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朱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采访:朱元璋后代流放东北宁古塔最新发现(组图)

2013-1-31 20: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01| 评论数: 0

    2012年08月13日,笔者发表了一篇博文,即“采访:朱元璋后代因何流放东北宁古塔(之一)”的博文。
    2012年12月19日,笔者又根据朱德岐先生提供的文章,发表“采访:朱元璋后代因何流放东北宁古塔(之二)宁古塔地方——明太祖朱元璋、宁献王朱权、辅国将军朱议滃的后代子孙/研究成果的新发现——来自朱德岐的给博主的信”
    今日,2013年01月09日,经王锦思和黄明超多次与朱德岐先生沟通、约稿,终于能够把朱德岐先生对宁古塔朱氏家族的研究成果发表和公布出来,特别是许多珍贵的照片、文档,一定会令各位博友一饱眼福!
    以下就是朱德岐先生的研究成果专著:
    明太祖朱元璋、宁献王朱权、(明)辅国将军(清)骑都尉朱议滃后代
    宁古塔地方朱氏家族后裔研究考证

    朱德岐
    2013年01月09日

    说明
    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朱氏家族的寻根问祖,百余年耒,前赴后继。自一九八八年开始,从“传说” 走進历史。二十余年的硏读、探索、調硏、考证,历史鉴证了传说:宁古塔朱氏家族始祖朱议翁(清骑都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笫十世孙,明辅国将軍朱议滃(清骑都尉)。
    朱氏家族共有十部家谱,其中清代家谱四部,現将其中三部的主要内容编入《寻根问祖調硏报告》及《調硏报告史証附件》内。以光绪十七年(1891)《宁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满文)最具代表性,已被辽宁省民族硏究所拣选,拟编入《清史工程》。关于始祖“议滃” 汉满文名字的确定等,作如下説明:
    1、满语系阿尔泰語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满文是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由蒙文改造为满文的,1632年(崇禎五年)進行了改進。其缺点之一是有“音” 而无“声”(汉語有 “四声” 定意之法),同一音可译为任何同音汉字。“yi ” 可译为“一”、“ 宜”、“ 依”、“ 议”、“ 仪”、“ 义” 等 , “ weng ” 可译为“滃”、“翁”、“瓮”、“ 嗡”、 “鶲”等。
    2、十部家谱中,其中“沒记時年的老譜”,记有“供奉朱議翁之位”,其余各谱均記为“朱義翁”。
    其“翁” 字。就字义和汉族文化习俗而言,初生者不可以“翁” 字命名。“翁” 者,只是对長者的尊称,或指老年男子,或老年男人自称。调硏中,一度曾误為始祖有“改昜姓名”之嫌。《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载:太祖“各拟二十字” 中規定“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 宁府中之“议” 字辈以“水” 旁命名。故谱中之“议翁”、“义翁”应是“议滃”的同音误筆。《柳边纪略》中“道人朱一翁” 亦 属“议滃” 的同音筆誤。
    3、光绪十七年《宁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满文谱中始祖译名的确定,初译为“义翁”, 据“沒记時年的老譜” 改为“议翁”。 据《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载:太祖“各拟二十字” 中規定以及《南明史》、《清史稿》、《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中均以“议滃” 记述,故又改译为“议滃”。 这与后耒《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挡案》中满文“朱议滃”的译文确定是一致的。
    4、文中“一翁”、“ 义翁”、“ 议翁”、“议滃” 和“十七子”(《 明史》载)、“十六子”(《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载)、“奉国将军”(《 清实录》载)、“辅国将军”(《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载)的出現是根据所渉及的具体文挡而落筆的,頗显混乱,请阅读時自辯。以上特作説明。
    本调研报告是阶段性总结报告初稿,限于本人能力水平,疑误之处,再所难免,仅供族人参阅,提出修改意见。待赴江西南昌调研考证,认祖归宗后,全面审核、修改、完善定稿。

