭村,同年生云。
一六四五年  雨生於土岭村。
一六六三年  维财生於土岭村。
一六六五年  维兴生於土岭村。
一六八三年  桂枝生於土岭村。
一六八六年  发枝生於土岭村。
一七○○年  维兴三十五岁,带李氏、子桂枝、(十七岁)子发枝(十四岁)迁居五台槐荫西堡
一七○一年  真暑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三年  真谟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五年  真西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七年  真盛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九年  真良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一○年  祥瑞(真祥)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二三年  启光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二六年  启明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二七年  启尚、启林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三○年  启宗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四七年  启正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四三年  玉峰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四六年  奇峰、银峰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四九年  义峰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四七年  荣峰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六六年  锡仁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六八年  锡义生於槐荫西堡。
一七七五年  锡智生於槐荫西堡。
 

近代人物传
赵殿武   (摘自赵裕民稿和槐荫村志)
赵殿武(1865-?)字紫庭,小名如意,号啙 窳主人,清诰封奉直大夫,从五品。
家称:'德寿堂’。初年,在商店学徒,中年后,成为东冶镇上颇有名气的财主,曾任副镇长。青年时到北京谋生,开办万盛窑厂,曾为颐和园、皇宫提供砖瓦,发了财。同时与他人合营投资在太原帽儿巷开设“太厚导生恒”中药店,生意兴隆。此外在五台山铁铺村开一商店,在东冶镇与他人合营“锦和成”纸坊,“丛生蔚”商店等。还有几十亩水旱田。当年,正处在慈西太后临朝时期,用白银捐了不少官爵,“钦加五品衔”、“奉直大夫”、“赏戴兰翎”。为父捐了“奎文阁典籍”为母亲和夫人捐了“诰封宜人”,曾被封山东曹州府的知府,但因义和团兴起未到任。民国十三年(1924)曾作全族人口调查和修家谱。长子:寿昌在北京法政大学就读,故于非命。
注:'德寿堂’可能是七世祖锡仁的祠堂号,也可能是赵履亨一枝人移住东冶镇后立的堂号。按古制,家族中出一人物,或迁徙后,可新设堂号。
因赵履和修家谱时资料记载为'和厚堂’。可知德寿堂不是总堂号。
赵宝昌(--1924) 在太原尊生恒中药店做事
赵秉武(1875-1926)又名赵三。豁达大度,曾在苛岚开杂货店
商号:崇义荣
赵石存(摘自槐荫村志)。
赵石存(1883-1939)1939年夏,槐荫村劈崖修渠,(该渠是全槐荫村的水浇地主干渠)时,土崖塌方,掩埋数人。村民立即挖土抢救,先救出赵石存,当时他虽气息奄奄,但仍记挂着其它村民,微声说:“我没事,快挖其他人吧。”由此,未来得及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次塌方掩埋。赵石存为槐荫村民众利益,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
赵勤昌(1920-1939)又名英柱1937年晋察冀边区参加革命
1939年在代县执行任务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
赵纶武
赵纶武(1871-1949),字纬堂,号脱尘氏。幼年,家境苦,读私塾两年。少时,商店学徒。1890年在其兄殿武的万盛砖厂当写账先生。1911年回乡,1918年任五台县官钱局汇通局经理。
1920年,五台大旱,乡绅公推他任平粜局经理。从外地购进粮食,平价济民。事后,山西省政府颁他二等嘉禾章,并发“深明大义”匾一面。
1925年,在五台支差局,负责接待九世班禅活佛朝五台山。
公一生喜交游,爱助人。与赵丕廉、赵承绶、赵晋屏等均为深交。在北京得一治疟疾秘方,逐配药品,免费供患者,受到县人称赞。
公思想开明,支持子继昌投身革命。
赵安昌 (1901-1957)字子静,又名金柱。幼年,在 平山县布店学徒,后为天津、北京晋胜银行任会计,后到张家口、绥远平市官钱局做事,又到山西省银行做事,解放后在陕西陇县煤矿劳资科、陕西铜川矿务局财务处工作交。卒,葬於西安
赵崇武(1882-1965)又名赵如明。曾在苛岚经商
赵续武
赵续武(1904-1982),又名福章,字健庵。幼入私塾,后读沱阳高小、川至中学。1924年考入山西工业专门学校机械专业。,1928年毕业后分配在山西育才机械厂从事技术工作。,一年后到北平,考入平绥铁路,先后在张家口机车厂、南口机车厂、南口机务段任技术员。1935年同蒲铁路建成,应康硕安邀请回省服务,任太原机务段段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掩护过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朱效成等人的革命活动。1936年任风陵渡机务段段长。抗战爆发后,铁路运输繁忙,为保证机车正常运行,将妻子儿女托付到沁水县农村友人家中,全身心投入抗日运输。后来日军进攻永济,由于不愿为日本人服务,将机车全部转移到后方,疏散了所有人员后,1938年离开铁路去陕西洋县山西中学(国立七中)任教。,因日军继续西进,1939年秋,,带领全家迁往四川重庆。1939年底,经同乡徐筱峰介绍,到四川荣昌炼铁厂任工程师。抗战胜利后,转到复兴煤矿任工程师解放后继续留任。
1951年,朱效成任广西有色金属局局长,应邀到广西桂林出任该局工程师。1954年参加国家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到江西岿美山钨矿任工程师,评为先进工作者。1956年,又到江西大庾西华山钨矿,并选为县人大代表。1957年,派往湖南临湘新建桃林铅锌矿。1958年,贵州省冶金局新成立,调任该局工程师兼机械动力科负责人,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评为先进工作者。1966年退休。
公一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勤奋尽责。
赵奇武(1912-1983)又名四万保,生於槐荫西堡。十四岁店铺学徒经商,后,在天津、石家庄、阳泉、太原等地经营煤炭。解放后,1950年回村务农。农村成立高级社时任槐荫村总会计,一直至老。精通财会业务,忠于职守,为人正直,在全国“四清运动”全面清查大潮流中,经得起考验,一身清白。其职业道德,可为会计工作者之楷模。
赵继武(1910-1983)又名五凤楼,解放前在太原二四铁厂、育才厂当技工,后,回村务农,为人忠厚,爱音乐,善丝弦。教子有方。其妻郑九花(1912-1995),信神、信佛,乐善好施,布施善事,世人称赞。#p#分页标题#e#
赵丙昌(1935-1984)又名效良。山西省建筑二公司工长,为人忠厚,责任心强。1984年因公去世。
赵庆昌
赵庆昌(1913-1987) 又名大山,人格同名,刚毅、宽容、高尚。
公生於贫农家庭,入学半年。遗留墨迹:《百家姓》、《三字经》、《孝经》、《五言杂字》手抄本;雕刻图样:五福捧寿、二龙戏珠、明八仙、暗八仙、佛八宝、道八宝、赤鱼戏水、莲生贵子、三阳开泰、岁岁有余、金玉满堂、富贵福禄、麒麟送子、大业子孙、眼前是福、喜上眉梢、喜从天降、节节高升、马上封侯、福寿三多、事事如意、富贵不断、玉堂富贵、四季果木、琴棋书画、松鹤延年、年年有余、万象升平、平安如意、等白描临本;亭、台、楼、阁结构图样;其功底,属专业建筑师学识水平。此源於刻苦自学,自立自尊。
公一生艰辛,七岁榆次纱厂当童工,十岁建安木匠铺学徒,后随长兄进昌外出作木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掌墨放样,泥木两行,无所不能。艺迹遍及平遥、介休、祁县、太谷、太原、兰村。戏台、大院、园林、家俱至今流传。
公一生以艺为重,精益求精,谦虚谨慎,至孝至诚。
公一生积德行善,宽于待人,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留训子孙:广学技艺,宽厚勤俭,轻利重义,留德后人。
公长兄赵进昌,技艺超群,一生专门承揽大型古建工程。二兄赵尉昌,精于漆艺,十八岁任宏道漆铺掌柜。描金漆器,首屈精品。在他笔下,人物、山水、花鸟、兽禽、红楼梦、西厢记、桃园结义、戏曲人物栩栩如生,描金漆器至今流传。
赵福昌(1900-1987) 字公祺,又名银柱。 年轻时在北京万盛窑厂学徒,后在太原开华洋服装店,曾任军鞋厂科长, 卒,葬於兰州
赵漪明(1950-1987)南开大学毕业 中国技术进口公司 工程师(葬
北京)
赵尚武
赵尚武(1907-1990)又名存章。本村及沱阳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1923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1982年毕业后,随“山西学生京沪考察团“到南京参观陶行知创立的晓庄师范。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分院,一年后,因经济拮据掇学,回太原。
1929年,应并州中学负责人赵希复之邀,到校襄助校务,兼代教育学院附中和成成中学课程。并就读于山西教育学院,于1935年结业。
“七七事变“后,转西安,参加“战区中小学教师五中服务团“到甘肃天水开展工作。1941年,因父病故,回本村小学、后到沱阳学堂任教。
1946年,来太原,受五台中学校长徐崇寿之邀,五台中学任教。1949年任教于第一中学至1975年退休。
《槐荫村志》记:
赵继昌
赵继昌(1912-1990),中共党员 曾用名:赵树梓、赵竟成 ,笔名陈蕴。沱阳高小、河边川至中学、北京第四中学高中部,成绩名列榜首。高中时,广读苏俄社会科学著作,接受进步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生抗日爱国游行及宣传活动。1932年至1933年,两次暑假返乡,与在平津读书的同学赵仲池、赵守封秘密组织“六月公社”,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九月由牛佩琮介绍加入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同年参加革命工作。不久,又加入“左联”。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了“一二·九”、“一二·一六”的示威游行。1936年又参加了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在此期间,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干事,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宣传爱国进步思想。
“七七事变”后,回山西参加党领导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军政干部训练队政治处副主任,民族革命通讯社西北分社社长。1939年秋转至晋察冀边区工作。1940年调任平山县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调任五专署秘书主任兼教育科长。1943年调任边区政府秘书主任,后又调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代理院长、副院长、党团书记、晋察冀边区财经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46年至1949年先后担任华北外贸总公司秦皇岛分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并兼秦皇岛海关军代表等职。
1949年至1957年,他先后担任中国出口总公司副经理、国务院第五办公室外贸组组长、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经理、外贸部办公厅副主任。1957年派驻民主德国,任商务参赞。1962年回国后担任外贸部一局、二局局长,1964年5月任国家科委委员。1965年9月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主管国家对外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并兼管国务院各部的科技外事工作。
赵继昌     (赵裕民供稿)
赵继昌中共党员 1912年10月13日出生 曾用名:赵树梓、赵竟成学历:大学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读了许多马列主义的书籍。1934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同年九月经牛佩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即“社联”、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即“民先”。在校期间,曾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担任过“清华月刊”总编辑,以各种形式开展进步的宣传活动。
