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李黄陈张周梁何林吴刘 › 刘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安徽刘姓文化

2013-4-17 08: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42|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安徽刘姓文化 (2012-08-10 12:12: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刘氏文化

前  言

族譜(家譜、家乘、譜牒、天序皇譜)是以個人及家庭為單位,記載同系共祖的血緣集團的連帶世系,以及人物、事蹟、婚姻、收養、繼嗣、生卒、殉葬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譜,蘊藏著大量的人口統計學、人口流動學、基因遺傳學、人文社會學、族譜學、地理學、歷史學、經濟學、民族學、教育學、儒學、人物傳記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與方志、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具有直觀性、真實性,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同時對海內外華人尋根問祖,增強敬宗愛族,牢結血緣情結、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家族成員的團結和睦,促進老少長幼的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就要有家譜文獻作為依據,使每位宗親都能夠知根知底,知長知幼,知古知今,知內知外,知己知彼,能夠瞭解家族歷史的滄桑演變歷程,以便繼承發揚優良傳統,不忘天恩祖德,效法先賢俊彥,傳承先祖美德,首先做家族中的優秀個人,繼而同心同德續寫家族的光輝歷史,共同創造家族的美好未來。

社會意義,家族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家族興旺則社會昌盛,社會昌盛則民族振興,民族振興則國富民強。同時,以譜為據,敬宗睦族,尊長愛幼,族內團結友愛,利用家譜連帶的外戚關係,從而促進了社會和諧,增進了各族和睦,華夏一體。

乾公十三世孫:劉振 撰文

二零一一年.冬十月.二十日

掩龍劉氏源流序

蓋悉古今有雲,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源,慎終追遠,為族親後賢之責。族有枝,宗有杆,杆有根,根系於何邑?族親能悉矣?吾掩龍劉氏族譜始修於光緒初年,由磐塢公稽考墓誌碑銘、靈位撰文、訪族中長輩,遍及鄉鄰收族籍於一冊。然,基於歷史條件因素,對祖前世系未得以稽考。今逢盛世,資訊、交通便捷,乃尋訪蘇北豐縣金劉寨、山東棗莊侯孟、菏澤劉樓、滕州莊裏,考稽祖上源流,譜均有載。隋末唐初,邦公二十七世孫邕公參天序首修譜牒,自二十九世立字輩:“祖立洪範,敦諭後賢,孝義謹記,福澤延傳”;唐中期三十二世祖群彥二修;傳至宋代四十五世祖運太公三修,又訂立二十三字派文詩:“運繼昌期,家修廷獻,安興基業,尊崇西漢,宗德萬懷,應水泗玉”;明代五十一世祖廷立公四修;民國二十三年作檢公五修;高祖以致乾公四子漢達字方卿、漢進、漢暹、漢道,六十代載之甚祥,且上古世系井然有序,今均收入於冊,全族幸甚。稽考始祖西伯字乾,乃邦公五十九世裔孫,系漢文帝恒公次子梁王武之支系,祖籍江蘇豐縣金劉寨漢之故里,嘉靖間徒山東兗州府嶧縣東企彭鄉後孟社繼承祖業,萬曆六年奉旨攜長子方卿遷穎,余子留居山左棗、嶧故里,二弟西安留守豐邑,三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瀛隨遷。逢佳季撰注集,連譜修整明源流,望衍傳勿無遺也。是為序。

二零一一年冬十月二十八日

邦公七十一世裔孫劉振撰

劉氏族譜集注序

樹有千枝,乃出自一本。吾族乃陶唐堯帝之後裔,漢高帝邦公之直系。堯之九子源明字資首封留邑,後因助禹徒梁州治沱江之水有功,被虞舜受封於巴蜀梁州,故取地以己名曰資邑。資長子劉式承嗣堯長子監明,遷徒河北劉地繁衍生息,故為吾劉姓之始祖也。資次子襲封資邑曰資國,取姓資名永河,乃資姓得姓之始祖也。故天臺山又曰資山,沱江水又曰資水。吾族派衍漢裏,支分魯南,兼阜穎之宗,生員數以萬計,為梁孝王劉武之後裔。原譜各宗各執一冊,不知大宗之淵源。為聊報先哲之德,今昭穆匯於一冊。承盛世,修祖陵,建陵園,複修家祠,昭示後人不忘祖恩浩蕩。先人之大志,遇災荒戰亂而久經不衰,代出賢人,世代繁盛,實乃後胤之典範。遠至三皇五帝,歷經五千年滄桑延衍,孕育著東方華夏文明。時至今朝,吾劉氏族譜依然井然有序,譜修工時之大,匆難思矣!承先哲之大志,八修統譜,稽考各支譜集於一體一宗,祖上之源流一目了然。上古源流世系,歷時五年之久校正,稽考《國語》、《左傳》、《漢書》、《史記》、《族譜▪史冊》、《徐州府志》、《潁州府志》、《嶧縣誌》諸典籍,訪族中長者,考墓誌碑銘,校誤求真,且附以正史文獻以便族人查閱校對,可見撰譜之慎也。今逢劉氏族譜注集告成之時,略撰文贊曰:“振公實為吾族之楷模,後胤賢才當承傳其志以繼之”。是為序!

山東棗莊後孟劉氏宗親會會長:文永 拜撰

西元2012年2月2日

第一部、堯帝十子後裔姓氏來源及封地考

第一章、堯裔姓氏考: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被視為中華民族的開拓者,共同的文化淵源使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不忘自己的始祖,並有強烈的探尋祖根的願望。據史料記載,堯的子孫後代形成了祁、堯、劉、唐、杜、範、隨、傅、資、士等五十多個姓氏。這些姓氏得姓時間、原因雖然不同,但追根溯源都與帝堯一脈相承。本文就起源於帝堯的主要姓氏作一探討,加以論證,均以史料和族譜為據。據《史記》記載,堯是華夏始祖黃帝的五世孫,傳承世系為:軒轅黃帝-玄器-僑極-高辛-放勳。堯的父親高辛氏娶炎帝族伊祁侯之女慶都為妻。陶唐氏堯帝姓伊耆,名放勳,因母慶都生堯於丹陵,育於伊侯之國(河南伊陽縣),後徙耆(通作祁,太原祁縣),故曰伊耆氏。堯母是伊祁潘侯的獨生女。伊祁侯居汾河邊的伊村(在今山西臨汾市),占汾河西方圓數百里的地邑。堯生後隨母在家中渡過了幼年、少年時期,因此隨了母姓。年十三助兄帝摯,受封於陶(山東兗州定陶縣),年十五複封於唐(河北保定唐縣)為唐侯,故號陶唐氏。唐侯放勳卻精明能幹,民譽日高,百姓趨歸於放勳,帝摯知自己無回天之力,便率臣拱手讓位其弟傳位於放勳,定都平陽,即今臨汾。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墨子節用篇》贊道:"堯治天下,南撫交址,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莫不賓服"。堯生十子:1監明、2丹朱、3開明字元暄、4啟明字遙純、5胤明字應君、6覺明字順曜、7臥明字洪祺陶姓始祖、8晦明字來銑、9源明字資、10盧鎔字少康。生二女適於舜曰娥皇、女英居於渭水河邊。

長子監明:《尚書中候》載:“堯之長子監明早逝,不得立,監明之子式封於劉,朱又不肖而弗獲嗣。”監明公受封於河北唐縣劉邑,早逝無子,源明長子式承嗣曰劉式徒居河北劉邑。

#p#分页标题#e#

次子丹朱:次子朱因生於丹陵故名曰丹朱,首封於長子(山西長子縣),而後受封於丹淵,故長子曰丹陵,虞舜時又被封於房,次子陵故名曰房陵。丹朱造反,次子房陵遷徒留國,現留國(徐州)故址附近留存有房村、房家莊等古村落。

三子開明:又名元暄,受封於大節(河南洛陽)故號大節,據文獻《荊州諶氏祖譜》記載:“諶氏為堯之後,封大節於洛陽,始有諶氏。”誤作“湛”字,為湛氏開基鼻祖。

四子啟明:受封於冀州遙邑,今山西平遙,故名遙純,後裔以地邑為姓,為遙姓開基始祖,其後裔有一部分被賜為張姓。

五子胤明:字應君,受封於平陽府唐邑,應承先君帝堯之都,故名曰應君。後裔以地邑為姓,故為唐姓開姓之始祖也。

六子覺明:字順曜,被受封於順邑(江蘇泗洪縣)故名順曜。

七子臥明:字洪祺,封於陶丘(今山東定陶)官居陶正,分管燒陶器的陶窯,後裔以官為姓,故為陶姓之開基始祖。

八子晦明:字來銑,受封於蜀江耒陽,撅山劈石,開拓耕田,故名曰來銑。後改封他邑,不詳。

九子源明:名資,《沛縣誌》載:丹朱庶弟九其封於留國(微山島西南二十五裏)者為留氏,注(路史國名紀)。故長子取名曰留式,後長兄監明早逝,留式承嗣監明之基業,遷徒河北劉邑名曰劉式,為劉姓開姓之始祖。《資州直隸州志》載:堯九子資助禹治梁州沱江水,資劈開玉壘山往東分流沱江,又鑿寬金堂峽,南下駐節天臺山,指揮全流域河工,《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資因治水有功被受封於治水之邑曰資邑,次子曰資子(永河)襲封資邑,曰資國,當時內澇成災,資子而後下南疆(今泰國清萊府)排澇治永河之水,故取名曰永河。《耒陽資姓族譜》載:“帝堯之後,資子為資姓開姓之始祖”。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載:“帝堯陶唐之後,受封於劉。裔孫劉累,事夏後孔甲。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杜伯子隰叔奔晉為士氏,孫士會適秦,後歸晉,其處者為劉氏”。劉邦稱帝之後,漢室“承堯運,得天統”。據《廣韻》記載,劉氏郡望25個,其中18個著名郡望的開派始祖都是漢室後裔。分佈全國各地,形成了"漢後無二劉"的基本格局。

祁姓劉氏以帝堯長子監明開宗立姓後,嗣子劉式傳至劉累,改劉為禦龍氏,此後又相繼改稱豕韋氏、唐氏、杜氏、士氏,在經過夏、商、周數千年的滄桑演變後,又恢復到原來的劉姓。在這一過程中,又派衍出了隨、範、士蒍、司空、士師等中華民族的古老姓氏。這些姓氏不論得姓何時、何地及得姓原因是什麼,他們與祁姓劉氏都是一脈相傳,世代繁衍,同為帝堯後裔。

