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卢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有谁知道卢氏家谱?

2013-3-12 16: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98| 评论数: 0

一、卢氏渊源 关于续修家谱

  古人重视修谱,认为"自古氏族立谱,而垂示后裔。"一般而言,修谱的目的在于"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族谱编修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一般为30年一修。宋朝以后,各地卢氏族人,因为人口发展繁衍,以及社会动乱等原因,造成了分离迁徙。因此,先人都十分注意编纂自己家族、房派的历史,叙明源流,载述祖宗懿德业绩,勾划传衍脉系等。卢氏家谱、族谱,现存最早有修于宋代者。明清时期,因迁徙流转之事甚多,故家谱、族谱的编修、记述也特多,为今人了解卢氏发展变迁提供了很大方便。而家(族)谱中,最有价值者首推序言,现在特选部分以供参考。 涿州,古称范阳、涿郡,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制史的历史名城。涿州在历史上可谓名人辈出,257位历史名人使涿州成为全国县级区划中涌现名人最多的一个,刘备、赵匡胤、卢植、郦道元、邵庸等都是在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而在这257位历史名人中,卢姓历史名人占了近一半。

  涿州是卢、郦、邬、祖、简、燕、鄢、雷等姓氏的发祥地,在中华姓氏和宗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范阳卢氏。卢氏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它既包括历代卢氏族人治国安邦的方略、经世济用的齐家之法,也蕴涵着对社会、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民俗等学科和领域的主张、见解与贡献。卢氏文化的精髓可以这样概括:"爱国敬宗、仁德孝信、建业重誉、诗礼传家"。

  家族源流缘于上古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的卢同笋主任介绍,卢氏人口在国内有600多万,居各姓氏中第42位,不及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五,从数量上说算是一个小姓氏。但卢氏在历史上又创造出十分辉煌的业绩,一直为世人所称赞。 据研究考证,卢姓子孙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追踪卢姓历史,最早可以源于上古时代我国西部高原的一支游牧部族,史称"卢方",周代又称"卢戎"。卢人即姜姓戎族中一支。据《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姜即羌,意为牧羊人,逐水草而居,随畜迁留中原。

  西周初年,炎帝的裔孙姜子牙因协助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受封建立姜姓齐国。从卢氏初祖炎帝、远祖姜子牙到得姓媒介祖高傒有着三千多年的漫长经过。

  秦博士卢敖首肇卢姓

  姜子牙第十一世裔孙高傒因拥立齐桓公,成就齐国霸业,受封得卢邑(今山东长清西南)为采邑,"卢"字的来历就源于其祖居地"卢方",以显不忘先祖。公元前404年田和篡夺齐国君位,祸及高傒子孙,于是逃往燕地,落户于今涿州一带。后改姓为"卢"以纪念封地,故卢氏之正式肇姓,至今约有2300多年历史。

  《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博士卢敖,子孙家于涿水(今拒马河)之上,遂为范阳涿人"。卢敖是有明确文字记载并明确籍贯的卢姓第一人,是卢氏开基祖。秦朝末年,卢敖裔孙卢绾随汉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受封为燕王,封国也在涿郡一带。至三国时期,涿郡更名为范阳郡,郡治涿县(今涿州市)。因此,涿郡卢氏又称范阳卢氏。卢氏尽管还有其他来源,但在发展中只有范阳卢氏一枝独秀。所以天下出现了"言卢必称范阳"的倾向。一些出身于旁门别支的卢姓人也敬认范阳卢姓人的祖先为祖先。所以,现今近千万的卢氏均为范阳卢氏,且都有家谱。

  汉卢植成为中兴始祖

  卢氏播誉天下,始于东汉卢植(公元121-192年)。他以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称颂青史,开范阳卢氏文化之先河,被尊为卢氏的中兴始祖和范阳卢氏始祖,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28位大儒之一,据传他还是刘备的老师。《后汉书·卢植传》中记载:"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军北伐,路过涿郡,特发布旌卢植令告当地守令: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卢植在社会剧烈动乱中,作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世所公认的楷模,因此奠定了卢氏后来作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旧唐书·卢》称:"先自元魏以来,冠冕颇盛"。

  卢植及其子孙们,在汉魏南北朝所积累建树的学问业绩、品德风范,成为卢氏子孙千余年长盛不衰的声望基础和精神动力。"范阳卢氏,代为著姓""积代簪缨",名人辈出。在佛、道、儒三大文化领域皆有骄人成就。如历代学者卢钦、卢谌、卢景裕、卢彦卿、卢思道等,东晋农民起义军领袖卢循,北周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被欧洲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佛教中国化的创始人、"禅宗六祖"慧能、明朝名将卢镗、卢象升;清朝名将卢坤、军机大臣卢荫薄等,无一不是出自"范阳卢氏"。

  卢氏宗祠 涿州城东拒马河畔,有一处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韩国的前总统卢泰愚所说"范阳卢氏"使"涿州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具体所指就是这个地方。

