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孙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载]再考山东昌邑道昭孙氏、淄博般阳孙氏源流

2015-2-8 12: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4413| 评论数: 0

摘要: 元末至正年间,吾思恭、克让二祖经直隶枣强迁乐安三岔,思恭祖於明洪武二年由乐安三岔迁昌邑道昭里,思恭祖被后人尊为昌邑道昭孙氏开基始祖。克让祖於明洪武三年由乐安三岔迁青州东南隅之颜神镇(今博山),克让祖被 ...
 
点评五:根据以上三支系的记载可以看出,昌邑道昭里、博山颜神镇、昌邑抚安里、安邱邢戈庄凌河、安丘王家庄、安丘伏戈庄等,还有分支居广饶三岔、临沂九曲店、诸城相州、博兴崇德庄、博兴王文庄的孙氏宗亲均为元末明初经枣强迁此,同宗同族。
 
发现族源线索还原历史真相
 
虽然部分支系已在新修大小各种族谱接到了世荣祖名下,但是与各支系老谱记载并不相符,人们心里还是没有底。为了对后人有正确交代,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各支系关心家族历史的宗亲,并没有停下对族源的继续探索!
 
吾苦苦探寻族源三年有余,均无任何线索。2012春节期间,偶然发现平阴孙氏谱序记载:“北直武清迁祖讳爽,官至特进金紫光禄大夫,知平章,中书令,左丞相,领学士院,録军国重事。元至正年间下诏征士从浙江余姚起兵赴京师,遂以武清为家,后居枣强。  爽生子讳辅,元至正间状元任武城县尉,遂以甲马营为家。辅生子六,其后人居非一邑,长子居武城,次子回枣强大槐树,三子迁淄川,四子迁历城,五子迁平阴,六子因张氏无嗣出承张氏。
 
随爽公一同北上之同宗远支,有滕县之魁子村者,有居沂州(今临沂)之横山者,有居济南城内者,有居宁阳者,有居肥城之南村者,有居历城之孙家庄者,益都(青州)之颜神镇者,淄川南乡者,有居德州者,有居朝城者,有居诸城之相州者,有居直隶之武清、玉田、枣强、容城者,有居河南辉县者,有居江南之吴县、桐城、盐城者,有居浙江之德清者孙氏后人等等。······”     
 
看到这个谱序后,吾恍然大悟,怎么会跟我们所记载的同宗近支描述的大概一致呀!难道元末经直隶枣强迁到山东的各支系孙氏都是从余姚迁来的吗?于是不敢怠慢,立即想方设法首先联系到了余姚孙家境网站管理员孙建勋取得了联系,并仔细阅读了网站所有孙家境孙氏的文章和世系图,得知孙家境孙氏是余姚望族,在元末明初之时已经繁衍十五世,已达5000人之众,支派繁盛人丁兴旺。南至云南北至直隶,形成众多支派,其中就有北迁直隶的武清派、上林派,尤其是我们昌邑道昭孙氏整个明代11代人的字辈跟余姚孙家境整个明代的字辈完全一样,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元末明初经直隶枣强上林村迁山东各支系孙氏基本可以锁定就是余姚孙家境北迁的上林派和武清派。2012年3月9日,我力约同宗族叔孙奎章先生一同赴天津登门拜访了孙桂林先生,他正忙于主持编修《中华乐安孙氏总谱》,恰好身边就有余姚孙家境的老谱,他们是明永乐年间北迁沧州望海寺的一支系。我跟奎章叔仔细查阅了孙家境老谱,发现谱上记载好多好多元末北迁未归者,亦有很多北迁未归未入谱者,所以很多迁出者很难续接。但是我们思恭(名克誏)、克让二祖,这部余姚族谱上却有其名,乃余姚始祖岳公之十三世孙,正好跟克让祖之孙迁博兴王文庄华(让)祖支谱序记载思恭克让在十三世完全一致,。只不过是余姚族谱记载的名字是克良、克让二祖,“良”缺少一个“言”字旁,不知是谱上有误还是昌邑道昭老传说有误,尽管这样还是有太多的吻合之处,昌邑道昭谱记载我克誏字思恭祖之长子志失考,道照老坟地也无志祖的坟茔,在余姚谱上只有克良之长子永坚,志-永坚,应该就是同一人。志,字永坚(字是名的解释);永坚:意志坚定坚强”——名与字的寓意非常吻合。
颜山克让祖之长子岳柱(乳名),也是记载失考,在余姚谱上克让祖只有长子,无次子三子的记载。
 
