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周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客家人迁桂的历史 知北流事

2013-4-1 14: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253| 评论数: 0

一、秦至五代十国(前221-960年). y' P, u, c9 R

" L/ k1 N& X- Q! b2 g, H. g    研究客家人进入广西的历史,应以北方汉人南下相联系。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早在商代,即有贤相伊尹为四方令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广西为古西瓯、骆越地,文中的瓯、桂国,即指瓯骆人所居地。如果此说不假,说明商王朝统治者的目光已注视南方百越的广大地区。周至春秋、战国,历代统治者关注南方的意识逐渐增强。战国时,“楚国及越之交……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说明楚南朝已把桂东北一隅划归自己的版图之中。
# }( u+ @  n9 \( m2 t0 l, l+ T. E3 f3 J5 A
    北方汉人成批南下及于广西的,始于秦代。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八年),秦军号称五十万分五路攻略岭南,并以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徙中州居民实之。广西地区归秦王朝所有。汉武帝发兵平南越,将秦置三郡改置九郡,其中桂林、苍梧、合浦诸郡在广西境内。其后历经晋代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以及唐末的黄巢起义,北人南下如潮。虽然从晋、冀、鲁、豫等地南下的“青徐流人”和“司豫流人”,其南下主流不在广西而在鄂、湘以东的广大地区,但来自秦、晋和陇中各地的不少“秦雍流人”,却通过两湖到达了桂东、桂南直至桂中及至粤西广大地区。而自从秦开五岭以后,入岭之途有五,其中自湖南道州入广西贺州,自全州入静江两途,即中原通广西陆路。①灵渠的开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广西从此可浮湘江北通中原,沿贺江、漓江可入珠江,或顺肃江、南流江可南出海洋。汉代岭南的番禺(今广州)、徐闻和广信(今梧州)、布山(今贵港)、合浦等处已是重要的商贸港口。从三国至唐、五代时,造船和航海技术进一步提高,南北通航日益频繁,北人南来日有增加。在桂东北出土的一块砖石上面,刻有“永嘉世,天下乱;但江南,皆太平”十二个字,反映了从东汉至南北朝,尤其是晋永嘉年间的社会动乱,而南方却是避乱的世外桃源。客家既为中原的重要居民,是以从秦汉至隋唐、五代的千余年间,从北方南来广西的中原游民、士族、商贾、戍卒以及被贬谪的官吏和流放的罪徒等等,其中自然也会有客家人。他们多停留于桂州、贺州、梧州、富州、容州、白州(今博白)和廉州各地,形成桂东北的湘桂和桂南的粤桂边区客家人居住带。只因年代久远,而且杂处瓯、骆各族居民之间,又居于少数地位,所以早已发生变化。诚如有些论者所说:时至今日,若问“谁为黄河以北之户,出而应之者已稀”,更“不别其谁主谁客矣”②。目前尚有凭据可寻而知其为五代以前入桂的客家人,只有以下几地和几族人家了。# }0 K9 k$ s9 z' j
! r  A  V( }# x& [- L
    据融安县大巷乡安宁村南朝墓葬群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晋代以前,已有汉族在县内居住。唐朝以后,又有大量的汉人迁入县境,先后定居于今板榄、雅瑶、大将、大坡、大东、大巷、浮石、东起、大良、潭头等地,是当今县内各族人口中最多的民族。而直至今日,上述的浮石、大巷、大东、东起、潭头、大良和沙子等乡镇,客家话仍是地方通行的主要方言之一③。
- X4 ~( t7 q, `7 R+ Q0 e
1 {0 G; U; W7 R    博白厐氏,唐以前迁来。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庞孝泰“积战功授卫将军。龙朔中(661-663年),以左骑为辽东道行军总管,与苏定方、程名振等率岭南兵征高丽”。其子孙经千余年繁衍,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丁口二万五千有奇”。分居各地,而以“西乡族最大”。④
' h% E) d7 e" v1 X, h7 u
5 y( F8 G% v0 ]' n    博白“梁氏之族,次于庞氏,丁口二万有奇。原籍闽,唐时迁来”。 ⑤
& z) f! \+ y; m! a% S4 B( e0 u$ l0 e) }2 g# ~1 u
    博白徐氏,“其先洪洲人。五世祖名中,唐元和中为邕管经略史,卒于官,其子遂家白州。”⑥
' b+ r# D6 \* I* L: i; o/ `+ J& p5 K9 L( m9 q  t
    贵县杨氏。唐武德五年(622年),杨成荣偕妻储氏携三子迁来广西,居贵县。⑦- F& n9 D/ a% B9 _0 {

- w5 D" y, B" d* z, f  ~1 t" G    唐文宗大和开成年间(827-840年),何生坤自源州(今河南济源县地)迁广西。⑧& r# y3 R' x, J  V/ U# u& a

" w) ^% B; o9 ^+ E2 n6 H    平乐陶氏,乃邑中大姓。始祖陶英,唐代青州人。屡官太尉。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上书言事,触怒权相朱全忠,拜征南将军,统兵八万征昭州(治今平乐)。后朱全忠篡唐,陶英被解除兵权,乃隐居平乐阳安,死葬县城东南张家乡加村长山下。⑨  z/ H/ Y( n+ _7 q: g& e+ d
2 e2 S3 B2 u" ~
    与桂南紧邻的钦州、廉州,有记载说:“客家始于五代”。⑩2 _; J* u- S' ?9 q. E; k- j6 R
  a0 y3 Z1 R" C. U  a$ x
二、两宋时期(960-1279年)
- I  o$ G1 ^- B$ d8 P, ]/ p. a1 K7 `+ d% Q: j0 T' a+ B
    两宋三百多年间,客家人向广西迁徙的日见增多,除桂东、桂南各地外,还有少数客家人深入桂北和桂西南的山区定居。$ `" f& e/ M, F$ L
( L- L& L# q( q/ B6 H: m0 @' Q
    据《太平寰宇记》:宋代,广西已有主户与客户之分。桂州,“主,一万六千七百一十九,客,七千七百五十九”。而客户多从山东、河南、江西、湖南及广东各地迁来。
5 a, u: C! M& C
/ P7 a9 B) J' {/ \' |5 _4 ~' Q    灌阳,宋、元时地属湖南。明洪武二十七年与全州同时划归广西,亦属桂林府管辖。邑中巨岩村蒋氏,宋末来自江西吉安。东头村文氏,宋末来自江西庐陵。(14)
) l" K; ~. W7 ]% x. |! |5 \+ e- I2 l, }) m6 G! [% j
灵川汉族,“俱系客籍。唐宋以来,赣籍最盛”。(15)- E+ H: c( X$ p$ f! H$ x0 A
" @$ J9 J' V) q4 h" U+ I/ T7 Q0 h, `( d' r
    义宁县邓氏一族,其先祖邓进会原居江西庐陵,因犯法,被流放广西,后在义宁娶妻成家。今五通邓家村及附近邓氏,皆其子孙。(16)
% A$ v4 _: t/ w* |- D8 k7 ~2 C" ?) S/ @
    中州,乃客家人的祖居地,而两宋时的江西、福建、湖南和广东,已有不少客家移民。因此,由这些地区入居桂东各个州县的汉人,无疑也会有不少客家人。只因年代久远,多与湘楚居民同化。今天除了灵川县尚有两处客家村,在一些村圩散居有客家人外,(17)其他地方的客家人,皆已湘音楚俗矣!5 L% R2 y/ f% Y1 S0 |% P0 l: T

