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蓝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族谱中蓝氏从福建迁徙到萍乡的记载

2013-3-17 16: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91| 评论数: 0

核心提示: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八仙”都是从真人演变而来的,但从国内查到的资料来看,仅能找到其中七仙的历史背景,惟独蓝采和是何时代的人,家籍何处?却无介绍。他也是八仙之中唯一无祖籍、无出生时间介绍之神。而上栗县最近发现的这部民国年间的《蓝氏族谱》详细记载了蓝采和的生平,对研究蓝采和其人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蓝氏族谱:“蓝采和”确有其人

    7月18日,记者从中国商报网站上看到了一篇名为《蓝采和实有其人》的报道,文中提到我市上栗县鸡冠山乡圳上村住着蓝氏子孙,家中还有详细的族谱。蓝采和是否真有其人?他是不是八仙之一?他的后人是否真的居住在我市?他们的生活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7月25日前往上栗县,寻找“神仙”的后人。
  

    鸡冠山乡翠山环绕,梯田碧绿,一条小圳(上栗称小溪为“圳”)穿行其中,一派宁静和美的乡村景象。记者在鸡冠山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找到了位于圳上村的蓝氏宗祠。
  

    “汝水开基千古访奇逢秋水,南山得道八仙飘海绕冠山”,祠堂外的对联暗示着这个家族的特殊历史。蓝家的子孙告诉记者,这个祠堂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祠堂所在的圳上村生活着近400名蓝氏子孙,而传说中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就是他们的祖先。为了证明这一点,蓝氏子孙拿出了他们珍藏的族谱。
  

    《蓝氏族谱》有新旧两个版本。旧谱修订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据说此本为总谱,只有一本,封面呈黄色,磨损较为严重,内容部分是手抄的,部分是印刷的,纸张也已泛黄。新谱于1994年重新修订,共有四本。
  

    新旧两个族谱中均有关于蓝采和的记录:蓝采和是蓝氏109世,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出生于江南省江宁府句容县,唐开元年(713年)中进士,授左阙谏议大夫,因直言谏帝过宠外戚,遂与权奸杨国忠不合,即退隐终南山,修炼成大罗仙翁,位列八仙之一。
  

    新旧族谱中均记载有后人对蓝采和的赞诗:“解印辞朝学炼丹,功成白日上青天。有子传芳无后虑,逍遥快活五云端。”族谱附有蓝采和的画像,并录有蓝采和的《踏踏歌》:“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还,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好一个逍遥自在的“神仙”!

    族谱中的“蓝采和”真是八仙吗?

    蓝采和的出生,族谱中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描写:蓝采和的母亲陈氏,久未怀孕,夫妻求祷于嵩岳神人,夜梦神人馈药一丸,吞后觉异香袭体,于是怀上了蓝采和。而蓝采和出生的时候亦“红光满室、异香不散”。退隐终南山修炼成仙后,“夏服絮、冬卧冰,醉则持三尺大拍板行歌。”
  

    而民间,关于蓝采和的传说也不少。在《仙佛奇踪》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蓝采和,不知哪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寸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棉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仿如蒸汽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箫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板,慢慢而升。”
  

    而元剧《钟离权度蓝采和》则说蓝采和是艺名,真名叫许坚,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时,因做寿不知犯了什么错,为官府扣打,后被钟离权度化成仙。
  

    由此可见,族谱中的蓝采和与传说的蓝采和稍有不同。《蓝氏族谱》是国内可考的唯一与蓝采和祖籍有关的文字记载。而在福建、四川、江西这3个地方相继发现的《蓝氏族谱》中,有关蓝采和于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出生于江南省江宁府句容县,唐开元年(713年)中进士,授左阙谏议大夫,因直言谏帝过宠外戚,遂与权奸杨国忠不合,即退隐终南山修炼成仙的记录也是一脉相承的。

