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胡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绩溪龙川胡氏宗祠

2013-4-7 14: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42| 评论数: 0

  在绩溪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去龙川参观。龙川虽已被开发为旅游目的地,但游客还不多,加之我们来的这天,细雨蒙蒙,几如雾般笼罩着,整个村落犹自带着几分乡土的朴素与宁静。一条龙川水穿村而过,天寒水浅,石桥洞下,村妇还在溪水中浣衣,这般清澈的溪水已然罕见。

 

  村中伫立着一座青石为主的五楼四柱三间牌坊,牌坊正中书“奕世尚书”四个大字。出自文征明手笔,非常虬劲。奕世者,累世也。“奕世尚书”是指龙川胡氏在明代接连出了胡富、胡宗宪两个尚书。胡富是成化戊戍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宗宪是嘉靖戊戍科进士兵部尚书,二人先后登科的时间正好是相距一甲子六十年。牌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雕刻仍然非常精美。

 

  龙川一村过去有十四座牌坊,这座“奕世尚书”坊是唯一的幸存者,之所以得以保全,据说是因牌坊正对着一座石桥,当年怕拉倒牌坊砸伤桥。石桥那侧也有一座题为“都宪坊”的牌坊,已然是重新修建的。坊主人胡宗明,是明正德十一年丙子科进士,累官副都御史,约当前代御史中丞,所以坊名“都宪”。

 

  牌坊被认为是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过去徽州有多少牌坊,已难稽考,总数当至少在千座以上,一则资料说,最近统计徽州牌坊还有129座。其中有炫耀功名者,如龙川这两座,更有一半以上是为表彰节妇而建的贞节牌坊。不过我想牌坊在中国各地应当分布非常广泛,知识这些表彰旧时代道德功名的标志性建筑,在新中国破旧立新的风暴中,首当其冲便被毁坏了,只有在相对偏远闭塞的地方才有幸多保存下来些。

 

  距“奕世尚书”牌坊不远便是著名的胡氏宗祠。祠堂始建于宋,明嘉靖二十六年扩建成现在的规模。祠堂正门七柱五开间五楼,飞檐高跷,号称五凤楼,入祠阶级五梯。这些都是子孙出有大官的表徵。大门上悬挂着“胡氏宗祠”的匾额,落款为董其昌。

 

  进入大门后,祠堂分为前后两进。第一进的正厅是享堂,也是议事的场所,由14根围粗1米多的银杏木圆柱架着若干冬瓜梁构成,举架甚高,宽敞气派,梁托均有繁复的云纹等镂雕,绝非一般小门小户人家所能建造的。大厅当中悬挂着龙川胡氏的始祖胡淼的画像。此画像明代流传至今,胡淼居然身穿龙袍,但是龙未点睛,有些奇怪。其上的匾额写“宗祠”二字,落款徐渭。议事厅旁还有一块放在地上的旧匾额,上书“世恩堂”三字,落款文征明。龙川胡氏祠堂嘉靖年间重修,正值胡宗宪权倾一时,徐渭,文征明皆曾在其幕下,想来这些提款均应为真迹。

 

  后进院落的后厅放置祖宗牌位,原物已毁,现在的陈列是重新做的。不过也有部分女眷的牌位是真的,这些牌位过去放在另外的女祠内,反而得以幸存,现在也一并移入祠堂了。

 

    胡氏宗祠的最大特色在于木雕之精美,确实可称的上是叹为观止。正厅两侧各10扇落地窗门,均以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并配有不同的动物,或翠鸟、或鳜鱼、或凫鸭、或池蛙、或鸳鸯、还有螃蟹,均有美好的含义,尤其是“荷蟹”谐音“和谐”,好附会的人便说这是“和谐社会”的起源。这二十幅荷花图构图用笔,全无匠气,恐怕不是一般工匠的手笔,当地人考证出自徐渭之手,应有几分道理。正厅上首落地窗门的花雕取材皆用鹿,也很精美。祠堂后进的落地窗门则全部雕刻花瓶,花瓶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等各种形状,插花则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等等。花瓶雕版过去共有100幅,文革中破坏了一些,仅存48幅,附会者也有说词。

 

  祠堂门厅后还有一块匾,用玻璃罩着,放在地上,很值得一提。这块匾是乾隆皇帝为给胡宗宪平反而御赐的,由张廷玉奉旨撰文,叙述胡宗宪的抗倭功绩,据说张廷玉还亲自到龙川来授匾。匾上的字由铁铸成,早年还有鎏金,文革时被村民拿去当床板,因而幸存下来。

 