; C- G/ S0 a# k7 ]6 b: ~' X/ A    桂东的富川县,位于古苍梧驿道中枢,北通湖南,南出江海。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即有杨氏之族从广东迁入,其后子孙繁衍,“散居上田、大田、来田各村,里閈流传,有‘杨氏三田’之谚”。宋咸淳九年(1273年),又有广东梅州人杨文昌“游宦来桂,隐居邑之竹母桥,丁口亦众”(18),散居县南各地。元朝末年,文昌玄孙杨道生由富川迁贺县,居于公会杨会村,今公会、鹅塘及钟山燕塘等地杨姓人家,皆其后裔。(19)( {* F$ F; K* Q% p5 F
5 r- A% i3 Q! E5 @+ }! w. t# c
    恭城县位于茶江之滨,东出龙虎关,可通湘、粤,西流注入漓江,北可上桂林,南可下苍梧。居民“多数来自湘、赣、闽、粤、鲁、宁、川、鄂诸省,宋、明两代最盛。而所谓族,客籍最多”(20)。
3 X; B6 r4 i; [+ P% M
8 L, O. ~8 q( i- T$ R: |    苍梧县北之信都(今贺县信都镇),位于贺江西岸,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或云祥兴元年(1278年),有罗贵、欧以信、麦秀等三十四姓一百户人家,因“天災地紉,民不堪命”,由“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迁来”,“开辟荒土,结草为庐,耕种自食”(21)。
6 V  @& _6 K) U
7 |& b% b( C% y    桂东北的苍梧县,地处桂江、浔江和西江的交汇处。五方辐辏,北人来者甚早。宋代,邑之巨姓如陈、李、黄、钟、黎等,皆云来自广东珠玑巷。蒙姓则于宋末从江西迁来。(22)7 B9 V( X7 l2 t7 b5 g1 e  L) d( V
; y8 `: B1 }6 R- W
    在陆川县南部的清湖、良田、乌石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有一些被人称为“老地丁”的客家人。据实际调查采访,经他们确认和当地群众世代相传:他们是宋皇佑年间(1049-1054年),狄青率军南下镇压侬智高以后,有些落籍地方的官兵后裔。主要有杜、丁、郑、包、邹、黄、李、邓等姓。他们迁入的时间早,居住多属僻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人丁不旺,没有族谱,不修祠堂,但语言和风习与当地客家完全相同。(23)
3 x: l* p/ `  ]
+ b( }& \+ q5 @5 ]# b    桂南博白李氏,邑中巨族,丁口三万余,其系有八,东厢族最巨。“李时亮,字端夫,其先河南仪封人,宦于博白,遂家焉。天圣二年(1024年)应乡试。嘉佑二年(1057年)登章衡榜,进士及第,累官知廉州。(24)又据《上院李氏族谱》记载:其先祖李南英,北宋康定年间(1040-1041年)进士。原居江西庐陵宣化乡。因与县令封谒不和,遂“遨游中州、楚、粤,晚年占籍粤之南昌”。更历数代至李承年(原名菊彝,字广熙),于南宋景帝时(1260-1264年)出任广东化州郡路判,遂家于化州城南30里之上院,为李姓客家迁化州的始祖。(25)) D6 S( W; M/ k- S% C$ m1 Y5 |
' C; Z( C, [6 I' h" Z4 z0 S7 g
    秦怀忠,字伯良,其曾祖四川成都人。宦游合浦,遂家焉。后迁白州。宋仁宗朝(1023-1063年)以文学称,同李时亮登嘉佑进士,令徐闻,有循绩,转雷州推官……使督容州。(26)此即秦氏入居博白之一支。邓氏之族,祖籍河南南阳,后迁福建。宋元佑三年(1088年),从福建迁居廉江上井创业。后以廉江油房地方“山青水秀,五行无欠”,遂从上井迁移油房居住。未久,有邓志远者携眷转迁广西博白,是为廉江邓氏入桂之始迁祖。今日松旺乡多其后裔。(27)黄氏之族,祖籍福建莆田。南宋嘉泰、开禧年间(1201-1207年),黄嗣(字学善、号石江)任广西梧州儒学训导,旋迁博白,是为车田黄氏之始迁祖。(28)陈应时,字伯顺,号竹村。其祖浙江天台人,宦游雷阳,入白州籍。淳佑间(1241-1252年),由校尉擢南流令,以复城有功,升藤州知州。(29)此外,宋代从福建迁居博白者,尚有西乡冯氏;从江西、广西迁入者,有南厢张氏、郑氏等。(30)从上述可知,两宋时期,各地客家人迁居博白者已为数甚多。- r- L7 V; S4 e' o  S* Z4 p
9 h! ]' d5 Z# M
    宋靖康元年(1126年),权相蔡京因误国罪被逐岭南,发配湖南潭州(今长沙)。他的儿子蔡桃流放广西博白县。他在一篇笔记中,记录了在博白十年见到的一种人、兽之间有趣的现象。他写道:
0 l) e7 r# `% n; n! B4 J# @* e# b, U$ G9 J! o$ C7 R. M- z& S
    吾于靖康岁丙午迁博白。时虎未始伤人,村落间独窃人家羊 ,虽妇人小儿见则呼而逐之,必委置而走。有客常过圩井,系马民舍篱下。虎来瞰篱,客为惧。民曰:“此何足畏!”从篱旁一叱,而虎已去。村人视虎,犹犬然尔。十年之后,北方流寓者日益众,风气日益变,加以百物涌贵,而虎寖伤人。今则与内地勿殊,啗人略不遗毛发。风气浇厚,乃亦及禽兽耶?先王中孚之道,信乃豚鱼,知必不诬。(31)+ ]% n" X& n* k6 o3 F2 j6 v
前后仅十年,老虎从怕人到吃人,竟与北方流寓日众有关。; H4 m% a) E/ f4 m) _) q

% Z" [& u$ o' z# |    宋室南渡以后,“江北士大夫多避地岭南”(32)。广西容州,也成了北客南来的热点地区。“容(州)介桂广之间,盖粤徼也。渡江以来,北客避地留容者众,俗化一变,今衣冠礼度,与中州同。”(33)时人李伯纪路过容州,作《道经容州诗》云:
+ [% H, P: I8 u7 u0 K
; a* U) B4 g7 g& n    得归归未得,留滞绣江滨  N/ N% v8 M3 B$ |

$ y, p. X- |- o$ z2 y: }  P" i) r    感慨伤春短,侨居多北人(34)
& w' J4 ~" ?0 Q
0 N5 U9 W" M1 a, ^! C, a    与容县相邻的北流县,梁氏东平一支望出河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其先祖“宦广西巡按,遂卜居北流”。后裔分居鸭埌小一里、民乐、隆盛、沙坪等处。陈氏萝村,后裔分居斗口、坡二等处(35)。
) b# S' W) ~1 x+ J) R: r% t+ Q- N2 C- I3 f
    宋开宝七年(974年)置郁林州,辖兴业、南流县地。南宋末年,广东东莞人钟道六(宜万)为广西提刑使司,因抗元兵败,避居于郁林之东宁乡。是为郁林钟氏之始迁祖。(36)文氏之族,望出庐陵,信国公文天祥之后。宋末,天祥侄文陛宦于粤,任海北道廉访副使,卒于任所。陛子文富徙葬郁林,命其长孙来郁守墓,遂定居于此。(37)
" x' P$ H/ e6 I+ q; d. [8 E, A3 ~2 Y+ Z6 s) f! ]
    浔江沿岸各县,客家人入居亦早。桂平县(今桂平市)“李、黄二族,最巨且著,全邑人口,占其十之三,邑有‘无黄不开族,无李不成村’之谚。宋代,李、黄二族各系先祖即有从广东、福建、江西及湖南迁入者”。
$ g2 k8 Z* X6 I# J. m
7 k) O$ q% h! c4 \0 O* v, `! N    贵县(今贵港市,宋为郁林县)客家,有于宋代从广东惠州、潮州、梅州迁来,均谓之来人,即客人,以其离故土而不变乡音也。“如思龙二里东茔村黄姓,即于宋淳熙间(1174-1189年)徙自粤东。”(38)4 `0 W% d3 A, z% d% `

+ c1 |/ U! Y! E% s    横县(宋时为永淳县和宁浦县)、宾阳县(宋时称领方县)城乡居民,亦有始迁宋代者。4 c5 Q3 O+ ?8 r/ E% l

# @6 q" E2 O4 @    地处融江上游的怀远县(今三江侗族自治县),客家人迁入多而且早。宋大观元年(1107年),为避金兵侵扰,有曹、荣、龙、李、潘、杨、欧、马、蓝、侯、龚、谢十二姓人家,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逃至广东梅州,然后西上广西,经柳州溯融江而至怀远县,先住老堡,继迁古宜,居融江上游的曹荣、古宜、文村、程村、黄土与塞和六甲。稍后,“客家踵至”,又有丁、俞、原、伍、向、夏、巫、李、桂、温、王、简、缪、罗、范、叶、蒋、袁、许、潭、贲、赖、邱、邹、邬、邓、郑二十七姓相继从福建经广东迁来。其后裔多居于三江及周邻各县。(39)+ L3 e. R3 P1 W. H' u8 H