1938年2月担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政治处组织干事,同年4月到山西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任宣传干事,以后又担任该会军政干部训练大队政治处副主任,苛岚牺盟(牺盟--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中心军政干训队政治指导员兼民革社晋西北分社社长。1939年10月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阜平县教育科长、平山县县长;194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任五专署任秘书主任兼教育科长;1943年初任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主任、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代理院长、副院长,党团书记。晋察冀边区财经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日本投降后先后任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生产管理处秘书长兼兴华实业公司秘书长,兴华华实业公司管理张家口地区轻重工业,并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驻大连办事处主任(对外称“大连聚兴商行”经理)并兼任旅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负责采购军用物资,从东北解放区经海上将大批军火转运至山东解放区,再转运到华北解放区,以支援华北解放战争,此外请苏联代我国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也是经办事处转运到华北的。
平津解放后,任华北外贸总公司秦皇岛分局局长兼华北对外贸易公司秦皇岛分公司经理,并兼秦皇岛海关军代表。1950年初代表中央贸易部赴广州接受港澳国民党经济机构,回京后任中央贸易部中国进口公司副经理,经营从苏联及民主主义国家的进口工作;对外贸易部成套设备局副局长兼中国技术进口公司副经理,主要经营苏联提供的156个项目成套设备以及从东欧国家进口的电站及工厂设备。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外贸组组长;1955年初任外贸部办公厅副主任兼部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57年2月派往驻民主德国大使馆任商务参赞,回国后担任外贸部一局、二局局长;1964年初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担任《中国财贸报》(《经济日报》前身)负责人、顾问,1986年离休。#p#分页标题#e#
自曰:生平主要做了文字撰写编辑工作、政府行政工作、教育工作和外贸外事工作;通晓英语德语、略懂日语俄语;读了大量文学及历史书籍┄,治学并不精专,既非文学家、史学家,又非经济学家,常自思应属杂家之流。
撰写了许多有关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的革命回忆录,并撰写了自己及家族的回忆录“赵继昌回忆录”,但出版匆忙因未经仔细校对,难免存在不少用字等方面的错误。
刘冰梅    (赵裕民供稿)
刘冰梅 中共党员 1916年2月28日出生曾用名:刘捷 学历:初中
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西北岢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干事;晋察冀边区阜平县第一完小校长;河北平山县区妇救会主任;县妇救会组织部长;大连关东中苏友好协会组织部长;秦皇岛外贸分局科长;解放以后历任天津华北油脂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中国进口公司副科长、科长;中国五金电工进口公司副处长;驻民主德国商务参赞处秘书兼科技组长;外贸部出口货源局、包装局、中国包装进出口总公司副处长等职。
参加革命四十八年来,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战争年代,她从事党群、人事工作,在残酷的环境中能够不畏艰险,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深入发动群众,建立抗日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工作成绩显著。解放后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刻苦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祖国解放、党的政治工作和外贸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精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1985年3月25日因患癌症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赵沛昌
赵沛昌(1926-2004),又名赵芝良,生於槐荫西堡,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原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纪检组副组长,正处级。
十二岁槐荫小学毕业,1940年到东冶复义明药店当店员。1942年到太原铁路工厂当学徒、铸工。1949年太原解放后,5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太原警备区参加打扫战场,清除阎锡山军队遗留下的枪支弹药,炸毁炮楼等工作。清理中,不幸被炮弹炸伤住院。伤好后,1950年到太原矿山机器厂做工会工作。1956年到全总干校西安分校学习一年多,毕业后,先后在山西省第一、第二机械工会,省总工会工作。1973年调山西省七二五印刷厂。1980年调回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任纪检组副组长。1989年离休,2004年卒於太原。
以下人物传,因生卒不详,按辈排列。
赵巨武
赵巨武 解放初期,曾任山西省平遥县公安局局长,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1950-1953),处决反革命分子的布告,均由赵巨武签发。后调北京工作,大尉军衔。六十年代,调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副厅级干部。有一子、一女,。一孙。子:赵云,原太原电解铜厂工作。孙:赵帅,电话2696430联系不上。资料欠详。
赵先成
赵先成 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子赵贵元去向不明。
赵双红
赵双红 改名:童干,抗日战争年代,参加决死纵队。解放后,任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广东省电力厅厅长,正厅级干部。
妻:杨岑,有二子、四女。广电力局老干处说,两人都已去世(老干处电话:020-85123323)长子:童建军,武汉航空学院毕业,越电股份公司工作,(越电公司电话:020-85136767)
童建军电话020-85138030联系不上,按原地址去信退回,由此资料不详。
赵双红妹:赵培文,湖北省工业建筑实验机运处工作,联系不上,
赵双红弟赵勇昌五年前去世时,收到杨岑寄来的款和信,后,再无联系。(有知者请转告,并与我们联系。)
(记於2004年)
赵贵昌 (   )字子和,又名福柱。 沱阳高小毕业后进山西银
行工作,曾任山西铁道银行会计股长。抗战后在四川、天津、香港开商店,后到台湾,因商业破产自愤投海自尽。卒葬台湾
十六、茔地
定襄县土岭村老茔地
始祖荣国 忻州合索村人,清顺治元年迁居定襄土岭村
始 祖  赵翁讳 荣国 牛氏  二位之灵     二子 云

二世祖  赵翁讳  云 张氏  二位之灵     无子
雨 张氏  二位之灵     二子维财
维兴
五台县槐荫村白板岗老茔地
槐荫茔地东冶茔地,必须先注册认定确系本族本枝族人方可阅览.联系方式:电子邮箱:tysanxia@aliyun.com
十七、艺文
赵文化研究
赵国是东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大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赵在立国之前,作为晋国的卿族,其治邑已经具有都的性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古城营)、耿(今山西河津市南汾水南岸)、原(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等。赵氏统治中心,都是事实上的一代都邑。《汉书·地理志》载,河东郡禹县“皮氏,耿乡,故耿国。晋献公灭之,以赐大夫赵夙,”。耿在山西河津县东南耿乡城。因耿距离晋都新绛,魏都安邑,韩都韩城都近在咫尺,且赵的领地是耿之北,即今吕梁地区,临汾地区北半部及汾水中上游,晋北如朝歌、邺、邯郸、邢台一带,耿处于赵领土的西南边陲,经过赵鞅父子长期而苦心孤诣的经营,终于形成了以晋阳为中心的的势力强大的晋阳赵氏。
赵襄子卒后,由其兄伯鲁之孙赵浣袭爵为卿,号赵献子,又号赵献侯。…年幼的赵浣即位后,曾将赵氏治邑迁徙至今河南鹤壁市西的中牟。”
中牟地处太行山麓和古黄河之滨,这里西有牟山之雄,南有淇水之秀,汤河蜿蜒,丘陵环抱,沃野平畴,资源丰富。被誉为“三国(赵、齐、燕)之股肱,邯郸之肩髀”。形势险要,地处赵、齐、燕、魏、卫、中山诸国之要冲,是太行山东的经济中心。
赵国的地域,据《战国策·赵策》说:“赵地方二千里。……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又谓:“赵,万乘之强国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间,北有代。”当其全盛之时,其疆域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有今山西省的中部及晋东北、东南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鲁西和豫北一带。分别与林胡、楼烦,东胡、燕、中山、齐、卫、魏、韩诸国交错接壤。素有“四战之国”、“四达之国”、“中央之国”的称谓。说明赵居众多邻国之中央,自有通达四邻之便。战国初期,赵的版图主要在今晋中、晋东南、豫北和冀南一带。其政治中心晋阳偏居赵国西北部,不利于向山东发展。从其对外策略考虑,向东迁都,势在必行。赵国徙治中牟,为其日后东进北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在赵国历史上可以说是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公元前423年(周威烈王五年),赵献侯迁都中牟。公元前368年(周安王十六年)赵敬侯自中牟徙都邯郸。赵国在此建都38年。#p#分页标题#e#
赵是三晋(赵、魏、韩)之一,赵文化自然是由晋文化增殖裂变所形成的。“战国时代,赵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相对于魏、韩两国而言,它进一步展现了晋国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成为继晋国之后我国古代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活动的大熔炉,从而在战国新形势下,把中原华夏民族的农耕文化同北方戎狄民族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推向了更高的历史层面”。“赵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这种内地文化与边地文化并存,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并存,华夏文化与胡族文化并存,是赵文化区别于当时各诸侯国的一个显著特点”。李学勤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一书,曾将东周时代列国划分为七个文化圈,其中中原文化圈是以周为中心,北到晋国南部,南到郑国、卫国,也就是战国时期周和三晋(不包括赵国北部)一带。北方文化圈包括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以及更北的方国部族。赵国文化跨越中原与北方两大文化圈,兼容华夏文化与边裔文化,这在先秦文化是别具特色的。赵都中牟地处中原地区北域,属于华夏文化与边裔文化交错地段,在铸造新的赵文化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赵国历史上,中牟与晋阳、邯郸三足鼎立,从而形成了晋阳一中牟一邯郸文化链或三个文化中心。从经济上看,是赵国的金三角地带。
赵 家 风 范歌
赵氏自古多名门,秉承黄帝建奇功。
夏商已有赵姓史,周代造父封赵城。
叔带赵夙开基业,赵盾赵衰集大成。
简子宣法铸刑鼎,襄子晋阳三分晋。
毋恤赵国创始人,赵武灵王创奇兵。
赵国称雄百余载,赵氏发源在三晋。
秦赵一家历史源,后世发迹天水郡。
赵佗南越称武帝,充国打通西北门。
赵过造犁划时代,赵云智勇无人能。
仁本父子做宰卿,赵普佐就赵匡胤。
大宋江山三百年,华夏繁荣万国惊。
汝适首访世界事,孟俯书法赵体盛。
赵翼考史留名著,三多义和护华根。
赵通世袭指挥镇,荣国继世史留名。
世炎明理领导党,九章天宇放卫星。
赵丹电影堪大家,作家树理中外名。
紫阳治国功盖世,本山一笑动人民。
赵钱名冠百家姓,权钱为首世理真。
走在月前犹赶超,惟超捷足方先登。
人间苍桑多变换,绵延旺兴贯古今。
誉满中华走肖赵,悠悠万载长贵姓!