    目录

    前言
    一、历史鉴证  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
    二、宗谱昭示  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子孙
    三、始祖 議滃
    后记
    《盱眙朱氏八支•建安郡支世系简谱》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图1)朱氏盱眙始祖、明太祖、朱元璋

    宁安市(史称宁古塔)渤海镇大朱家、小朱家和莲花一带,人口数千,可謂旺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祖义翁(清•骑都尉),自“康熙元年间因事由京遣移宁古塔”后,便韬声匿迹,留下许多不解之迷。其先祖是谁,祖籍何方?谁也讲不清楚。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朱氏家族,也被史学界所关注。宁安仅有的两部《县志》又各有其说,一说“云南人”,一说“浙中人”,不免给朱氏家族带来一些困惑和影响。
    但,朱氏家族世代口口相传的“是朱元璋后人,老祖宗(义翁)是发配来的”和“西阁(宁古塔观音阁)是家庙”的两个传说从未动摇。一九六二年,族人曾组团到北京等地调研考证,虽无结果,但其不忘先祖之精神依然激励、鼓舞着后人。二○○三年的续抄家谱、为始祖义翁立碑祭祀和此次寻根向祖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面对“朱明后裔”的疑惑,一九八八年以来我自备《明史》、《朱元璋传》、《明史讲义》、《清史演义》等明清史料进行研读探索,虽无结果,却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和探研思路。相信:“传说”也是历史,历史可以鉴证传说。并确立了以谱序为基础,以两个传说为线索的探研思路。
    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人类的天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現象,源于上古初民对原始的崇拜,对祖先的追忆。人们把按其类别或系统记录先祖的文字载体称為“譜” ,它以对先祖的追思、怀念启始,以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為本。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進步,譜的结构、内容、形式按氏族(宗族)系统不断的丰富与完善,形成家譜(也称族譜或宗譜)。以血缘关系的親疏为依据,規定了封建宗法的家長制,“明世系、别支脉、定尊卑、正人伦”。
    家譜,由譜牒(譜册、譜单)和譜书构成,作為記述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生平亊迹的家譜,起于西周,传续至今,有47000种之多,成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家譜文化”。
    家有譜、方有志、國有史(朝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部完整的家譜相当于一部志书,
    是纂修方志、国史的基础,互为补遺。家史、民族史汇天下於一史——國史。是硏究人类学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化不可欠缺的史料之一。明代万历年间,三林院立经博士朱莹(朱熹第十五世孙),主纂的《紫阳朱氏建安谱》传世至今,之所以被列为全国文物重大发现,是因为它是研究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珍贵资料。可见一部完整的家谱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宁古塔朱氏家族共有十部家谱,其中清代家谱四部。以光绪十七年《宁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谱》
    (满文)最具代表性 ,其谱序(見图2)为 :原籍京都漢軍正黃旗關勝保佐領下人氏始祖朱義翁賞襲


 
(图2) 光绪十七年满文《甯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谱序

    騎都尉世職於康熙元年間因事由京遣移甯古塔地方佔據產業後於康熙 四年間奉到恩詔着將被事官員等赦回原籍給復原官充差我始祖系因人口有多兼以戀土難移請由甯古塔衙門轉詳籲懇我聖祖仁皇帝念惜奴才距京路途窵遠無力回京情願就近歸入甯古塔旗籍充差復准部文准入甯古塔正黃旗三福佐領下當差並開復原官以遣於後世知悉哉