; y6 X2 ?, D( f1 J    怀远县南之融县(今分设融安、融水两县),两宋时期有陈、李、龙、韦、余、莫、胡、路等姓从湖南、广东各地迁入定居,其中不少为客家人。(40)
- ~. ]2 D% v' T
, u$ c1 X( W9 [: ]- Z    柳州欧阳氏,系出江西庐陵。宋季,其先祖来官维容,解组后徙居柳州。(41)8 m% n7 c% U8 l2 U, m

3 P5 o% K  E% e7 g    来宾翟氏之族,其系有二:居县城者“其先来自广东故归善县(今改惠阳县)”;居大湾者“其先来自广东东莞县”。系虽有二,“同出自宋招讨使翟观”。(42)+ g& p! D7 H' g9 I% z
! H2 p) o9 F! G, Z
    两宋时期,还有不少客家人向桂西各地迁移。先是,宋皇佑年间(1049-1054年),狄青奉命率军南征侬智高,部众多来自山东。事平后,所部有分土授职而定居桂西各地者。其中黄胜奇以“功”授江州土官,即今崇左县江州黄氏之始迁祖。今县中黄姓万余户,多为其后裔,多数仍操客家方言。(43)与江洲邻近之武黎州和永康、罗白、罗阳土县(今扶绥县地),亦有梁氏及其他姓氏客家人于宋代从外地迁来。与此同时或稍后,来自中原及闽、粤、湘、赣诸省而寄居邕州边陲各地者,“年递增加”。(44)2 y6 D: e* x/ [- d/ \( Y

* B+ H' R" P- n' `7 a    “武缘(今武鸣县)邓氏之族,宋初来自江西。始祖三鄂,始居邓柳,厥后散居思业、陇板等村。”又有“刘氏之族,系出庐陵。宋末,始祖禄,通判邕州。禄父洪福,官淮西总管。元兵进犯,走长沙,举室殉难。禄弃官隐居武缘。今县南刘氏,皆其后裔”。(45)
. o) e1 v: I# h# H8 e- l$ B/ L9 n  K  y: S9 v- r: G# g
    濒海的钦州,有福建上杭县人吕康年、吕延年兄弟,因宋末兵燹所扰,经广东潮州迁居钦州,是为钦州吕氏之始迁祖。(46)约在南宋淳熙年间,有黄言率子从广东嘉应州迁居合浦,其后裔分居钦州、灵山各地。(47)由于外地移民接踵而至,五方杂处,宋代钦州居民,即有五种之多,曰土人、北人、俚人、射耕人和蜑人。而北人“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乱占籍于钦者”。(48)这种西北流民,多是今钦州各地客家之先民。而“钦、防一带昔之为射耕人,实即客家人。以其善开荒而耕,变荒僻为良田也”。(49)
! W, D& e* m+ W6 v! b0 T8 U, x/ j6 P
    值得一提的是:宋末元初,福建宁化人刘广传,乃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授江西赣州瑞金县令。他有一妻一妾,共生十四子。其九子巨江,官知广西太平府事。二房孙法相一家,分居广东及广西苍梧各地。十房孙万习,官山东提学,住廉州府。(50)
; \5 B, v* j, S- C; V3 ~由于大量移民的迁入,南宋时广南西路成为全国户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全路528220户,比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增加118.2%,其中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前便增加246546户。(51)在这些移民中当有不少客家人。' O! V0 F" y7 ]. Y( F

- b; j5 j; z5 v. Q3 F" K+ h    从迁徙的情况考察,宋代,迁居的客家人除少量从中原迁来之外,主要来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各地。桂东和桂南地区,仍然是他们择居的重点。而桂北和桂西的一些州县,这时也开始有了客家的移民。他们入桂的路线,除湘桂走廊、龙虎关与茶江外,多数经西江水路而分流各地。促成他们迁桂的原因,主要由于仕宦或躲避战乱。其中刘广传子孙多人,因做官而至广西太平、梧州以及廉州府等地立业定居,可说是因仕宦而入籍广西的典型。而福建汀州数十姓客家男女,不辞远途跋涉,不避“蛮烟瘴雨”,深入融水、怀远偏僻山区,可说是一次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集体避乱。这在时人深恐毒瘴杀人之日,(52)确是一次罕见的勇敢迁徙活动。( Y% p$ b' `2 L1 N5 V$ j

+ N( ?# {  h* b- W; k7 V    因为客家移民日多,到了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客家话成了广西的重要方言之一。当时先后出任桂州通判和钦州教授的周去非,对此作了专门的调查和记载,他写道:. b4 Y) P% W* C. ^6 l
3 [! A* u4 q: e. y2 E- r2 w, x
    方言,古已有之,乃若广西之萎语。……至城廓居民,语乃平易,自福建、湖湘,皆不及也。其间所言,意义颇善。有非中州所可及也。早曰朝时,晚曰晡时;以竹器盛饭如箧曰箪,以瓦瓶盛水曰罂。相交曰契交,自称曰寒贱,长于我称之曰老兄,少于我称之曰老弟;丈人行呼其少曰老侄,呼之少曰孙,泛呼孩提曰细子。谓慵懒为不事产业。谓人仇记曰彼其待我。力作而手贱曰指穷,贫困无力曰力匮。令人先行曰行前。水落曰水尾杀。泊舟曰埋船头,离岸曰反船头,舟行曰船在水皮上。大脚胫犬曰大虫脚。若此之类,亦云雅矣!……(53)
; V8 [# ~+ s/ p2 u6 L1 V5 Y- z% l. o$ ^$ e4 S& C
    这些地道的客家方言流传于广西许多地方的城廓之间,说明南宋时广西东南沿边的州县,客家人已经不少了。
* S" V* v9 X# b7 L- x# H! I8 O. T
    三、元代(1271-1368年) 1 f" l9 u( T* R, L1 |# c. q- g  R2 ^
  q" H& S9 D3 ^
    元灭南宋的战争,激起了南方的重大动乱,士族百姓被迫走避四方。而元朝近百年的严厉统治,并不能阻遏人民的转移迁徙,其中进入广西的客家人也不少。今按元朝在广西的路(府)、州建置(54)分区介绍于后。
7 M7 Z! C  ^& r0 Y
8 f% D) ]  \) _! a1 c: x& F" i    静江路
4 X+ I/ `% w; w: F
1 [; W! V5 y: E) Q( x+ _$ J, H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静江路总管府,路治在临桂县。有元一代,客民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迁来者不少。元初,广东兴宁人刘贵魁(字汉远)任桂林镇抚使,卸任后即定居桂林。(55)又有黄氏之族,原籍江西。元初迁居桂林。元末,其子孙有移居庆远、南丹溪垌等处军民安抚使(今忻城县)者。路属之兴安县。唐、文、王氏各族,从江西庐陵迁来。另有黄氏一系,即于元末来自江西;罗氏一系,于元至年间(1341-1368年)来自庐陵。其中有不少为客家移民。(56)
" ]; E- b8 b8 ^
* c& m2 z6 a; L6 G% k! ~: G    全州路
8 m0 W+ e# ~6 @  e4 |" C
4 \# t# k+ [( a: P! d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时属湖广行中书省,辖清湘、灌阳两县。清湘茅埠、水西、瓦窑、石桥、蒙家、留贤、大桥头诸唐姓,第埠、水西、瓦窑、石桥头诸赵姓,以及县中周姓,皆系出江西,于元代迁来;灌阳勤塘、会湘桥、下坪头诸村范氏,宋末元初来自江西丰城;官庄、赵家洞诸村何氏,白沙、旱禾等村胡氏,则于元末迁来。其中亦不乏客家移民。(57)
( V1 q: s% i1 d' N" b: p! x, y- F5 E" h3 m
    柳州路% p4 a. f3 E9 G

/ f3 `% ]0 A( S+ N3 I: d9 R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柳州升为柳州路,领马平、柳城两县。元代,有杨文成、杨文昌兄弟从广东梅州移居柳城。(58)
$ \* R' J. U0 V! H+ \9 g% s5 e; I: q0 K9 R8 i
    梧州路3 C( A. a! b; h9 X! o( l) T

