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刘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记"客家上花灯"传承人刘瑞洪:扎了一辈子客家花灯

2013-3-11 20: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95| 评论数: 0

广西新闻网记者刘山 策划统筹:谢永辉

目前,柳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5项,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7项。全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人(其中有6人已申报国家级)。近日,柳州市公布了首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9大类21人,显示了柳州对“非遗”保护的力度。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关注柳州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栏目,了解这些“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现状。

柳州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刘瑞洪是“客家上花灯”非遗项目传承人。5月5日,记者来到柳江县进德镇基隆下屯刘氏宗祠——弼一公祠。刘瑞洪今年新做的花灯高挂在祠堂上厅,伴着刘的叙述,客家人一年一度“上灯节”热闹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1正月十三上花灯

据柳州民俗专家、学者罗方贵介绍,“上灯节”是市辖柳江、柳城等县客家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在客家话中,“丁”与“灯”音同,“上灯”有着“添丁”的寓意。在宗祠举行“上灯节”,寄托着村民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的愿望。

柳州本地的客家家族,其“上灯”节期有相同的,也有不同。早的如柳城县东泉镇大樟村何氏宗祠在正月初九上灯;晚的在正月十五(个别延至正月十六,以为“落灯之日”),其间有正月初十、十二、十三、十四不等。在花灯造型和活动习俗方面,不同姓氏均有所不同。

刘瑞洪所在的柳江县进德镇基隆村(刘姓)客家人,上灯时间为正月十三日。这一天,本村刘姓人从各地赶回宗祠,举办“上灯仪式”——各户备好熟鸡、猪肉、水果、糍粑等祭祖,焚香燃纸。族人基本到齐后,由狮队引领,先给祠堂外不远的社王挂上社王灯。在此期间,还有祭拜、焚香和鸣炮等事宜。之后,族人再回祠堂,放下上一年所挂的旧灯,挂上新灯。

刘瑞洪今年69岁。在现今基隆下屯刘姓客家人中,他辈分最高。因而本屯人尊称他为“叔公”。刘瑞洪传承客家花灯制作手艺,自1982年起,屯里刘氏宗祠这30年来的花灯,都是他亲手制作。刘瑞洪说,降旧灯时“抢灯花”是“上灯”活动的高潮,族人争相摘取旧灯上的纸花,带回家保存。“在我们客家人的传统观念里,多抢多得意味着多子多福。”

2花灯制作不简单

一年一度“上灯节”承载着客家人“子孙承继、永续不断”的内心祈愿,“花灯”成为“上灯节”中最重要的道具。客家花灯从形式和内涵上,都与人们所了解的传统元宵花灯有所不同。

柳州城及近乡的客家人“上灯”分社王灯和祠堂灯。社王灯悬挂于社王庙,类似普通宫灯,而悬挂于祠堂的祠堂灯则最为重要,外观造型、制作过程也最为复杂。“上灯节”的主要仪式也是在祠堂举行。刘瑞洪说,自古以来,客家人用于“上灯”的花灯必须依照固定尺寸和样式制作,其中祠堂灯的造型最为隆重、华丽。

由刘瑞洪制作、目前挂在基隆下屯弼一公祠的花灯有一米来高,两个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这盏花灯保留着刘姓客家的传统,全部由手工制作而成。花灯分里外两层,里层以竹篾扎成宫灯的模样,表面用彩纸裱糊,共32个面。花灯外层顶端装饰着首尾相连的440只纸卷筒和40串纸串花,每一条串花上别着22朵纸花;灯裙上挂着5组共40张吊牌,吊牌上还镂刻着“百子千孙 长命富贵”字样。

据了解,制作一盏这样的灯要花上近10天的工夫。



 下一页

第  页

3自小与灯结缘

刘瑞洪自小就和族人一道,居住在弼一公祠的厢房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搬出祠堂,自立门户。聚族而居的生活,让刘瑞洪从小耳濡目染客家人所固守的传统习俗。少时亲身经历的扎花灯、迎接“上灯节”过程,在他的记忆中,就像是一次次“狂欢节”。

“族里所有刘姓人都来帮忙,有的剖竹篾,有的扎框架,有的搓纸筒,有的折纸花……”平时各家分灶吃饭,到大年初四左右开始制作花灯的时候,就在祠堂后的厨房里支起大灶。大家吃一锅饭,同做一盏花灯,老的、少的忙成一团,古老的祠堂变得格外有生机。