十子少康:字盧鎔,為冶煉鑄造銅器之官,首封於盧邑,今山東長清縣西南之邑,故取名曰盧鎔,為盧姓開姓之始祖。

唐姓由來已久。帝堯被封于唐地,立國為唐,史稱唐堯。舜受禪帝位以後,封堯的子孫為唐侯,唐國曆夏商兩代。西周初,唐國滅,唐侯之後便以唐為氏。1998年在山西臨汾市南郊的下靳村發掘了大量帝堯時期的墓葬,該次發掘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襄汾陶寺出土的被稱為陶唐氏部落遺存的龍山文化屬於同一時代同一類型的文化。共同印證了帝堯建都於平陽,而且始封裔封的唐國皆在平陽附近的史實。另外河北唐縣也是堯帝的先期封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蔗出子孫有以唐為氏,是為姬姓唐氏。兩支唐姓同為一個發源地,今山西冀城縣西有北唐、東唐、西唐、南唐諸村名,當為古唐姓聚居之地。

杜姓是祁姓劉氏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元和姓纂》雲:"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遷封于杜"。帝堯的這一支後裔,在周王初定天下時,仍然是一個部族聯盟稱為唐杜氏,為周成王所滅,併入周室領域,唐杜氏的後裔改封為杜。杜,位居現在的陝西長安東南。周宣王時,杜伯被殺,子孫出奔,以原國名為氏,杜姓自此問世。宣王殺杜伯後追悔莫極,便立祠以作祀奉。這就是我國眾多神之中"杜主"神的來歷。杜氏族人中名人輩出,秦朝大將軍杜赫即是其後裔,杜赫曾孫杜周,西漢初任御史大夫,曾以豪族遷茂陵。杜周之子延年,官亦御史大夫,又由茂陵徙居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奉守杜伯的陵墓和祠祀,是為京兆杜氏始遷祖。南北朝時,京兆杜氏繁衍旺盛,為顯赫士門閥。唐朝時,杜姓族人中位居宰相的有十一人,其中杜如晦、杜佑、杜黃裳號稱賢相。唐初文學四傑之一的楊同在《杜袁州墓銘》中雲:"杜氏在夏為禦龍,在周為唐杜。三王以降,百代可知。車服出於南陽,衣冠集於京兆"。可知杜氏在當時的影響之大。杜姓是當代第53大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4%。其中除上述帝堯後裔這支外,還有傳說中上古時期善釀酒的杜康之後。另外,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也有以杜為姓的。

士乃是以官職命名的姓氏,得姓始祖為士蒍。士蒍是杜隰叔次子,晉獻公時任士師一職。時獻公朝政有幹擾之患,士蒍獻策,兩年內晉國就"朝無奸官,國無敗政"。為獎其功德,賜以官為氏稱士氏。賜姓是一種榮耀,所以士氏之後又派生出士蒍、士季等姓氏。春秋戰國時期,士氏在晉國有很大的影響,士氏隨後又出現了範姓、縠姓、吉姓、隋姓等。《左傳》中所記秦國的士雅、宋國的士平和衛國的士榮皆乃族人。東漢時日南太守士賜,唐代的洛州河南郡七姓有士氏。望出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今河南息縣、山東沂水、遼寧蓋平、臺灣基隆等地均有此姓。

隨、範是以封邑為姓氏的,開基始祖為晉國的士會,發源地為晉,即現在的山西。士會亦即隨會、範會,是祁姓劉氏早期歷史上著名人物。王符在《潛夫論》中寫到:"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于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在範會的後裔中,隨姓一支發展遠不如範姓旺盛。範姓得姓後,以高平為盛,後西遷陝西,南遷中原,在漢時己遷至江南,在我國歷史上有較大的影響,知名人物史不絕書。範會子孫範文子、範宣子、範獻子,世代都是晉國大臣、軍中之佐。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政治家範蠡、秦國大臣範睢、秦末楚霸王項羽的謀臣範增、東漢的範丹、範式、範滂,東晉的範甯,南北朝時《後漢書》的作者範曄、《神滅論》作者範縝、南宋詩人範成大、特別是北宋大文學家範仲淹,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使範姓家族代顯輝煌名揚四海。範姓現為中國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氏之一,居第61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36%。河南、四川、遼寧、山東、江蘇、黑龍江等省多此有姓。

#p#分页标题#e#

堯姓,帝堯姓祁伊,名放勳,堯是後人對他追尊的諡號。堯的後世中五子胤明的後裔有一支以堯的諡號為氏,是為堯姓。《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堯氏,帝堯之後,以諡為氏,世居上當長子,後魏大司農堯喧,徙層岐州,生宗,宗兄子雄,北齊驃騎將軍,又隋鷹揚郎將堯君素,魏郡湯陽人"。唐時,瀛州河間郡八姓有堯姓。上當長子今屬山西長治。堯姓後裔為避難有的改為澆氏、饒氏。伊姓起源於帝堯,《元和姓纂》雲:"帝堯伊祁之胤,裔孫伊尹,名摯,相湯,生陟奮"。

伊姓、祁姓,帝堯生後隨母寄居外公伊祁侯家,依母姓伊祁,後人中又分為伊姓、祁姓。在今山西臨汾城西南十裏、汾河東岸之垣上有伊村,相傳為帝堯從小生長之地,有多處帝堯遺跡,亦有伊姓之人,自稱為帝堯的後裔。伊姓中較早成名的是伊尹。《元和姓纂》認為,伊尹是帝堯的後裔。史稱,伊尹出身卑微,原為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隸,因有殊才被商湯委以重任。他先輔佐成湯滅夏,建立胤商,因功卓著,尊居相位。成湯之後,他又輔佐外丙、仲任二王。太甲繼仲任之位後,行為放蕩,不理朝政。伊尹果敢寫了訓導太甲的"伊訓"和"肆命",將其流放桐地,自己攝政當國。三年後太甲悔過,伊尹將他接回復位,自己退就"阿衡"之位(保護教養之官)。為此,伊尹被尊為賢相。後人有的以官為氏,形成"阿"姓、"衡"姓二支。阿姓族人在河南形成望族。衡姓自春秋的魯公子衡到漢、唐、宋代亦有名人。祁姓源出有三,其中兩支與帝堯有關。一支源自帝堯,以姓為氏,子孫中有以祁為氏(見前述)。據《廣韻》載,黃帝有25個兒子,得姓12個,其中有祁姓。帝堯是黃帝裔孫,這支祁姓與帝堯同屬黃帝直系子孫。

陶姓是以地為氏。《姓氏考略》載:"帝堯初居陶,後徙唐,故稱陶唐氏,其後裔有陶唐氏、陶氏"。在山西臨汾市東南十公里的崇山腳下的陶寺村,出土過大量堯時期精美的彩繪陶器等文物,被稱為陶唐寺部落文化遺存。是堯早期活動的地方,堯所領導的部落因掌握燒治陶器技術而聞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古蒲阪北有陶城,也即古陶國。陶國與堯後遷所建唐國相鄰,因此也有史籍認為堯封唐地盛產陶器而得號陶唐氏。堯七子洪祺曾受封於陶丘官居陶正,故後裔以陶為姓。陶姓還有一支是以官為氏,西周時帝舜之子商均三十二代孫虞閼父任陶正(負責治陶之事的官),子孫便以陶為氏。陶姓族人在後來的繁衍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丹陽(今江蘇鎮江南部)、潯陽(今江西九江)兩支望族。現陶姓在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居多。按人口多少排列居第106位。

黎姓是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之一,居第92位。主要來源有三,據《元和姓纂》等史籍載,武王滅商後,對先古聖帝的後裔進行封分,帝堯的後裔有一支封于黎,為侯國。黎國所屬地即現在的山西黎城縣。春秋時,黎國被晉國滅掉,國人以原國名黎為氏。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長安縣)。黎氏的另外兩支,一支來源於我國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九黎"之後,另一支出自南北朝時自北方入居中原的鮮卑人素黎氏。《魏書官氏志》雲:"素黎氏,後改為黎氏"。黎氏當今在湖南、廣東、江西居多。

冀氏源出杜姓,為隰叔之後,周武王封先代聖君後裔,堯的後裔所建的唐國因作亂,遷其于杜,稱唐杜氏。其中一部分被封于冀(今山西河津)。春秋時,冀國被強鄰晉國滅掉,帝堯的這一支後世子孫就以封地冀為氏,在今山西河津東北15裏處有冀亭,是古冀國所在地。冀姓還一支系自姬姓,冀國被晉國滅掉後,成為晉大夫銑芮的封邑,銑芮的後裔就以邑為氏而姓了冀。山西是冀姓的主要發源地,如今冀姓在全國分佈很廣,但山西居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72%。冀姓在當今人口較多的三百姓氏中居第235位。房姓源出祁姓,為帝堯之子丹朱後裔。堯子丹朱,舜封為房邑侯,子陵以父封為氏。丹朱所封房地,即今河南遂平西南四十裏的吳房。《國語周語》中記載,周昭王所娶皇后就是房姓之女。可見,房姓在周時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姓氏。房姓族人中代有名人,如東漢司空房植,隋朝經學家房暉遠,唐朝宰相房玄齡,清代鄒縣令房岩等。清河(今河北清河)、濟南(今山東濟南)、河南(今河南洛陽一帶)三個郡望。今房姓在我國分佈較廣,陝西、山西、山東、江蘇四省多此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04%,居第199位。另外,在今防姓族人中也有出自帝堯之子丹朱,與房姓同出一源。古時房與防兩字通。

朱姓和丹姓都源於帝堯之子丹朱。《萬姓通譜》記載,沛國相縣朱氏,為帝堯之子丹朱之後,以王父名為氏。相縣為古時沛郡治所所在地,即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也有史料記載,堯封丹朱、丹淵為諸侯,族人崇尚紅色,其後人有以丹為氏者,也有以朱為氏者。上述兩種說法雖不盡相同,但堯的後裔中有朱姓、丹姓當無疑。丹朱所封丹淵位於今山西高平一帶。該部落人對紅色情有獨尊,喜用丹砂塗麵點唇,在屍體周圍撒上丹砂,在中原上古時墓葬中常見。另外在臨汾周圍丹朱墓、丹朱廟以及有關丹朱的碑石遺跡多而集中,陶寺墓地的貴族墓中也撒有丹砂,或許與丹朱有關。歷史上丹姓望族出自汝南(今河南商水西北)。載入史冊的名人有春秋時晉大夫丹本,漢長安富人丹玉君,宋通判永興軍丹山,明永樂舉人丹袁。朱姓是一個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另有系自曹姓,以國為氏:系自子姓,以字為氏,舜臣朱虎之後;北魏代北姓渴濁渾氏、可朱渾氏改姓朱等多支。

紅姓源自劉姓,與帝堯一脈相傳。西漢初,漢高祖劉邦封同母弟劉交為楚元王,劉交幼子劉富先封為休侯,後改封為紅侯(紅,即紅陽,故城在今安徽蕭山之紅亭)。其後代子孫以紅為姓氏。紅姓還有一支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公族熊渠之後,以王父字為氏。紅姓的發祥地為漢代的紅陽。但歷史上的紅姓族人主要以今山西境內為繁衍中心,望族居堯地所建古都平陽。或許是紅姓族人認祖歸根返遷故里。