8 l- G* H- L2 z! U# w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梧州升为梧州路,辖苍梧县。邑中居民,有于元代自广东迁入者
* B* I! e* D: Z, p" H9 R# h9 o$ f- m  b/ Q, \- [
    ,其中刘氏一系,于元末来自广东兴宁。(59)
8 |- L0 k% V2 w/ V
  h8 ?, _3 I5 V( ]    南宁路
0 y4 S* e2 h4 _9 h
& B, |) n( u/ ?& r, p3 W4 p* w9 S    元至元十六年,与柳州、梧改路同时,以邕州改为邕宁路。元泰定元年(1324年),邕宁路改南宁路,辖宣化、武缘两县。武缘黄氏之族,派系不一。一系来自江西吉水,始祖黄宗文,仕元为邕州参军,致仕后卜居武缘。其后裔散居乡宦、黄家、黄盖、武山各村。一系来自江西南昌。一系来自江西宁州。一系来自福建,始祖黄子依,元末授滇省知县,值乱世,遂家于武缘。(60)
7 \( W9 m; z1 i9 t5 f0 Y3 f. L1 I: F- U8 e5 D
    宾州路
6 h% I% F! ]; a2 t6 D4 E3 f& [. ~; w0 J
    元初,以宾州升宾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改为宾州。元代,先后有广东、福建等地客民迁入居住。(61)
, e6 Z% q/ i' p3 y) j
+ K2 C4 X& d, G+ ]/ [    平乐府
' F1 p" q; V1 d6 Q( R
) B( h8 K$ h! d& T    郁林州/ s: a& }- ]( A1 |
, N1 ]6 I4 z  J  `: p; E% O
    领南流(今郁林地)、兴业、博白三县。兴业梁氏之族,其系不一。元代来者有四,为赣、为闽、为豫、为郁林。陈氏之族,则来自博白、郁林。元初,福建上杭人刘高千迁居博白,
7 `- X$ C" j5 U* X  d% e是为博白刘氏之开基祖。与此同时,刘高千之堂兄弟刘濳(字汉山,号月洮)官郁林知州,即在任立业,后裔分属州属各地。(64)又有陈朝奉者,浙江天台人。宋末,出任广东雷州刺使,卒于任所。时“宋祚告终,鼎移元室”。朝奉哲嗣七人,“凛君臣之大义,痛国家之沦亡……遂弃簪缨,而以耕读为业,择居广西博白,开疆辟土,各自经营”。以朝奉之孙陈应为博白陈氏之开山祖。(65)博白那亭黄氏,原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元延佑五年(1318年),黄州仲以举人出任广东石城县(今廉江属地)。至二世,鼎立三房,长凯珊(水壶),世守旧乡;次梅珊(水洁),迁居吴川冷头街;三柏珊(水心),入博白,居那亭(今文地镇属),是为入桂始迁祖。太平天国堵王黄文金即柏珊后裔。(66)
( D- V- a, Z6 K+ h
* z: E3 [& m8 Y4 Q5 e2 q    容州路
8 K  i, y2 m( S7 \; k) u/ M
5 n: y$ e2 I4 {9 _# z8 L4 W    陆川县陈氏,大桥系于元初来自浙江天台。其始迁祖陈思辑(肇波)因至陆川做官,致仕后遂居大桥。莲塘族于元代中期来自博白江南村,仍奉迁博白之趁崇礼为始迁祖,在乌石沙江开创基业。(67)$ F+ Y1 [# I! N5 i% e& p; `" |

6 E3 g7 V% _1 J& L    有元一代,从外地迁居广西的客家人,见于记载的还有:广东兴宁人刘昌(字坤,号月波)于元初迁居贵州(今贵港市)城内,其后裔有分居桂林等处的。又有广东长乐邹氏,迁入北流县。梅州张氏、蒙氏之族,移居广西。另有防城钟氏,原居广东嘉应州兴宁县龙归洞太平湖。宋末元初,文亮、文明、文聪兄弟三人“飘落钦州防城”。文亮在安南大角立居,文明在汉水田立居,文聪则在白塘立居。(68)% |$ K+ B; _& d) L' I0 ?
: {6 g/ ~) P* Y
    在元代,迁居广西的客家人中,以姓氏论,其可考者仅刘、黄、唐、陈、杨、罗、邹等十数姓。以迁出地论,则仍以江西、福建、广东与湖南诸省为多。考其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仕宦广西,逃避战乱,或誓不仕元而定居广西。前者为平乐知府刘衍,郁林知州刘潛,桂林镇抚使刘贵魁,邕州参军黄宗文,都是游宦广西而定居下来的。后者如前面提到的宋末参与抗元的钟道六,因兵败而避居郁林州。从此,凡所出文字,悉不用元世年号,但出某甲子而已。晚年谓其子孙曰:‘屋温氏一日不灭,汝辈但布衣终老’”(69)。元末授滇省知县的黄子依,亦因乱世而避居武缘。至于因经商、垦荒谋食而迁入广西者,在元代则不多见。8 [6 n. h$ x0 p8 j

. i# \: v1 i8 N/ b# q$ F  四、明代(1368-1644年) 9 D+ c6 ]3 m4 P1 H& X

5 [. y5 _& V0 y/ B4 A    明代,广西虽然出现了土司势力的坐大,同时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大藤峡、八寨、府江等地的瑶民反明斗争,但总的说来,社会经济比元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明王朝统治的276年间,各地移民进入广西的日益增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客家人。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广西的11个府和各个州县。(70)
* t$ f# l7 z  O7 s( e8 m5 ^4 T0 k, G
    桂林府2 `( s' }' x  j8 A# k' `5 J) `
$ Y- \9 e! ~. h  H6 X* r
    治临桂县。有明一代,从江西、湖南、湖北及广东等地迁入的客家人更多。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有曾思联者,“由山东邹平县迁广西桂林六塘开基立业”。而其后人曾兴贤则从六塘深入阳朔金宝山区,在长乐“成家立业”。今临桂六塘、南边山与阳朔金宝山乡各地曾姓客家,多其后裔。(71); w; p8 L8 M  h1 g

# Z/ h' K3 N6 X0 }: }" T" O( S) G    桂林府属兴安县,唐、王诸姓,在明代仍有来自江西、湖南两省的。陈氏之族,其中一系来自湖北黄冈。祖籍江西庐陵之彭氏,多于明初迁来,庐陵李氏,则于天启年间迁来。萧氏之族,分别来自江西庐陵与湖南省。(72)0 c, B% A5 w1 M1 [2 S) _, m$ b