在制作花灯的大人们看来,刘瑞洪跟族里其他小孩不同。他坐得住,还特别细心。别的小孩来帮做花灯,都是图个新鲜,摸两三下就跑出去玩了。刘瑞洪却可以“定定地在祠堂里帮忙,跟着大人屁股后头,帮着做这、做那”。

就这样,从六七岁开始,刘瑞洪与客家花灯就结下了不解缘分。扎花灯、抢花灯、挂花灯,在时光轮回中,“上灯节”成了儿时刘瑞洪一年到头最美好的期待。

4临危受命挑大梁

现在挂在基隆下屯弼一公祠上厅的这盏花灯,是刘瑞洪得传师傅手艺后,主持制作的第30盏花灯。刘瑞洪记得,1962年那一年春节过后,受“文革”影响,本屯刘姓家族“上灯节”就停办了。这一停就是20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客家人重新拾掇起传统,恢复了“上灯”的习俗。

“1981年冬天,族人着手修缮刘家宗祠,粉刷墙壁,重新安置神位、供桌。”宗祠旧貌日渐恢复,但刘姓族人心里仍然空落落的——古朴庄重的上厅里,独缺了那盏寄托了客家人希望的花灯。刘瑞洪说,屯里的老人经过商议,决定在宗祠修缮完工后的第二年,即1982年的春节,恢复“上灯”活动。然而在这20年间,原先制作花灯的族人大多已经亡故,或者进入垂暮之年。谁来主持制作花灯呢?

那一年,刘瑞洪已年近40岁。凭着年轻时帮忙扎花灯的印象,他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一重任。刘说,扎花灯最难的是剖竹篾,而他后来一直手工制作竹编器具,这道关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刘瑞洪拜了族里长辈为师,并在师父指点下,开始独立制作花灯。

1982年,基隆下屯刘姓家族正式恢复“上灯节”,从各地赶回来的族人齐心合力,将刘瑞洪亲手扎的第一盏花灯高高挂在祠堂内。

5客家“上灯”与时俱进

“现在制作花灯,在尺寸和样式上大体没有变化,只是裱糊的纸张改用新材料,花灯色彩变得更加鲜艳。”刘瑞洪告诉记者,客家人与时俱进,扎灯和上灯活动焕发出新的气息。

#p#分页标题#e#

旧时客家人制作花灯用普通纸张,颜色有红、黄、白、黑、青五色。画师还要在纸张上绘制花鸟、鱼虫等图案,象征吉庆、富贵。由于花灯要在祠堂悬挂一整年,用普通纸张裱糊的灯面,往往容易褪色、脱落。前些年,刘瑞洪买回印着各种图案的彩色包装纸,尝试用于裱糊花灯。他还买来画报装饰花灯脚,用彩色玻璃纸裁剪灯裙。虽然与传统花灯相比,刘瑞洪制作的花灯有些许不同,但族人认可了这一改变。

以往柳州本地客家人用“上灯”庆祝家族新添男丁,并寓意多子多福。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观念更新的今天,客家人更看重的是通过举办“上灯节”,礼敬祖先,交流族谊,聚集人气。在基隆下屯弼一公祠,凡族外人参加活动,也会获请一同就餐,视为宾客,体现了客家人好客、与人为善的风范。

刘瑞洪告诉记者,今年来参加基隆下屯刘氏宗祠“上灯节”的宾客众多,“摆在祠堂外的宴席足有103桌”。屯里请来舞狮队,搭起戏台,燃放鞭炮,随着一声“上灯”的吆喝,大家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到来。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页

6后继有人不担心

柳江县基隆村一带,还聚居着谢姓、潘姓、曾姓、杨姓等客家人,他们也保留着给宗祠“上灯”的传统。客家花灯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刘瑞洪便成了他们争相邀请的花灯师傅。

制作一盏祠堂花灯要花近10天时间,还要同时扎社王灯,这么多宗祠来邀请,刘瑞洪可忙不过来。他干脆把制作技巧传授给邻村的客家人,慢慢的,这些刘姓以外的客家人,也有不少人掌握了扎花灯手艺。

刘瑞洪不担心“客家上花灯”后继无人,他说,“上灯节”越来越兴盛,就连邻村甚至柳州的城里人也来参观,“只要受到大众喜爱,这灯肯定会一直扎下去,也会有人愿意传承下去。”基隆下屯制定了村规,每年制作花灯的时候,指派本屯的刘姓后人给刘瑞洪做帮手,了解花灯制作的技巧。刘瑞洪还收了一个侄儿为徒,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后辈乐于学习,并掌握扎客家花灯的技巧。



上一页 

第  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5 04:04, Processed in 0.041119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