  一般人知道胡宗宪,多半是从海瑞鞭打胡宗宪儿子的故事来的。历史上,胡宗宪的名声也不是太好,主要是他巴结严嵩。《明史》说 “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赵)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嘉靖一朝,严嵩权倾朝野,顺之者昌,胡宗宪的所作所为算是很现实的。他还看准嘉靖皇帝好道术的特点,注意讨好皇帝,嘉靖三十七年春,胡宗宪“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会得白鹿于舟山,献之。帝大悦,行告庙礼,厚赉银币。未几,复以白鹿献。帝益大喜,告谢玄极宝殿及太庙,百官称贺,加宗宪秩。” 不久“复献白龟二、五色芝五。帝为谢玄告庙如前,赉宗宪加等。” 严嵩倒台后,宗宪随之去职,他还“以万寿节献秘术十四,帝大悦。”不过,最终未能挽回他失势下狱,终至自杀狱中的厄运。依据《明史》,胡宗宪还有陷害俞大猷、聚敛豪奢等劣迹。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俞大猷与李瑚都是福建人,宗宪就怀疑俞大猷,乃构陷俞抗倭不力,致使其入狱。

 

  人是很复杂的,胡宗宪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抗倭斗争中,他斩徐海、俘陈东、降汪直,肃清两浙倭患,确有较大的功劳。宗宪还颇有知人之明,提拔重用戚继光,将放荡不羁的天才人物徐渭收入幕下。袁宏道在他的名文《徐文长传》中这样描写道:“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关于他的评价,明代就有争议,中间夹杂着徐阶对严党的排挤,可能不是那么公正,所以王世贞曾经说过:“吾心知绩溪(胡宗宪)之功,为华亭(徐阶)所压,而不能白其枉。” 袁宏道也说他是“闲世豪杰”。宗宪死后又二十多年, 万历初,朝廷乃复其官,追谥襄懋。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评论其“才望颇隆,气节小贬”,算是比较客观的吧。

 

  胡宗宪是龙川胡氏的三十六代(也有说三十四代的,不知哪个准确),在祠堂一侧的廊庑下,有龙川胡氏的谱序,中间很长一段人名都是数字。这种风俗在在蒙元治下最盛,如朱元璋五世祖叫仲八,高祖叫百六,曾祖叫四九,祖父叫初一,父亲叫五四,朱元璋本名重八。但也反映出龙川胡氏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文化,及至明代,人名就文雅起来了,可知文教重新兴盛了。到了清末,胡家的名字开始按照五行顺序来排列了,比如树字辈、炳字辈、增字辈、锦字辈,往下很可能是海字辈的。到了锦字辈正好是48代。

 

#p#分页标题#e#

  胡氏宗祠旁有一特祭祠,说是丁家祠堂。传说著名的风水先生赖文正为胡家看风水时,指点说龙川村犹如水旁漂着一叶舟,要找东西来将这叶舟固定住,于是胡家就请来了一户姓丁的人家。丁者,“钉”也,便可以固定住胡家的气运。然后又在风水上做了些手脚,使丁家不至于把胡家压下去。结果很神奇,这丁家居然延续二十余代一脉单传,解放后也是三代单传。这段故事已流传很久,胡氏宗祠的墙壁上有一块关于族规的碑刻,其中便有善待丁家一条。

 

  风水者,正是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出了贵人的龙川村更是不得了,光是他周围的地名,就可以想见气派,村周围三座山,一座天马山。一座龙须山,一座凤头山。当地人言之凿凿说,某某年,巨蟒现于胡氏宗祠,而后不知去向。某某年突发大水,正好是龙出来了。在韶山、广安等地,也可听到一些类似的传说。这正是盘踞在我们民族意识深处的东西,三纲五常,仁义道德都不如它深入坚实,在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学说之下,还另有一个中国,一个神秘世界支配的中国。

 

  参观完胡氏宗祠后,又参观了胡总祖父胡炳衡故居。胡炳衡的祖父胡永源道光年间即到江苏经营茶叶生意,胡炳衡等虽长年在外地经商,但死后仍归葬故里。此宅名庆善堂,平常并不对外开放,院内有井一眼,至为清澈。

 

  来去匆匆,未能真正仔细全面地看看龙川村,便离去了。归途还参观了紫园。这里异地集中迁建了一些古建筑,可以看到徽派建筑“肥梁瘦柱内天井,粉壁黛瓦马头墙”的建筑风格,和一些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但是失去了原生态意义的建筑就没了活力,成了死建筑了,更有甚者,古色古香的厅堂里居然摆着简易的大圆桌,这是为有权有势的食客准备的,这样吃饭更有风味。

 

  随即离开绩溪,奔赴宁国。短暂的徽州之旅,虽然谈不上太多的收获。却也对徽州平添许多感性认识。近代以来,徽州学渐成一门显学,徽州地面上不仅有丰富的古代建筑遗存,还保留下大量的族谱、契约、文书,正是研究的绝好对象。在山限壤隔之中,古徽州之所以能有这般丰厚的文化遗存,自然离不开徽商的雄厚财力。今日,徽商已然沉寂了,这片土地的新希望又在哪里?

 

  合肥

 

  这是第二次到合肥,2005年来过一次,看了李鸿章故居。这次来都在工作,只是晚上听了一场黄梅戏。这种民间小戏,上世纪始兴起于安庆,曲调优美,唱词明白,在各地都受到欢迎。除了黄梅戏外,安徽的主要地方戏剧还有庐剧,泗州戏,徽剧,皖南花鼓戏等。徽剧最有名,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结合湖北的汉剧,乃有京剧的诞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6:37, Processed in 0.04849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