狸姓是當今較為罕見的姓氏,出自帝堯次子丹朱房侯之後裔,以圖騰為氏。史載,堯子丹朱是陶唐氏所屬支族部落首領,因放蕩不羈,堯未傳位給他。對堯帝的做法丹朱心懷不滿,便自改狸姓並以狸為支族的圖騰。舜即位後封其為房侯。房侯丹朱支族有以圖騰狸為姓。歷史上的狸姓族人在河東郡(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繁衍較望,後裔又出現了繇姓。

傅姓是個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乃狸姓之後。《古今姓氏書辨證》等相關書籍中都有這樣的記載,夏封堯裔大由(即狸大繇)于傅邑(傅國地故城在今山東棗莊南50裏),國人以邑為氏。《國語·周語》中有這樣一段話:"丹朱之神降於莘,宜使太史帥狸姓奉犧牲獻焉,王從之,使太宰忌父,帥傅氏及祝氏往"。韋昭注釋為:狸姓丹朱的後裔在周時已為傅姓。丹朱的神靈想見他的後人,周惠王就讓傅姓和祝姓(祝姓也是堯的後人)之人去莘地祭祀。上述之言雖不可信,但傅姓為帝堯的後裔,由狸姓所出在周朝已有定論。傅姓還有一支,史書記載是出自商時賢人傅說。相傳殷商之君武丁執政後,因無賢人相助,國政難理,後夢中見到一位賢人名說,醒後便帶眾人尋訪。在傅岩(今山西平陸東)築土牆的奴隸中找到了說,於是迎回朝中,拜其為相,事事依言,天下大治。因說出自傅岩,故號傅說,後人以傅為氏。傅說雖不是出自堯,但為傅姓族人。傅姓分佈今寧夏和甘肅東北地區及河北、山東省境內,唐末進入江南各地,繼而徙遷至今四川、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宋時在今福建的仙游、晉江、蔚為等地繁衍成為望族,在當代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氏中層第36位。

#p#分页标题#e#

留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為帝堯之子以封邑為氏形成的姓氏。《路史.國名紀丁》雲:“巴留列陶唐之後,以帝堯之子丹朱有庶兄九人源明,封於留者,以邑為氏” 留姓開姓始祖。《徐州府志》載:“丹朱庶九弟封於留邑曰留國,為留姓之始也。”留姓為堯後裔無疑。春秋時鄭邑劉地,為周大夫劉子埰地,被陳兼併,故城在今河南偃師西南35裏之劉聚。留、鎦、劉本為同一個姓字。從字的結構卯金田、卯田、卯金刀就可看出其初始之所本,最原始的本意是指一種戰斧,且音同。只是後來才分成了三個姓。三姓當同與帝堯一脈相依。

湛氏,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堯帝的第三子開明(大節)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文獻《荊州諶氏祖譜》記載:“諶氏為堯之後,封大節於洛陽,始有諶氏。” 大節,是遠古堯帝的第三子,其後裔子孫在西周末期亦稱大節。大節在周平王姬宜臼執政期間(西元前 770~前720年)為洛陽令,率軍興晉伐戎,恢復周王朝有功,在周平王遷都成周後,被賜與成周之東的諶地即礁陽(今河南洛陽),為礁陽令,遂以封邑為姓氏,稱諶氏,始有諶氏一族,世代相傳至今已達八十七世,人丁甚是興旺。諶氏一族在東漢順帝劉保執政時期(西元126~144年),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諶重,字文疊,江西塢土塘人,後遷豫章(今江西南昌),諶重被“高第除郡博士”,官至京輔都尉、右內史衛尉、大司農詔加奉車都尉,後出任荊州刺史,敕封漢昌侯。諶重是全國各地諶氏族人的重要先祖之一。到唐朝時期,太常博士林寶于唐憲宗李純元和七年(西元 812 年)奉詔組織編撰了著名的《元和姓纂》,在該書中,林寶將“諶”誤為“湛”字,以諶重為“湛”姓,記載為“湛重南昌人,漢末大司農。”據本書考證,在隋、唐時期,諶氏族人聚集的古新淦之地(今江西樟樹)有一個稱作“湛溪鎮”的地方,大概就是因地名而誤筆之故。(本節來源於湛氏族譜)。

陶唐氏堯帝的唐國古都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在臨汾周圍的城鄉遍佈著與堯相關的名勝古跡。臨汾城南有伊村,為帝堯故里,城西的姑射仙洞,有被傳為堯與鹿仙女成婚的"華夏第一洞房"和堯教丹朱下圍棋的棋盤石,城南有金殿,是乎陽最初所在,史稱堯墟,城東有堯陵,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在臨汾市南郊3公里處,有一座歷史悠久,建築輝煌壯觀的古建築群,那就是後人建築的紀念帝堯之廟--堯廟。現已成為華夏兒女祭拜祖先的聖地。臨汾是帝堯的古都,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生發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主源,被史學界稱為"堯文化"。

劉姓源流序言

劉姓最古老的發源地在今河北唐縣。這裏是遠古洪荒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祁姓劉氏始出堯之長子監明,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第二章、劉姓源流於分佈

一、樹有根,水有源

作為中國第四大姓的劉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國雖然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但倘若你去問別人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恐怕時下的人們,甚至就連劉姓族人也難以明確回答你!那麼“劉”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借助漢語古文字學和現代語源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劉字的原始形象人們在介紹劉姓時常說:“姓劉,文刀劉”。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代表著華人世界數千萬劉姓族人的血緣徽記劉字。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劉字“文刀”劉,只是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現代簡化字,它最早出現於明代都城南京古城牆陶瓷磚上。看到這裏,我們就會明白:要探究“劉”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義,不能只看簡化漢字,而必須看繁體的“劉”字。在中國人們現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金文、還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至今都尚未發現“劉”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在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現今見到最古老的“劉”字形體是《左傳》及漢代的小篆和隸書。戰斧 ——“劉”字的本義在現代漢語裏,“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他任何意義。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釋得出來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

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廣雅·釋器》:“劉,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

二、動詞,誅殺、殺戮。《爾雅·釋古上》說:“劉,殺也”。

三、動詞,克、征服。《爾雅·釋古上》又說:“劉,克也”。

四、動詞,陳、鋪陳。《爾雅·釋古上》又說:“劉,陳也”。

五、動詞,凋殘。《中文大詞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注釋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

七、形容詞,通“懰”,“女劉”,美好貌。

八、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複守以全”。高誘注釋說:“劉覽,回觀也”。

九、與“鎦”字通用。《集韻》“鎦或作劉”。

十、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

十一、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p#分页标题#e#

在如此眾多的字義中哪一個才是“劉”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呢?當初人們採用“劉”字作為血緣和劉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種字義呢?姓氏學家認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來源於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圖騰崇拜。因此,作為姓氏的漢字,它作為姓氏的意義就是該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也往往就是指稱某一種具體的事物、實物。從上面羅列的“劉”字的11種字義看,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的含義。根據語源學的規律,我們可以推出劉字的本義與“刀”和“金屬”有關。可見,“劉”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是指一種“戰斧”。“劉”字的本義既然是指一種斧鉞,那麼劉姓又與這種斧鉞有什麼符合邏輯的內在聯繫呢?我們的古老祖先為什麼要選用這種斧鉞的名稱來當作自己血緣徽記—劉氏呢?

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劉人,原來斧鉞這種最古老而又常見的工具在人類進化和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具有極其偉大的作用和意義。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體會到斧鉞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類原始生活中,斧鉞的作用和意義之巨大,絕不亞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汽車、飛機、火箭和導彈的地位。人類進化學的理論認為,人類告別猿群由動物進化成人的標誌是:人能製造工具。

高揚巨斧—劉姓的最原始根蒂

斧鉞便正是人類所創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劉”正是原始斧鉞中的一種,或者說,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們把斧鉞稱為“劉”。當然,最原始的“劉”,或者說:最原始的斧頭,並非金屬製品,而是用石頭製成的。它們最初也許極為簡陋,並不如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斧頭那麼鋒利。這從考古發現的大量原始人類使用過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類社會的童年時代,人類正是靠著“劉”這種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禦猛獸的襲擊和擊殺野獸獵物。可以設想,沒有“劉”(也就是斧頭)這種原始的工具,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根本無法走出那暗無天日的茂密森林來到平原大地;沒有“劉”,原始人類也無法擊退那些兇猛無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獸,保護自身;沒有“劉”,原始人也砍伐採集不到更多的果實,獵獲不到大量的野獸。到了稍後一個時期,“劉”又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武器,這時因為斧頭與戰爭相連,又被稱為戰斧,“劉”就是戰斧中的一種。特別是在人類發明弓箭和長矛之前,“劉”更是人類兵器中最有殺傷力的武器。總之,“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常見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類用以創造文明,衍傳生息的工具。

中國人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一詞來形容,而使人類從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劉”。不但如此,中國人還認為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由“劉”開闢創造的。宇宙形成學上又有開天闢地一說:中國人在追溯人類歷史的起源時常常是這樣描述的:“自從盤古開天地……”。而在傳說的神話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他頂禮膜拜。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他氏族的血緣徽記,並逐漸得到其他氏族的認同。於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劉氏族便形成了,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天應繁衍生息。

二、劉氏發源地

劉氏最原始的發源地—今河北唐縣據現有資料證明,最古老的劉地,在今河北唐縣。三民書局《大辭典》400頁對“劉”的解釋:“劉,地名”,帝堯陶唐氏後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縣。宋代大史學家鄭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為姓》劉條也說:“帝堯陶唐之後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也”。古地名學者理論認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堯陶唐氏後裔封於劉地,說明這裏先有劉地而後有劉姓,那麼劉地的地名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們認為:劉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過他的得名因為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受封於此而得,因為最古老的以斧鉞“劉”為圖騰的劉氏族曾經居住、活動、生息於劉而得名。至此,我們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膽的推測,現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劉氏族發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縣,這裏就是遠古洪荒時代那支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和血緣徽記的劉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開闢文明的過程中生活棲息的地方。也是今劉氏族人的根源之地。

三、劉姓的主源“根系帝堯”

帝堯苗裔—劉姓的主源:中華民族是一個由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時在中華姓氏形成的歷史過程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一個普通的現代姓氏其產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單一的。當然,現代劉姓的來源也非單一的,而是多源的。歸納起來有五個源頭:其中一支源出帝堯之後,被稱為祁姓劉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兒子被封於劉邑建立劉子國,改姓劉氏因周成王姓姬被稱為姬姓劉氏;三是漢高祖賜婁敬為劉姓,其後裔發展起來的一支被稱為賜姓劉氏;四是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改姓為劉的一支;五是其他姓氏因各種原因改姓劉的。

在眾多的劉姓形成的不同源頭中,帝堯祁姓之後的這一支劉姓又為中華劉姓的最古老最主要的來源。帝堯—劉姓的血緣聖祖翻開各種姓氏學經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劉氏族譜,我們發現在追溯劉姓的起源時幾乎都追溯到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堯。據史書記載:堯姓祁,名放勳,於甲申(西元前2377年)出生於丹陵(故冀州),自幼聰明,年輕時就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著名。三十歲被受封於陶邑侯,虞舜時封堯七子於陶丘官居陶正,十五歲因能力出眾而被推為本部落的酋長,並被當時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帝嚳封為唐侯。從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當時的各部族稱為“陶唐氏”。大約西元前2357年,堯20歲就接替帝嚳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都於平陽。《史記》載:“帝嚳高辛者黃帝之孫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摯”;娶陳豐氏女名慶都生放勳,帝嚳崩,摯代立,摯立,不善而崩,弟放勳立為帝曰堯帝。堯的母親慶都是母系社會人,姓祁(伊祁),因此堯按照母系社會的制度從母姓祁。堯在位78年,於西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歲。堯當上了中原華夏酋邦的君主後,在向四方征伐的同時,也征服了原始的劉氏族,並將劉地封給了自己的長子監明,使其擔任被征服的劉邑的首領。這位劉邑的新統治者及其家族從此都以“劉”為“氏”。那些原來居住在劉邑的原始氏族的劉氏族人,逐漸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堯後裔的祁姓劉氏之中,他們雖然仍保留著劉氏族的徽記,但已由原來獨立的劉氏族衍變為祁姓的劉氏族了。

那麼帝堯的祁姓劉又與當代劉姓有什麼關係呢?

