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董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八闽董氏汇谱总谱(十六)

2013-3-28 14: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23| 评论数: 0

0/?

标签: 董氏家谱

日志原文:!ZHl4MTk2MzExQHNvaHUuY29t/107790609.html

 少数民族之董姓

诸城 董金荣/撰文

   我国董姓与其他姓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不断与各少数民族互相融合。汉、满、蒙、朝鲜、傣、苗、水、彝、赫哲,司昌、景颇、普水德昂、白、藏、土、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融入董姓族群的外族主要有:西汉初期的匈奴族、三国时期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朝土蕃人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的羌族、宋朝时的高句丽人等,清朝时满洲八旗等全体族人改汉姓董。

   满族董姓

   清朝时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八旗董鄂氏、佟佳氏、董佳氏、珠赫勒氏等全体族人改为单字姓“董”,致使东北地区多董姓。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赫哲族董姓

   赫哲族之氏改为董氏。“给温克”汉意为“铜”,谐其音而为“董”。

   景颇族董姓

   景颇族之董姓,则为勒托氏、米董氏所改,盖取耳尾音,谐“董”而为单字姓。

   普米族董姓

   普米族之董氏,出自“巴落瓦支”姓。

   白族董姓

   白族之董氏,出自“朵希薄”,白族称巫师为“朵希薄”,遂以职为姓,后改为单姓童、董,盖取“朵希薄”之首音,谐董而得姓。

   藏族董姓

   藏族之董姓,源于远古氏族,以族命氏。传说有一只神猴与岩魔女结为夫妻,生下六口小猴。长成繁衍后代,进化成人,个作六个支系,此即远古藏族的六个氏族,其中有董氏。

  土族董姓

  土族语有“恩多-孔”(恩多人),或称恩多司寅勒(恩多村),或以之为姓。“恩多”可能是地名,或将“恩多”译为“恩董”,又取其尾音以董为姓。

  土家族董姓

  土家族先民吐谷浑在很早便已有姓氏,如慕容氏等,后来因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了汉姓。到了元朝时期,上层贵族普遍受封改姓,并普及到平民百姓,由此土家姓氏明显增多。随着土族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姓氏不断增多和嬗变,由原来的复姓变成了单姓,如“索胡”变“胡”、“朵娃”变“董”。

   朝鲜族董姓

   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有董姓。朝鲜语中“董”字写做“?”。

   史载明洪武年间(约1368),董仲舒62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8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3850人。又称:广川董氏后裔多代任过左右都承指(正三品)。韩国现在有4600多董氏族人。而朝鲜明川郡也有董氏族人居住。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中国吉林延边地区也有一些董氏朝鲜人居住。

   据董明川讲,其父亲于20世纪30年代,从朝鲜咸镜北道明川郡移民至中国吉林延边。

   回族董姓

   董姓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姓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姓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

   匈奴董姓

  《功臣表》载:汉武帝功臣董金吾为匈奴人。又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西汉武帝时功臣有董金吾,原为匈奴人。

  屠各人董姓

  《晋书》载:后秦的董成是屠各人。

  南蛮董姓

  《新唐书·南蛮传》载:归义郡王董嘉庆为南蛮人。戎州管内有驯、骋、浪三州大鬼主董嘉庆,累世内附,以忠谨称,封归义郡王。

   白蛮董姓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

   大理史城董氏

   喜洲《董氏族谱》称其始祖为董成。传至今日,已有四十余代。董成是南诏蒙世隆时期的清平官。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初,酋龙遣清平官董成等十九人诣成都,节度使李福将廷见之”。董成到成都的时间为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因与节度使李福抗礼,被福囚禁。刘漳代李社节度西川,上任成都后,即释放董成一行,奏请遣还南诏。唐懿宗诏令董成等至京师,给以接见,赐与甚厚,慰劳之。据有关资料表明,董成原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p#分页标题#e#