赵 氏 风 流
赵姓,乃中华姓氏中的煌煌大姓。现今人口已达6000万。
历史上赵姓曾数度是第一大姓,也是皇族贵姓、显尊之姓,位居百姓之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赵姓兼容并蓄、刚柔相济,分布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为其他姓氏所不能比,这也是她的一大特征。不管怎么说,赵姓是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中最主要的成员。
赵姓,还是全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赵姓与秦始皇的嬴姓同源,历史上第一个姓赵的人史书记载是造父。《史记·秦本纪》和《赵世家》记载,赵姓可追溯到帝颛顼高阳氏。高阳氏的后代有一女子叫女修。生了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氏的女儿叫女华,生了儿子大费。大费即伯益,他在帝舜的时代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将姚姓的女子赐给伯益为妻,并命他负责驯服鸟兽。鸟兽都听伯益的话,很容易被驯服,于是舜就赐他姓嬴氏。伯益生了两个儿子,一为大廉,即鸟俗氏;一为若木,即费氏。鸟俗氏的后代有个叫仲衍的,他给商帝大戊赶车,并得大戊的女儿为妻,仲衍之后世代在商朝为官。周武王灭纣时,仲衍的后代蜚廉恰好在北方为纣凿造石棺,故未参与周、商之间的战争。蜚廉死后,其子季胜的孙子很得周成王的信任。季胜的孙子造父由于得家族的族传技艺,很会赶车,因此得到喜欢周游天下的周穆王的器重,任驭车大夫。造父在桃林(今河南灵宝)得到八匹骏马,在西岳华山训练成千里良驹后,为穆王驾车远游西上,在昆仑山瑶池边见到了美丽的西王母。穆王与西王母在一起寻欢作乐,乐而忘返。忽闻远在东方的徐偃王率部造反,幸亏造父御车技艺高超,他赶着马车一日千里,长驱归周,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为安定周朝社稷立下大功。因此,周穆王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封赏给造父,造父的子孙世居于此,造父的家族从此就以自己食邑的名称作为姓氏,中国也就正儿八经地有了姓赵的。
赵姓得姓于赵国,渊源于黄帝、颛顼、伯益、造父等人,是一个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富有正义、威武、显赫和开拓进取并善于文治武功的家族。千百年来,在神州大地上繁衍劳作,生生不息,从远古经春秋战国、汉唐、大宋至今天,赵姓均显示出巨族大姓的威望和风采。不说"张王李赵刘、走遍天下稠",不说赵与马、秦、黄、屏、原本是一家人,且说秦始皇嬴政亦即赵政,是为一统天下的千古奇帝"始皇帝",且说"赵钱孙李"这句最广为民间流传的姓氏民谣,亦可看出赵氏领尽全中国百家姓两千年之风骚,更可看出赵氏宗室文化影响之深远。
造父哺育了赵姓,赵姓人尊为祖先。西周末年,造父六世孙奄父随周宣王讨伐姜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不利,宣王几为姜戎所俘,幸得奄父子叔带及时救驾,才得以脱险。事后,宣王为感激救命之恩,任叔带为执政,赵姓势力因此大兴。经过几代繁衍,人口也日见鼎盛。至宣王子幽王时(公元前782年),由于周幽王无道,亲近小人,叔带就离开了周朝来到晋国,为晋文侯效力。叔带之后,在晋国的赵氏家族逐渐兴盛,历任公卿,数主晋国国政。春秋霸主晋文公之成就霸业,多赖赵衰出谋划策。由于赵氏家族势力强盛,引起晋国大夫屠岸贾的忌恨,晋景公时,屠岸贾率诸将尽诛晋国赵氏之族,只有赵朔的遗腹子赵武依赖程婴的救助而得以幸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有人将她搬上舞台、荧屏,成为历演不衰的剧目。不幸中的大幸是逃出生天的孤儿赵武,长大后尽诛屠岸贾之族,为赵氏家族报仇雪恨,并重新恢复了赵氏原有的地位。此后,赵氏的势力又日益强盛。待至赵襄子与韩魏两家联合灭掉晋国,建立赵国,成为赵姓历史上第一个称孤道寡的人。
赵国后被秦朝所灭,亡国后的赵姓族人主要分为邯郸、东武城和天水三支,其中居天水者是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于秦朝时由代王嘉之后赵公辅出主西戎,居天水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后遂为天水人。汉代时,天水赵氏是赵姓人中的最大支派,族中被封为候爵者达10余人,几乎占赵姓封侯总数的一半。至唐代,赵姓中有5人官拜宰相,其中的3人都出自天水赵氏。只是到了唐末五代时,出自河北涿郡的原西汉京兆尹赵广汉的后裔赵匡胤灭后周建立大宋王朝,一跃使家族变为两宋皇族,才使涿郡赵氏的影响超过天水赵氏。赵姓再度成为国姓。赵姓后人又一次重振祖宗雄风,掌管中华民族的命运三百余载。这期间华夏的科技、文化及商业都发展到祖国的鼎盛时期,中国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成就于宋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p#分页标题#e#
赵姓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表现令人叹服,其创建的家族文化也极具特色。在他们开基创业、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上,撰写有大量的家乘谱牒,记录了先辈繁衍播迁的艰难历程;同时,它在历史上形成众多的郡望、堂号,留下了丰富的活动遗迹和轶闻趣事。凡此种种,都构成了赵姓绚丽多姿的家族文化内容,并使它独步于中华姓氏文化之林,为华夏文明增添了璀粲夺目的光辉。当今赵姓除天水、涿郡两大支派外,还有赵城、邯郸、南阳、金城、下邳(今江苏睢宁一带)、颖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新安、武川(在内蒙古)、张掖、东武、开封、洛阳、湖州、黄县、成武、南郑、代郡、淮阳、平原、河间、荥阳、房州(在湖北)、永康(今浙江东阳)、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等数十个郡望。赵城在现在的山西洪洞县,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赵氏的堂号主要有天水、浚仪、半部、孝思、著存、谷诒、萃涣、衍庆、敦睦、永思、崇礼、宝玉、沐恩、乐善、积善、爱日、庆源、思敬、孝义、文杏、明德、忠恕、永厚、成文、裕后、琴鹤、报本、创基,等等。其中以天水堂影响最大。这些堂号成为赵氏各个家族的精神纽带。堂联与堂号紧密相联,其内容是颂扬我赵氏祖上文治武功、道德文章或门风规范等,其中常见的有:载酒听郦,千声竞啭;携琴带鹤,万物皆春。金城标美(赵充国),玉尺流征(赵光逢)。派衍天潢(赵宋皇族),家传清节等。在赵姓发源地,有一样东西也是其他姓氏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有关赵国或赵姓家族故事的成语、传说等异常丰富,据统计仅成语就有三百多条,现在广为流传的就有六十多条。比如:安然无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废俱兴、百闻不如一见、初出茅庐、从天而降、奉公守法、黄袍加身、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纸上谈兵、旷日持久、价值连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邯郸学步、毛遂自荐、顶天立地、背水一战、不遗余力、奇货可居、刎颈之交、贫贱之交、盛气凌人、路不拾遗、黄梁美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锦囊妙计、开卷有益、立功赎罪、抛砖引玉、披坚执锐、萍水相逢、破釜沉舟、气壮山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锲而不舍、三寸之舌、三人成虎、守口如瓶、水火不相容、适得其反、天经地义、望尘莫及、小题大作、雪中送炭、寻章摘句、眼中钉、一去不复返、一意孤行、依样画葫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争先恐后、之乎者也、指鹿为马、食不甘味、将欲取之必先为之、按兵不动、不修边幅、利令智昏、怒发冲冠、大声疾呼、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等等。至于涉及赵姓的掌故和传说也有很多,如赵氏孤儿、赵简子试子择嗣、纸上谈兵、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狸猫换太子、泥马渡康王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此外还有很多,如:赵日可爱、赵孟之贵、诛心之论、翳桑饿人、沉灶产蛙、赵厕、庄周说剑、毛遂堕井、以蒲为脯、咸阳市中叹黄犬、赵公元帅、问牛知马、赵礼让肥、女人祸水、燕啄皇孙、覆壁避祸、赵瞿遇仙、赵生及第、赵老送灯台、拔钉钱、香孩儿营、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鼎铛有耳、长春节、大宋玉音、半夜之会、一琴一鹤、著脚书楼、丑丑妇,胜空房、赤脚大仙、赵侯咒鼠、梦得词女、赵五娘等。这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赵姓人家这一无形资产真是价值连城。为什么其他姓氏的历史不像赵姓的历史能凝结在成语中,有着雄厚的文化根基,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发展中,赵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家族文化,且诞生了无数名人。古往今来,赵姓枝繁叶茂,英才辈出,贤士英杰,灿若群星。他们中既有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有学思深邃、睿智惊世的思想家、科学家,更有才华横溢、卓然不俗的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史学家,还有名垂青史的将帅名臣、鸿儒名宿、俊杰异人、武林豪杰、女中魁首等,这些杰出人物都是缔造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勋臣。他们既光耀了赵氏族人,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功垂千秋,彪炳史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赵氏三个时期称王称帝,统治天下长达600载,造就帝王34人之多。同时,赵姓的将帅大多兼具文韬武略,集文隽武勇于一身,与一般的莽汉猛夫绝不相同。在他们的熏染下,赵姓子孙中武勇文豪辈出。