    蓝采和近万子孙生活在湘赣边界

    据族谱记载,蓝姓受姓始自昌奇公,昌奇公系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帝榆罔二十五年壬辰(公元前1727年)八月十五日辰时,帝都空桑(今曲阜)府,有熊国君贡蓼蓝一株,勃勃然生气异常。当时后宫来报,诞生一子,帝甚喜,遂将此子赐姓为蓝,命名昌奇。昌奇公长大后被封为火旺公,封地在汝南郡(今河南省),此即蓝姓来由。
  

    蓝氏传至一百零八世为蓝明德,他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六月初五日午时,原居汝宁府汝阳县(汉名汝南),至唐天授元年(690年)时任扬州节度使。时武后临朝,改唐为周,任用酷吏、残害忠良,他举家南迁,立基江南省江宁府句容县。后人尊他为蓝氏江南始祖。
  

    蓝采和为明德公之子,是移居到江南的蓝氏子孙的第二代。蓝采和夫妻育有三子,名本仁、本俊、本信。本俊、本信早殇,本仁及后代事迹、迁徙繁衍情况谱中均有记载。其中一支即圳上村的蓝氏子孙的祖先,由明德公传至十五世吉甫公,因避金岳之乱,离开江西而迁至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五福乡,是为福建蓝氏一世祖。吉甫公传四世至熙三公,公生三子,长和一、次和二、幼和三。和一公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由福建迁至江西袁州府萍乡县,最后定居于秋江乡圳上村,即现在的上栗县鸡冠山乡圳上村。
  

    从《蓝氏族谱》附录的《蓝氏家史源流世系表》中统计的数字,我们了解到,居住在萍乡鸡冠山庙背圳上的蓝氏子孙系蓝采和的第18代孙子127世和一公所传,大约900余人。居住在萍乡桐木崇德村是127世基翁公传下的,大约900余人,还有128世大一公传下的子孙,加上散居于高安、湖南醴陵等地的子孙,蓝姓后裔共有近万人生活在湘赣边界。

    蓝氏后裔的“困惑”

    圳上村是个很宁静的山村,虽然大部分村民都姓蓝,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祖先有过很深的考究,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2004年8月24日,《中国商报》第19版登载《替“八仙”蓝采和寻根》,恰巧被蓝垂华看到,蓝垂华回老家圳上村探亲的时候,将这篇文章拿给堂弟蓝垂芬,蓝垂芬翻开1994年重修的《蓝氏族谱》,也找到了蓝采和的存在。小村的宁静被打破了,不少村民开始到福建省和其他地区调查,寻觅自己的祖先,求证自己是否“神仙”后代。
  

    在不断的寻觅中,蓝氏子孙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今年48岁,在他家的户口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户口上他的名字是蓝萍德,儿子和女儿却姓兰。旁边的其他村民也附和着,他们的户口也是这样,年龄稍小的人都姓兰,但是族谱表明,他们的本姓是蓝。这些村民自己总结着原因:或许是三次汉字简化改革的原因,或许是帮他们上户口工作人员的原因,或许是蓝与兰谐音,意义一样的原因,不管怎样,他们只是希望将“兰”姓改成和他们祖先一样的“蓝”姓。
  

    我们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一些村民便告诉我们他们这“蓝”姓人都是畲族人,可是他们的户口上民族一行上写的却是汉族。村民曾写信给中央民族大学的施联朱教授,向这位有着15次畲乡之行,专门从事“蓝姓”和畲民识别调查工作的学者求助,也曾向有关部门请求恢复畲族身份,可一直未果,这些村民却仍然执著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调查求证。
  

    据介绍,圳上村的蓝氏子孙中,排起字辈来,最老的是第144代“世”字辈,有的将近90岁高龄。最小的是第151代“泰”字辈。年轻人并不在意自己姓“兰”还是姓“蓝”,也不在乎自己是畲族还是汉族;辈份高的老人却纯朴而执著,坚信着自己是八仙之一蓝采和的后代,并希望年轻人认祖归宗,让八仙的神话在村子里面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9 00:01, Processed in 0.039689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