(图3)光绪十七年满文谱载始祖議滃世职骑都尉

    依据朱氏家族的谱序和两个“传说”,走进历史,在历史的书山文海中开辟寻根问祖之路。
    自一九八八年开始硏读明清史料以來,也許是历史的缘分,二○○八年四月,族人召集寻根问祖会议。在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先生的举荐下,寻找《宁古塔满族》一书,在赵君伟先生家中,发现了《东北流人史》(李兴盛著•省社科院,终身荣誉研究员)一书。“流人”( 统治者认为有罪被流放之人)与“发配”、“遣移”的共鸣,修正了我的探研方位,坚定了的信念。在三年多的探研考证中,坚持着坚毅不挠之精神,遵循朝乾夕惕之理念,春夏秋冬,日以继夜,虔心勤勉,一丝不苟,查阅了数十种、上千卷的历史文献。拜访了李兴盛先生、吴扎拉克尧先生(省民研所主任研究员)、何晓芳女士(辽宁省民研所所长)、肖鸿鸣先生(北京画家、作家、学者)、关治平先生、高新光先生(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副教授)、谢景田先生(宁安市文体主任、原文化馆馆长)、刘学军先生(原宁安市文化馆书记)以及北京友人房业新先生(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和领导,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指导,并赠送 史料和著作。在族人、家人的支持下,于二○○八年年底,初步完成了寻根问祖的基本调研考证。
    二〇一〇年年底完成了《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以下简称《衙门档案》)和《盱眙朱氏八支宗谱》(以下简称《八支宗譜》)的调硏考证。至此,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的历史调研考証基本完成。并同南昌宁献王第二十世孙,众森集团董亊长兼总经理朱清源先生建立了联系,为寻根问祖,认祖归宗鋪就了方便快捷之路。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多次同朱清源交流沟通,两次发送《历史鉴证  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  寻根问祖調硏报吿》,并得到江西师范大学明史专家姚品文教授的认同。四次赴南昌调硏考证。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宁藩宗亲认同宁古塔朱氏家族是同宗同族,同是明太祖朱元璋子孫、宁献王朱权后裔。七月十八日,接纳《宁古塔地方新正黄旗朱氏全族之宗谱》编入《盱眙朱氏八支宗谱》。适时举行颁谱仪式。届时宁古塔朱氏家族,寻根问祖,认祖归宗园满完成!

    一、历史鉴证  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

    《东北流人史》的发现,让我打开了《柳边纪略》(清•杨宾撰)的大门。《柳边纪略》卷三•十一页载:“宁古塔有七庙……曰三官庙,在城东北百步,道人朱一翁,故南昌王后也,年七十二。曰子孙娘娘庙在三官庙东,朱一翁兼守之”(见图4)。其“道人朱一翁,故南昌王后也”,可谓“一句价连城,字字值万金”。
    因有“一”、“义”之差,首先对宁安地区及“流人”中的朱氏分别进行了排查,确认朱一翁即朱义翁。


 
(图4)《柳边纪略》载  道人朱一翁故南昌王後也

    “南昌王”。 据《明史》载:“洪武元年,追封皇伯考以下皆为王”。“ 仁祖,四子,長南昌王,次盱眙王,次临淮王,次太祖,俱陈太后生”。 原來,“南昌王” 是太祖長兄元镇,於元至正年间,同父母相继而亡。而居南昌为王者“宁献王权,太祖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踰二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二月改封南昌”(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绪王二)却不称“南昌王”, 依然称宁献王。
    “南昌王”、“宁献王”,究竟誰是我祖?调硏考证,经历了一波三折。
    朱氏家族共有十部家谱,其中四部清代谱。在家谱的反复调研考证中,发现一部清代,未记时年的絲质彩绘家谱记有:“供奉朱议翁之位”( 有学者称是乾隆年间谱)(见图5)。其“议”字,为我进入《明史》考证提供了直接依据。以“南昌王后”为线索,在明、清史料中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考证。
    “議” 字的发現,首先使我解除了始祖曾有“改易姓名” 之嫌的猜測。
    据《明史》载,洪武初,太祖為其子孙“各拟二十字”,共四百八十字中,“yi” 音者,包括“ 一” 、“議”、 “儀”、“ 宜”、“彝”、 等在內共十一字之多,独沒有“义” 字。曾猜想,始祖是否有“改昜姓名” 的可能。