属于帝王者有开国君主赵籍、赵武灵王雍、南越武帝赵佗、宋代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名臣中有春秋时期的赵衰、赵盾,战国赵简子,赵国平原君赵胜、秦宰相赵高、东汉时有太傅赵熹,其诸子中有七人先后被擢拔为郎史,唐宰相赵憬、赵宗儒、宋宰相赵普、赵汝愚、赵鼎等,居各朝宰相位者32人;将帅中有大将赵奢、赵括父子、汉建立屯田制的营平侯赵充国、三国时常胜将军赵子龙、明代有四川农民起义领袖赵铎,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清代名将赵良栋等;科技文化名人有著名农学家赵过、法学家赵禹、数学家赵爽、经学家赵歧、唐代有开宋代疑古之见的经学家赵匡等,文学家有赵壹、赵嘏、赵师秀、赵执信,史学家赵翼等,书画大师有赵令穰、赵佶、赵孟俯、赵雍、赵之谦、赵之琛;才女中有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清朝赛金花(赵氏)、赵一荻(赵四小组)、赵一曼等。近代以来,赵姓名人更是举不胜举。如政治家、革命先躯有赵世炎、赵声、赵秉钧、赵载文,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赵树理、赵平复(柔石)、赵大年、赵丽宏、赵俊卿(忆明珠)、赵文夫、赵玫、赵熙,诗人闻捷(赵文节)、赵恺、赵健雄、朦胧诗派开山鼻祖赵振开(北岛),诗人、书法大师、佛学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新闻名家赵超构,科学家赵九章、赵忠尧、赵忠贤、赵煦,医学家赵橘黄,表演艺术家赵丹、赵子岳、赵侠生(仲星火)、赵丽蓉、赵忠祥、赵雅芝、赵文煊、赵文卓、赵恒多、赵薇,著名导演赵焕章、赵化勇,中国语言学家、著名学者赵元任,曲艺家赵连甲、赵本山,作曲家赵季平,著名歌星赵传、赵咏华,哲学家赵纪彬,戏曲理论家赵景琛,画家赵望云,化学家赵承嘏,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赵亚曾,象棋大师赵国荣,著名商界名流赵勇、赵章光、赵步长,将帅中有赵博生、赵尔陆、赵尚志、赵登禹、赵先顺、赵南起、赵启民、赵可铭、赵锡君、赵织雯、赵太忠、赵兴发,武术家有赵荣连(海灯法师之徒范应莲)、赵长军、赵学军、赵子龙,现代高层领导有赵东宛、赵志浩、赵启正、赵乐际、赵洪祝、赵勇,原中国政府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等等,都是蜚声中外、世人熟知的人物。海外各界出类拔萃的赵姓名人也不胜枚举,如:台湾原"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参谋长、金门防守司令部副司令官赵家骧,台湾原海军政治部中将主任及"中央警官学校"校长赵龙文,台湾原中央改革委员会委员及中央政策研究会会长赵自齐,台湾新党创始人赵少康,美国政治家(原国家运输部部长、现劳工部长)赵小兰,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学者赵浩生,瑞典籍著名作家赵清阁,朝鲜著名诗人赵基天,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和总政最高长官赵明录,日本围棋大师赵治勋,法国籍世界著名的抒情抽象派绘画大师赵无极,澳大利亚籍画家赵令彬等。赵姓全国著名英雄模范人物不胜枚举,同样灿若群星。赵姓人在中华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史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的诗章。#p#分页标题#e#
赵姓既是大姓,又为尊贵之姓氏,而且赵姓人还充实了其他一些姓氏宗族。历史上赵家子孙或受封、或避祸活命以及其他原因,改为黄姓、马姓、秦姓、原姓、屏姓等姓的都有,其后裔遂脱赵氏而另有发展。史书载马姓人绝大多数是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赵奢就是中国大姓"马"姓人的始祖,名将马援就是赵奢的后代。白族大姓邵姓的重要一支也由赵姓改来。福建漳浦有一座赵家堡,堡里的人皆为赵宋皇室后裔,却全姓黄,这是其先人为避战乱祸扰更改赵姓的结果。纵观赵姓的发展史,赵姓衍生了十几个姓氏,有些已发展成人口众多的中华大姓。如果把这部分人之后都加起来,赵姓后人约有一亿之多。世界上还有韩国、朝鲜、新加坡、马不西亚、越南国家有赵姓人,有的还为大姓,其他国家还有大量赵氏后裔,所有赵姓人加起来,绝对又是世界性的特大姓族。这毫无夸张。
赵姓自诞生便神圣于世,久盛不衰。春秋战国时期,赵姓乃王族贵姓;宋朝尤为国姓;元朝时期,张王李赵刘乃汉人中五大姓氏。时至今日,赵姓仍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一个特大姓氏,已发展成多民族的融合体,人口遍布世界各地,正可谓泱泱大族,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著述
《我的父亲赵继昌》 赵裕民
父亲赵继昌,1912年10月13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1934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用名赵树梓 、赵竟成等,笔名有陈蕴、竟成等。父亲一生勤奋好学、 知识渊博, 追求真理、 为人正直。
1946年10月,国民党抢占张家口,疯狂地向解放区展开进攻。晋察冀边区领导机关从张家口撤退,又回到老革命根据地河北省阜平县。为了筹集军火,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决定在大连组建一个办事机构。1947年初春,父亲奉命和其他一些干部经山东北渡渤海,到达苏联管辖的大连市。父亲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驻大连办事处主任,为工作方便设置了对外办事机构—聚兴商行,他担任经理化名赵树梓,当起了商行的老板。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采购军用物资,从东北解放区经上海将大批军火转运到山东解放区,再转运至华北解放区,以支援华北解放战争。此时,母亲刘冰梅调大连中苏友好协会任组织部长。
在大连,我们住得是沙河口的一所日本人留下的二层楼房。楼后有不少空地,父亲和母亲在空地上种了许多玉米、萝卜和西红柿。楼内依然是日本式的装饰:“塌塌密”和纸装裱的推拉门。商行的位置在天津街,后来家也搬到了离天津街不远的铁路边一座院子里。这座院子既是宿舍也是仓库,每天有大批的军火和军用物资进进出出,海盐(可做化工原料)、药品、还有大量的火药。我们每天吃的饭里都夹杂着一股苦涩的火药味。华北解放区也非常关心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常送来一些战利品。记得父亲有一次带回一条美国军用毛毯(至今我依然用着)和一条标有USA的鸭绒睡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现在极为普通的拉链,感到非常新鲜。办事处还肩负着为全国解放做准备的任务,譬如,我国委托苏联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就是通过聚兴商行从苏联转运到华北解放区的。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担负许多任务,除了冠冕堂皇的商行之外,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各种实际劳动,如搬运各种物资等等。开始,我在一所地方办的小学上学,课堂里还残存有日本奴化教育的内容,后来转到由党在一所旧教堂改办的干部子弟寄宿小学就读:大连市妇联三八小学,直到离开大连市。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从学校走回家,有时也乘电车。这里的教育完全是按党的教育方针进行的,学校里经常组织一些结合当前形势的教育,我就参加过演出“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和“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小演出,还邀请过家长到校观看。
北平和天津解放后,办事处奉命撤消。1949年4月,大连的天空还飘着雪花,我们乘坐的“天津号” 客轮经塘沽抵达天津海河,因导航失误被搁浅在海,这时的天津已是柳芽挂满枝头了。起初,把我们安排在位于与劝业场毗邻的惠中饭店暂住,父亲被派往任华北对外贸易管理局秦皇岛分局局长,兼华北对外贸易公司经理,又兼秦皇岛海关军代表。没多久,母亲带领我们坐火车到了秦皇岛,住在海边一座外国人留下的小院,面向大海,距岸十几米前邻灯塔,后靠树林,环境非常好,据说管理灯塔的人就住在这座院子里。附近驻有解放军,树林里挖了一条又一条弯弯曲曲的战壕。由于驻地没有电,战士们经常骑在发电机的长凳上摇动着发电机,伴随着大海的惊涛骇浪,电报不停地与前线联系,部队随时准备南下,全国解放已是势不可挡,为期不远了。
1949年秋回到天津,父亲继续在华北对外贸易管理局工作,母亲在中国油脂总公司工作,我就读寄宿于天津实验小学。父亲曾抽时间回家乡东冶省亲,才得知在天津还有我的一个哥哥堂琛。他是父亲小时侯包办婚姻的结果,但父亲对他和他的母亲依然很好。祖父在世时,小弟漪明尚未出生,哥哥和我就成为写入家谱的最后两个人。1983年哥哥病重,想把祖上留下的房产卖掉,住在太原的大堂兄堂珠来信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拿出晋察冀边区政府判决离婚时的协议,表示不介入同时也不让我再介入老家的房产,尽管母亲表示反对,但房产终于卖了,所得房款全部都给了堂琛的母亲。父亲同样也关心着其他的亲戚,直到“文化大革命”被停职,他一直每月寄钱给我在陕西铜川的大娘,她是我亲伯父的遗孀,堂珠的继母,身边有三个未成人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伯父一家也是包办婚姻的产物。
1950年初父亲调到北京后,代表中央贸易部接受港奥国民党的经济机构,在广州工作了半年。回京后,担任中央贸易部成套设备局副局长,又于1952年组建贸易部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兼任副总经理。中技公司在我国当时统一经营外贸体制下,担负了国家全部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引进工作,主要经营从苏联和东欧进口以156个骨干项目为核心的成套设备和技术项目。以及从东欧国家进口电站及工厂设备400多个,如第一汽车制造厂、鞍钢、沈阳电缆厂等,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初,外贸部成立后,父亲调任中财委外贸组组长,负责办理对外贸易部向中财委请示报告的批办工作及中财委与对外贸易部的联络。