  卢氏宗祠之北有卢氏先祖卢植的墓地。不必说各地卢氏族人,自然按节令来此祭祀祖先;即使并非卢姓的人氏,也时常前来,凭吊长眠于此的这位东汉名臣。

  作为范阳卢氏始祖的卢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是东汉朝廷对这位"涿郡涿人"的评价。宋朝太宗皇帝所谓"积代簪缨自范阳,尚书光耀千年史"的诗句,是对他由衷的赞颂。卢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学和卓著的业绩,开创了卢氏家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赢得了生前的名望和死后的不朽,配享于孔庙,名列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中。

  以卢植为始祖的涿州卢氏家族,诗礼传家、有功于国,世代簪缨、历朝显贵,汉末以降,成为北方四个高门大姓之一。因魏晋-隋唐数百年间,涿州名"范阳",故而卢氏的郡望为"范阳",涿州卢氏被称为"范阳卢氏"。斯时,家族的郡望是政治地位的标志和文化传承的徽章,因此,播迁于海内外的卢姓族人,大都把自家堂号奉为"范阳堂"。

  范阳卢氏是一个人才辈出、声名远播的宗族。仅从三国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族人就达到八百余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涿州人卢坤,是卢植的嫡系后裔。海外卢氏宗亲中,有韩国的两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老外",人们来到范阳卢氏宗祠,来到卢植墓前,常常陷入沉思,常常流连忘返。或许是因为,对这里蕴涵的东方文化精神、对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民族基质,需要细细品味…… 青廉卢氏家族的源流

  关于灵寿县青廉卢氏家族是由两个迁徙途径而来,一支由平山县卢家庄迁来,而我们陈家街一支是由平山卢家庄迁到灵寿县卢家洼后又分一支迁到青廉村来。至于平山卢家庄繁衍的卢姓世祖相传乃由范阳迁来。多年来我们原来住在陈家街的卢姓家族与从卢家庄迁来的另一分支卢姓长期友好共处,相敬如宾,仍尊称一家。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范围已经不再局限在本土,在外地我们总是称谓本村卢姓一家人。相信以后必将和睦气氛世代延续下去。 二、族训 人类社会,基于家庭。尊祖敬宗,睦族敦伦。齐家爱国,兴邦固本。夫妻二人,家庭核心,情深意笃,互爱互敬。男不尊大,女不卑从;相互理解,情感交融;穷莫易节,富不变心;风雨同舟,比翼鹏程。双方父母,共同侍奉,善其衣食,便其住行,医其疾病,娱其精神,桑榆逢春,夕阳更红。婆媳翁婿,理解尊重,情同骨肉,休戚关情。偶有不贤,理解宽容。婆待儿媳,应若亲生;儿媳对婆,应为娘亲;婆媳难处,儿应居中,巧施斡旋,妙语开心。兄弟姐妹,手足情深;心相默契,行相照应;供养老人,协力同心;遗产继承,以法为凭;亲密无间,黄士成金。妯娌融洽,家门有幸,若有摩擦,兄弟秉正,不可偏信,切勿怂恿,温言明理,春阳消冰,邻里相处,以和为重,与人为善,坦荡真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倘生纷争,主动调停,据手言和,高下莫争,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幸勤劳动,致富光荣。财源广进,俭朴节用。用而不奢,俭而不吝;衣莫厌旧,食莫贪丰;有当思无,富当慈贫;细水长流,筹划精心。合家和睦,夫妇相亲。择妻选婿,重在情缘;情投意合,志在言端;自主婚姻,幸福美满。计划生育,优育优生。琢玉成器,教子成人。天下父母,人同此心。人生启蒙,贯沏终生。身教重范,言教莫松。勤劳务实,庄敬持身,严而无度,反生怨恨。爱而不宠,严格示训。拨苗助长,反害儿孙。自古纨绔,毁于嬉纵。寒门贵子,并非天生。矢志苦学,磨砺成锋。儿孙年少,应端品行;纵欲有害,恶习伤身。坚持正义,旗帜鲜明。效国酬志,学好本领。知识高峰,奋斗攀登。文明家庭,守法为荣,权利义务,自觉履行。严守法度,处变不惊。违法犯罪,祸国殃民。染者回头,迷者猛醒。时时守法,家族康靖。

  三、 家谱编纂说明

  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男丁不再是家庭的唯一继承人,同时,因为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作为家谱乃家族的历史档案资料,可以容纳大量信息。所以我们这次续修家谱的原则凡是我族的男丁、夫人及姑娘的资料都登录在册。男士依先辈分再长幼的顺序登录,夫人的资料随其后,所生男丁在其父后注有名字,详细资料在其所在辈分列出。姑娘的资料在其父下方另列一行。 对于早年迁居异地的族人,暂时不能取得联系的,只能等待时机,以后再填写。

  因为我们的家谱已经遗失,这就形成了前期资料的缺失。没有任何依据可供参考,这就自然决定了对于先人的辈分及名讳不可得知,追溯只能靠年长族人的回忆。因为没有旧家谱作范例,再则由于执笔者才疏学浅的限制,所以编修中难免存在不妥不实甚至谬误之处。期盼能得到族人或其他名人志士斧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18:44, Processed in 0.05007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