#p#分页标题#e#

當代劉姓的開基始祖又是誰呢?關於帝堯之後的祁姓劉與當代劉姓的關係早在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的《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確說:“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此後無論儒家經典、正史,還是姓氏學經典和各類劉氏譜碟都一直承襲了這一說法。好多劉氏族譜均視禦龍氏劉累為第一世祖。

《唐書·宰相世系表》:“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就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複改唐公。成王滅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後更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祠”。這就充分說明帝堯是當今劉姓的血緣聖祖。但堯姓祁而不姓劉,那麼劉姓的開基始祖是誰呢?

四、帝堯是劉姓的鼻祖

談劉姓的形成,必須先搞清楚劉姓的開姓鼻是誰?筆者認為當年第一個得劉姓的那個人應該是當今天下劉姓的開姓鼻祖。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由於年代久遠,史書記載不詳,民間傳說各異,現存的文獻也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到底誰是劉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決。據史書記載堯有10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監明早逝。《史記》雲:“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史書所說的九男分別是丹朱、開明、啟明、胤明、覺明、臥明、晦明、源明、少康。因此關於劉姓的開基鼻祖就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當年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長子監明。另一種說法認為受封於劉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監明,而是他的兒子式,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漢代流行的緯書《尚書中侯》,該書記載:“堯之長子監明早逝,不得立,監明之子式封於劉,朱又不肖而弗獲嗣”。以監明劉式說文本記載出現最早,並且可得到歷史文獻的印證,最有力的證明瞭原始祁姓劉氏始祖為“劉式公”,因此劉式之說較為可信。第三種說法認為當年受封於劉邑的是堯的第九個兒子源明,這一說法見於世傳文獻《徐州府志》中,丹朱庶九弟封于留曰留國,留姓之始也,且在劉姓族譜中也有流行。另據《資州直屬州志》載:堯第九子名資,助禹治梁州沱江水有功,虞舜便將此處地賜封資做封地,地曰資邑,水曰資水,山曰資山,後次子襲封於此,曰資國,故姓資名永河資姓姓源之始祖也。四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次子丹朱,這一說法見於與劉姓同源的唐姓族譜,《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紹也采此說。五種說法認為祁姓劉氏的開基始祖不是堯的兒子或孫子,而是數百年後的堯的裔孫夏朝的劉累。六種說法認為劉姓的受姓始祖是堯的兒子源明,並且強調說源明與丹朱、監明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名稱。這種說法只見於形成較晚的劉氏族譜。在眾多的劉氏成員受封開姓始祖說中,並結合正史文獻,筆者認為監明之子劉式應為嗣子,乃源明長子式承嗣也。

五、劉姓開基始祖禦龍氏劉累祖根在魯山縣

劉累說是最確切、最有說服力的。因為雖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劉氏族,這支劉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縣,史稱劉地或劉邑。以後這支劉氏族又被帝堯後裔祁姓劉氏族征服融合衍變為新的祁姓劉氏族。在當時任何一個氏族成員,若被封到劉地都可以稱為劉氏,他的族人可以稱為劉氏族。同時,在當時姓從根本上也就沒有獨立的分離出來。歷史上正式見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是夏朝後期的劉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載於《左傳》、《史記》、《唐書》和大量劉氏、唐氏、留氏等族譜中。文獻記載,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劉累學擾(訓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曰禦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醬以食夏後,夏後食之,既而伎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史記·夏本紀》雲:“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二龍,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曰禦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伎求,懼而遷去”。《水經注》雲:“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今魯山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故張衡《南都賦》曰:“遠世則劉後甘劂龍醢,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於堯山”。“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東北水出焉,水又東經魯陽縣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有魯山,縣居其陽,故因名焉。王莽之魯山也。”

傳說劉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手掌中各有一個特殊的紋飾,看上去分別是當時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時“留”與“劉”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劉累的家人認為這種胎記是上天的某種預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這位新出生的聖嬰取名叫劉累。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譜》上還有這樣記載說:劉累生下來兩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產生。這支“留”姓也公開推劉累為肇姓大始祖。所以劉累既是劉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另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劉累事夏孔甲,賜禦龍氏。其生也,兩掌成‘劉累’二字,因以為姓氏”。《安徽鳳陽劉氏譜序》雲:“我劉氏之先本出於帝堯苗裔,夏之時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劉氏。此我劉氏之端也”。又據《中國通史全編》第70頁記載:“劉累自先祖時候,就向豢龍氏學習訓龍,而且是世代相傳的訓龍能手,劉累也繼承了祖業,能夠飼養龍。孔甲把從黃河、漢水中捉到的兩條龍交給劉累飼養,並賜劉累為禦龍氏,代替豕韋的後代。過了不久,因雌龍在捕捉時受了傷而死去。劉累暗中把龍肉剁成肉醬,獻給孔甲吃。孔甲食後覺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劉累懼怕而逃到魯縣(即今河南魯山縣)”。

據傳說:“劉累逃魯縣時很倉促,一家人已跑散,劉累跑到魯陽故城即後來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兒子跑到劉相公莊,兒媳和女兒跑到姑嫂石”,此傳說為後人留下了神密的回憶。劉累遷魯隱居以後,果然躲過了滅族之災。原來的劉氏族,即禦龍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後隨劉累遷到魯縣一帶居住下來。

#p#分页标题#e#

為了避免招遙劉累和他的族人,主動放棄了夏王朝賜給他們的禦龍氏名號,仍以原來的舊氏族劉氏相稱。這支遷居魯縣的劉氏族,仍然尊堯帝為本氏族的血緣聖祖,在大堯山建立堯祠。《南都賦》雲:“視魯縣而來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於堯山”。在今縣城西北三十裏的小堯山建堯帝廟。《方輿記要》:“堯山在縣城西北四十裏,夏孔甲時劉累遷魯立堯祠於山上,因名”。時至今日這裏的香火還十分興旺,早已成為全社會香客們的朝祖聖地。劉累遷魯縣後,就住在魯陽故城,即邱公城。《水經注》曰:“水又東經魯陽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今縣西三十裏,地名,邱公城,即其地)。劉累遷魯居於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東側。據原籍耿集鎮西邊(鄰近邱公城)的白沙咀莊現年98歲的雷平新老先生講:“邱公城東側有個劉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時候讀私塾時經常和同學們在劉累墓地玩,墓前還有個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著‘豢龍故里,吾臣劉累之墓’”。劉累死後,世人為了奉祀他老人家,還在魯縣城北牛蘭山修建劉累亭以作紀念。《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記載:“魯陽有魯山,有牛蘭累亭”,又雲:“魯陽有牛蘭累亭”。

六、禦龍氏劉累的傳奇人生

歷史上正式見載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是夏朝後期的劉累。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記載於《左傳》、《史記》、《新唐書》和大量劉氏族譜中。劉累所出生的劉氏族是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的部族。劉斧是當時人類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對人類最大的威脅莫過於那些巨大的猛獸。當時人們認為,在所有的動物中,又以龍是最神秘莫測的、人類最難征服的動物。直到春秋時期,人們仍認為“蟲莫知於龍”。可以說,龍是動物界的代表,是動物之神。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祖先就乾脆崇拜起龍來了。龍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領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龍的專門本領。作為遠古時期最優秀的狩獵部族,劉氏族自然很希望能成為征服龍的部族。劉累誕生時手掌中有“劉累”二字,劉氏族的人便認為這正是神的暗示,即劉姓將要成為征服龍的氏族。原來,“劉”是一柄巨斧,喻含著征服和殺的意思;而“累”字本義是一種繩索,引申為拘系、捆綁的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一手執劉,一手執繩,要去征服、馴服龍的意思。這就是神的旨意,這就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的謎底。

當時,在中原大地上確實有一支擅長馴服龍的部族,叫做豢龍氏。這個部族屬於當時的祝融集團,主要活動在酸川(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這個氏族自從帝舜時期就以擅長馴服、飼養龍而聞名於世,並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權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龍的專門提供者,因此顯赫一時。