1955年初,父亲调回对外贸易部,任办公厅副主任兼部长办公室主任,列席部党组会议。1957年初,他又调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商务参赞,使馆党委委员。母亲1957年4月也随之而去,担任大使馆商务参赞处秘书,科技组长。记得父亲母亲刚到德国不久,给我们写来一封信,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到苏联和其他发达国家来看看,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便更好地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当父母得知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录取,成为解放军的一员时,又来信说:“我们年轻时就投身革命,现在你也成为一名革命军人了。我们那时为争取解放而战,你现在要为保卫新中国而战,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重的,也是非常光荣的。”父母还托人从德国给我捎回铝合金的计算尺,这个计算尺成为留给我的永久纪念。一九九六年,我有幸路经赫尔辛基,参加在德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实现了父母对我的希望。我到了父母曾工作过的城市,也到了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的一些城市。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父亲乘飞机去柏林需要大约三天的时间,现在只需几个小时,我们和世界的距离在大幅度地减少。父亲当时描绘我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依然十分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这些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迅速缩小。#p#分页标题#e#
1961年初,父亲调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委员,母亲同时回到外贸部五金电工进口公司任副处长。1965年9月父亲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主管对外科技合作、技术引进,协助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管理各部门的科技外事工作。1964年8月21日至31日,我国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州的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科学家相聚北京科学会堂,参加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科学讨论会。周培源为大会主席,父亲担任大会秘书长,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分别接见了讨论会主席团和代表。
1966年11月我在四川搞三线建设,在大竹县县委招待所门口看到“国家科委走资派,叛徒韩光、赵继昌已被总理点名”的大字报,年底回到北京得知父亲早已被停职。挨批挨斗,陪批陪斗已成家常便饭,自然,子女亲友也无一例外受到牵连。万幸的是,父亲在“文革”初期就被停职,群众视他为“死老虎”,加之他调到国家科委的时间不算长,后来就没有受到更为严重的人身迫害。“文革”中,原国家科委被撤消,其工作合并到中国科学院。父亲和其他许多同志一样,也曾被送到“五七干校”学习,父亲的“问题”经中央组织部审查清楚,恢复组织生活时,他曾从“干校”给母亲寄来一信,写道:“冰梅,我的问题已经中央组织部审查清楚,现在我已恢复组织生活,这是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大事。”“文革”后期,父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的基建办公室主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干部政策,经中央组织部审核,父亲是1934年9月,由清华研究院的牛佩琮介绍,加入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开始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所以,将他参加革命的时间从原来的1938年更正为1934年。
父亲一度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80年,父亲调国务院财贸小组,负责《财贸战线》报社工作,后《财贸战线》改为《中国财贸报》,又改为《经济日报》。他于1986年离休,离休前为《经济日报》的顾问。国务院财贸办公地址在北京西黄城根,我们家住在王府井金鱼胡同。按规定,每天是有车来接的,但父亲却和司机约好时间和地点,他每天很早从家动身,步行到预定地点,既锻炼了身体,又不致让司机过于紧张。
父亲年轻时在学校学过英语,有比较好的功底,当时为了缴纳昂贵的学费和补贴生活,他经常给学校和杂志翻译一些文章和资料。他在清华的生物课笔记全部是用英文书写,且善于绘画,笔记上青蛙和兔子的解剖图均用铅笔一气呵成,没有涂改的痕迹。此外,父亲还比较好地掌握了德语、俄语和日语,这对他后来从事对外贸易等外事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父亲勤奋好学,不论工作多忙,都能经常听到他朗读外文的声音,既是在“史无前列”的年代也无例外。他兴趣广泛,酷爱文史,嗜书如命,在战争年代,宁肯丢掉衣物,也要将书捆在毛驴上随行。他在“四人帮”迫害的日子里,没完没了地接受审查,每月只有20元的生活费,却依然坚持学习,他阅读了英文版的《资本论》、《鲁迅全传》等,离休前后又购置了不少文史古籍阅读与研究。
父亲一生正直清白,做事勤勤恳恳,从不投机趋炎附势。他的生活十分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常把节省下来的钱接济有困难的亲友。父亲不容许子女和家属搞特殊化,他认为,汽车是为了工作需要配的,不能用来办私事。母亲虽然和父亲同在外贸部大院里工作,却要和普通群众一起乘坐公共汽车上班。1964年,父亲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已是副部级干部,但一直住着外贸部的老房子。“文革”期间,小弟因父亲的“问题”被迫复员离开空军飞行员的岗位,被安置在蔬菜脱水厂烧锅炉。小弟希望父亲能帮助调动工作,父亲没有答应。后来小弟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到了无线电厂,又考上南开大学。改革开放后,父亲亲手组建的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招聘人员,小弟又希望父亲能帮助调到中技公司,又被父亲拒绝。原航天部部长郑天翔是父亲的老战友,由于受到父亲“问题”的牵连,我也曾想让父亲和郑伯伯商量一下,调换一下我的工作,调出现单位,同样也被父亲所拒绝。1983年,母亲患了癌症,为了不给单位增加麻烦,是妹妹和小弟用自行车送母亲去医院看病的。直到母亲动手术前,父亲才叫了车,又请在中央学习时的同学帮助,找专家给母亲做手术。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不能理解的人。
我出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由于环境所迫,被寄养在河北省平山县柏岭村的一户封姓人家。父亲当时任平山县县长,母亲是平山县的区妇救会主任、县妇救会组织部长。直到我六岁时,父母才把我接回来,随同他们辗转南北。解放后进京不久,父母就写信请我的养父母到北京看看,又嘱咐我经常回平山看望。父母常对我说:“你可以忘了我们,但你决不可忘了平山的干爹干娘,没有他们你是不会有今天的。”
父亲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曾经多次对我们子女说过,人死后是没有灵魂的,死后不开追悼会,不向遗体告别,遗体捐献给医院做解剖,为医学做点贡献。遗憾的是,鉴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未能实现父亲的夙愿。母亲是父亲生死与共的战友,也是父亲事业的得力助手。他们并肩战斗四十七年,同生死共患难,互敬互爱。1985年母亲去世后,父亲曾写下若干誓词寄托对爱妻和战友的怀念之情。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痛绝甚於丧考妣,恩重如山结发妻。怜我犹似再生母,孤燕今夕何处栖。常想返哺报生平,病夺天年恨终生。唯有常怀当年事,同游同乐记忆中。”
为父亲离开我们十周年而作
赵裕民 2000年初
《一生清白留人间
—怀念我的父亲赵继昌 》 赵莹光
去年12月9日,我的父亲赵继昌因病去世了,这位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并引以为自豪的老战士竟于56年后的同一天离开了人世,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父亲不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个平常的人,但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追求真理、艰苦奋斗、一生清白,很多优秀品质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使我永久怀念,值得我永远学习。
父亲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儿时即聪颖过人。上小学五年级时,他曾写了一首很朴素的做人哲理的诗,以布告的方式贴在镇里的墙上,即《劝人民勿占人便宜》:“劝尔阖邑人民,切勿占人便宜,富贵自有天命,温饱亦在自为,尔若占人便宜,人亦占尔便宜,如此反复侵夺,社会安有宁时,为此剀切布告,仰尔阖邑周知。”上初中时,老师们特别欣赏他的才华,发出“生子当如赵继昌”的赞叹。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他兴趣广泛,酷爱文史,并通晓英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父亲嗜书如命,听母亲说,在战争年代,宁可丢掉衣物也要将书捆在毛驴上随他而行。进京后,父亲在外贸部工作,我常在清晨听见父亲朗读俄文的声音。文革中,父亲挨整,没完没了地接受审查,他心情沉痛,沉默不语,伴随他的最好伙伴就是书籍,他看了外文版的《资本论》、《鲁迅全集》等。晚年离休后,他又购置了文史古书,十分珍爱地收藏、阅读。他去世前一年刚住进医院,就叫我取来他喜爱的《唐诗三百首》放在枕边,不时翻看,还兴致勃勃地吟诵几句名言绝句,并给我解释。#p#分页标题#e#