   董成是一位十分忠诚于南诏蒙世隆的清平官,官居要职,声势显赫的人物。董姓照壁上题书“南诏宰辅”,说的是董姓始祖董成曾经为南诏清平官的事,借以显扬祖先董成的功绩。董成是南诏著名诗人。曾作《思乡》诗一直流传至今,其诗内容为: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悲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旧唐书卷二百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西南蛮》:贞元九年(西元793年)七月,哥邻国王董卧庭,弱水国王董辟和、清远国王苏唐磨、咄霸国王董藐蓬、各率其部落到剑南西川内附唐朝。同年,西山松州生羌等的粘信部落首领董梦葱,龙诺部落首领董辟忽也内附,皆授以试卫尉卿。在弱水西的悉董国王汤息赞也归附唐朝。

    董姓归流异族:

   《唐书载》:唐大历时,范阳董秦,少从军,肃宗时因战功显赫,赐姓名李忠臣,后封四平。郑樵又注云:范阳董秦,唐大历赐姓李氏。

    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祖籍安徽凤阳军士随军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为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为云南白族和其它民族。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世居抚顺(受铁岭管辖)著名人物二等轻车都尉董世仁,本系汉族,加入满籍。

 “张董不分”之说

    溯本求源,青龙满族正蓝旗董氏家族有三百多年历史。并有“张董不分”之说。张董姓氏因何不分,并无典籍可考,据悉,青龙少数民族除了张董不分外,还有“郭国不分”,“富付不分”、“徐铁不分”等。张董氏家族近代家谱记载由第八代世祖改为张姓。其先祖董宜道系辽宁铁岭董家铺人,随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入关,为奠定大清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朝廷恩赐跑马占圈,后辈子孙繁衍众多,徙居长城五口之外(青山口、河流口、徐流口、刘家口、桃林口),即今青龙满族自治县原三岔口乡的官场、南杖子、庄窠、梢枝峪、山城子、夹角石。娄子石乡的娄子石、绿马崖、其巨口。牛心坨乡的牛心坨、山啦嘎、老鸦窝、塌山、大岭。当障子乡的杨树底下、立兴店、草房、瓦房等处,均为满族张董姓后裔。因祖训不一,有的村仍然延续一辈子姓张,一辈子姓董。而有的村则一直姓张或姓董。不管姓张或姓董,其辈分脉络清晰。如祖宗董宜道始为第一世,其子世祯、世杰、世英为第二世,依次类推,三世、四世、五世、六世……所以末门辈分较大,如牛心坨、老鸦窝等地辈分大,十世尚有人健在,而梢枝峪、山啦嘎、娄子石等处辈分较小,已延续到十八世。文化大革命前官场村立有祖先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先祖的塑像、血衣和大刀,供后人祭祀。文化大革命后已荡然无存。

董杨童联宗 

   董、杨两姓联宗,早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目前,这两个姓氏的联宗组织,无论国内国外,到处都有。

   董杨联宗,完全是一项基于血统关系的结合——距今天约一千年以前,在福建的泉州,有一位董姓之子因故附养于杨家,并且以杨为姓,后来,这个孩子的后裔便承继了杨姓,一直没有回复原姓,等于是在杨氏的阵容中加入了董姓的血统。为了怕以后的血统浑淆,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最初,泉州地区的董、杨两姓是互相约定不联婚,其后,便逐渐发展成为彼此亲如手足的联宗关系,并且世代相沿相袭,以迄于今。

    董、杨两姓联宗的发源地泉州,是在抗战之前便已经有了两姓的联宗组织的,当时的名称叫做「董杨氏家族联谊会」,总会所设在泉州中山中路宝发银楼。据说,参加该会的宗亲极为勇跃,遍及同安、南安、安溪、金门等县及漳州地区。不久之后,旅居菲律宾和泰国等地的两姓华侨相率响应,一个个组织庞大的「董杨宗亲总会」先后出现。 

