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何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从沙湾镇何氏宗祠quot;留耕堂quot;里一则扁额开始的番禺文脉

2013-3-5 22: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76| 评论数: 0

  大凡一个地方,总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由于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滋养而成。民俗学家喜欢把这种极具地域特点的文化现象叫作乡俗,而我却更愿意把这种特点叫作它的人文品格,它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脉。

  比如到了四川天府之国,那种安逸温润的气候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人们安详平静的心态,这种平静与安详,表现在人的品格上,便是幽默和风趣。这种幽默和风趣的品格,给人们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困难的平静,面对灾害的镇定,常常是鲜明的特点,即使是天崩地裂,比如象汶川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时,人们依然能卒然临之而不惊,从容面对。仿佛就在昨天,失去家园的汶川人不是又以一种不屈不饶的心态去投入建设新家园的战斗了吗?那些摆龙门阵和搓麻的民俗随着灾害过后依然又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比如,我的故乡豫东,历史上是文人圣哲的诞生地。在距我家乡那个村庄百公里的方圆之内,相继出现过孔子、庄子、老子这样的伟大圣贤。正是这样的一种为文化滋养,培养了故乡人的人文品格,那就是敢于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培育了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逐鹿征战所具有的从容和淡定。

  2010年5月,徜徉在广东番禺的山山水水之间,我一边品味这片土地上30年来地覆天翻的变化,我一边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滋养了这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说它迷人而神奇,不仅因为这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实现了生产总值在30年内增长130陪的巨大跨越,实现了全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1141倍的奇迹,还因为这片土地上曾走出过一个又一个足以光耀古今的英雄名士,产生过在海内外闻名的豪杰名流。

  如果单说经济的话,以我的故乡开封作比照,以2009年的生产总值计算,大概20个开封也比不上一个番禺。当然,这里有番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有利条件,有开封无法相比的华侨华商投资故土的人脉优势,然而,在我看来,除了这些外部条件之外,番禺的腾飞和发展,关键还有它的内因,这个内因,便是它沿袭千年的文脉,这是产生英雄名士的一片丰沃的土壤。

  番禺的文脉是什么?我走进宝墨园在寻找,我走进南粤苑去追问,在即将落成的亚运村美丽建筑群里,在典雅华丽的余荫山房前,我逐页在细细阅读番禺这部历史的经典大作,我突然发现,有一种精神,代表番禺人的品格;有一种思想,成为番禺的文化基因。这种精神,这种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概括,便是番禺人千百年来坚守至今的“务实”品格。比较起来,番禺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严格坚定的古训中有八个字,那就是“不求做官,但求做事。”生活中,他们不尚空谈,更喜欢的是扎扎实实做点实事。当其他省市的一些地方官员把能够进京为官当作一种追求的目标时,番禺人乃至整个广东人却更乐于坚守在岭南故土上。所以,在京城的高层官员中,难得听到操着广东口音的从政者。有人说,这是因为广东人太富了,穷家难舍,富土更难离。其实,此话不尽然,广东人不求做官,但为做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刘传》中曾这样记载番禺:番禺亦其一都会也。也就是说,早在司马迁那时候,番禺与长安、洛阳、开封等著名大都市一样,已是中国当时的九大都会之一了。今天,许多人习惯把番禺称作是广州的后花园。其实,在历史上,番禺不仅是广州,也是整个岭南文化的中心。先有番禺,后有广州,这是有据可查的历史。

  对番禺文脉的认识,我是从沙湾镇何氏宗祠"留耕堂"里一则扁额开始的。

  沙湾何氏是自宋朝以来的一个望族。千百年来,何氏以诗书礼教传家,特别看重族内弟子的教育。今天沙湾的象贤中学,就是一所已经有180余年历史的广东名校,它的基础,便是源于何家的私塾。何家不但建家塾,而且特别重视奖学制度。按照何家族例规定,学子们,凡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分别可获得祖荫二份、四份、八份,一份祖荫相当七亩田租的价值,并且终身享受。宋政和年间,何棠、何栗、何榘兄弟三人同登进士榜,被视为何家的无上光荣,至今不论是留耕堂的牌坊石匾,还是番禺的酒楼茶肆,我们随处可见对何家兄弟的称颂匾额。