父亲一生追求真理,主张正义,渴望民族的自立、富强,并为此而毫不动摇地奋斗了一生。
父亲在阎锡山办的中学读过书,对于阎氏家族,土豪劣绅的封建恶霸作风深为不满。他读初二时,校长见他学习成绩好,推荐他到阎锡山的总司令部做译电员工作,相当于小学校长的薪水,父亲婉言谢绝。他在北平上学后吸取了民主、进步的思想,暑假回家时和同乡同学组织了秘密的“反帝大同盟”和“六月公社”,组织进步青年阅读革命书籍和刊物。1933年暑假,父亲曾和北大同学赵守封在东冶镇办起了壁报,每逢二、五、八集日,在东冶十字街口关公庙的山墙上出两张用红绿标志写成的壁报,宣传进步思想鼓吹抗日,反对阎锡山、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为反对阎锡山实行鸦片官卖政策,他摹仿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在墙报上。内容是一个有门有窗有屋顶的商店,在商店的两扇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盐家商店”(阎的谐音),下联是“黑白俱全”(黑指鸦片烟土,白指白面)。墙报被阎府的警卫排长看到后,向村公所提出警告。1934年起,父亲和五台县在北平上大学的进步同学以五台同乡会的名义,办起了一个开始名为《台声》后改名为《台风》的刊物,寄发五台个村校,旨在用进步力量推翻旧世界。
1938年父亲准备晋西北战场总动员委员会工作,阎锡山派人转告他,希望做他的行营秘书,父亲不为所动,毅然选择了前者。后来父亲去岢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阎锡山又通过民族革命通讯社的父亲的同学给父亲来信,希望偕同夫人一起去他的行营担任中校秘书,父亲又一次拒绝了。
学生时代的父亲酷爱读书,才华横溢,他原本希望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深造,做学问。由于日本侵华,他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一二、九”运动中,父亲参加了“民先队”和“左联”,和爱国学生一起走上街头,南下宣传,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大炮,他毫无畏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投奔共产党、八路军,走上了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并为此矢志不渝、奋斗了一生。
1940年父亲到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当县长,他和农民打成一片,这一年,他领导的平山县荣获了春耕模范县的称号,专区奖给他绣有红五星的军帽一顶、马枪一支。他还自编歌曲和大家一起唱,一起扭秧歌。
在抗日战争中,我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我的哥哥裕民从小就被寄养在平山的老乡家里,直到六岁之后才回到父母身边。我在张家口出生后十几天,蒋介石去张家口“摘桃子”,机关单位被迫撤离,母亲身体虚弱,我也成了“累赘”,母亲要把我送给一位农村妇女,父亲执意不肯,说“是死是活还是我们自己带吧”。一句话留住了我,使我没有和父母分离,对此我应该永远感谢父亲。
父亲一生正直、清白,做事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从不投机耍滑、趋炎附势。在生活上,他和母亲一样,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对于饮食起居从无奢望,从不乱花一分钱,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接济有困难的亲友。他和母亲从不给公家找麻烦,更不向公家伸手。父亲在1965年做国家科委副主任时,就是副部级干部,但他们一直住在外贸部的老房子里,文革中被迫和别人家合住一个单元,直到1983年才恢复了原来的住房。1983年母亲得了癌症,我和弟弟漪明用自行车推母亲上医院看病,母亲动大手术前,弟弟跪在父亲面前,叫他托人找个好大夫,父亲这才请同学帮助找了专家给母亲动了手术。父亲生前对我们子女说,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和遗体告别,遗体送给医院。他蔑视功名利禄,将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用毛笔写成大字贴在墙上,成为他的座右铭。
我热爱我的父亲,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特写此文,以祭奠他的在天之灵。
原载《经济日报》1991年12月9日
《祖母郑龙香》     赵书成
祖母郑龙香,生於一八七四年,卒於一九六四年。山西省介休县人。体格健壮,身高一米八以上。性格善良,刚强,不怕事,敢于主持正义,乐于助人。
祖母兄弟姐妹几个,祖母讲过,我都忘记了,但有一件记忆忧新。祖母讲:她二弟当年十岁,义和团经介休时,他从铁匠铺抽了一把单刀,就参加了义和团,去杀洋鬼子。她母亲说:你姐姐也在教堂,不要把她杀了。而他到了教堂却将所有的洋鬼子都杀了,包括他姐姐也全部杀了,并不手下留情。祖母讲:义和团是神团,神上身,对凡入洋教的,都视为魔鬼,根本不分亲近。参加义和团的大都是小孩,而个个都非常勇猛,比大人的本领还大。火烧教堂时,烟炝着了附近的老百姓。义和团的拳师,击剑、烧符、念念有词,叫声:火起!烟火直上天空,百姓不受烟熏之苦。祖母说:那杆枪,也是你老舅当年用过的,上面有血锈,可避邪。那枪不是一般的矛子枪,我在小人书上未见过。此枪总长八尺,枪尖长一尺五寸,可分八刃,可刺,可砍,可割,可钩,只要钩上,绝无逃生之处。小时候,总想拿下来练练,祖母不让,后来不知怎么失传。
具祖母讲述:因为你高祖父和曾祖父都去世的早,留下幼儿寡母,空守老宅,由此家境贫寒。(按房约记载,我家宅院,系我高曾祖赵元善在道光七年购买,至今已一百七十七年。)
具祖母讲述,父亲和伯伯小时候经常忍饥挨饿,但家训历来不吃嗟来之食。父亲和伯伯从小受此教育,祖母又刚强严厉,所以尽管一天也没有吃饭,有邻居问吃过饭了吗?给你点好吃的吧。父亲和伯伯都会说我们已经吃过饭了,吃的饱饱的,谢绝人家的好意,绝对不吃人家的东西。尽管家道贫寒,但祖母爱干净,又手勤手巧,父亲和伯伯们的衣服什么时候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邻居无不称赞问:每天见你忙忙碌碌没有空闲,真不知你是什么时候给孩子们打扮的如此干净整齐。
祖母很注重礼仪教育,父亲和伯伯们从小到大,凡进亲属和邻居的院子,都首先要进长辈的房子,先向长辈问安后,再依辈分次序分别问安,后,才再进小辈的家中,或办事或问讯,历来如此。
由此,我小时候受祖母教诲,该称呼谁老老、爷爷、伯伯、叔叔、姑姑、婶婶、大娘、哥哥、姐姐都记得清清楚楚。祖母说对人绝对不许直呼其名,因直呼其名称之为没有礼貌和缺乏教养。所以从小记起,有时见到以前没有见过的人,不知称呼时只要长胡子的叫爷爷,比我大一点的叫哥哥,由此称呼,被叫者当然非常高兴称赞不绝。#p#分页标题#e#
祖母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又聪明好学的勤劳人。会简单的医术、治病偏方,会接生,会针灸、拔火罐、刮痧等等,在那个年代是附近离不了的人。所以经常有人来找请求帮助,祖母不论再苦再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或远或近,只要有人来请求帮助,决不推迟,立马就去,并从来不收报酬。
祖母一生勤俭,就是一粒米也决不允许丢掉,并严格要求子孙。但遇有乞讨者进门,就算今天的饭自己也不够吃,也要给乞讨者,决不说你再走一个门子的话。并一再给我们说,穷人不易,一定要帮助。我从小受此教诲,长大后遇乞者决不空过。有人说乞者年纪青青,他为什么不劳动,是假的。我说:能拉下脸面乞讨者,一定有他的难处,你这样说,说明你心地冷酷,毫无同情善良之心,不信你去试试,看能不能放下这个脸面。
祖母一生好学,崇尚知识,敬重读书人,崇尚劳动,但不崇尚当官。他说:当官的人不劳动,每天所干的事都是整人、治人之事,稍不公正,就损阴德。自古留言:“一辈子做官,十辈子打砖”。小时候不知什么叫打砖,问?祖母告知:“打砖者,就是过去跪在当街,不论春夏秋冬都不穿上衣,大呼爷爷娘娘行好积德可怜可怜,然后每说一次就拿一块大方砖,高高举起,后重重地打在了自己的后背上,打得后背通红。由此让看者可怜,积极施舍,是一种可怜的乞讨者。说明他的父辈损了阴德,老天安排他的后人苦行乞讨十辈子。”
祖母教导:为人处世都不要占尽,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替别人考虑。你吃了一份亏,就等于对方占了你的一份便宜,而你却积了一份德,他却亏了你一份德。你办的好事多,就积德多,后辈儿孙就会兴旺。反过来你占了一份便宜,但你同时也失了一份德。自古训“给子孙留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祖母一生刚强不求人,常说一个人一定要多学点本事,不要求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不要求人。如果自己的钱够买个茶壶,买的时候一定要只买个茶杯,留有余地。决不可以自己的钱只够买茶杯,去求人借钱买个茶壶。如果你超过自己的能力变卖祖产办事,那叫吃了祖宗;如果你借钱办事,这叫吃了子孙,后代就会贫穷。
祖母给我们讲:天下的事都有本公平帐,一个人如果这辈子欠了人家的钱还不了,下辈子阎王爷就会让他转牛转马偿还顶债,借了人家的一碗米未还,下辈子就会转鸡下蛋补还。
你知道买卖东西用的称为什么是十六两?而不是十五两、十七两?我说不知,祖母说:“自古天地立令,天上南斗六郎(南斗星六颗)北斗七星,七六共十三颗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共计十六颗星星,这就是十六两称的来历。随时警戒买卖人,如果你少给了人家一两,要折寿(你就会短寿)如果少给了人家二两,就要折禄(有吃的也吃不上)少给了人家三两,福、禄、寿就全没有了。如果你少给了人家四两,那就叫欺天,天地不容,人神共诛,会遭大难,天打五雷劈。”
祖母很注重孝道,我们从小就记得每顿吃饭,第一碗饭首先要供奉祖先,(我家西房里供着历代的神祖龛,每个神祖龛都用柏木制成,龛内牌位漆成白色,神祖牌位前面写世祖的名字,揭过第一层,第二层写碑文。外罩龛也是柏木制成,漆黑红大漆,龛正面有一雕刻二龙戏珠圆形小窗,实为艺术精品。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让红卫兵损坏。)第一碗饭说是给爷爷的(爷爷早就去世,我从未见过爷爷),这碗饭是头首饭,少供一会儿,不要冷了即由祖母吃,第二碗是父亲的,第三碗是母亲的,第四碗是我的,第五碗才是弟弟的,依此类推。这种习惯,我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祖母、父亲都去世了,我每次吃饭第一碗就给父亲供上。