劉累因生下來時便有手紋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為劉氏本族的首領。擔負著神聖的使命,劉累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豢龍氏族那裏去學習馴服、馴養龍的本領。不知是有神的力量還是劉累自己聰明過人,劉累很快就學有所成,成為當時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氣的馴龍能手,並被夏朝王室召到宮中負責養龍。這時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據說,孔甲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他在位時不關心治國愛民,卻沉醉於信奉鬼神方術。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約西元前1877年),從黃河和漢水中各得到一對雌雄雙龍。孔甲準備用這兩條龍來給自己駕車,但他自己卻不會飼養。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長馴養龍的豢龍氏人,但沒有找到。這時,劉累便毛遂自薦,主動請求承擔4龍的馴養工作。孔甲對劉累的舉動大為欣賞,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最初,劉累把龍飼養得很好,孔甲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於是頒佈命令,正式任命劉累為王室馴龍官,並賜給劉累“禦龍氏”的姓氏,宣佈由他取代豢龍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顓頊之孫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韋(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韋鄉)賜給劉累作為他的封邑。後來給夏帝孔甲餵養了兩條龍(很可能是蟒蛇之類的動物),被孔甲賜為“禦龍氏”。因為劉累養龍技藝不精,沒過多久死了一條,他怕孔甲怪罪,就靈機一動,把死龍做成了美餐,獻給孔甲享用。由此深得孔甲喜歡,重重獎賞了他。未曾想,數日後孔甲讓他再做如前次的美餐。劉累怕再難蒙混過關,於是攜家眷乘夜逃走,到河南魯山躲了起來。從此,劉累世代定居此地,成為中原劉姓最早、人口最多的一個家族。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祁姓劉氏的來源。據不完全統計僅大小劉莊就有十多個,而今在河南魯山地區仍有“堯山”、“堯祠”、“大龍山”、“豢龍城”等地名,在魯山故城南有劉累墓,在偃師縣南有劉累城,還有劉聚、劉亭、劉水、劉澗、劉相公莊、劉澤莊、劉山門莊、劉河、劉寨、劉溝、劉鐵溝、東、西劉灣、灌劉、王虎劉等地名。河北唐縣是劉姓祖居之地,而劉姓發源之地在今河南境內,源於河南劉姓亦是陝西境內的劉姓之分支。戰國時期,陝西劉氏播遷到河南及江蘇地區,到漢代沛縣劉姓成為皇族,大封同姓諸侯,顯貴無比。縱觀劉姓繁衍,可劃分為三大時期:第一時期為漢代,江蘇劉姓族人劉邦建立漢室,隨著“同姓封侯”,劉姓人遍佈彭城、沛國、弘農、中山、南陽、東平、天水等地,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大姓氏。漢末群雄爭霸,中原劉姓為避戰禍四方遷徙。第二時期為魏晉南北朝,除劉姓人大舉南遷外,許多少數民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取劉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與此同時,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為顯赫,被封王侯的劉姓遍佈江南。第三時期為唐至五代。這一時期,劉姓支脈遍佈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時期,劉姓族人已遍佈全國各地。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族人可謂占盡風光。歷史上稱帝者共有66人,先後建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目前劉姓人口列全國第四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膽肯定的說:不僅帝堯的裔孫劉累是當今世界劉姓的大始祖,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七、劉姓的發展衍變

從劉累的禦龍氏到其後裔的豕韋氏劉累在夏朝為孔甲養龍時,曾被孔甲賜“禦龍氏”,受豕韋之。意思是說,劉累在被孔甲賜禦龍氏的同時並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韋,賜給劉累作食邑,當劉累因死龍事件遷於魯縣後,孔甲不僅取消了劉累禦龍氏稱號,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韋,把它重新賜給它的舊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韋的劉氏族被驅逐出境。被驅逐的劉氏族大部分隨劉累遷魯縣定居下來,其餘散居其他各地。

西元前十八世紀,夏商鼎革之際,原被驅逐的劉氏族,勢力日益發展壯大,因不堪忍受夏朝的壓迫,投靠了新興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湯在消滅了親夏王朝的大彭豕韋以後,又將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重新封到豕韋故地,並讓他們繼承豕韋氏的稱號。正如《左傳》杜預注說:“豕韋複國至商而滅,累之後世,複其國為豕韋氏”。在商湯建國之後,為了興滅國繼絕世,又允許彭姓的豕韋複國,並封豕韋為伯爵。這時劉累的後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韋稱號。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興”再次消滅了彭姓豕韋國,又複封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為豕韋氏。從此劉累後裔的劉氏族人便以邑為氏,由劉氏改為豕韋氏。成為依附於商王朝的部族政權。從豕韋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劉累後裔由劉氏族改為豕韋氏後,在豕韋(今河南省滑縣韋鄉)一帶又生活了數百年。至西元前12世紀,周成王伐紂滅商後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後裔,在將堯帝一支後裔封於薊(今北京市)之後,又將同屬於陶唐氏後裔的豕韋氏劉累之後封於陶唐氏舊地(今山西冀城西)。

#p#分页标题#e#

商周之際,這支劉累後裔,以地為氏衍變為唐氏。幾十年之後,因唐人與商人關係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對原來親商朝的祁姓劉累後裔的唐國不放心,便又廢掉劉累後裔的唐國,把唐國故地封給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將劉累後裔遷到杜城(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改封為杜氏,降爵為伯爵。至此,劉累後裔的這支劉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國家,並從此由唐氏改稱為杜氏,或稱唐杜氏。另一部分唐國成員,沒有遷到杜城,而分散在其他諸侯國仍以唐為姓氏,便成為今日唐姓的祖先。

第三章、晉國風雲錄

杜伯的故事在西周晚年,劉累後裔的杜國君主,開始在西周王朝為吏任職。周宣王時,最後一個杜伯在周朝任大夫之職。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累後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頌,鹹有嘉德,不墜家聲。頌八世孫叔遐,商時為豕韋侯,豕韋者國名也。叔遐遂以為氏焉。遐十二世孫有敬蟻者,周成王滅唐取唐地封之,為唐杜伯,遂以唐杜為氏。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莊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將、僖伯曰睿,皆身通顯有令聞”。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職的最後一個杜伯被周宣王無辜殺害,劉累後裔的祁姓杜國同時也被周朝滅亡。周宣王死後,繼位的周幽王宣佈為杜伯平反昭雪,並為其立祠以表其終。其祠叫杜伯祠,墓稱杜陵,均在杜城(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杜曲)。杜伯被殺和杜國滅亡之後,他的子孫紛紛逃往他國避難。杜伯有個兒子叫隰叔,逃到晉國受到重用,官任士師(主掌刑法的官員,又稱“理”)。從此杜隰叔的後裔便以官為氏,改為士氏,在晉國繁衍開來。

從士氏到司空氏、隋氏、範氏春秋時期的劉氏,大概是因在為帝堯和劉累的神靈保佑,逃到晉國的杜隰叔後裔在晉國興旺發達起來。杜隰叔生子:《左傳》稱之為士蔿,字子輿,繼承父業,最初在晉國任士師。據說在他任職期間“朝無奸官”,因政績突出升任司空(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築工程的大臣)。士蔿在晉國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武子會,士會後又被晉國國君賞賜領地—範(今河南範縣)。隨士會到範地的士會族人,又以采邑“範”為氏,稱為範氏。這便是今日中國又一大姓範姓的來源。晉國君主為獎勵士會長子士燮的功績,特將隋地(今山西介休東南)賜給他作領地。於是士燮的族人又來到隋地定居。這樣來到隋地的士燮的後裔,就以他們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為氏,改稱為隋氏。因此士會的後裔除一支改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所擔任過的官職(司空)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來源。除此還有一支以士會的名字為氏,形成歷史上的士氏。正如《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和《國語·晉語八》關於禦龍氏的傳衍情況記載:前549年魯卿叔孫穆叔去晉國訪問,晉卿範宣子在歡迎宴會上以十分自豪的口吻大談本族的光榮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禦龍氏,在商是豕韋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現在晉國成為華夏盟主,我們範氏又是晉國的卿族,古人所謂‘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們這種綿延不絕、世代榮顯的大族而言的”。當時叔孫穆叔對範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當場駁斥說:“這種保姓受氏以守宗訪、世不絕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祿’;只有那些能夠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雖久不廢’,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孫穆叔只是對範宣子所說的家史採取了不屑一顧的態度。但他並沒有否定從陶唐氏到範氏的傳承系統的真實性。鄭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說:“堯之後分為六,唐氏、杜氏、範氏、劉氏、韋氏、祁氏,皆為著姓,豈堯之不泯歟”!實際上除六大著姓外還應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就此六姓而論,祁氏為堯之本姓,韋氏是豕韋演變而來。從堯之陶唐氏到劉氏的發展過程中士氏和範氏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劉姓形成與發展的早期歷史上,沒有出過多名人。劉累之後,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殺而產生一些影響外,大多數劉累子孫是默默無聞的,這個家族真正聞達諸侯是在士氏、範氏時期。正如王符在《潛夫論》中所稱讚的“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

士會與劉氏的復興:士會姓祁,名會,字季,以士為氏,曾食邑於隋稱隋會。又食邑於範稱範會,史也稱範武子。他出身於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躍於晉國政治舞臺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個顯赫人物,早年任晉國大夫,輔佐晉文公、晉襄公,是晉國稱霸中原的功臣之一。西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為了國家的前途,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廢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當時在秦國任亞卿之職的公子雍為新的晉國君主。因公子雍是士會的姑姑杜祁與晉文公的兒子,與士會有親戚關係,於是晉國就派士會和另一個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國,迎接公子雍回國繼位。但是,當士會和公子雍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國尚在途中時,晉國國內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西元前620年,以趙盾為首的晉國大臣們迫於晉襄公夫人繆贏的壓力,背叛了士會和公子雍,在晉國國內改立年幼的夷皋為晉國的國君(即晉靈公),並派兵阻擊秦軍,阻止士會和公子雍回國。秦、晉雙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帶展開一場大戰,結果秦軍因無備而敗。此次戰後,士會已不能再回晉國,被迫逃到秦國避難。接著其妻子兒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後到秦國定居。士會在秦國受到重用,任秦軍謀士,為秦軍攻打晉國出謀劃策。對晉國造成很大威脅。晉靈公七年(西元前614年)晉國六大臣召開會議,商討對策,一致認為士會無罪,必須想辦法使士會回到晉國。隨後就派魏壽餘到秦國假裝叛晉降秦,施計把士會劫持回晉國,並委以重任,先後任晉三軍統帥和元帥。士會在晉國逐步掌握了軍政大權,史稱“士會輔成、景軍無敗績”,“端刑法,輯訓典,國無奸民”。晉國在士會的治理下日益強大起來。由於士會對晉國的卓越貢獻和不朽業績,西元前592年士會退休時被晉景公在其已有隨地的基礎上又加封一個領地—範邑。最後在範邑終老去世,被賜諡號“武”。因此史書也稱士會為隨武子、範武子。士會生三個兒子,長士燮,次士雃,三士魴。現存的古豐劉氏族譜載:“士雃留秦不返複姓劉氏曰劉軾”。劉氏複姓當在士會歸晉之後,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閱有關經典和姓氏書均言“士會之裔留秦不返者複更為劉氏”。《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載:“士會當魯文公時,出奔秦”。大樑普通元年修的《劉氏家譜》載:“士會公三子均仕晉,惟士軾之子在秦者為劉氏”。

第四章、劉姓起源有四:

#p#分页标题#e#

1、出自祁姓,是堯的後裔。相傳堯是遠古部落陶唐氏的領袖,名放勳,賢達善良,後成為部落聯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黃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堯為祁姓,其後子孫有一支被封在劉國(今河北省唐縣)。到了西元前30世紀,中國進入了傳說時代。那時,僅在黃河中游和汾水下遊地域,就有10000多個大小不等的部落。其中有三個較大的部落:一是神農部落,其首領是薑榆罔;二是九黎部落,其首領是蚩尤;三是有熊部落,其首領是姬軒轅。這三個強大的部落相互征伐,驚心動魄,最後姬軒轅以其智慧和能力,征服了其他兩個部落,特別是打擊了強悍善戰的蚩尤之後,使有熊部落的首領姬軒轅名震四方,其餘各部落都紛紛歸順了軒轅氏。軒轅氏起源於陝甘之交的黃土高原,居於黃土中央地帶,故又稱為黃部落,尊稱首領為帝,所以姬軒轅就成為黃帝。可以說,這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黃帝王朝。我們把黃帝當做自己大民族的始祖,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是黃帝使中國實現了相對的統一;二是黃帝時代創造了房屋、井田、衣服、車船、兵器等物質文明;三是黃帝王朝創造了兵法、音樂、歌舞等精神文明。傳說黃帝在位100年。在這100年中,社會上沒有盜賊,沒有鬥毆,風調雨順,人和物豐。在黃帝152歲的時候,他由仰韶鑄鼎源出巡來到陝西黃土高原的南邊一個名叫橋山的地方時,忽然間從天上降下一條黃龍。黃帝見天龍降臨,如同應邀一般,就帶上他的隨從和家眷等70餘人騎上龍背,準備升天。許多臣民們則哭著拉著黃帝的衣服和鞋帽求他不要走。就在這一瞬間,黃龍騰空了,臣民們把黃帝的鞋帽和衣袖扯下來了,黃帝終於升天了。於是人們便把黃帝的衣冠葬在了橋山,建起一個很大的衣冠塚,這便形成了至今仍然受到歷代華人前來祭拜的黃帝陵,並在橋山腳下建有軒轅廟,廟額上有一塊“人文初祖”的大匾,廟苑內有棵巨柏,稱作“軒轅柏”。這個地方,如今名叫黃陵縣。自西元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清明節都由國家主持祭拜黃帝陵。黃帝升天以後,他的神祗形象,在他的後裔身上消失了,雖然歷代首領都堅持稱帝,但這“帝”的含義再不是神祗,而是君主。西元前23世紀,黃帝的子孫中出了個名叫伊放勳的人,是祁姓唐部落的首領,後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五帝”中的第四帝。開始,伊放勳受封於山東的定陶地區,後遷移到河北省唐縣,號陶唐氏。20歲便登上帝位,建都平陽,稱唐堯帝。在黃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堯帝有許多創建和發明,他首先鼓勵人們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還組織專人測定日月的位置,制定了太陽曆法,計算出一年365天,創立了閏月制度。這時期,國家已出現雛形。堯帝最大的長處是選賢任能。他在老年的時候,沒把帝位傳給他的九個兒子,而是傳給了有賢能的女婿姚重華。姚重華原是虞部落的首領,堯帝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同時嫁給了他。匆匕重華接任堯帝職位,稱號為舜帝,即中國歷史上“五帝”中的第五帝。舜帝在位期間有兩大建樹:第一是改組政府,設立了九個部門的最高領導人。即:①司空(工程部)②後稷(農業部)③司徒(內政部)④士(司法部)⑤共工(建築部)⑥虞官(林業部)⑦秩宗(祭祀部)⑧樂(音樂部)⑨納言(秘書部)第二是啟用水利專家姒文命治理水土,大興水利。在計畫治理的9條江河中,首先治理了發源於祁連山的弱水。經過32年的艱辛運作,姒文命治水功勳卓著,威望極高。於是在西元前2205年,舜帝將帝位傳讓給了姒文命。姒文命建立夏王朝,稱號禹帝。禹帝把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為九州:①冀州(河北、山西平原)②兗州(黃河下游,今山東)③青州(山東半島)④徐州(淮河平原)⑤豫州(中原地區)⑥雍州(關中和隴西)⑦梁州(秦嶺以南、四川盆地)⑧揚州(長江下游)⑨荊州(長江中游)這是中國行政區劃正式稱州的開始九個州的名稱至今仍在沿用。

2、出自姬姓。

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今河南偃師南),因以為氏。姬姓劉氏和劉子國均產生於春秋中期,源出於周頃王,其肇姓開基始祖並不是周初的王季子,而是周頃王的兒子姬季子。姬姓劉氏和劉子國的開基始祖姬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頃王的兒子。因是周王之子,所以又稱王季子。這位王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約在西元前599年前後,被周定王賜封於劉邑(今河南偃師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劉子國。他的後人,以采邑也是以國名為氏,稱劉氏。王季子因去世後被諡為“康”,史書因此又稱他為劉康公。原來,當西元前11世紀商周鼎革之後,生活在劉邑一帶的古老的劉氏族並未立即滅亡,而是由臣服於商王朝的氏族政權,演變為姬姓周王朝統治下的臣民。西元前806年,周宣王封他的小弟弟姬友到鄭,建立鄭國。此後,鄭國日益擴張,迅速發展成為中原大國。估計祁姓劉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此時才被鄭國吞併。劉人世代居住的劉地,此時已變成鄭國統治下的一個小邑,劉氏成員則變成了鄭國統治下的普通百姓。西元前712年,東遷洛陽的周平王為了擴張地盤,從鄭國手中奪取了劉邑等4處地方,使之變成周朝新都城王畿之內的城邑。這便是《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的“王取鄔、劉、茂、邗”事件。再過了一百多年,到西元前599年前後,周定王又將劉邑封給他的弟弟王季子做領地。至此,姬姓劉子國就在東周王畿之內建立起來。劉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劉氏的肇姓始祖。作為周朝王族分支,春秋時期姬姓劉氏自形成伊始便地位顯赫,宗族長期興旺不衰,並孕育出了大批權傾一時的人物。史書載稱,劉氏家族除了要統轄自己的劉子國事務外,還長期擔任東周王室的卿士等官職,負責周朝王室的婚姻大事和外交禮儀。如西元前599年,劉康公就奉周定王之命出使魯國為王室求親。回來後,劉康公還借分析魯國情況之機,向周王作了一番關於儉存奢亡的精彩論述,詳載於《國語·周語》中。春秋時期,姬姓劉氏又與晉國的範氏世代結為婚姻。如始祖劉康公就娶範氏為妻,生子劉夏。範氏是祁姓劉氏的後裔。姬、祁兩支劉氏家族在春秋時期聯為姻親,這也是劉姓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劉康公的兒子劉夏,又名官師,史稱劉子或者劉定公。劉定公早年也在周王室中擔任卿士之職,經常為周王出使各國。到周景王時(西元前544——前520年),劉夏以王族元勳身份出任周王室正卿,開始操縱東周朝政,成為當時地位顯赫、勢力強大的貴族。劉定公生子劉摯,史稱劉獻公。劉獻公是周景王時期王室的又一實權人物。當時,周朝王室的朝政,實際上已經由以劉摯為首的姬姓劉氏家族控制操縱了。西元前530年,劉獻公一手炮製了甘國的政變,殺掉了甘悼公,扶植了自己的勢力為甘國君主。西元前520年,劉氏家族又一手策劃了周朝王室的內亂:這一年,周景王病危,準備廢掉太子,改立自己最寵愛的庶長子王子朝為王。景王的計畫遭到以劉獻公為首的王室大臣的強烈反對。周景王準備殺掉劉獻公,剷除劉氏家族勢力。但還沒來得及實施,周景王和劉獻公就相繼去世。劉獻公沒有嫡子,他死後由他的庶長子劉卷繼任劉子國國君,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劉文公。劉文公名卷,又名狄,字伯貧,也叫劉蚠(分蟲)。他繼位襲爵後,很快積極地參加了周王室的內爭。當年六月,王子朝叛亂,率兵將劉卷等人趕出東周王都。劉卷先逃到揚地,後又回到自己的領地劉子國。接著,劉卷擁立太子姬猛為王(即周悼王),率兵攻打王子朝,進居王城。不久,周悼王去世,劉卷又擁立悼王的弟弟王子姬匄(勹亡)為新的周王,這就是周敬王,從此與王子朝展開了長達5年之久的周王室內部戰爭。西元前516年,劉卷在晉國的幫助下,終於將王子朝打敗,擁立周敬王回到東周王城。從此,劉氏家族又重返周朝政壇,繼續控制周朝王室,成為當時天下最有勢力的家族。西元前510年,劉文公在諸侯的幫助下,大興土木,修建成周城,將周敬王從王城遷到成周。這種勞民傷財之舉雖然為劉文公贏得了一時名聲,但也有人認為,他這樣做“其殃大矣”,並繼言“劉氏則子孫實有禍”見《國語·周語》。劉文公操縱周朝政治達14年之久,直到西元前506年去世。劉文公去世後,周天子為他舉行了國葬。劉文公的兒子是劉桓公。劉桓公繼承劉子國君之後,同樣兼任東周王室的大臣。西元前503年,劉桓公平定了王室內部尹氏的政變,將逃難在外的周敬王迎接回王城。此後,他又率軍多次討伐亂黨,穩定了東周王朝的政權。劉桓公之後,劉氏子孫仍在東周王室任卿士,但其地位已不如從前。直到周貞定王時期(西元前468——441年),劉氏家族大概是因為在王室內部鬥爭中失敗,家族徹底衰落,其領地劉子國也被王室滅掉。至此,這支活躍於春秋時期,執掌周王室朝政長達100年之久的姬姓劉氏家族,就突然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不見了。

3、他族賜姓改姓劉

劉邦對項伯、婁敬思等人,以賜姓和加封來報答他們的忠義之恩。因此,賜姓是劉氏人口增加、支脈增多的另一重要條件。

#p#分页标题#e#

1、賜項伯為劉姓,曰劉纏,封射陽侯。西元前206年冬,攻破函穀關進駐長安以東新豐鴻門的項羽大軍,與早巳屯兵霸上的劉邦大軍夾霸水對壘互峙,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項羽的叔父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有生死之交,他主張項羽和劉邦和解,在鴻門軍帳中舉行會談。項羽採納了項伯的意見,便約請劉邦來鴻門赴宴會談。第二天清早,劉邦在張良、樊噲的陪同下來到鴻門,見到項羽後立即裝出謝罪的樣子,語意城懇,項羽信以為真,隨令擺宴款待。席間項羽的謀臣範增多次暗示項羽要當機立斷,趁機殺掉劉邦。項羽明白範增的意思,但就是按兵不動。範增急了,便離席急召項莊前來舞劍助興,以借機殺害劉邦。項伯看破了範增的意圖,也立即站起揮劍上前,和項莊共同舞劍,以保護劉邦,使得項莊無法下手。這次鴻門宴項伯救了劉邦一命。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為感謝項伯的救命之恩,賜項伯姓劉,封為射陽侯。同時還封了三位項氏族人:桃侯項襄(封地在山東汶上縣)生子劉舍,舍生申,平皋侯項它(封地在河南溫縣)、玄武侯項(名無查,封地也不詳)。對這三位項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賜姓為劉氏。

2、賜婁敬為劉姓,封關內侯。婁敬,齊國人,西元前202年5月,被征發到隴西戍守。路過洛陽時,看到這裏正大興土木修建樓舍,大搞建設。經打聽知道劉邦稱帝要在此建都,他認為以此為都實大不妥。便找到一位同鄉名叫虞將軍的朝官,請他引薦拜見劉邦。劉邦接見了婁敬,認真聽了他對建都的意見後,並又徵求眾臣的意見。眾臣中惟獨張良同意婁敬見解,並力勸劉邦移都長安。於是,劉邦決定遷都長安。劉邦不僅採納了婁敬遷都長安的意見,還把他留在身邊做了高官,又封他為關內侯,同時賜他姓劉,故曰劉敬。

