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叶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转帖]叶姓源流与郡望堂号

2013-4-7 18: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035| 评论数: 0

宋代时,原籍福建的叶颐在广东南海为官,而居南海大圃,任满后居南海,成为广东南海叶姓一族的开基始祖;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等地。在广州市永汉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明初,叶颐的第九世孙叶礼,先迁居江苏武进北孝西乡夏墅,后又转迁至江苏安东乡辉龙地村;叶礼的第五世孙叶祥,自江苏安东乡辉龙村迁居江苏江阴东叶家桥。所以,武进、江阴的叶氏均出自福建叶颐的后裔。

        宋室南迁时,翰林学士叶梦得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叶梦得后隐居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其后裔遍及江南。他这一支叶氏以“崇信”为堂号。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叶梦得的裔孙叶篑自湖州迁浙江余姚熨斗山。元代时,叶篑的裔孙又从熨斗山迁居余姚的梅川三山,为梅川始迁祖。南宋时,南宋大臣叶义问的玄孙叶椿始自浙江寿昌迁居浙江淳安梓桐。元明之际,叶椿的第十三世孙叶继善因经商自浙江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元末,又有叶梦得的第五世孙叶俭十为避兵乱自安徽歙县蓝田迁居安徽太平麻溪,后又转徙安徽中潭、湘津。叶伯禧自祁门县石马山(今属安徽)迁居安徽黟县南屏山五都村。明时,叶梦得的后裔叶子良由安徽徽州迁居江苏扬州;叶子良的儿子叶槟又由扬州迁至润州城东之西严庄。所以,江苏扬州、镇江的叶氏多为叶梦得的后裔。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南侵时,叶大经辞官迁居广东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为广东梅山叶氏开基始祖。据《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载,叶大经,字伯常,号封川,为叶诸梁的第八十五世孙,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入仕20多年,咸淳间(1265-1274年)升闽制置使。叶大经的后裔在广东梅州迅速繁衍,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且不断地向广东省内及江西、福建、四川等省外地区迁徙。据《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载,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平海、平远、镇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叶大经的后裔,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据湖南《叶氏四修族谱》载:叶大经的第八世孙分衍为叶德茂、叶德成、叶文保、叶德真,四大派。四大派的后裔又分衍为:叶仲华、叶仲彰、叶仲显、叶仲盛、叶仲仁、叶仲义、叶仲礼、叶仲胜、叶仲腾、叶仲明10房散居于湖南的长沙、宁乡、善化、益阳等地。

       南宋时,又有叶萱义自湖南醴陵仙石上库迁居江西萍乡南门。《台北氏族略》载,宋时有“世居河间府(今属河北)”的一支叶姓,“避金人之乱南渡,居漳州之莲溪。”莲溪叶氏的开基始祖为叶十三。据漳州《莲溪本纪》和《莲坂叶氏家谱》载:叶十三,名颐,字子平,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由漳州叶浦社举家迁入厦门岛内。据说,叶十三郎带领一家老幼30多口人跟着陈均迁入厦门岛,落脚于浦源陈姓村落的左侧。后来,地理先生对他说:莲坂“背有金鸡起伏,前有凤屿波平,左右龙虎盘环,中有莲溪清胜”是个好地方。于是,叶十三他们从浦源搬到莲坂。如今,厦门岛内的莲溪叶氏已分衍至18个自然村社,并且有部分后裔迁居台湾各地。

