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吴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本站转载]历经岁月百余年堰头花厅诉衷肠

2013-1-31 20: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62| 评论数: 0

  历史一页页翻过,清朝、民国……当年的风光大宅———汤溪堰头的花厅,旧了、破败了,梁柱倒了,杂草丛生。但庆幸的是,门面砖雕保存较为完好,依然能清晰地反映出,祖先对家族兴旺的期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日前,记者来到了花厅。用青砖砌筑的厅墙,在蓝天的映衬下,好像在诉说着昨日的历史,默默地,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翻开一本小簿子,汤溪镇堰头村85岁的吴绍芳老人认真地察看《兰源吴氏宗谱排序》。他说,吴氏始祖叫“跻荣公”,曾在江西做过知县,989年前(北宋年间)骑着白马,举家迁到汤溪堰头定居。在第8代“元”字辈子孙里,吴氏曾出了一个状元和一个进士,他们是同房的两兄弟。而花厅是在第27代“娴”字辈子孙手上开始建造。那时正值清朝咸丰年间,花厅最早从中厅开始建造,前厅、后厅建造比中厅要晚。

  “我在花厅里出生、长大。记得最多的时候,花厅里住了吴氏3户人家,有20多人。”吴绍芳告诉记者,他属“绍”字辈,是吴氏第31代子孙。如今,在堰头村的吴氏子孙已经繁衍到第35代“廉”字辈。按照吴绍芳的说法,花厅最早是吴氏宅第,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后在抗日、文革等时期,吴氏子孙几度搬出住进,再后来成了祠堂,甚至被当过学校、当过粮仓。可以说,花厅是堰头村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厅堂,见证了堰头吴氏家族的繁衍生息。

  走近花厅,“宝德崇文”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地雕刻在正大门之上,大门左侧雕有“积厚”二字,右侧则是“流光”,八个大字让世人进出瞻仰,目目激励,代代相传,数辈不忘祖先遗愿。虽然听村里老人说,砖雕于“文革”期间被破坏过,我们也清楚地发现,九狮头图案已被明显地破坏,八仙过海人物图有部分被损,但其他残存部分依然可窥全貌。青石浮雕上,雕饰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等精美图案,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在“宝德崇文”四字两旁,记者看到了渔、樵、耕、读四个人物,一幅亦耕亦读,安静宁谧,安居乐业的田园风情跃然于墙上。80岁的老人吴润圃曾在国家林业部工作过,他告诉记者,“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祖先们都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耕读理想。在“宝德崇文”四字正上方,“鲤鱼跃龙门”的图案象征着读书人科举高中,从此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画中有意,意在吉祥。”麒麟、仙鹤、凤凰、马、蝙蝠、鹿等象征祥瑞的动物都能在花厅门面的砖雕上找到,它们是如此地活灵活现。砖雕之上,古人用这些最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着求福、求寿、求喜、求财、求安、求子、求功名、求进取、求利禄的心愿和期盼。

  走进1200平方米的花厅之内,前厅、中厅、后厅的格局清晰可分。在中厅梁柱之上,双龙抢珠画面生动。而檐柱上的雕花牛腿更是异常精美,鹿、狮图案精雕细刻。老人告诉记者,鹿象征着财富,狮则在民间有辟邪镇歪的说法,又有“事事平安”、“师出名门”、“官登太师”等吉祥语之意。不过,吴绍芳老人很遗憾地说道:“原先花厅内有8只牛腿,但现在只剩下了3只,有的被毁,有的被偷。”老人感叹道,以前怎会知道从小司空见惯的砖雕、木雕,如今竟是那么的稀奇,成了当今的宝贝。记者翻阅相关资料获悉,至清代中后期,牛腿的雕刻达到了鼎盛。

  但是,精美的砖雕始终躲不过岁月的侵蚀,青石门面因为风化出现了裂缝。而花厅之内,杂草丛生,凌乱不堪,梁柱也已出现了部分倒塌,后厅尤为破损严重。堰头村的吴氏子孙们多么希望能保存好祖上的遗存,留给子孙后代。“花厅是历史的遗迹和见证,村民们急盼其能被修缮和保护起来,但因修缮资金巨大,目前村里只能做好看管,避免盗窃或被毁。”村支书吴光银说,村里非常希望文物等相关部门能给予资金支持,他们也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努力恢复其历史原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19:45, Processed in 0.031384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