这不是完美的巧合,而是事实的呈现!可以断定在元末至正年间,全国各地几十支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起义抗元,元朝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居浙江余姚的左丞相中书令爽公,奉旨征兵於余姚起兵进京保卫朝廷。我始祖思恭、克让二祖告别了家乡余姚孙家境,离别父母妻子儿女随军北上,在直隶南部被起义军击败,同去余姚孙姓兄弟爷们活着的估计有二十余人落居直隶冀州枣强和武清,形成了几个小村落。其中很多是余姚孙家境的上林派和武清派,枣强上林村因余姚孙境上林派部分军户落居枣强避难的而得名。为什么余姚孙境上林派军户会落居於冀州枣强呢?我认为或许是余姚孙家境始祖岳公之故乡在直隶冀州的缘故吧!至元明朝代更替后,明军一直在搜查这部分流散的元军,他们已经无法再回到故乡余姚。为了保住性命兄弟爷们商定,对外不公开来自浙江余姚和军籍身份,只承认是直隶枣强迁民。为各保一方血脉各自分迁山东中北部各地。思恭、克让兄弟还有继先、公美、斗恭、致恭、治、等数名宗亲由枣强上林村迁入孙氏封地-乐安三岔,洪武二年思恭祖继迁昌邑道照,洪武三年克让祖继迁博山颜神镇。思恭祖其同僚满公战死沙场后,思恭续娶满公之女,生次子孙恕字近人。满公夫人思恭之岳母随之迁居昌邑道照里。克让祖亦后娶林氏生次子童儿、三子庐儿。
 
余姚孙境一族,宋、元、明、清四代人才辈出,史、志、宗谱可查者,有一位阁老,九位尚书,一位武状元,一位榜眼,一位会魁,三十四位进士,十二位武进士,七十八位举人,三十二位武举人。孙境之兴盛,源于忠孝家风,源于风水庇荫。忠孝家风世代传承,根深蒂固自不待言。然明末清初风水被毁,影响运程亦毋庸讳言。“天打烂龙背,火烧敬义堂”,致吾宗族一蹶不振。族中原有多处宗祠,乡贤祠、敬义堂先后毁于祝融。烂龙背乃一处山峦,立于大宗祠门前远眺可见。我元末明初迁徙山东昌邑道昭孙氏和淄博般阳孙氏,也同样是人才辈出。因昌邑道昭孙氏六世后有三分之二的迁出后人不祥,只统计谱中可查的三分之一,明代从二世祖恕祖开始算起,十三位进士,十六位贡生、三位举人,三位太学生,庠生、武庠生、郡庠生、廪生四十余人,并且代代都有在朝廷为官出现了孙恕四品、孙洪二品、孙昂四品等高官,说明祖上风水庇荫使后人兴盛。清代后逐步败落,但也出现了十一位贡生,七位举人,三十余位太学生(其中一女),庠生、武庠生、郡庠生、廪生六十余人(其中一女),在前清只出现了孙尔周四品、孙含中二品爷俩高官。淄博般阳孙氏明清时期也是出现有功名有官位的很多,孙廷铨、孙泽世、孙熊兆、孙必振等名人。这正说明祖籍余姚孙境风水庇荫、忠孝家风、世代传承、根深蒂固而自不待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9 06:25, Processed in 0.04848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