       南宋末元初,叶淋泗世居湖南长沙;其第七世孙叶斌、叶缃、叶絓三兄弟分衍开派湖南宁乡、湘潭和浏阳。

明清时期,叶姓族人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主。明初,有婺源(今属江西)叶氏叶林秀的第二十一世孙叶贵因经商迁居金陵,后又移居安徽桐城西山余家冲。所以,安徽桐城叶氏尊叶贵为其开基始祖。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叶永寿由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居湖南平江燕额岭下。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籍广东南海的叶懋出任海南文昌训导,后落籍文昌。海南叶氏尊叶懋为叶姓入琼始祖。明代,福建福清叶氏非常兴旺发达。叶朝荣、叶向高父子成了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叶朝荣(1515-1586年),字良时,号桂山,隆庆元年(1567年)拔贡,曾任江西江州(今九江)别驾(主管一州的赋税征收),瑞昌、彭泽知县,授江西九江通判,后升广西养利州知州。他为官清廉,重视农田水利及文化教育建设,善于团结少数民族。70岁时去世于任上。死后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他的儿子叶向高更是名及一时。叶向高(1559-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他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两入中枢,独相七年,首辅四载,政绩斐然,深孚众望。但,他廉洁奉公,品德高尚,仕宦33年,没有害一人,没有受人金钱,没有向六部申请过一件私事。历史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忠君忧国,洁己恤民。” 崇祯帝赠他为太师,谥“文忠”。其后裔播衍于福建各地。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叶梦得第二十二世孙叶华南自吴江县迁至上海青浦县蒸里芟稼村。所以说,青浦叶氏来自江苏吴江。明末,有江西叶辉儒避乱挈家眷到江西萍乡;其长子叶继芳于清康熙年间 (1662-1722年)迁徙至湖南浏阳东乡君家湾。

       清代,清政府多次颁布招垦条例,吸引两湖及闽、粤百姓入川开垦。康熙六十年 (1721年),广东叶荣山携妻并7子2媳1女共12人迁居四川。据《叶氏族谱一梅州宗谱》载,龙川县叶氏二十五世至二十九世有 29个分支叶氏入川。四川《蓬溪西乡叶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叶增璧,先世湖北蒲圻县人,清乾隆间,由蒲圻入蜀,卜居蓬溪县河西李家沟。

       清代始,叶姓族人逐渐有人移居海外。据《台湾通志稿·人物篇》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2年),台湾黄教作乱,福建海澄人叶恒章被害,其子子文来台护柩归葬,旋即入台居郡(今台南市)。《台湾府志》、《凤山县志》有这方面的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广东人叶运城平定朱乱有功,居下淡水。”后来,陆续有福建、广东叶姓族人移民到台湾发展。据《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载,乾隆末年,叶坤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东山里作坡内;清嘉庆五年(1800年),福建同安人叶天佑入垦台北县八里乡古庄村山猪窟,同年叶聘入垦台北县三峡镇硕石里鱼寮子;嘉庆末年,叶薯臼、叶委与张体合垦今台北县石碇乡格头村。如今,叶姓为台湾的大姓,在台湾737个姓氏中排列第20位,约有30余万人,主要集中在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

#p#分页标题#e#

       叶姓族人移居国外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在宋代。据《高丽史》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叶德宠等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并有叶氏族人在高丽定居。如叶盛通晓音律,后定居高丽,将宋朝音乐传至高丽。但是,叶姓族人比较成规模地迁居国外还是从清至民国时开始。据福建南安《社坛叶氏族谱》载,清道光七年(1827年)之前,就有叶买“外出番邦(东南亚)吧城无归”。南安社坛叶氏就有族人138名在东南亚的吉隆坡、槟榔屿、吕宋等地谋生。福建德化国宝叶氏、福建晋江东石世美叶氏也有数十人不等的族人在东南亚一带谋生。叶氏族人侨居海外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改革开放后,也有不少叶姓族人迁居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叶姓经历数千年的繁衍和迁徙,遍布全国各地,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叶姓郡望“南阳”、“下邳”两郡;堂号除“ 南阳堂”、“ 崇信堂”之外,主要堂号还有“敦睦堂”、“点易堂”、“续古堂”、“继美堂”、“百忍堂”、“天叙堂”、“永思堂”、“享裕堂”、“天秩堂”、“青枝堂”、“济美堂”、“崇本堂”、“双留堂”、“国望堂”、“序秩堂”等。如今,叶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行第49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1%。

 

 

本文转自  福建省文化厅 之客家叶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7 21:25:43编辑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3 04:36, Processed in 0.039479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