由此传统,祖母在世时父亲、母亲都非常孝顺,必恭必敬,就是祖母有时说的不对,也决不反驳。母亲常告我们,有好吃的,要先敬娘娘(祖母)。你们还小,长大后能吃上好吃的时间很长。那个时候人们普遍的穷,一年才能分几十斤麦子,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父亲从太原带回点点心或来戚人改善点生活,我们都先留给祖母吃。我记得我上中学时,每个星期五学校改善生活吃一个馒头,我从未吃过一口,每次都带给祖母吃,或去姥姥家带给姥姥吃。每次都这样做,非常高兴,认为我们也能敬点孝道。
祖母一生健壮,一生勤劳,我小时候记得每天早早起来和祖母一起扫院子,祖母扫,我用小簸箕倒土。从室内到室外,从院内到院外,随时都保持干干净净。祖母上了年纪后,没事干的时候,祖母就纺线,编草帽、草垫,祖母说要物尽其用,不可浪费。做好的草帽,草垫大都送人,从来没有卖钱的习惯。纺成的线也送人做了百岁锁线(按传统习惯小孩过生日要带锁的线都由年纪大的人纺成才长命),为此有很多人要祖母纺的线,这线只能无偿送人,不能买卖,祖母也乐此不疲。
我五岁的时候从地里挖回一颗杏树苗才二寸高,祖母和我一起挖坑将此树种好,虽然此树已过五十三个春秋,树已老,叶少杏少,祖母早已去世,但为纪念祖母,我不让换新树。
祖母一生刚强、勤劳,身体好,至老也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好,知道很多古今故事。去世之际,也只在炕上躺了不到一个月,这就是一生的整休时间。走的很安详,没有遗憾、没有怨恨。祖母是个吃斋念佛之人,我记得槐荫的赵全新家是五台山出家人(居士),他老婆给了祖母一个陀罗背图。这个图很大,有六尺长,三尺宽,上面印的好多佛祖,并有好多小点,黄纸作成,约十几张。据说每天念完经后,要在图的点上用香火烧一个小孔,据说有够一百岁的小点,近有四万个小点。祖母去世时九十岁,没有点完的小点,在祖母临走之际,按全章家的嘱咐,由父亲每念一句阿弥陀佛,用香火在图的点上烧一个小孔,并让我们都跟着念阿弥陀佛,直至将剩余的未烧成小孔的点全部点完。入棺后,将此陀罗背图盖在了祖母的身上。(祖母的寿棺,早已作好。是用松本和柏本作的,园形,厚三寸,有七星和掩衬。七层麻纸、生漆调里,棺内全部金黄色。外漆黑漆。正面,我用金黄色漆画,二龙戏珠、五福捧寿、富贵不断灵牌,中书:故先妣赵门郑老太君之灵柩)。来送行的人很多,都说他们失去了一个一生助人的好人,都说祖母会成仙,这样的好人一定到了好的地方。送行的时候,我用纸给祖母做了一个四尺高的展翅白天鹅,有好多人梦见祖母骑着天鹅成仙了。
孙子 赵书成 写於二零零四年六月吉日
登龙山小记
秋高气爽,爷孙三共登龙山。极顶我为峰,一览槐荫景:#p#分页标题#e#
东有小银河,西有瑶池村;中有滹沱河,南来文山风。时,清风习习,心广神移……
诗曰:三上龙山峰,  槐荫一望空;
滹沱河边树,  文山岭上风;
王母移银河,  天仙配农人;
一片绿荫下,  依稀蟠桃园。
赵书成二○○四年中秋节记於龙山顶。时,阳阳七岁、佳佳五岁。
注:王母:神话传说中,女神西王母的省称。杜甫《秋兴》诗云: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天仙:神话传说《天仙配》中七仙女省称。传说七仙女下凡槐荫村与农民董永结婚生子,后,王母逐降至瑶池(今瑶池村),果见此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兴致一游;登龙山,运神力,移蟠桃园,移银河(今小银河)

十八、德贤榜
本次修谱捐款人名(按交款先后排序)
赵书成 捐款捌百元 赠谱一套谱号LongWen-2004-3-13-1
康桂玉 捐款陆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2-2
赵国强 捐款陆百元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3
赵忠昌 捐款陆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4
赵裕民 捐款伍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5
赵树昌 捐款伍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6
赵永昌 捐款伍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7
赵建中 捐款伍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8
赵礼昌 捐款伍百元 赠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9
赵水娥            捐款二百元
赵世乔            捐款二百元
赵济乔            捐款二百元
赵川乔            捐款二百元
赵兴乔            捐款二百元
赵伦昌            捐款二百元
赵义昌            捐款二百元
赵云柱            捐款二百元
赵燮武 九十岁最高长辈赠谱一套谱号LongWen-2004-2-11-99
领谱字号
赵国伟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21
赵国川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22
赵国平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23
赵国辉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24
赵宜亭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25
赵秉亭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26
赵云亭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27
赵浩峰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28
赵瑞峰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29
赵水娥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0
姚启超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30-1
姚启和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30-2
姚启宁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30-3
赵世乔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1
赵济乔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2
赵川乔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3
赵兴乔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4
赵志鹏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35
赵伦昌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6
赵义昌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7
赵云柱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38
赵守信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39
赵守义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40
赵堂珠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4i
赵建光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4-42
赵建伟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4-43
赵丽萍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4-44
赵炎武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1-45
赵建元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46
赵建山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47
赵元昌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48
赵振乔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49
赵保国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50
赵秀根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51
赵书元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3-52
赵书龙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3-53
赵宝剑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4-54
赵利剑 谱金一百元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4-55
决定要谱未交回款
赵云跃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61
赵云贵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62
赵先昌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63
赵月槐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2-64
赵再元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65
赵俊明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2-13-66
赵堂恒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67