3、少數民族賜姓改姓劉

匈奴劉氏,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為妻,按照匈奴貴族從母姓的習俗,冒頓子孫皆姓劉。

西元前200年劉邦不顧婁敬勸阻,親自掛帥北伐匈奴,結果失敗。這使他認識到漢皇朝剛剛建立,目前還難以戰勝匈奴的入侵。於是他向婁敬討教,婁敬建議採取與匈奴“和親”的政策。並提出具體建議,把魯元公主嫁給匈奴單於,還要嫁禮豐厚,以滿足匈奴的欲望。可是呂後不同意,因為她和劉邦只生了這麼一個女兒。於是,劉邦決定用宮中宗室女子充當公主嫁給匈奴單於,並派婁敬前去和親。西元前197年,漢皇室族女以公主身份遠嫁匈奴單於,“和親”成功。由此,這位劉氏族女在北方匈奴所生後代,有相當一部分隨母姓劉氏,發展成為第一個少數民族中的劉姓支脈。直到500年以後,匈奴族人前趙光文帝劉淵還承認自己是漢王朝皇族的外甥子孫。

4、獨孤部:五胡十六國末期,出現的北方遊牧部落之一匈奴後裔,後歸屬拓跋鮮卑。北魏時孝文帝拓跋宏採取了一系列漢化政策,部分獨孤氏改為劉姓,如李淵和李廣的外祖父獨孤信成為當時北魏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八姓之一。

5、稽胡又稱山胡、部步落稽:源於南匈奴,北魏時期稽胡首領劉蠡升,其孫北周時期稽胡首領劉沒鐸等先後稱帝,建立割據政權。離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朝,離石胡人劉龍兒、劉季真、劉苗王曾建立割據政權。

6、沙陀劉氏:唐德宗時,沙陀人內附,定居於山西大同一帶,長期與漢族人雜居,不少人改成了漢姓。其中沙陀部的劉知遠家族兩度建立政權,後漢劉知遠,北漢劉崇。後降宋朝,沙陀劉氏散居北方各地。

7、契丹劉氏:《遼史》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之後,因為追慕漢高祖皇帝便將自己的耶律氏兼稱劉氏,起漢名劉億。

8、其他少數民族改姓劉

鮮卑、壯族劉氏:北魏孝文帝自大同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壯族劉氏:湖南、廣西均有壯族劉氏分佈。

#p#分页标题#e#

蒙古族劉氏:元代蒙古族中就有劉姓出現。西元1285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來有位蒙族人名呼圖克特穆爾的名士,酷愛漢族書籍和文化,他的母親是漢人,姓劉。有一天,這位名士拜見元仁宗皇帝,談論中,仁宗對他的漢學水準加以讚賞,並為他起了個漢人的名字,叫劉漢卿。從此,劉漢卿的後代就形成了一支劉氏家族。還有部分以滿語音姓改為劉姓的。

滿族劉氏:現在滿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居住在東北三省,其中劉姓人口較多。元代時女真人烏古倫氏遷居到中原,改姓劉氏,其後裔中有位劉國傑,英勇善戰,成為湖廣行省的要官,後又升任光祿大夫。還有一支女真人寧古塔氏也遷居到中原,改姓寧和劉,寧為寧古塔氏的頭一個字,而“寧古塔”按滿語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實就是“六”“劉”與“六”同音,故姓氏為劉。後來到清王朝時期,滿族人貫通劉姓者甚多,如甯武圖氏、奇塔喇氏、烏色裏氏等,已成為該民族的一個大姓。

回族劉氏:中國回族形成於唐、宋、元時期,人口有近900萬,分佈於全國各地,集中在寧夏自治區。回族的先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們在唐宋時期多有人到中國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在中國定居,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其婚姻家庭中,有漢族劉姓貫通其中。如至元七年,授蒙古國諸萬戶府奧魯總管的鐵邁赤之子虎都鐵木祿字漢卿,母姓劉,故改曰劉漢卿。到了明代,朱元璋實行強制性的漢化政策,這就使“回”民族的姓氏迅速漢化,部分改為漢族人姓氏,劉姓自當其中。清代歸附 回回伊不熱業墨,原隸內務府,後在鳳陽城入籍,改為劉姓。

朝鮮族劉氏:朝鮮族人口近百萬,居住在吉林省延邊自治州的鮮族人有80萬,其中劉姓人口數量位居30%左右。據瞭解,在韓國有200多個姓氏,其中劉姓人數排在第三十四位。

京族劉氏:京族原稱為越族,人口近兩萬,有31個姓氏,居住在廣西南疆諸島,劉姓人口數量在京族中占20%左右,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第一大姓,近代移居越南的甚多。

藏族劉姓:古代藏族逐漸發展成為六大氏族,即賽、穆、黨、東、劄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干小氏族和家族,逐漸與漢族通婚,也漸以漢姓取名,其中就有劉姓。其實,藏族人取漢姓是歷史及生活環境的產物,也是社會發展、民族融合這一大趨勢的產物。

維吾爾族劉氏:維吾爾族劉氏形成於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為官的維吾爾族人刺真海牙,曾孫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隨祖母姓劉,名仲琛,隱姓埋名。劉姓維吾爾族人現居住河南澠池縣。

傣族、景頗族劉氏:這兩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滕沖地區,劉姓人口也較多,大多數是漢族劉姓演化而來。明初,朝廷派部隊到滕沖屯田戎邊,許多內地劉姓將士來到此地,其中一部分人則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繁衍生息。由於這些劉姓人與傣族、景頗族人通婚,其後代隨父姓者都為劉氏。據該地區所收集的劉氏族譜中,發現有七支為傣族和景頗族劉氏家族。如南京籍的劉恩義家族,四川籍的劉萬祥家族等。

第五章、劉姓遷徙史

祁姓劉氏最初發源於今河北唐縣,而姬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省境。祁姓劉氏傳至戰國時,有人在魏國任大夫,遷至大樑(今河南開封),有子劉清,輾轉遷移到今江蘇豐、沛之地。劉清生劉仁,號豐公,劉仁生太上皇劉煓,字執嘉。執嘉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劉邦,即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處皆有劉氏,並已形成了全國第一大姓氏。

第一次劉氏大播遷是漢皇後裔大分封

劉邦本平民出身,提三尺寶劍斬蛇起義,滅秦挫項,五年統一天下,創雄偉之偉業,起帝業於豐沛一時彭城名揚天下,為了鞏固劉家磐石之基而光宗耀祖,劉邦大封同姓為王侯,並和大臣定下“非劉姓不稱王”的白馬之盟約,故全國各郡縣官員皆從豐沛彭城老家播遷而去,從此漢皇劉裔遍及天下。《漢書》記載:劉邦大哥劉伯早逝,其子劉信先封為羹頡侯,後改封關內侯,二哥劉仲封代頃王(山西)後改封為合陽侯,其長子劉濞封為吳王(江蘇),次子劉廣封德哀侯,又封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劉交為楚元王,都彭城,邦之從兄劉賈封荊王,子孫改姓荊氏定居丹陽。劉邦的八個兒子長子劉肥封齊悼惠王(山東),劉盈為太子繼皇帝位,劉如意封趙隱王(河北),劉恒初封代王(山西),誅諸呂後尊為孝文皇帝,劉恢初封為梁王(河南),後改封為趙共王,劉友初封為淮陽王(安徽),後改為趙幽王,劉長封為淮南王(安徽),(注,其子劉安編寫《淮南子》成為中國的雜誌代表,併發明瞭豆腐,為不忘祖籍豐縣將封地改為安豐縣)。劉建是最小的兒子封燕靈王(河北),劉氏的這些族人每分居一處總會促進那兒的經濟、文化和劉氏人口的大發展,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於各方。據《史記》載:劉邦坐皇帝後定都長安,而後把父親(太上皇劉煓)接到了宮中居住,作為農民出身的太上皇不習慣宮中的生活,“常常悽愴不樂”思念家鄉,原來太上皇自幼愛“沽酒、賣餅、鬥雞、蹴鞠”,此處皆無。劉邦為了讓老人歡心就派能工巧匠吳寬到老家按古豐模樣繪了個藍圖,扒掉秦驪邑,建了個新豐宮,並將豐縣劉氏人等,男女老少雞犬鴨鵝等之物遷去新豐,“太上皇乃悅”。現今在新豐流傳著“雞犬認戶,人識其家”之說。劉姓的遷徙主要是由祖籍豐沛地區,經長安和洛陽兩個首都向全國各地輻射,直至東漢仍沿用非劉不封王的分封制度,如劉秀的兒子除繼承王位外,其他族人全封為王,其兄弟子侄皆封為王侯,兩漢皇族王侯達四、五百之多,分居於全國各地,所以漢室苗裔急劇增長,遍佈全國。

第二次劉姓播遷是後漢末至三國時期

東漢末年,由於宦官和外戚的專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引發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 中原的劉姓為避戰亂而不斷向四方遷徙,其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向西南則進入四川投靠蜀漢劉備。因劉備是漢皇後裔,中原人視正宗漢室,而他又十分吝惜百姓,故攜男帶女前往歸附者甚眾,使四川人口猛增。如竟陵人漢室宗族劉焉,官至益州牧,先居錦竹後徒成都,子孫繁生於此。還有漢裔魯國人劉琰,零陵人劉巴等,此時皆流入四川,再加上劉備後裔,所以四川劉姓人較多。三國時期諸葛亮伐南夷有一支漢劉裔孫隨軍南下未歸,遂流居於泰國、新加坡、緬甸等地。流入江南的有沛國相人劉馥,先避亂於揚州,後被曹操委任揚州刺史。山東蓬萊人劉繇,縣徒居江南後又輾轉江西定居,還有漢皇宗室的劉表,本是高平人(山東魚台)因出任荊州刺史後裔遂定居於此,彭城人劉優此時南遷零陵。