  何家的这则奖学规定,让后人读出了番禺的民俗世风,中了进士举人奖田亩,从中可见何家重耕读的遗风。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奖励制度,番禺人的读书风古来就是一种时尚,番禺人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入仕为官,更主要的是干事业,能够做一番利国利民的成就。或许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一脉相承的好传统,番禺人以至整个广东人在人生态度上更重务实,注重和倡导干点实事,反对只图虚名的空谈风气。所以,当改革开放大潮涌来时,这种务实的民风便迅速转化为地域的优势,千千万万个实业家和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番禺和整个珠江三角洲。这自然是有广东沿海的地利优势,但谁能不说,这种地利优势的潜能之所以最大程度得以发挥,是因为有了番禺人开创的求真务实的文化遗风呢?务实给番禺也给广东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在宝墨园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则统计,在番禺,正是因为有了重耕读,重教育的文脉相传,自隋唐开科取士以后,番禺人科举考场高中举人的多达1668人,武举人277人,进士315人,武进士23人。这样一些数字,不要说在明清时代文化相对发达地江浙一带的城市,即使在唐宋文明较为集中的腹地中原,也是一串叹为观止的数字。与内地一些地方比,番禺是远离文化中心数千里的偏远之地。这不能不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出现,正是因为番禺人有亘古相传的足以让一方人引为自豪的文脉。在番禺的城乡间访谈,作为一个中原人,我丝毫没有身处他乡的陌生和隔膜,相反,却常常有种到了故乡的亲切和熟捻。这不仅是因为包括宝墨园在内许多名胜古迹演绎的都是中原文化,(比如,如今游人如织的宝墨园,起初就是为张扬关于包公的民间传说而修建的,而其中园内浮雕清明上河图,更是典型的中原文化,这座浮雕已被列为世界之最。)更主要的是,许多来自中原的文化传统,在这方土地上是那样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一代代那么一脉相承的永久相传,绵延不绝。我想,番禺的繁荣和发展,或许正是坚定不移地秉持了这种优秀的文化。而文化,则是一个地方的血脉,是一个地方百姓足以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撑。

  番禺人的务实之风,从番禺古今涌现的名人志士身上,我们再次得到了鲜明的印证。

  千百年来,从番禺走出的名人可谓不少,他们大多是以其“做事”的锐意进取和执著精神,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屈大均便是番禺人,他一生忠义,坚决抗清,到后来削发明志,备受世人敬仰。他的《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以及《广东新语》等著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代表岭南文化的不朽经典,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一方水土和文化,更滋养了一方百姓的英雄豪气和爱国情怀。晚清甲午海战中,为抗击日寇而奋勇杀敌的英雄邓世昌,同样也是番禺人,他临危不惧的英勇精神和壮烈殉国的伟大壮举,成为中国军人的典型形象和英雄楷模。

  在番禺走访,番禺人谈得较多和引为自豪的还有两个当代人,一个是被称为中国音乐天才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另一个是具有满腔报国情怀的香港爱国人士霍英东。冼星海以一曲摧枯拉朽、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为中国人民的抗战发出了气壮山河的怒吼,歌曲如同号角,激励鼓舞着亿万人民投身伟大的抗战。正是这样一个来自岭南的番禺人,成为中国当代音乐的一个象征,他所开创的音乐艺术,引领着为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朝着更高的方向蓬勃发展。作为番禺人的霍英东,他不仅以光辉的业绩为华人企业家争来无上荣光,更以其赤子之心展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而今,当我们在全国各地看到以他名字命名的体育场馆和学校时,我们常为他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所感动。我们不仅向这位爱国名士表示深深的敬意,也向培育和濡养了这位杰出人才的番禺表示由衷的敬意。

  类似的名人雅士,还有以何柳堂为首的为广东音乐的收集整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何氏三杰”,还有澳门特首何厚铧等等,更有一大批在改革开放年代涌现的新时代弄潮儿。人杰地灵的番禺,正是有了世代相传的重教育重人才的文化精神,才有了一批又一批灿若群星的人物,他们不仅是番禺人的骄傲,也是岭南人的骄傲,同样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象番禺历史上最耀眼的明珠,串起了番禺厚重而光彩夺目的历史。他们更象了解和认识番禺的人文名片,让千千万万的人从此把番禺与岭南“蛮荒之地”这样的字眼永久的剥离。

  读番禺文脉,就如同读人物串起的历史,我们向番禺文化造就的英雄们致敬,更向今天依然在一丝不苟地延续和发扬着番禺人文精神,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番禺人致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4 05:52, Processed in 0.034839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