赵堂君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68
赵建平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1-13-69
赵八柱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2-70
赵计鹏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3-71
赵宝存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3-72
赵鹏珠 谱金 请家谱一套 谱号LongWen-2004-3-13-73
(补记:家谱印刷出版后,领谱人签字交谱金的另有记录,不在以上名单内)#p#分页标题#e#
十九 编后记
本次家谱整理刊印,资料来源有:赵建昌(秀生)书大门、二门、三门世系图;赵堂君抄家谱资料;赵荣贵之父赵奇武书家谱资料;赵凯昌(秀根)和赵树昌(先桥)各编家谱资料;赵建云之爷爷赵宪武抄其爷爷赵履丰留下的底稿资料;赵书成保存160年前九世祖赵履和书家谱、祭祀资料;赵堂恒保存80年前十一世祖赵殿武书赵氏族谱并祭祀、茔地名资料。以上资料,从历史年代看,九世祖赵履和、赵履丰留下的资料为最早。
九世祖赵履丰留下的底稿资料(以下简称资料),是以他本人的位置传写的:(即他所写的灵位都死于他本人之前)
资料注明:始祖荣国,牛氏,原忻州合索村人,移居定襄土岭村,七世祖维兴,肇、李、张氏,维财潘氏,维财无后,又移居槐荫村居住,到槐荫村排字辈谱,起了十字名曰:维、枝、祥、启、锡、元、履、文、武、昌。
资料注明:七世祖维财潘氏二位,维兴,肇、李、张氏四位,桂枝、肇氏二位,发枝、王氏二位,六世祖真暑一位,真谟、宋氏二位,真西、韩氏二位,真盛、肇氏二位,真良、王、杜氏三位,大高祖启光、武氏二位,二高祖启明、郭、王氏三位,三高祖启宗一位,四高祖启林、姚氏二位,从大曾祖玉峰一位,从二曾祖奇峰一位,从三曾祖银峰一位,从四曾祖义峰一位,从五曾祖荣峰、肇氏二位,以上俱葬白板岗。
资料注明:高祖祥瑞、曲、田氏三位,曾祖启正、朱氏二位,祖父锡仁、刘、高氏三位,显考元绪、杨、杨太君三位,伯父元绩、康氏二位,伯兄履泰、杨氏二位,二伯父履亨、李氏二位,胞兄履顺、张氏二位,四胞弟履清、张氏二位,侄文瑨、朱氏二位,叔侄文璠、智氏二位,三祖锡智、杨氏二位,亲叔伯父元善、杨氏二位,亲叔伯父元功、戎氏二位,亲叔伯叔元亮、杜氏二位,从伯兄履植一位,从伯弟履中、杜氏二位,三弟履盈、白氏二位,俱葬大石崖。
资料注明:祥瑞子启正;启正三子锡仁、锡义、锡智;锡仁二子元绩、元绪;元绪四子:履顺、履丰、履盈、履清;元绩二子:履泰、履亨;履泰二子:银州、洋州;履亨二子焕文、文瑨(过继履盈);履顺子文玳(文玳子祖武孙家昌),履清子文琴(文琴子乃武孙运昌),文璠二子黄恩、近恩;锡智三子元善、元功、元亮;元功一子满祯履中;履盈过继子文瑨。
资料注明:以上祖父履丰留底,孙宪武抄写。
资料后页,宪武补记注明:显祖考(爷爷)履丰、张、李太君三位(三子文瑍、文瑚、文玠),伯父文瑍、杜氏二位,显考(父)文瑚、朱、李太君三位(二子宪武、绍武),叔父文玠一位(子光武),胞弟绍武李氏二位(子德昌),以上俱葬解元岗。
九世祖赵履丰留下的底稿资料与前几份资料(建昌、堂君、奇武、凯昌、先桥资料)有不同之处,例举如下:
一、履泰二子:长子银州,次子洋州,(奇武资料记载长子少亡,次子文瑛),(其它资料记载一子文瑛),从以上资料可确定洋州又名文瑛。
二、履亨二子:长子焕文,次子文瑨,(其它资料记长子文焕,次子少亡)。
三、履丰三子:长子文瑍,次子文瑚,三子文玠,(其它资料记载长子少亡,次子文瑚,三子文玠)。
资料又记,文瑍之妻杜氏,由此确定焕文与文瑍原系两人,非一人也。
九世祖赵履和书家谱资料与前述不同处开始简记如下: 。
六世祖 启尚 出口外(前资料未记,殿武资料记)
启光、武氏
启明、郭、王氏
启宗
启林、姚氏
七世祖 玉峰
奇峰
银峰
义峰
荣峰、肇氏
高祖  祥瑞、曲、田氏
曾祖  启正、朱氏
大祖  锡仁、刘、高氏
二祖  锡义、宋氏
先祖  锡智、杨氏
二胞叔 元功、戎氏
三胞叔 元亮、杜氏
先考  元善、张氏
伯考  元绩、康氏
伯兄  履泰、杨氏
伯兄  履亨、李氏
胞兄  履植、魏氏、
叔考  元德、武氏、黄氏
叔考  元统、朱氏
叔考  元绪、杨氏、杨氏
叔考  元忠、徐氏、张氏
叔考  元英、杨氏
叔弟  履顺、张氏
叔弟  履厚
叔弟  履中
叔弟  履骏、徐氏
叔弟  履清
履和:子:文炳、孙:允武、曾孙:蔚昌补记:
赵翁  履和、李氏二位
次子  文蔚、王氏二位
侄子  文鸣、白氏二位 (男 鸿武、郑氏)
二侄子 文华一位
赵公  铠(书德)、郭氏二位
允武: 光绪十一年四月初六日戍时生
刘氏     宣统元年九月二十六日戍时卒
生日记载:
履和:  庚辰年 月二十九日戍时生
李氏: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年九月初八日巳时生
文炳:丑年九月十三日巳时生
郭氏光绪十一年四月初六日戍时生凤池
从以上资料可知,允武又名凤池,文炳又名书德。
赵文奇家谱资料没有记载,
房约记: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赵文鸣、赵文奇同母白氏,将西房地基卖与叔父赵履和。赵如珍说合,族长:元德、元绪、元亮见证。在约人都签了字,赵文奇签名公整,绝非幼童,恳定有其人。
但不知后来如何?(有知者告知)
十一世祖赵殿武资料记:
元善、杨氏 二子:长子履植次子履和
履植、白氏 二子:长子文鸣次子文华
履和、李氏 二子:长子书得次子崇得
又记:履和、李氏、子:铠、郭氏、子:凤池均葬红花掌
赵殿武资料又记:(与前资料不同和补充)
元亮、杜氏 子:履北、履成、
履北、溥氏 子:文翰
履成、谢氏 子:文琳
以上葬桃儿掌
又记: 履泰、杨氏 二子:长子文璠次子文瑛
文璠、智氏 三子:长子赵皇恩次子赵进恩三子赵余恩
皇恩、溥氏 子:奎元
进恩    无配
余恩    二子:先顺、积顺
文瑛、马氏   (寄埋五级村)
二子:长子如恩次子福恩
(履丰资料记履泰二子:银州、洋州,可知文璠又名银州,
文瑛又名洋州,其它资料未记履泰后人。)
又记: 焕文(字尧章)诰封奉直大夫,
谢氏:诰赠宜人,生殿武
王氏:诰封宜人:生纶武、秉武、崇武。
又记: 履亨:(字次元)诰赠貤封奉直大夫,#p#分页标题#e#
宜人:李氏
又记: 维财:葬於白板岗,内向壬丙外向寅申穴深一丈三尺。
祥瑞:生於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亥时
卒於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四日子时
乾隆五十八年葬於大石崖,乾山巽向,兼已三分,穴深一丈四尺。
又记: 启正:公生于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三酉时
锡仁:字乐山,公生于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子时
又记: 锡义:字事宜,公生于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初十日巳时
锡智:字乐水,公生于乾隆四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寅时
文玳、梁氏 二子:长子绳武 次子祖武
履厚、武氏 二子:长子忻州 次子光州
履骏、徐氏 一子:新州
履让、李氏
以上资料经调查、核对、分析均已记入家谱。未完的工作如下:
一、五世祖赵启尚出口外,后代情况?
二、七世祖玉峰、奇峰、银峰、义峰、荣峰,后代情况?
三、九世祖赵履泰孙:皇恩、余恩、如恩、福恩,曾孙:奎元、先顺、积顺后代情况?
四、九世祖赵履植三子:赵文奇情况?
五、九世祖赵履骏子:新州情况?
六、近代人联系不上者有:
广州市的赵双红,改名童干,原任广东省电力厅厅长,妻杨岑,二子、四女,长子:童建军,湖北武汉航空学院毕业,二子童小清。
赵双红妹:赵培文,湖北省工业建筑实验机运处工作。
岢岚县的赵晋武,二子:赵大毛、赵二毛。
岢岚县的赵黄楼,三子:赵根柱、赵福柱、赵玉柱。
平遥县的赵镇昌有三子,长子赵晋平,二、三子名字不详。
太原市的赵运昌、原太原市市汽车运输公司工作
太原市的赵哲良,一子:赵宝财,原晋机厂工作
大同市的赵秀文,原大同柴油机厂工作
台湾省的赵堂中,有四女
台湾省的赵守业,有一子一女
(有知者,请及时告知)
有关墓地:白板岗墓地早已摊平作了耕地,唯一现存的墓地是以五世祖祥瑞为始祖的大石崖祖坟,坟墓尚存,但原有的许多碑楼、碑、碑座、石桌都已在“破四旧”运动中失传。
大石崖祖坟:二门人已从七世祖锡义开始移至卧羊场墓地(现已摊平),大门一枝人从九世祖履丰开始移至解元岗;一枝人从十世祖赵焕文开始移至东冶镇。
大石崖祖坟,从五世祖祥瑞开始一直按墓地大排行规矩,现排到最后的是三门赵庆昌(1913-1987年)。后又进入大石崖的大门、二门人已不在排行规矩之内。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知1937年,七七事变前,忻州合索村赵氏来过槐荫与十一世赵殿武、赵纶武、赵崇武等人有过联系,后,抗日战争暴发停滞。
原家谱只记男不记女,参照九族五服图规矩,和同宗家谱资料,本次新编家谱记入了在世的女子、妻子姓名,和生年。旧谱衔在名前,新谱改在名后以体现以人为本。
以上资料已经调查、核对、补充后输入电脑程序整理。
为便于后人阅读,除有违原意必须用繁体字外一般都采用标准汉字(简体字),碑文增加了标点符号(如有违原意请指正)。
因资料有限,不尽完善,所以本家谱只作为族人联系、校对、增补之用,请来电、来函,以利增补、修正再版。
十四世 赵利剑 联系电话:0351-4061787
公元二零零四年二月八日
补记:
合索赵氏家谱记载:
十六世孙:达、适(子:朝楹、朝辅、朝佐、朝栋)迁居口外:丰镇管三岁岭、密远管副公地、赵家庄
又记:
十四世赵焕:待赠文林郎、正七品;
十五世赵述普:诰赠武信佐郎、从六品;
赵廷辉:乾隆甲子科举人、敕赠文林郎、正六品;
十六世赵绪:诰赠昭武都尉、正四品;
赵维:诰封武德骑尉、正五品;
赵治:敕封武略骑尉、正六品;
十七世赵攀龙:诰赠授昭武都尉、平台湾有功,官至雷州都司、钦州参将,正三品;
赵尔楹:诰赠武略骑尉、正五品。
恩荣寿考、正七品者有:
十六世赵磷、
赵选、
十七世赵士谦、
赵维崇、
赵维隆、
赵朝荐;
赵攀龙之弟:攀凤、攀虎、攀彪、攀麟、攀桂,这个时代是赵氏武功鼎盛时期
从以上资料分析:始祖赵荣国(系合索十三世)从合索分支出来时间不长,六世祖赵启尚(系合索十八世)出口外,如果与同宗有联系,很有可能也去了丰镇管三岁岭、密远管副公地、赵家庄。(以上地区为驻军之地)
七世祖玉峰、奇峰、银峰、义峰、荣峰,也可能,也去了丰镇管三岁岭、密远管副公地、赵家庄。如果随同宗从军的话,(按现有资料计算,年龄相近)就可能遍及全国,由其是以上同宗文武官员任职之地区,比如:十七世赵攀龙镇守地:台湾,广西钦州,广东雷州等地。
以上资料供族人讨论,寻找。
十四世 赵利剑 补记     2004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30 03:33, Processed in 0.05030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