總之,這一時期由於戰亂天災等原因,中原人口流失嚴重,為第二次人口播遷,也是第一次人口南遷。

第三次劉姓人口大播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p#分页标题#e#

晉武帝司馬炎雖統一了中國,但卻暴虐無道亂殺無辜,其後代更加昏庸無能,西晉很快滅亡了。中原地區再次陷入了長時期的動亂。永嘉年間,晉皇室發生了八王之亂,戰火燃遍了中原大地,匈奴人劉淵南侵反晉,開五胡亂華之始,洛陽失陷,晉亡。宗室南遷於建康(南京)建立東晉,中華大族聚眾相率南逃,並有大批百姓跟隨過江,高達百萬人之多,為了安置移民,東晉政權還在長江沿岸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僑縣。這次大規模移民潮流劉姓人數最多,有的南遷江西,有的西入湖、蜀,或入雲南、兩廣邊境地區,有的達官貴人還遠渡海外。彭城劉氏宗族成員也大批南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形成東晉南朝時期著名的京口劉氏。蜀漢昭烈帝劉備次子劉永及其子孫從成都先遷到洛陽,又遷到江南,後又徒福建、廣東。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由山陽邑(河南山陽縣)遷帶方郡(今朝鮮,那時歸漢土),西元前289年攜子孫等2040人東渡日本留居,就是現在的日本原田家族,在這支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曆傳》序文中寫到:“漢高祖劉邦大皇帝,先入關滅秦挫強項,天下太平,歸國民一,經光武以至第十三世孝獻皇帝其玄孫阿知王仁而賢,一日告老臣曰:“我久居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郭於日本有聖天子,我欲往從之。於是率其子賀、母弟德,及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張濤、桓保、安久良、武英等以下男女二千四十人,晉太康十年五月朔日,離漢土帶方郡建國邑飄蕩,經幾多之艱難到達日本,應神天皇二十年九月五日也來朝備中國窪屋郡太倉穀,旋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賜姓東漢使主,是我族初頭所紀之文也。”落款為“漢太祖高皇帝後胤後漢光武皇帝直裔。漢皇族阿知王其直孫大藏朝臣原田家九十三代、原田芳則改賴光。”這支劉氏後裔融入日本民族,並把中國的紡織技術帶到了日本,稱“綾織吳織”,對日本民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劉氏族譜》載:“晉永嘉元年八月初石勒之亂尚書劉琰舉族扈從晉元帝渡江寓居京口”,其他中原劉氏後裔孫亦視中原不寧也大批隨之南遷。此外,如河南鄧州人劉虯系豫州刺史七世孫此時徒居江陵,臨淮人劉會隨晉元帝渡江後定居丹陽,南朝宋國劉裕祖孫自彭城遷居京口,至於其他平民劉姓避亂南遷者更多,他們先流居江淮一帶,再流離江南或更遠的地方,如閩、粵、黔及南部沿海地區等,為了與當地區分形成了“客家劉人”。

魏晉到隋唐五代,劉姓的遷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劉姓由華北、西北、大漠、關外地區向中原地區遷徙,如匈奴劉氏南遷河南、東陽一帶,鮮卑劉氏和後來的沙陀劉氏也內遷中原。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劉氏長期在中原定居,接受中原漢族的文化和傳統,最後完全漢化。另一方面,因為中原地區長期戰爭而動盪不安,為了躲避戰爭的災難,原來居住在中原、華東、江北地區的漢室後裔劉姓,紛紛向東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對安定的地區遷徙。其中,主要是原居豐沛一帶的楚元王後裔彭城劉氏、原居河北的中山劉氏和原居山西的洪洞劉氏向東南蘇、皖、豫、浙、閩一帶遷移。

第四次大遷移是唐代中期的劉姓南遷

歷經南北朝的分裂,到隋朝的統一,人們相對安定一段時期,然而至唐末時期,神州大地又興戰亂,劉姓人口又再次南遷,遍佈大江南北。據《劉氏族譜》記載:“唐僖宗年間,劉備苗裔翰林學士劉天錫棄官奉父命攜子孫再度南遷居於福建寧化,後又遷廣東興寧等地。遭胡人南侵之害琉璃石山、流離失散不得不遠走他鄉,此次遷移行蹤不定,其中多有向黔、滇、桂、閩、川、雲南、海南等邊境地區遷居者。蜀漢後主劉禪的後裔劉止賢逃避了多年之後又從廣東遷回四川,目前四川重慶巴縣一帶的劉氏多為禪之後裔。唐高宗總章二年(西元669年)福建泉州、潮州一帶發生“蠻獠嘯亂”,高宗命河南固始人陳政率俯兵前往平亂,後又有五十八姓軍校增援,平亂後軍屯於雲霄山下,發展農桑,興辦教育,傳播中原文化。促使邊境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此時中原地區正值“安史之亂”,戰爭連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也隨之流入閩南謀生,劉姓當不例外。直到唐末政治腐敗,發生了黃巢起義,中原一再鼎騰,人口又一次流動,安徽一帶流傳著這麼一句歌謠“你也跑,我也逃,黃巢殺人八百萬在節難逃”。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引光州、壽州五千兵驅吏民南下,經江西進入福建汀州,後殺賊帥王緒又除掉暴吏,遂被朝廷任命福建觀察使,子孫繁衍於此,直到中原叫後樑主朱溫(豐人)佔據後,又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治閩三十年死後,其子王廷鈞繼位,西元933年稱帝,國號閩。此階段隨王入閩的劉氏也很多,如前鋒官劉行權,彭城人劉山甫,固始人劉存等皆是。

據中山靖王後裔馬來西亞砂羅越和福建鳳崗《劉氏族譜》記載:“傳至存公字一心,世居淮南光州固始,唐僖宗中和年間,巢寇亂華,賊帥王緒陷淮南,光州固始兵戈倥傯,淮人皆棄光州去,而存公遂入閩,後裔至今繁衍昌盛成為一旺族。

第五次大播遷是宋元之際劉姓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宋都汴京失陷,宋皇徽、欽二帝被俘,官紳、百姓皆大批外逃。宋康王趙構南逃建立南宋,百姓亦隨之南遷,金兵南下直追三百里,把戰火推向了江、浙、湖南等地,原先遷移到這一帶的移民又繼續南逃,趙構建都杭州,金兵再次進攻,南宋移民扶老攜幼再次南逃,此時抗金名將嶽飛就是從河南湯陰遷到杭州的,劉姓的開封人劉鉉此時遷居蘇州,劉畿南下後居建康,其後裔移居平江長州。劉功甫,仕宋,為江西萬安縣丞,子孫繁衍於此。南宋名將劉光本為陝西人,建炎初年隨高宗南渡任制置使,屯守鎮江。甘肅人劉琦系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善騎射,高宗召為將,後歸居鎮江。總之,此時徒居江南的劉姓人數眾多,歷盡顛沛流離之苦,輾轉定居江南各地,成為江南劉姓移民的開基始祖。在此時也有從山西東遷的,據豐北一支《劉氏族譜》載:“吾族雨公系代王參公之後裔,苦元苛法隱居山林,至雨公定居太原,後又遷居豐漢皇故里。”

第六次大播遷是明清至民國初年

#p#分页标题#e#

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為了恢復生產,增強國力,鞏固建立的大明政權,便“大分天下圖籍”進行大規模移民活動。一是為了維護疆土安定,二是為了恢復數年來戰爭損失的國力,由人口密集處向戰爭或河水氾濫而使人口減少的稀疏地區遷移,遷移方向由北向南或由西向東,或向大西北、北方邊境。向南、向大西北及北方邊境遷者多是執行朱元璋的軍屯邊疆政策,他號召中原人民開發邊土報效國家,有出兵之日無班師之時,此舉及鞏固了國防又傳播了文化風俗習慣和生產技術,在此環境下劉姓也一道告別親人而隨軍入邊。據緬甸《劉氏族譜》載:“光從內地遷移到雲南騰沖一帶的就有:南京的劉思義、劉全標,江西的劉克修、劉子莊,河南的劉承祖,陝西的劉貴等,皆明初南征戰士入閩的一世先祖。”此後從雲南流入緬甸及東南亞各國的也不在少數。向東遷者多由山西、陝西向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遷移。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因為這一地區除了戰亂之損傷外還有黃淮氾濫、蝗災、地震,致使黃淮下游良田和人口大減,於是洪武、永樂年間朱元璋下詔由西往東遷民。據沛《劉氏族譜》載:“我支劉氏祖籍彭城,後因戰亂先初遷至山西,於永樂二年奉旨播遷,由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回彭城”。豐西一支《劉氏族譜》載:“金、玉、寶、貴、香兄弟五人於永樂二年奉旨播遷,由山西洪洞複移漢皇故里”。另據鹽城《劉氏族譜》載:“洪武初年蘇州廊內地窄人稠,而郊外廣闊,皆皇玉之士,旨命自蘇州閶門而來。”天津《劉氏族譜》載:“洪公即我遷滄洲之始祖也,於永樂二年奉旨率四子二侄隨駕北遷佔據滄州,遷到天津大港等地。”至今有數十萬之眾居天津一帶,人丁旺盛,人才輩出,此一時期漢皇故里的劉氏族人亦有遷往河北大名、山東巨野、菏澤、藤縣、棗莊、諸城、河南夏邑、永城、安徽碭山、安徽阜陽等地。明清時期劉姓由山西大槐樹移民大批向魯、蘇、豫、皖遷移,棗林莊大批向皖北地區鳳陽府一帶移民,南京竹子巷向西北地區發配移民,山東往東北充軍移民等。另一方面繼續保持晉唐以來就開始的由華北向東南的遷徙大勢,同時又在“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開始大規模地由東部地區向西南地區遷徙,並由中國東南沿海開始大規模向南洋地區拓展,從而形成了劉姓的第一次移民海外高潮。據明永樂翰林院修撰行人張洪的《南夷書》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劉姓始祖劉總旗隨沐英平北夷王,因功受封“白金百兩,白馬一匹”到緬甸定居。

第六章、劉姓郡望

所謂郡望即郡中顯貴旺盛之家族,也就是世居末郡為當地人所仰望之家族,亦稱地望。郡是古代行政區域的稱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郡下轄縣,漢沿秦制。早在兩漢時期劉姓就已經是全國的第一大姓,據史料和劉氏族譜記載,劉姓主要有25個郡望。還有郡望中又分出的分支系郡望。

彭城郡 原為西漢楚國,漢宣帝地節元年(前169年)時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東漢章和二年(西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到南宋時改成郡,此地曾被置為沛郡、沛國郡,後稱徐州,因歷史上開平民天子之先河的劉邦是彭城郡轄的“沛郡豐邑中陽裏人”,很顯然彭城郡和豐沛郡兩個郡望正是基由劉邦的揚名顯赫而來。彭城劉氏一指西漢楚元王劉交被封在彭城,子孫繁盛,人才輩出,如劉交的四世孫劉向,自幼苦讀詩書,得太乙燃藜之恩,成為漢朝的重臣,中國目錄學鼻祖。成帝時任光祿大夫,劉氏裔孫為紀念他,並教育啟迪後人,多給自己的宗祠起名“青藜堂”、“燃藜堂”、“藜輝堂”等堂號。劉交死後其子劉戊嗣位,景帝時又封劉交的另外五個兒子為侯,後來劉戊參加了吳楚七國之亂,兵敗被殺,景帝又封平陸侯劉禮為楚王,下傳四代楚王名聲顯赫劉交後裔兩漢時有多人在朝中為官。到晉代又有多人徒居江南,又衍為望族。當時彭城劉氏分居三裏,即綏輿裏,安上裏,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4 16:46, Processed in 0.049577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