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何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载]明清老祠堂变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2013-1-14 23: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40| 评论数: 0

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

元信陈公祠

元信陈公祠

何氏大宗祠 东莞时报记者 周天宝 摄

何氏大宗祠 东莞时报记者 周天宝 摄

  陈氏大宗祠位于拔蛟窝社区西坊,始建于明末,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再次重修,系拔蛟窝陈氏通族总祠。现为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元信陈公祠也位于拔蛟窝社区西坊,建于清代,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陈氏后人捐款重修,并刻有捐款石碑。系拔蛟窝陈氏13世祖陈元信房派祠堂。现为社区曲艺社活动场地。

  何氏大宗祠位于大汾社区向南坊,于明嘉靖8年(1529年)建成使用,是该社区目前保存较完整的祠堂。现为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近期,万江有三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祠堂同时入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是拔蛟窝陈氏大宗祠、元信陈公祠和大汾何氏大宗祠。三个祠堂过去都曾作为学堂,都在2004年按规划对主体建筑修旧如旧、恢复原貌。过去村民拜祭祖先的场地,现已转变为老人活动中心、社区曲艺发烧友聚集地,传统的古建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何氏大宗祠:

  尚存明清功名碑三十七块

  何氏大宗祠位于大汾社区向南坊,祠堂偌大的庭院里,停满了自行车、摩托车,众多中老年人围在一起打牌、下棋,这个“老人活动中心”甚为热闹。

  作为古代东莞四大名乡之一,大汾社区也是书画之乡,是莞邑明清时期文物古迹遗留下来最多的古村落之一,何氏大宗祠便是其中一个代表。该大宗祠又称“萃涣堂”,取《易经》中有聚有散的意思,是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有头门、前殿、后殿、厢房、硬山顶上有船形脊,布局严整均衡,风格端严雄健。面积(不计地堂)约600多平方米,不论石雕、木雕、砖雕、人物塑像、花鸟虫兽、山水楼台、古物图案等均精雕细塑。

  大汾社区曾出过众多科举名人及历史名人。目前宗祠尚保存明清时期功名碑三十七块,均为花岗石雕刻,暂时放在宗祠一空地上。据说是族人为本族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立,从中可窥见,耕读文化和科举制度对农村读书人的深远影响。

  社区有关负责人透露,将围绕何氏大宗祠及周边打造集“老人活动中心”、“书画创作基地”、“村史展览馆”于一体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其中,位于宗祠周边的书画创作基地已进入装修阶段,明年将在宗祠东边动工建设“村史展览馆”,预计半年时间可完工。

  陈氏大宗祠:

  清朝探花曾在此读书

  沿着万江拔蛟窝社区正涌河漫步,拐过两个弯,就来到社区西坊、祠前路一巷的陈氏大宗祠。资料记载,该宗祠宽9.8米,深30.7米,占地总面积300.86平方米。坐东向西,三进式,二天井。主体建筑由大门(头进)、中堂(二进)、寝宫(三进)三部分组成。砖、石、木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屋脊为陶瓷灰塑花脊,图案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门有副对联“柳溪衍派,古井遗风”,走进大门一道精致的红漆木质屏风立在中央,屏风可关可开,村民陈叔介绍,“过去只有大人物到来,才打开屏风,让其跨过屏风进入”,一般人们都是绕过屏风从两旁进入祠堂。

  屏风上方悬挂有清末陈伯陶“壬辰科探花及第”木匾,据说陈伯陶小时曾在该宗祠读书。大门与中堂之间,有天井相隔,天井左右两侧为走廊。虽原有物品大多在“文革”时期被毁,但复原后的宗祠仍不失古色古香。

  社区里老年人都喜欢聚集在祠堂里打牌九、下棋,这里俨然已成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了。

  元信陈公祠:

  曲艺发烧友聚集地

  走出陈氏大宗祠,便是拔蛟窝“文化公园”,陈叔向记者介绍,过去公园中央为球场,四面为课室,陈氏大宗祠为学校的教导处。同样作为“课室”的还有公园旁边的“元信陈公祠”。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元信陈公祠坐东面西,二进式,有头门和后殿两部分组成,均为砖、木硬山顶梁架结构。宽9.7米,深13.9米,占地总面积134.83平方米。屋脊为陶瓷灰塑花脊,图案多样,柱为红砂岩石柱。后厅三开间,原筑有神台,上供先祖牌位,今神台与牌位均已不存。

  推开宗祠大门,室内电视机、粤曲弹唱乐器、椅子等一应具备,据介绍,当地村民自发组成“拔蛟窝社区曲艺社”,祠堂也成了活动的根据地。平时晚饭后粤曲发烧友便集聚于此,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还定期到各镇、村交流,各类活动锦旗也挂满墙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9 08:45, Processed in 0.05609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