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傅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载]让子孙明祖之始,以祖睦邻

2013-1-31 20: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09| 评论数: 0

傅仁章在翻阅族谱。 王海燕 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在浦东六灶地区的傅姓人群中,流传着一个引以为豪的传说:他们的世祖是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这位大将曾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再往前追溯,他们的始祖傅说是商代武丁时期宰相,曾发明了农历、板筑技术、整固了甲骨文,被称之为“傅圣”。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傅氏家族的传说一直萦绕在六灶卫生院职工傅仁章的心中,退休后,他开始沿着这个传说寻根问祖,立志重修一本六灶傅氏家谱,传承浦东民间文化。

  再不抢修就断代了

  “小时候,我在家里看到一部祖上传下来的六灶傅式家谱,可惜文革时被付之一炬。”2004年退休后,傅仁章开始寻访民间,去找散落的家谱。走访新吉村时,他从傅惠民老先生家里找到民国二年刊出的一套《傅家家谱》。

  很快,他又在上海图书馆查到民国廿八年初出刊的一本不太完整的六灶 《傅家家谱》。据傅氏家谱记载,傅氏家族历代为名门望族,明代开国大将傅友德,武功盖世,但被朱元璋加罪赐死,傅友德的几房子孙便四处避难,其中有一房落脚在六灶地区,傅氏世祖迁居六灶已有600多年历史。从1544年傅心鲁编修第一部家谱至1930年,期间共续修、重修了十一次。

  2007年,傅仁章找到傅祥林。傅祥林早年就保存了一套光绪三十四年的 《傅家家谱》,自六灶小学退休后,他曾反复阅读过这套家谱,也曾有过重修念头。当傅仁章找到他时,两人一拍即合。数月努力,他们先后联系了退休干部傅永祥、退休教师傅文伯等人。他们觉得,家谱颂扬了祖先的善行善举,又将先人的经验积攒起来给后人提出训示,它实属一种社会文化,对傅氏子孙、对浦东历史的传承,都很有意义。大家都怀揣着一个心愿,傅式家谱中断了半个多世纪,已到无法续修的边缘,此时不抢修家谱,就要断代了!

  2007年5月19日,有志续修家谱的七个人成立傅氏家谱编修小组。“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因为它的谐音为‘我要救’。”傅仁章说,编修小组决定,寻找第十二次修订《六灶傅氏家谱》的领航人。

  傅仁章在祝桥凌路找到了傅灵敏。他用老家谱去查傅灵敏的祖宗,证明他确系六灶傅氏第十八世孙,大家同为一脉。傅灵敏出版过书,曾在市县许多部门工作过,很有才能。编修小组邀请傅祥林傅灵敏出山,带领大家修谱。

  在傅灵敏看来,修谱必须成立一个合法组织,这样才能得到六灶傅式族人的信任,并逐步发展一批联络员共同修谱。他向区文广局和民政局提出成立社团组织的申请,正式向社团管理局登记申办了 “傅式文化研修中心”。2007年10月16日,研修中心成立筹备会,通过首届理事会理事和中心章程;按照傅氏族人的分布范围,还组织了一支50多人的联络员队伍。

  傅氏后人中有不少企业家,都很支持修谱。傅仁章找到做皮革生意的傅锦舟,对方拍着胸脯说,“钱没问题,你放心!”傅灵敏说,修谱不搞摊派,研修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靠企业和个人捐助。中心对这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两个支脉认祖归宗

  家谱有两种修法:“苏修”简略,按辈份从长房到次房再三房;“欧修”详细,宗流支派比较清晰。“我们是欧修修法。”傅灵敏说。

  傅氏后人或迁居他方,或流寓在别地,要做到不遗漏,很难。去寻访时,有位傅氏后人,因父亲去世早,祖父名字已记不清,也不知道该归到哪一脉,后来他在家里发现有一套老家具,家具上刻着“调钧”二字。“没错,这应该是祖父的名了!”但并非都如此幸运,由于历史原因,有的支脉或某个人某次修谱时被遗漏了,等到后次修谱时,他们的祖宗很难查考,此时,只好将最有可能的那一脉挂靠上去,老谱中的三房就是这样出现的。

  六灶傅氏发起重修傅氏家谱,这消息在傅姓人中很快传开,水门傅氏获悉后,奔走相告,但又窃窃私语。原来,其先祖儒源是从六灶迁居到五灶天竺庵定居,属瓦屑镇水门村的一族,相传与六灶傅氏一脉相传,同属傅友德的后裔,现已有十代后生。“但由于不知原因,与六灶傅氏脱离近三百年。”水门傅氏族人傅国强说。

  研修中心对水门傅氏进行了确认,傅国强召集族中长辈共商大计后,该支脉回归了祖宗,编入了六灶傅氏家谱。“认祖归宗是我们几代人的愿望,现回归了六灶傅氏大家族,这是水门傅式的大喜事!”

  傅灵敏说,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入谱的族人,只要确认与六灶傅氏血缘为同脉,只要他们愿意,都可补入家谱;对过去不入谱的族人,如不愿意入,我们尊重他们的意愿,可不入谱。他们在江镇大洪墩寻访到有一“富”姓,其原籍在储店,据传他们的祖先与父母闹矛盾,因而赌气改姓离开,现在已发展到第五代。傅仁章说,人们滥用简化字,许多家庭姓氏用了白字,但“祖先不会变”,只要确认为傅氏后代,也准予入谱。

  改“女不入谱”俗规

  长达60多万字、横跨近千年历史、所涉1.3万多人的《六灶傅氏家谱》第十二次重修的草本,于去年1月正式出版。新修订的《六灶傅氏家谱》分为十册,自傅姓世祖定居六灶至今共23代。“传统的修谱方式会出现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印迹,必须在前人经验中有所创新。”傅仁章说,老谱内的许多先祖画像由于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子孙傅秋依据老谱进行了重塑、重绘。这次修谱用现代文编辑,若干篇传记和序都译成了现代白话文。

  新家谱添加了功德碑实录。为傅式家族增光添彩的,对此次重修做出贡献的族人,可辑入个人照、夫妻合影或全家福。“我也算有贡献呢。”傅仁章翻给记者看他所在的那一页——五房十七世仁章上了夫妻照。

  新家谱的一大特色是改 “女不入谱”俗规。一位刘姓女子说,“我是傅氏后人,虽嫁到了别地,但这次我也入了谱。”傅仁章说,在六灶傅氏中,有许多令人崇敬的女性。比如民国时期的傅慈元、今年82岁的傅凤仙等。现在男女平等,这次重修,改变老家谱女子不入谱的旧规。

  修家谱,让子孙明祖之始,知“一本万殊”之义,以祖睦邻。拿到新家谱,傅氏后人都很兴奋,有人还是特意从广东等地赶来。

  华东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修家谱的热潮在民间重新兴起,这股浪潮背后,是这个时代对承接传统把根留住的要求。由于没有相应机构去指导、服务和管理,这波潮流中参与人数、修成和正在修撰的谱册数究竟有多少,体例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可信,总体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六灶傅氏家谱》正好是一个可资研究的案例。

#p#分页标题#e#

  “研究家谱可获得比史书更准确和翔实的信息。”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陈秉仁说,一个家族的家谱可记录下一个家族的整体历史情况。《六灶傅氏家谱》的整理出版,见证了浦东地区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益于浦东文脉的传承和发扬。

(来源:解放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5:16, Processed in 0.04406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