( b/ q1 L! P: h9 T* s: |    全州地方,明代从江西迁来者颇众。州属铺沙、草湾、长沙蒋氏,梅溪、西头、竹屋、霭山、上村各处唐氏,恩乡、邓家埠邓氏,恩乡第十二村及瑞川、圳头、宅地伍氏,松川村张氏,以及州内潭、腾、秦、周、武、吕、田、孟、石、马、吴、徐等姓,皆于明代从江西迁来。此外,有刘氏之族,亦于明初自江西吉安迁来,其后裔散居于灌阳盐田源、花果陇各处。于、石两族,明代来自江西,定居西延(今资源县)地方。(73)江西吉安府属各县多有客家,故此时迁徙来桂者当有部分客家人,应无疑义。
* Q  S/ o3 Y9 u( @+ l! V4 d$ o5 D# @$ a4 U* [* o
    平乐府
. x# ^: j, |- Q9 D5 S2 C, i: B+ D2 j% a& P2 I1 q4 M/ l" m+ e) p
    平乐沙江乡廖氏之族,明代来自江西。“协和乡以陈、李、黄、何、吴、林、黎、王、卢、曾、谢、颜、莫、周为大姓,来自湘、粤、赣、闽。”
8 R) x  _& [* f& a+ h4 Q' e* A9 F& W( k+ v6 p! o6 K3 _# e  J: F
    荔浦一县,以莫、陈、李、黄、何、张等姓最大,文、刘、王、龙、邱、朱、周、谢、罗及钟姓次之。以上各姓,原籍多在江西、福建、湖南,亦多始迁于明代。/ [, f" W! [# w6 m
/ O# |& D1 U3 i" k4 l$ H# u4 W3 ]
    修仁王氏之族,明末来自广东程乡(今梅州市)。(74)
# k' M5 R! l+ ^0 y* Y' g" P8 _$ z8 {. a4 t$ O; M( g( d- C
    昭平邱氏,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广东翁源迁居马江,其后裔则分居北陀、富罗等处。北陀吴氏,亦于明末来自广东翁源。清初,再迁马江、沙子。(78)而凤凰乡胡姓,明末来自广东长乐。叶姓来自广东程乡县,其另一系与贝姓来自广东河婆(今揭西县)。吴姓则来自福建古田。5 F* s# s2 M2 o/ `6 D
明代,即所谓“僚蛮盘错,山川险怪,从篁深菁”的永安州,也开始有了客家移民。先是,明万历年间,姚丕基从广东程乡迁入州西龙定里之秀才村。明末,又有韩彦荣从广东移居龙定里。(79)
2 p, t: l# m# I" }- {
# S1 |; W) g4 D' h# X6 l    贺县沙田龙井张氏之族,原居广东南海九江璜宝村。明末清初,张近星偕妻冯氏,儿子实,以及姻亲关奕思夫妇迁居广西,先住昭平鸭公营(现钟山县地),继迁珊瑚,再迁沙田龙井村。子实与姻亲筑堤围堰,养鱼发家,置田建房,安居乐业。(80)
* A) d6 n. G. T1 r7 o+ {" ?) [/ m5 }& F
    梧州府
- I4 P* q& E3 U. n" n" G1 g5 b
+ W' o1 B- y0 X' _    明代,客家人移居梧州府属各县者甚多。苍梧巨族,有陈、李、黄、钟、黎以及刘、林、张、严等20余姓。各姓、各族派系甚多,非同一祖。其始迁时期,以明为盛。居四乡者,“大半称述来自珠玑巷”。(81)
0 q2 a: J0 ?8 W+ q* c: K, Q8 E9 X  k" _0 k) h" v7 x
    岑溪黄氏之族,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从福建上杭经广东程乡、英德、封川(今封开县)移居来县。始迁者黄佑。(82)6 s  A( \( [( Y3 |* A4 a

! `+ A1 Q+ i& f; X    藤县钟氏,明末从广东兴宁县归垌迁来,先居五屯江和平圩陈村,后迁太平圩,再迁大任里及永安州城与北楼村等处。(83)陆氏之族,原居广东英德县白马寨。明末。陆胜情在刑部为官,因故获罪,遂携子女10人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避居广西梧州,旋溯江而上,卜居藤县。其子女则分别迁居永安、昭平、平南、平乐及桂林各处。(84)而明清之际,广东肇州府封乐(川)人李明斗“因避世乱”,从封乐溯江西上,避居于藤县四十九都之三江里。至清康熙年间,移居三江里之甘村坪。乾隆年间,由甘村坪再迁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即其后裔。(85)
' V& u2 |, c4 `+ a' [: X' Y) ?; j- d: z6 U0 I2 f" z9 F
    郁林州
+ \( A/ P8 I8 x. C' u# n! Z) Y1 R  u/ @  ^( k8 b% V( e( G
    周氏之族,系出江西吉水。明宣德间(1426-1435),周学善为郁林州学正,“秩满居留不去”。杨氏之族,原籍江西,明中叶迁居郁林。梁氏之族,一系出自江西吉水。龙氏之族,系出江西吉安。皆于明代迁来。(86)- o% t. K: R3 n. y% H; O

6 ]& x  F( S$ Q, T- R    博白“邑多巨族,最著者为李、刘、陈三姓”(87)。李氏多来自两宋,已于前述。刘氏之族,支系甚多,大部于明代来自福建。明有刘通礼者,“字法明,明朝庠生,原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游学至博白,因过三谨堡东乡,遂置产报籍,开基于良陂塘”。通礼生子七人(千一至千七)。抗法名将刘永福即千一之十二世裔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汀州府武平县刘福八偕弟福九并携3子迁居邑之亭子堡。其武平同乡刘陈常则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迁入华尖岭。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广东南雄(一说程乡)人刘瑶之子孙有迁居于郁林、北流而后分居博白城西各村者。与此同时,汀州刘永通、永达迁博白,先居县城,再迁东平。福建武平人刘思睿经粤西石城县迁东乡大旺岭。(88)
% D- d( u! O1 y- n- T% ]6 k$ l
7 G0 g0 a  O5 `2 H2 r" q    博白凤山龙湾陈氏,祖籍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河桥堡第三甲岸坑村。明正德四年(1509年),陈景通(字福源)孤身西迁,至博白蕉麻(即今凤山)龙湾。当地仅有赖五婆一人居住,苦于无人养老送终。景通遂与老妪母子相待,由此得以定居并继承赖五婆业所。历经四百多年、20多代的繁衍生息,后裔近万,分居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为了怀念前人恩赐业所的心意,祖传凡景通公后代家门都称赖陈门”。(89)凌氏之族,明初来自江西省赣州府长宁县。(90)王氏之族,分闽、赣二系,皆于明代迁来,闽系迁桂较早。始迁者为王茂显。祖籍福建省汀州。明初,因“宦游琼海”,致仕后归里,“路经白州,慕形胜,遂家焉”。先居王村,旋徙居略塘。子宥余、海余、象余。(91)语言学家王力即其后裔。赣系始迁者为王瑞,原籍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明弘治二年(1489年)迁居白州,居新村。“十六年(1503年)乃奠基盘麟”。生3子,长文金,次文玉,三文周。(92)博白朱氏,祖籍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明成化年间,朱洪珍(字白玉)任广东灵山县教谕。致仕回籍以后,因“慕白州形胜”,遂于宏治二年由安远迁于白州衙前竹根山创业。同来者有兄弟洪穆及子绍琪、绍玉等多人。(93)周氏之族,明初先迁郁林,再迁博白。其他如陈氏、苏氏、吴氏诸族,则于明代分别来自闽、粤两省。(94)邹氏之族,世居广东。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因世乱,邹贵、邹德兄弟从惠州府长宁县(今新丰县)宦游湖广,后迁广西博白之小白江(今三滩地方)。邹连琳则从惠州长宁至陆川任训导,卜居陆邑榕村(今南河地方)。其后裔有迁马田肚门楼村苑园角者。(95)1 f" i( u; J. j3 T  b+ c
: `/ T7 G, }9 K7 ?7 u0 X
    北流县民乐柘根山凌氏,明景泰(1450-1456年)时来自广东程乡县。始迁祖为凌仲和,其后裔分居塘岸和容县华丰滩等地。(109)北流翰塘刘氏,祖籍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杨家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刘泰迁居广西北流县,先居县城西门内,“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后迁翰塘村,娶朱氏女为妻,生子刘金、刘满。以后人丁繁衍,成为县中巨族。(110)
+ F* A% a, b7 W* S, z2 e大坡、三河李氏之族,明末分别来自广东、福建。塘肚、沙垌刘氏之族,明末分别来自江西、广东。而塘岸曾氏、联石罗氏,则同与明末从江西迁来。散居于城乡、榄角等地的邹氏,明末来自福建。散居那勤、卞三里各地之伍氏,明末来自广东。散居古架、周一里各地之周氏,明崇祯(1628-1644年)时来自翁源。散居卞二、卞三里之顾氏,于明末迁入北流。(111)( c8 [( z; K- K& w4 a5 |  l8 _1 x
/ a# `4 T: t/ ]$ t" O9 C" E& s
    容县山咀黄氏之族,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来自博白车田,其始迁者为黄养释。(112)
& v4 W4 @& c4 x+ T" Q
$ @: x8 }2 h  L& h. z    浔州府4 Y2 D# U1 P$ u+ e$ Y
( c+ M6 c* h  ]& N( A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有广东程乡人凌满携家迁入贵县,卜居苏湾。约与凌氏迁居贵县同时,广东惠州人陈庆贤因出使交趾,先留郁林,随即移居贵邑东津。(113)浔州韦氏之族,祖籍广东,明中叶迁广西。先“至广西梧州(府)容县立业”,稍后,又“分上浔州(府)平南(县)城,散入木棉、都兴、寨岭居住”。明清交嬗之际,其中一支从平南移居桂平金田村,此即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家一系。(114)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广东韶州府英德人钟远,“因避寇乱,走至浔州桂平安众开基立业”,以后子孙繁衍,分居吉岭各村。(115)明崇祯年间,又有英德人傅定国、守国、安国兄弟三人,“客商于广西浔州(府)武宣县,经营开采铅矿于古律地面,暂居思古州”。傅正邦(一作邦正)继至,娶台村陈氏女为妻,旋旅居桂平宣二里莫村居住。(116)王举谢氏,原居“东粤韶州府英德县琵琶乡东水村”。谢天佑(字简臣),“因伯祖方辛公分巡左江,者诚公出守浔郡”,天佑时年幼,即“随任粤西”。后方辛公“官拜总戎”入黔,者诚则“告终于浔署”。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佑时年十二,形单影只,流寓桂平。发愤读书,营厦王举”。垦承荒粮三百六十余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天佑例捐太学生,考授州同”。(117)今来宾、宾阳各地,多有王举谢氏后裔。明代迁居浔州者,尚有广东兴宁人陈坤蒲父子。(118)
' c6 s, v8 j( i+ }. p
5 F: s; ~4 e1 J( q    平南县彭氏,原籍福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彭元祥偕妻胡氏携子宗显、宗常、宗秀经广东南雄迁桂,居大乌圩。(119)袁氏之族,祖籍广东省东莞县。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袁子鹏因游粤西山川,并从事木材贸易,携子崇涣由东莞县水南乡袁屋墩先至苍梧戎圩,旋上平南白马村定居。崇涣因“应童子试,被人讦,改藤籍”。时已另有宗亲分别迁居于平南六陈乡、藤县白马圩与郁林州兴业县等处。(120)惠政里陈氏,祖籍广东英德县之板铺圩。明崇祯初年,因“奉令调军剿匪”,陈天龄、陈天泽先后入广西。事平后,留平南,先居惠政里石榴村,后迁雷庙坪、花良村等处。(121)" I6 ?, k$ r& j" @$ c& `

