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王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游渔溪王氏宗祠记

2013-4-15 08: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14| 评论数: 0

本帖最后由 小雪小雪 于 2010-11-25 08:50 编辑

游渔溪王氏宗祠记


2010年11月7日,衡阳户外徒步队组织我们徒步十牛峰。先是坐车到衡南县隆市镇,正逢赶集,大家便去体会一下乡村集市的味道。我对逛市场没有兴趣,对农产品的价格也不了解,所以逛了一会儿便出来,没有买任何东西。有些人买了鸡、鸭、鱼、豆子等,真是满载而归。逛了集市,便经过一个小坡,徒步才真正开始。对于我们这些老队员来说,真是太容易了,但今天有许多新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没走几步,便有人走不动了。

队伍继续前行,在秋天的田野中行走,四处空旷,稻谷已收割,只留下片片禾兜。踩在田地上,泥土软软的,很舒服,走着走着,抬头一望,便见到一幢独特的建筑,只见飞檐翘角,一看便知是祠堂,果然这是有名的渔溪王氏宗祠。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王氏宗祠位于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始建于北宋嘉裕六年(1061),时称崇本堂;元代毁于战乱;明永乐十二年1414)重建,易名王氏宗祠。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六次维修和扩建,建筑面积达1950平方米。民国29年(1940)再次修葺后改称王家祠堂。1988年8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请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马上就会得到批准,这样古老的建筑会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养,养在深闺的明珠将会让更多人了解、游览,中国古老的文化也将继续传承、发扬。

走近王氏宗祠,让我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廊上遒劲有力的门联“衡阳第一家”, “古今忠孝门第,世代耕读人家”,这是明朝衡州知府史中题的。这让我有了好奇心,为什么敢称“衡阳第一家”,“古今忠孝门第,世代耕读人家”又是怎么一种境界呢?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渔溪王氏是衡阳第一家,确是名符其实的。这要从渔溪王氏起源说起。

王氏始祖名叫王万庄, 字敬斋,宋代进士,原籍真定府灵寿县(今河北保定),曾任宝庆(今邵阳)令。据传说:王万庄晚年曾经携家眷云游四方,后来,他不想再走了,便通过占卜的方式,在此定居,此地山环水绕。当时,这王氏宗祠前有一口阔约百亩的大水塘,塘中小山俨若一方官印。有好事者去挖,越挖越长。有个风水先生怕毁了这风水宝地,杀了只狗,将狗血淋到印山上,从此印山再不往上长了。王万庄这时才买田安家,在水塘边建了小祠堂,名叫崇本堂。后来祠堂在元代被烧毁,一直未重建,我想可能是这个时代王家没有什么人做官,家里也没什么财富。直到明朝,王万庄公十四代孙王大礼上书给衡州知府史中,请求修复祠堂,史中考虑王家是衡阳的旺族,便批示同意修建祠。这时,王氏族人中有个名叫王昭的人,在朝庭做工部尚书。因此,由他主持修建祠堂,20年才建成。史中亲自将“楚南第一家” 改为“衡阳第一家”。 可见当时用料之讲究,雕刻之精美,做工之精细,现代有哪个建筑能够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钱财。

观其历史渊源,渔溪王氏宗祠称为衡阳第一家一点也不为过。

渔溪王氏宗祠称为衡阳第一家,还因其建筑特色和艺术珍品。

据该祠文物所管理人员张全良介绍,这里最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有三点。一是独特的斗拱结构。王家祠堂采用的是北京故宫的斗拱结构。整座祠堂用到的斗拱类型有变异斗拱、云缝斗拱、罩井斗拱、螺丝斗拱等,这些斗拱的最大特点不但形态多样,而且结构精良,能防7.5级的地震,因而王家祠堂历经六百年(自1478年重建后)而不倒。二是大大小小的门。这些门都是当年直接从故宫运过来的,门匾、门框、楹联以及门口的石狮浑然一体,做工精致。石狮是用汉白玉打造的,栩栩如生。三是祠堂内的雕刻、绘画、书法艺术。据统计,整个祠堂里共有370多处雕花。从窗户的雕花格子到屋檐上栩栩如生的仙鹤,从墙壁上无处不在的彩绘到神台上摩肩接踵的木刻,就连明代尚书湛若水题写的阳刻柱联,字与字之间都刻有奇花异草,色彩缤纷。真可谓“巧夺天工,美仑美奂”。
王家祠堂的书法也是一绝。据文物部门介绍,崇本堂现在还完整地保存着17副石柱对联,宋、元、明、清“四代同堂”,撰题多出自朝野名流闻人,有四位尚书,还有状元、太史、中书、孝廉、太守、刺史、贡生等,全国罕见,弥足珍贵,是文化中的瑰宝。