    一九七一年,遍布海内外各地董杨宗亲会,更进一步组成了全球性的联宗组织,总会就设在台湾省的台北,经常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恳亲、及联谊活动,非常受到瞩目。

    董、杨两姓的联宗关系,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全球董杨宗亲总会总干事董渊源先生,曾经费了长时期的心力对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最后在许多具体证据的支持下,在所撰「董杨联宗源流考」一文中,提出了下列的结论:

   「泉州董杨二姓之血缘关系,一向有两种说法,笔者在十余年前曾亲闻考古学家董作宾氏云:其一,始自董思安,传说谓当思安起兵建州勤王时,曾将其后裔附养杨家,后改杨姓。此说因无正式资料可资印证,姑置存疑。(笔者稽之杨氏家谱,知当时随王审知入闽者尚有杨明珠。杨与董思安同为光州固始县传庆乡人,而同事王审知,其交好之笃,可以想见。后董思安起兵勤王,将其子托孤于杨氏,亦属当然之事,故此说极有可能。)

   其二,系源自宋高宗时代(约在西元一一五七年间),距今八百余年,南宋朝议郎董世兴公,馀杭人(今浙江省馀杭县古称余杭郡,清为杭州府),仕于闽,与泉州杨梦麟公(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友善。二人感情弥笃,有逾骨肉,后以子附养杨家,承杨姓。

   在我国社会向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观念弥漫下,而世与公竟能以单传独子承继梦麟公杨姓一脉,其舍己为人之义行,文不逊管鲍分金,羊左舍身,诚为泉州董杨联宗千古不朽之佳话。]

   董渊源先生所获的上述结论,是有许多历史文物做为佐证的,以下,便是他所拿出来的证据:

#p#分页标题#e#

    ——「明史」及「董氏家乘]所载:「上峰布政榜眼派,原董姓,祖籍余杭,因祖朝议郎仕于闽,与祖梦麟公情同骨肉之亲,以子附养杨家,承杨姓。传至七世祖贯斋公讳道会,登嘉靖甲子科举人,至隆庆戊辰科登进士,任布政;又万历丙子科,荆严公讳道宾登举人,丙戊科及第榜眼,授东官讲官、礼部左侍郎、赠礼部尚书,其男锡,荫至刑部,题疏恳求思准复姓董,奉神宗皇帝御批「既承久代不准复姓,钦赐董杨公,仍以杨姓传嗣」,是以贯斋公、荆严公后世所设神主题曰董杨公,是亦不忘本之谓也。]

   ——「泉州府志人物列传」:「杨相孙字敬在,其先本董姓,余杭人,至祖君选(董世兴子)为元从事郎,朝阳县尹,幼孤,从母鞠于杨,从杨姓,居泉,遂为晋江人。父伯渊为泉州蒙古字学正,相孙为泉州直学,再补石井书院,能公出纳,斥贪鄙,以严正自持;升仙游教谕,复学田之侵牟者若干亩;摄县事………念祖(南宋朝议郎子君选)成立于杨而扬无后,愿加董于杨之上,俾二祀不绝,上自郡府干宪每时祭祀必均焉。」

   ——数十年前,福建金门、曾坑、永宁、沙堤、城区等处的董、杨宗人,曾联袂赴泉州城内旧馆驿的杨氏宗祠谒祖,当时大家亲眼看到祠内三堂的神主,自宋迄清均书「董杨公」,民国以下则否,所奉宋代始祖的神主上书「南宋始祖朝议郎董杨公」,其四世祖则书「仙游教谕相孙董杨公」,此外,旅菲族人杨人盛先生于一九四九年返国至泉州谒宗祠,亦亲见祠中悬有木刻大明神宗皇帝御批之匾额,上书「历史既久,不准复姓,赐予董杨公,仍以杨氏传嗣」,可见「董杨公」之称谓」确为大明皇帝所钦赐。