% W& q$ D6 z0 i) q1 h( }    柳州府
: M7 I& F" |" Z$ @* Q% s6 l8 b! u( y
    马平县戴氏之族,系出江西宁州。明初,戴子成以靖难功授将军,除指挥大使,镇守柳州,遂家焉。今洛埠雷村,柳州太平村、樟木村,烟户骈连,皆其后裔。陈氏之族,系出江南。始祖陈应,明大理寺正卿。明成化年间,随韩雍“征蛮”,遂居柳州。民国初,广西督军陈炳焜即陈应十五世孙。龙氏之族,原籍江西吉安,明万历年间迁来。熊氏之族,明末来自江西吉水。(122)! L1 }3 v. P$ }3 K

( a/ D9 Y' p; p: ^6 U; {$ i9 O    柳城县大埔邓氏,明嘉靖时,邓积善(字余庆)“知世将乱”,偕妻吴氏及弟积熙从河南南阳走湖南祁阳,旋以“祁亦非乐土,复擎眷南行,止于邑之大埔,始定厥居,卜住处即今正邓村”。这是直接从中州经湖南迁居广西的人家。(123)
0 G9 o, H! s; y8 u3 j; P% L1 l& N! G) @7 X) l! W/ b) h/ f
    武宣县,黄氏之族,一系出自广东,明代迁来。陈氏之族,一系出自广东连平,明末移居武宣。廖氏之族,一支于明末来自福建。(124)
% W7 j4 a3 C  e& S2 x2 C% \! W6 b/ \+ M' Z! l1 u
    融县,明嘉靖年间,江西南昌府人石崑湖,以军功任三楚督道,奉其祖兴延卜居马平县之油榨村,未几,又迁融县之石浪村。(125)6 s* H1 R% H, u5 E) d

5 P0 F6 L+ Z& `' m/ \    罗城县石门乡中寨王氏,原籍湖南省郴州宜章县古平村。明初,王尾宁偕弟尾圣迁来罗城,居中寨村,尾圣后代住马甲村,一度迁居天河县,后回迁罗城高浪三甲寮,亦有分居理苗县者。(126)石门乡谢村张姓,祖籍广东韶州府翁源县,始祖张日隆,以补锅为业。明神宗万历年间,迁居广西罗城县西乡的西七里九冬坪。(127)东门乡沟村吴氏,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明嘉靖年间,“游至广西罗邑西九里上寨高里村,娶妻卢氏,遂家焉”(128)。新村谢氏,祖籍福建汀州峨眉村。明嘉靖年间,谢颜政远来广西,入居罗城大梧村。后移居村外,自成村落,即谢村。(129); I0 Z3 Y' O$ W  ?7 ?) E: I