 
(图5)谱载 供奉 朱議翁  之位

    其“議” 字,宁府中是笫九字辈,宁王权第十世孙。这一发現為确定朱氏家族是宁献王后裔找到了基本依据,摆脫了从“南昌王”到“宁献王”的一波三折的困境和疑惑。
其“翁” 字。就字义和汉族文化习俗而言,初生者不可以“翁” 字命名。“翁” 者,只是对長者的尊称,或指老年男子,或老年男人自称。调硏中,一度是误為始祖有“改昜姓名”之嫌的原因之一。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载:太祖“各拟二十字” 中規定“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 宁府之“议” 字辈,以“水” 旁命名,这是“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 不可更改的祖制,太祖即有千万子孙,也绝无重名者。“议翁”、“义翁” 和 “道人朱一翁”, 应是“议滃”的同音误筆。
    最终,在《明史》、《南明史》、《清史稿》、《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和《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中,找到了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的历史証据。
《明史》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东宫拟名曰……宁府曰:盘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                                                      
    《明史》载:“宁献王权,太祖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踰二年,就藩大宁”。    “永乐元年二月改封南昌”(卷一百十七•列  传第五•绪王二)。                       
    《南明史》载:“议滃,宁王裔。江西亡,起兵山中。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十二月,与都督王佑,经略彭坤文武百余人,兵三千余人诣南昌降清”(卷二十七•列传第三•诸王一)。
    据此,“議滃”即“議翁”。
    《清史稿》载:“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壬午,故明宗室朱议滃率众降”(卷五•本纪五•世祖本纪二)。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载:“顺治十 五年戊戎十二月,壬午,江西巡抚张朝璘奏报,故明宗姓朱议滃,伪都督王佑,伪经略彭   坤等及伪文武官一百余员,并从贼三千余人诣南昌县投诚,请加叙录,下所司议”(卷一百二十二•九四六)。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载:“康熙元年壬寅,五月,甲申授投诚故明宗室奉国将军朱议滃 为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卷六•一二二)。


 
(图6)甯献王权遗像(玉林攝)

    综上史证,宁古塔朱氏家族始祖朱议翁(清•骑都尉)是明太祖 朱元璋第十七子 宁献王朱权(見图6)第十世孙,明奉国将军 朱议滃(清 骑都尉)。
    历史鉴证,宁古塔朱氏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  
 
    二○○九年九月一日(农历七月十三日),在(宁安)市、(渤海)镇、(大朱家)村三级领导支持下,在德仁、德永、德相、荣贵的共同努力下,在大朱家村成功举办了《宁古塔朱氏家族寻根问祖成果展示宣传廊剪彩仪式》(見图7)。牡丹江广播电视台、宁安电视台分别予以报导,引起广泛关注。


 
(图7 )寻根问祖  成果展示 (刘学軍攝)

    寻根问祖,其实就是探硏历史。宁古塔朱氏始祖议翁,“于康熈元年间因亊遣移宁古塔”,早于宁古塔新城四年。調硏中,一直重視对宁古塔历史文化的探硏,其中包括《吉林通志》、《黒龍江省志》、两部《宁安县志》、《宁古塔志》、《宁古塔纪略》、《宁古塔山水记》、《域外记》、《宁古塔乡土志》、《柳边纪略》以及“流人文化” 的硏读。也一直关注《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简称《衙门挡案》)的基本状况。該挡案,早年就有所耳闻,多年来一直是我寻根问祖关注的重要文挡之一。隨着寻根问祖的深入和对宁古塔历史文化的硏究,使我意识到《衙门挡案》对我寻根问祖的重要意义。从《明清挡案通览》得知《衙门档案》是宁古塔唯一一部历史档案,是研究宁古塔乃至黑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可謂“宁古塔实录”(个人看法)。该档案于一九〇〇年被沙俄掠走,一九五六年返还,藏于中国笫一历史挡案馆。返还時流失、破損、水浸等严重。数量巨大,又多为满文,令人望洋兴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30 07:06, Processed in 0.047926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