王氏宗祠还保存93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王氏族谱》,记录了历代社会贤达大量的诗文和地方民俗,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其中是最有名、最有价值、最令王氏后人骄傲的要数欧阳修作的《衡阳渔溪王氏谱第一修谱序》了。所以说王氏宗祠是衡阳境内的一座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是毫不夸饰的。

称该祠为衡阳第一家,还因其独特的家族文化。一般来说,祠堂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族权,执行族规。为了对族人进行有效的震慑和管理,许多地方都把祠堂建得阴森压抑,让人不寒而栗,心生畏惧。而进入王氏祠堂却像进入了一座洋溢着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殿堂。该祠堂是一座只有两进的建筑,进入第一进里面便一览无余。所以建筑、空间都明亮、光鲜。之所以采用如此明丽通透的建筑风格,一定跟这个家族的文化理念、宗族理念有关。

查阅渔溪王氏族规可以看出,条例语句之间给人一种宽松的氛围,富有和谐感。

一个乡村祠堂,能有这么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如此丰富的对联、题词,一方面说明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另一方面也说明王氏族人为人豁达,深得大家喜爱。

进入第二进,映入眼帘的便是崇本堂,供奉着始祖万庄公之灵位。与其他祠堂不同的是,除了崇本堂外,左右两侧还建有节孝堂和贤达堂,通过建立家庭的楷模,把他们一些好的道德观念、言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对后人进行教育、规范言行。

如今这些族规仍然影响一代又一代后人,据调查,渔溪王氏后裔已有10多万人。每年的清明节在王氏宗祠都会举行盛大的活动,特别是每年8月,高考发榜的日子,王氏族内金榜题名的学子更要到祠堂重温族规家训,召开座谈会。
渔溪苑的一面墙上挂着从2005年以来考上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子的照片,这是王氏文化的传承,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王氏后人发奋图强,光宗耀祖。这个传统已经超越了王氏家族的范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十里八乡的耕读家风。

尽管今天司机将我们拉错了方向,从隆市到了茅市,真是南辕北辙,连十牛峰的影子都没看到,有些遗憾,但仍然感谢冲锋队,如果不出来徒步,我可能不知道衡阳还有这么大规模的民间宗祠,不能欣赏到这么独特的古建筑,也不能欣赏到这么精美绝仑的艺术瑰宝,不能感觉到这么浓厚的家族文化。

只是时间太匆匆,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那些具体的细节,对其内涵也不甚了之,以后有机会,一定和先生专程去探访王氏宗祠,亲耳听听王氏族人讲解他们的历史和故事。

图片11张

#p#分页标题#e#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78.74 KB)

渔溪王氏宗祠外貌:气派雄伟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59.77 KB)


从后面观看的王氏宗祠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108.88 KB)


对联“古今忠孝门第,世代耕读人家”遒劲有力,彰显衡阳知府史中的书法功底。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82.63 KB)


大理石雕刻的门当,图案精美。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87.14 KB)


门当的反面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71.53 KB)


门牌“衡阳第一家”出自明朝衡阳知府史中的手笔。周围动物、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74.04 KB)


屋檐彩绘、图案美仑美奂


2010-11-25 08:38 上传

下载附件 (182.82 KB)


崇本堂供奉着万庄公灵位。建筑、雕刻、绘画、对联等艺术品非同凡响。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83.9 KB)

马头墙:明清时代典型的建筑风格。“入庙思敬”据说为蒋介石所题。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66.93 KB)


渔溪王氏始祖王万庄公塑像


#p#分页标题#e#

2010-11-25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85.15 KB)


王氏家族考上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后生回到王氏宗祠座谈合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6 21:04, Processed in 0.049712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