7 \. ^5 B( r3 c; m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20年),又有大批客家移民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入广西,几经转徙而至怀远县,定居于老堡口和古宜一带地方。另有朱、赖、廖、李等二十余姓客家人,分别从广东程乡县和江西、福建各地迁徙至富禄镇属各地。(130)* k( d! g; a) r0 W0 }( G3 Q" {
来宾县迁江黄、吴、凌各姓,于明末因“平八寨瑶乱”来自山东,事平后分屯地方。方氏之族,其始迁祖讳昭,湖广江夏县人。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从军广西有功,“受封来宾县千户指挥世职”,遂家焉。黄氏之族,原籍广东南海县。翟氏,原居广东省东莞县。姜氏原籍湖南零陵。皆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军功受封居留入籍。良江萧氏,则于明代来自广东程乡县。以上诸姓,其后裔至今仍有不少讲客家方言的。(131)2 ^/ @/ l$ ?# k0 ]; f
9 q7 Q* I% J" O* K: x, p5 C5 _
    宾州(今宾阳)何氏,原籍广东,明代,何临清之子宜祯,自灵山移居宾阳新桥,是为入桂之始祖。其后裔六支,分别迁至来宾县及那马土司。(132)萧氏之族,原居广东兴宁县澄塘。因世事不宁,向外迁避。明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十三日,在龙川县遭贼匪杨子亮破围。萧胜全合家遇害,仅其妻蒋氏与子萧秦得于逃脱。蒋氏后嫁陈朴为妻,逃至广西宾州,是为广西宾州萧氏之始迁祖。今宾阳、来宾、柳江、武宣、象州、忻城、马山及柳州、南宁、合山各市,皆有其后裔。(133)
4 t1 F. L" d) ?" Q& z9 ]' P
1 ~# `; \( a7 C( d    上林县温氏之族,系出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始祖雁,明初迁来。陈氏之族,系出广东兴宁,始祖箴。明代迁宾州,裔孙遂福,再迁上林。(134)
* `! Y$ k4 b; ^* M& J' d6 C5 r; x. B. Y6 q
    太平府
) U) j( ~( K2 N% E( j) e; l( }( T" g9 U5 o" j% `3 e% g
    地处桂西边陲,所辖多土州、土县。明代,龙州有王、江、吴、钟、陈、梁和甘姓诸族来自广东程乡县。有莫、班、吴、玉、彭、卢、淘、郭、王、邓、马、陈、林、夏诸姓来自福建、江西两省。向武、都康各土州,明代有广东黄氏一系迁入。思恩军民府武缘县,洪武二年(1369年)有江西庐陵黄氏迁来,黄敏勋即此系迁居武缘之始迁祖。周氏之族,祖籍江西庐陵。明初,其先祖知武缘县事,卒于任,其裔遂家焉。(135)又据明代人撰写的《霍勉斋集》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左、右江各府州县半是广东流民寄居,或买田收租,或娶妻住宅,多有长子育孙”的。其他如南宁府属各地,亦有少量客家人迁入。
3 |9 U: X, x6 O& _5 w. A
$ B3 C+ U2 ~  \* K6 S) F    廉州府
. z$ M& s! X4 b) Q% Y
' u$ e  |' R8 z4 \9 e    合浦黄氏,明宣德、正统之时(1426-1449年)自广西博白迁入,其始迁者为黄君相,即福旺黄氏之始迁祖。(136)$ v# J% k1 `  y) v8 W  _# J, [0 G, i9 f
5 }: m$ g# v2 w9 z+ p( g# T) ?
    明代,因为少数民族起事连年不断,为了巩固对广西的统治,明王朝在平定“叛乱”以后,通过设立卫所,增派驻军,(137)在少数民族地区遍设各类巡检司,同时对土司实行“弱干强支”的政策,收编那些坐大一方或叛服无常的土官,实行“改土归流”;而又利用那些驯服的小土司,对各地土民实行统治。因此,有明一代,政治性的移民仍然不少。在派来广西的流官和驻军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以及其他省区的客家人。他们因对王朝有“功”,受到封赏,成为地方的统治者。而这时由于逃避灾荒,远徙广西垦荒谋食或经商、傭工以图反展者也逐渐增多,经济性质的移民色彩日益明显,又是明代客家迁桂的另一特点。* x; e6 u, x5 F/ z  T  }; w' F, V
+ b6 a1 t0 X, S" m" r% o
    五、清(1644-1911年)
5 [. M+ C  s' F
8 ]+ j& g& H& Y4 A……(略)
. ]1 Z. e* k9 j7 H# B" z- V; s
0 r6 ?! N/ b! f综观清代客家人向广西的迁徙,从顺治至道光的200多年间,是其迁徙的高潮期,其中尤以乾隆期的60年达到最高峰。这在客家的迁桂史上,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
/ t$ J3 P* O0 e2 l/ l- W5 y5 Y
3 _1 j; g  H* T: r7 `    考察清代前期客家人入桂如潮的原因,既和广西地广人稀有关,也和清王朝实行的招垦政策有密切联系。从近人的调查研究可知:在清代,广西与湖南、广东各省的土地面积相差无几,而广西已开垦的耕地面积仅为广东的1/3,约为湖南的1/4,说明广西可供垦植的土地极多。(138)加于广东等地屯田的课税远比广西为重。(139)这种情况,对于无地或少地可耕的贫民极富吸引力,易地谋生成了许多客家人迁徙广西的动因。9 @, s" B& A: N: D% F% x  F
, a- ?' i/ ?$ p
    再从迁桂客家人所处的省份,以及他们入桂后定居的州县考察,则广西东部的贺县、昭平、钟山、富川与平乐等县的客家人,80%以上来自广东,其中尤以嘉应州、惠州、潮州、韶州各属县为多。桂中的柳州、柳城、来宾、宾州和桂平、贵县、平南、武宣等地以广东移民最多,其次为福建籍。桂南的博白、陆川、郁林等州县,除来自粤西的钦州、廉州、防城外,福建和粤东的移民亦不少。桂东北的阳朔、临桂以及修仁、荔浦等地,则以江西籍最多,次为广东和福建两省。桂北的怀远、宜山、罗城等地,广东移民之外,福建客家人集体迁入者甚众。至于桂西各州县,客家移民多来自宾州及桂南、粤西各州县。他们迁入广西,多数人不避艰险,深入尚待开垦的山地荒原,以农、林、渔、牧为主业。而以帮人做工作为立定脚跟的手段者亦不乏人。至若负贩营商,始初多在乡圩小市活动。有的经过一番拼搏,成为桂、柳、邕、梧等通都大邑,或郁江、浔江、融江等沿河城镇的富商巨贾,形成独立于粤、闽、赣、湘各省商人之外的“客家帮”。% c2 B% Z  g- {7 I) F+ W' O4 p3 `
至于外省客家人迁入广西的道路,也各有不同。概而言之,江西客家多经湖南从龙虎关或由富川的苍梧古道而来。福建客家多是水旱兼程,多数经广东走西江水路,亦有走陆路经龙虎关等地入境的。广东客家人多数缩西江而上,然后逢水行舟,或不辞旱路跋涉,深入广西各地;还有不少人从肇庆、高州、廉州、钦州等处北向广西转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少数是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一步到位的,而多数是几经辗转,历尽艰辛,然后定居下来的。
0 \2 v+ q* I, m) p& y+ t. L6 L
, z" m' m# S: d$ ~6 k1 F2 ]6 {    道光以后,尤其是咸丰、同治以后,直至清王朝灭亡的60多年间,各省客家人向广西迁移的势头虽然大为减弱,但是,就在这时,出于政治的原因,出现了两次客家人的集体大迁移,却极值得注意。一次是起义于广西的太平天国革命,在咸丰二年(1852年)从广西向江南的大进军,是起义者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向外拓展的需要,也是一场“鞭敲金镫响,高唱凯歌行”,数以万计的客家人的集体大迁徙。随着战争向全国发展,直至太平军在各地的失败,不少死里逃生的客家人又散落全国各地,或者流亡海外,还派生出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是后话,我当结合有关部分再作解说。另一次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广东肇庆府发生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战败的客家人出于避祸的需要,或被清政府强行遣送成批向广东迁移。这在客家人的迁移史上,则是一场血泪交加、死伤煎迫的惨痛大迁徙。$ A  w5 E& @) N  ]% x4 N8 ~

- A' m- O" F0 g4 ]) M/ F4 w    清末60年客家人迁徙广东的减少,原因甚多。首先,这是广西战乱频仍,灾荒不断,社会残破,给外地人带来的是恐惧而不是希望。其次,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沿海开展了疯狂的廉价劳动力掠夺,(140)使贫苦无告者误以为谋生的新路。“漂洋过海”的“金山梦”,逐步淡化了移民内地谋生的观念。这在客家人的谱牒中,也多有反映。(141)这些因素,造成了辛亥革命以后客家人迁移广西更加冷清的局面。 % r2 g5 j- S% t- z' R4 T
# Z. v" ]* M$ L' g
                        六、民国(1912-1949年)
! L9 x1 t( J- \8 y' a; j" ~: N. j+ O! {) [
    ……(略)……
, k  L0 @( V( w8 C5 x: ~  _+ H* I) J: A. @/ @% z9 E2 n
    ①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地理门.五岭》。
  `; m% \' s" B# J" m6 x& `2 U, B: a
    ②龙泰任:《融县志》第二编,《社会.姓氏》,民国二十五年
; A  S1 V8 q3 o5 H0 s. D8 W
7 e  ^5 z, N- F: }2 u; t    ③陈家谅等主编:《融安县志》第一编《地理》第三章《乡镇》;第六编《社会》第五十三章《民族.汉族》,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 E( J+ l0 L; W0 }! M+ M1 E# l" C7 g- p
    ④朱德华等纂:《博白县志》卷十一《列传》,道光十二年环玉书院重刻本;刘介编纂:《广西通志稿.社会编.氏族二》,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广西通志馆印。
+ M/ T) G9 D0 B/ w0 O3 K6 k, |3 d- N5 t6 z. C  D  y# ^
    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
' P% X% Y. V0 k8 ?
' P+ C; |" t4 m$ B1 C" _! r5 ]    ⑥《广西通志卷》218,《经石略》四
( g+ N1 \- u" k$ i8 `- `0 j( L; G) L
    ⑦贵县桥圩《杨氏族谱》,1982年翻印老谱。族谱记:杨成荣为杨氏家族第五十代。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又有杨氏八十二代孙杨文芳偕妻徐氏携子九人(秀一至秀九)“由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清溪市重禄村迁广西浔州府贵县郭南里南溪桥”。又据柳城县中医院杨世生藏《杨氏族谱》(不注修纂年月)云:北宋淳化、至道年间(990-998),杨成荣偕妻储氏及三子从福建移居广西。两者迁桂时间不同,附此以供参考。: Q$ |  @/ A1 [2 e% [4 o( p2 C

' |' d/ @1 [7 L( a* }, @    ⑧何松心《客家何氏源流》,见《兴宁何氏宗谱》,载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第一册,香港1965年。- N- N+ a2 w; i) L" b' B) ?  {3 L

5 B. q# Y# O+ Z' c) S$ ^5 b6 Z    ⑨党丁文编:《广西历史名人名胜录》,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张炳强主编:《平果县志》第六编《社会.民族》,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j( _3 q, V! v% O, G& L
) J9 H. X% ~4 }7 @
    ⑩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本编《族谱中之客家源流.温氏》香港九龙中国学社1965年
, n0 D  C6 S6 C  L) m) h+ y0 \; q: d1 j  k! {
    (11)刘介编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桂林市》7 f: K* y+ |9 @7 K3 U. B1 C0 H7 _
( x# r4 U# R( L$ V, `
    (12)大圩毛村《黄氏族谱》,民国七年修,1951年续修,黄宗林收藏,廖江同志提供,按:大圩原为临桂县东乡,今归灵川县。: h* p5 y4 J3 V5 A* `" V& k0 R
" M5 U/ `" ]7 T  G/ C
    刘介编繤:《广西通志搞.社会篇.氏族二.富川县》0 e  j2 h& d; s+ J0 b
: i* J: p  D( G5 z' g6 B  z1 i
    (13)唐载生纂:《全县志》第二编《社会.民族.附姓氏》,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刘介编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3 [1 ]1 B* o4 d
" i) Z" e. c0 M1 G8 ~! s! ^2 {5 n5 p/ a
    (14)《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灌阳县》
' E' B+ K+ R( D  R# c1 z1 ]  Y0 j3 t  B7 G% F  @8 L) X  C
    (15)《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
" _0 i; `, `/ X  C& k* N( u) P( Q9 x$ [4 ~1 Z; v8 L0 m
    (16)1965年在五通调查采访,并参看《义宁邓氏族谱》( e5 D* W  D* I5 O8 v1 [