   除了董、杨联宗,发生于一千七百多年前汉朝末叶的董、童二姓联宗关系,也已经「唐山过台湾」,基隆市便有一个甚具规模的董童宗亲会组织。

   董、童联宗由来,据基隆市董、童宗亲会理事长童力先生表示,是这样的:「吾族始祖即后汉骠骑大将军董仲颖公也,缘为侍婢所害,惨遭灭门,后裔为避夷族之祸;乃弃「草]易「立] ,改董为童,裔孙为敬祖尊宗,慎终追远,乃于祖庙正堂举祀始祖董仲颖将军之塑像,以示不忘本也。」

   目前、台北的板桥和基隆的万里一带,分支自董姓的童氏,为数不少,邻近板桥的土城,有一座「童氏祖庙」,庙中香案上所供的始祖,便是汉末的董仲颖将军。

   据基隆万里童氏家族的族老童涂伯先生表示,他们的渡台祖童元生,是于清仁宗的嘉庆年间(约两百年前),自福建漳州廿五都蔗头社的老家,来到板桥开基的,其后,童元生的孙子童攀抬再徙居万里,以迄于今。因此,板桥和万里两地的童氏,实际上是一家人,没有丝毫彼此可分。

                                               董氏分布迁徙篇 

                                                  繁衍播迁

   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
   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
    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
    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董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
   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中国大陆的董姓分布

  诸城 董金荣/撰文

    董姓全国总人口达736万之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9位的大姓。今日董姓分布很广,董姓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姓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38%。其中,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11%,占河北总人口的,为当今董姓第一大省。在全国形成华北、云南两大块董姓高密度聚居区。河北、山西大部、山东北部、东北三省、云南南部等地区是董姓比较集中的区域,在占国土总面积的区域内,集居了约297.4万董氏族人,约占董姓总人口的。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黔西、湘赣闽北部、浙江以及新疆西北等地区,也是董姓比较常见的地区,在占国土总面积的区域内,集居了约395.4万董氏族人,约占董姓总人口的。

#p#分页标题#e#

   董姓人口单位面积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北、云南及东北,每平方公里为1.6人以上。其中,滇西南、晋冀交会的中部、辽东半岛、鲁东端、黑龙江中南部,每平方公里达2.4人以上。

   董姓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很不平衡。在云南、山西大部、河北西部、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董姓占当地人口的比在以上,其中中心区在以上;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江西东北和浙江等地区,约占0.4-;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不足。

    从明朝至今600年间,董氏人群的迁移方向与宋元明时期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东部向华中、华北强劲回迁,同时向西部迁徙也很明显。在近600年间,全国总人口增长了13倍;而同期董姓人口由42万猛增至736万,增长17倍之多,可见远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可见,从宋朝到现在1000年间董姓人口增长呈“V”形反转态势。

 

董氏先人的播迁与分布

诸城 董金荣/撰文

    董姓当今之巨姓之一,其人口736万,居全国第29位。董姓出于同一宗源,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董氏先人从发祥地董国(今山西运城一带)向四方藩衍播迁,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湖北之监利,广西之桂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尽相同。诚如枣庄“江都堂”董族家谱所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

   1.先秦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2.秦汉时期

    到秦汉时,董姓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董姓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

   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

   4.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姓迁居者,唐朝时董姓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

   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姓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隨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並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5.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姓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

   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姓许多是从唐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涇县等地的董姓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姓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姓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p#分页标题#e#

   宋朝时期(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46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居第34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

   6.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1368-1644),董姓约有42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居当时第55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五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5%。

    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

   据四川天府报报道,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200多年。

   董姓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姓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姓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

   明洪武年间(约1368),董仲舒62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8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3850人。韩国现在有4600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

   明朝以前,董姓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姓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姓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4万之多。其间董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姓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

   7.清朝时期

   清朝是董姓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

   

我是美丽签名档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投诉与举报专区>> | | | | 发表时间:2009-03-01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

华夏董氏大家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23:09, Processed in 0.039922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