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江西泉溪董熹宗谱的研讨

2015-9-5 12: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3879| 评论数: 1

摘要: 这篇关于研究董熹宗谱的文章很值得世人借鉴,对于本族宗谱,如何去传承如何去续写,真的很有价值,作者"荷香月暖"的还真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江西南昌青山湖区雷公坳的董振(即德昭公董熹二十九世裔孙) ...

这篇关于研究董熹宗谱的文章很值得世人借鉴,对于本族宗谱,如何去传承如何去续写,真的很有价值,作者"荷香月暖"的还真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江西南昌青山湖区雷公坳的董振(即德昭公董熹二十九世裔孙),曾经写了一篇《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的疑问:“谦为监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弃官隐居乐安流坑,生三子,幼子述,述生子长曰炎,字德元;幼曰熹,字德昭。熹公贤良博学,天成时擢为武宁令,长子珪,爱泉溪山水,或曰闻家遭兵火,路断去来,遂留居焉。故泉溪谱以珪公为始迁祖,而起世于德昭公。”紧接着阐述“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也,明万历发春写本亦然”。这推断“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也”。是建立在董槐修谱的董谦的时间点上。

“谦为监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弃官隐居乐安流坑”。假如董谦的时间正确,就不可能从董晋到董谦有12世代,“晋-----1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2完(生三子)、宥---3达、逊(生戬)、逵---4戬----5浚、淮(生四子)、涣、溥、淏----6伯经(生二子)、仲纬、叔系、季纶-----7廷傑、廷秀(生子二)----8椿(生子三)、梓-----9旭、旦、晃(生子五)----10羽、翦、翼、翚(生谦与让)----谦(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生子三)、让(唐国事日非,隐居抚州扩原。)-----远、遂、述(子二)---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生子三)、璋、珮、琨、瑗。-----嵩、崇、山广。” ;“董晋(723~799年)→……→董谦(观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 隐居)→述→炎(字:德元)、熹(字:德昭);1熹(文忠公,后唐【923~936年】征为武宁令)→2珪→3嵩→4圉→5仪→6碤→7艺靖(字:永,吉州太守)→8槐(?----1262,槐宋理宗时拜中书右丞相,封许国公)、桂、椿”。也因此,给予人后裔很多考证与怀疑的空间。
   一、后裔参照董槐的金谱进行相应的改动
以时间与事件的记载,则董晋…董谦…董熹…董槐,则分别为723…857…915…1186(年)出生。那与宗谱的世代罗列,是相互矛盾的,这我在多篇文章论述。
也因此,后裔修谱,有缩小世代直接连接董晋的孙子的(详细见《董槐谱谊谦让三大庭的变化》一文论证);也有把“谊、谦、让”接在董晋的三个孙子名上的;有泉溪等地继续保留的……然而,不修改继续保留,就会有如董振一样评论:“亦未知其实有两德昭并有两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于唐,大椿之子德昭生于宋”提出他的看法:“将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谱从谦公之孙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谬误贻憾无穷也。”也就是以“谊、谦、让”开始计为初始祖,我也一直以这样的观点研究;都没有说也不可能说以什么南宋德昭或德元开始?不采用以“谊、谦、让”开始计为初始祖,若依然从董晋开始计算,那这董熹,字德昭,就不是生于唐了,而是按照世系的世代计算就变成南宋时期了,也就会出现这样荒谬的现象:即“以清然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孙大椿所生之德昭为我之始祖,亦未知其实有两德昭并有两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于唐,大椿之子德昭生于宋。生于宋者以其服内之兄德元中南宋进士廷试状元知之,辛谱果有确见,则何不曰自南宋来而仍曰自后唐来,不已自相矛盾乎?其曰乐安谱无谦居流坑而云,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为足据而没乎?”。然而,该文至始至终没有否定董熹即德昭是生于唐,不是南宋的德元的弟弟德昭。他提出的主张也是以“谊、谦、让”开始计为初始祖比较符合世代间隔计算。
二、“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与“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的分析
   1、“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源于谦、让兄弟
   “谦-----远、遂、述(子二)---炎、熹”与《扩源源流考序》对照:“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而松溪记载的董槐谱序中董让的部分,与其他支系遗漏的董让部分,把董槐谱序中记载各自的部分,结合统一起来,就是还原了的董槐原始而完整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然今日之流坑,惟让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迁居于此。三传至合公,始而盛焉!夫地之胜者,族大支繁,世不绝官。”这两篇谱序董槐谱序“让—连(承重)—申(字清然)---1万一(居士)---2尚三---3仲五(合)”。这样,合起来就是:谦、让-----远、遂、述;连(承重)---炎、熹;申(字清然)”。
     雷公坳董振公故此说:“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也,明万历发春写本亦然”。证明一直以“德昭公与清然公为堂兄弟也”。董发春,为文忠公熹二二世孙周师源府庠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丁未岁黄钟月谷旦敬撰《泉溪董氏旧谱序》又名《明 。泉溪董氏谱序》。
     只是,董振公没有仔细计算记载的事件与时间,董槐的《宋·泉溪董氏原谱序》记载:女皇之路——移唐祚武则天登基,该唐祚是武则天时期。而“梁移唐祚”在《古文观止- 卷十---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武军节度使,赐名全忠。未几,进封梁王。竟移唐祚。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刘,名守光,晋王尝推为尚父。”可见,“梁移唐祚”是指晚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唐末丧乱、五季丧乱,自公元907年至960年,54年间,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10个国家。公元(923年)大梁之战中国梁朝末年后唐初期,后唐灭梁的一次战役。李从珂无计可施,清泰三年(936年),于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阳历为937年1月11日)自焚。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后晋(936年—947年)五代之一。
大唐国祚事件为:“继唐僖宗之后的是唐昭宗,众所周知,唐朝自高力士之后宦官势力就开始膨胀,到了后期以至于皇帝的废立皆由宦管说了算。公元901年,他趁唐统治集团内乱之际,带兵进入关中,击败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夺得唐昭宗,控制了中央政府。新继位的昭宗为了对付宦官而求助于朱温,不久,杀尽了朝廷内的宦官。清除了宦官势力之后也趁势控制了朝廷!公元904年,他又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唐天祐元年正月,朱温杀宰相崔胤,8月暗杀昭宗,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昭宣帝)。在为篡唐铺平了道路之后,公元907年2月,他逼迫昭宣帝退位,李柷让位于朱温,朱温自己称帝,建国号为梁,定都汴,建年号“开平”。史称后梁。史称朱温篡唐。大唐国祚也就止于公元907年”。那么,我推算董谦生于公元857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zp 2016-7-18 16:41
董谦(观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 隐居)→述→炎(字:德元)、熹(字:德昭);1熹(文忠公,后唐【923~936年】征为武宁令)→2珪→3嵩→4圉→5仪→6碤→7艺靖(字:永,吉州太守)→8槐(?----1262,槐宋理宗时拜中书右丞相,封许国公)、桂、椿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04:17, Processed in 0.04618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