* {  n- G/ t  m. B. p) e    (17)李繁滋纂:《灵川县志》卷一,《舆地一.道里表》,民国十八年。
% J/ R% x+ R+ `  x(18)刘介编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富川县》
9 f- i; w7 G* T0 E
" n& E9 w/ |6 {6 [! |9 Z% c3 s    (19)据贺县《杨氏族谱》(不注编修年月)及杨高良老人口述。
* ]9 a6 Y* Y( P6 U& E$ \0 e3 D( D0 `% Z, B
    (20)刘介编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恭城县》
" T# }" d3 P7 W, J6 @
. W% d# K0 v$ `( Q! i    (21)玉崑山编纂:《信都县志》第二编《社会.民族.附姓氏》,民国二十五年。, k. R) a+ N" v

) L1 X: N0 V  f- m; P' i    (22)《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苍梧县》6 R5 ~( B9 @2 v8 F3 k& \7 N% l

* @! |# K% I. e5 C6 g+ P    (23)黄震《陆川客家“老地丁”》(2005年2月调查报告,未刊稿)
* r7 W" Q" O  J7 P& Q& W' X8 f8 y% P% S7 N: V% @$ P
    (24)《广西通志》卷(二一八)《金石略》四,“李时亮题名”。% _; l, t2 Y! T- D; l  w

0 a7 P  P6 C) W3 `    (25)李万英:《上院李氏族谱序》,乾隆十一年;李士周:《上院李氏族谱序》,光绪元年。按:南北朝时,博白县地称南昌县。隋代,为南昌县并合浦县地。唐至五代十国,分设南昌、建宁、博白和周罗四县。至宋,始称博白县。
4 d) `1 ~6 a% U" G# J$ B$ f( ~) w! E
    (26)《广西通志》卷(二一八)《金石略》四,“李时亮题名”。
: R; _! E, Z3 `5 {
! Z8 M& W  k# _3 b3 a: t0 O    (27)据邓春兰同志于1991年8月调查报告《广西博白县双(松)旺乡邦杰村客家情况》
+ J' \7 B8 E  ?9 E6 r1 y* @, U8 D: }: X2 L
    (28)民国十六年《重修黄氏族谱》并黄应昌、黄道南、黄绍竑《重修黄氏族谱.序》
3 ]4 s4 D4 B/ Q1 ~0 [" i/ U0 d$ o2 d5 Y
    (29)《广西通志》卷(二一八)《金石略》四,“李时亮题名”。
3 c, n( |' b, J9 D
: c: Y5 `1 j4 \  m. A% b. H  C    (30)《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博白县》& C9 v0 h7 r$ X# H+ U/ v7 e3 G8 s
8 s% J& q7 `5 j& V/ F- X5 _& o0 j
    (31)《铁围山丛谈》卷六。中华书局,1983年较点本。6 u# q5 b: M2 M  D/ y* a, K

) Q+ O" O6 O/ a, ~0 T# K    (3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五六
- {6 y* i) D9 a
3 v' k. E3 ]3 {- Z    (33)王象之:《舆地纪胜》一0四. Z% s6 C, R+ g2 s$ H: B2 A

$ m, |% b/ i: Y; ~    (34)转引自徐松石:《泰族壮族粤族考》第十七章
0 f  j& G- _# `$ W% o# a; i0 e. F7 u
    (35)《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北流县》5 x7 M$ V/ E; p- b; ^2 U

$ l0 u" q9 ]% Z4 ^4 A    (36)陈琏:《提刑使司宜万公墓表》,明洪武九年,碑存玉林市楼梯山。) A$ U* P0 M! A. v2 y8 g) G( L$ A' B) I

$ }. D  N  Q) S    (37)《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郁林县》
8 g" \3 }" U/ |+ r( a. a5 D' ^# [! d, e! k# L9 L
    (38)《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桂平县、贵县》
6 K2 L+ _! B2 N+ X
. K$ e4 T% G( f5 }    (39)姜玉笙:《三江县志》卷二《社会.民族》;罗家阔等:《三江侗族自治县志.民族志》第一章《族源.姓氏》第二节《汉族》。
$ q  V' @6 {" U2 ~7 k$ S8 T
! |+ I+ ]/ ^: N5 Y0 X7 P3 N3 [. x    (40)《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融县》
) g  w& m1 e! _2 X7 l; c9 {8 B" E9 x, P
    (41)《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柳江县》
0 X: q" h, K& _7 w3 v0 a1 F
9 R1 B6 s3 O$ t1 S    (42)翟富文纂:《来宾县志》上篇《人民一.民族》,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W6 l4 K4 N, k9 ^# Q3 [
$ V3 J* E5 T) m  @& o( k
    (43)农必强、陈灏主编:《崇左县志》第六篇《社会》,第二章《民族》第三章《语言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3 M9 W3 U: c$ ?3 J, M
% E4 }3 r7 H$ Z; q# p    (44)参看梁明伦总纂:《雷平县志》第二编《人口》,民国三十五年;陈必明纂:《龙津县志》第四编《社会》,民国三十五年;曾竹繁纂:《思乐县志》第四卷《社会编》,民国三十七年;以及朱昌奎纂:《宾阳县志》第四编《社会》,民国三十七年。邕州,宋为永宁郡。8 S* `; ~. X$ }: w  ]! z: Z. V
3 ~. `% n( I8 j( t
    (45)刘介编繤:《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二.武鸣县》! o/ S' z- J" [
, `4 V) I, Q5 w' h4 u  A8 t
    (46)李峤编纂:《吕氏善公族谱》,乾隆十五年。
1 r5 x, j" n* T, o8 s5 e" v$ o  p) A8 Y4 e
    (47)黄嘉猷主编:《江夏黄姓族谱》,1993年5月! W% e% v1 \3 A- X* V( d
% b/ T, r; M0 W: U% M1 D+ l
    (48)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五民》。
$ k1 Y$ U8 G% A+ g  s$ S4 J
! e  o; C9 _! _$ _2 m5 M    (49)黄知元等编纂:《防城县志》(初稿)民国三十四年。
* }5 L2 e5 s+ X  L% L3 e
/ S3 H  q/ I2 l. k& s0 F    (50)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本编,《族谱中之客家源流.刘氏》。
. w2 B  v/ \2 L
( k6 U, @# R/ j$ H  V    (51)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卷四,《附表2、附表3》,68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5 h* ~! D' U' R& ^8 [2 x- o7 G8 B  l4 j' i% `
    (52)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瘴地》云:“岭外毒瘴,不必深广之地。……昭州与湖南、静江接壤,士人指以为大法场,言杀人之多也。若深广之地,如横、邕、钦、贵,其瘴殆与昭等,独不知小法场之名在何州?当谓瘴重之州,率水土毒尔。”是以当时人除仕宦、遣戍之外,对广西僻里之地,多是谈瘴色变,裹足不前的。
6 F( [+ z& s8 f% |1 Y7 @* b( r
' q: J+ F$ ~  K    (53)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方言》。
! |+ x+ `; g; r6 s' i
( W+ s- j- H" f- }5 \    (54)据《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元朝设省、路(府)、州、县四级区域制。广西原属湖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划湖广行省南部地置广西等出行中书省,下有十二路、一府、一土司、九州,分别统辖各属县。& g$ i: R% u+ y5 j, m# ?
# e* ?& L" L6 F7 y6 g# y8 ?2 ?
4 ]( j! B# E8 U( N# C
引自钟文典:《广西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A: j; L" z3 S1 o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3 13:52, Processed in 0.03352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